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实验探究精选
参考答案
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共11小题)
1.【答案】(1)对照
(2)引起NAA溶液浓度变化
(3)10﹣8~10﹣7
(4)在10﹣8~10﹣7mol/L的范围内,增加若干实验组
【解答】解:(1)该实验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变量是萘乙酸浓度,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和其他组形成对照。
(2)实验中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避免水分蒸发引起NAA溶液浓度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3)从表中数据可见,当NAA浓度为10﹣8~10﹣7mol/L时,番茄胚轴增长长度最大,所以对番茄的胚轴来说,最适的NAA浓度范围是10﹣8~10﹣7mol/L。
(4)若想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胚轴的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10﹣8~10﹣7mol/L的范围内,增加若干实验组。
故答案为:(1)对照
(2)引起NAA溶液浓度变化
(3)10﹣8~10﹣7
(4)在10﹣8~10﹣7mol/L的范围内,增加若干实验组
2.【答案】(1)不正确,蚕豆幼苗长势旺盛,实验现象更明显
(2)B;
(3)对照;直立生长
【解答】解:(1)用成熟的蚕豆植株取代蚕豆幼苗进行实验现象会更明显此观点不正确,理由是:蚕豆幼苗长势旺盛,实验现象更明显。
(2)蚕豆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因此,接近图乙中B点浓度。
(3)小红设置实验③的目的是与②形成对照。虽然暗箱和光源都不转,但是由于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蚕豆幼苗受到光的均匀照射,生长激素分布均匀,细胞生长速度相同,因此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直立生长,而不会弯曲。
故答案为:(1)不正确,蚕豆幼苗长势旺盛,实验现象更明显
(2)B;
(3)对照;直立生长。
3.【答案】【实验过程】根的平均数目;
【数据处理】柱状图、描点折线图均可;
【交流评价】在 a2到 a4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上述实验步骤中的( 2 )、( 3 )操作;
【拓展应用】可行。当浓度为 a6时,对植物的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可抑制杂草的生长。
【解答】解:【实验过程】本实验通过根的平均数目反映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
【数据处理】在方框中,请你用一种更加直观、清晰的方法呈现上述实验结果。
比如柱状图、描点折线图。
【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能促进根的数量生长最适宜的浓度为a3。
【交流评价】小组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够严谨,你认为的实验改进方案 在a2到a4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上述实验步骤中的(2)、(3)操作。
【拓展应用】2,4﹣D是生长素类似物,有人却用它来除荒地上的杂草,可行。当浓度为a6时,对植物的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可抑制杂草的生长。
故答案为:【实验过程】根的平均数目;
【数据处理】柱状图、描点折线图均可;
【交流评价】在 a2到 a4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上述实验步骤中的( 2 )、( 3 )操作;
【拓展应用】可行。当浓度为 a6时,对植物的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可抑制杂草的生长。
4.【答案】(1)多
(2)②
(3)胚芽鞘尖端
【解答】解:(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环境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这是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2)A盆放在缓慢匀速转动的圆盘上,能够接受均匀的光照,所以会直立生长。
(3)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转动的圆盘上。几天后,A盆幼苗直立生长,B盆不生长。我们不难发现产生生长素的部分是胚芽鞘尖端。
故答案为:(1)多
(2)②
(3)胚芽鞘尖端
5.【答案】(1)NAA溶液浓度
(2)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
(3)D
(4)能稳定的保留母本特性、缩短植物生长周期等
【解答】解:(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结合题图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NAA浓度。
(2)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即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相同且适宜。故实验所选用的桂花枝条30根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并在相同的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保持单一变量。
(3)分析图示,可以得出NAA溶液为300(mg/L)时,促进枝条生根的效果最好,故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D组。
(4)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所以,枝条扦插到土壤中生长出新植株的方式属于 无性生殖。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具有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缩短植物生长周期等。
故答案为:
(1)NAA溶液浓度
(2)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
(3)D
(4)能稳定的保留母本特性、缩短植物生长周期等
6.【答案】(1)对照;
(2)不利于;
(3)①促进
②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来说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或一定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超过一定程度,再升高浓度,就会抑制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
【解答】解:(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2)浓度最大为2×10﹣1克/升时,每天每枝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均为0;当浓度为2×10﹣5克/升,每天每枝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最多;当生长素的浓度为0时,每天每枝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明显降低,故得出的结论:适当的生长素有利于根生长,但是浓度过大的生长素反而会使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减小,不利于根生长。
(3)①从图可知,在a浓度下生长素对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②图中三条曲线都可以表明,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来说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或一定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超过一定程度,再升高浓度,就会抑制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
故答案为:(1)对照;
(2)不利于;
(3)①促进
②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来说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或一定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超过一定程度,再升高浓度,就会抑制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
7.【答案】(1)高
(2)每组幼苗数量只有1株,数量太少,不能排除偶然性
(3)大多生长素在结构Ⅰ中产生
(4)Ⅱ
【解答】解:(1)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由向光侧往背光侧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多,细胞生长快。拟南芥幼苗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的一侧生长素浓度比向光的一侧高。
(2)该实验设计明显的缺陷是:每组幼苗数量只有1株,数量太少,不能排除偶然性。
(3)与甲组实验相比,①处切断的乙组幼苗弯曲生长,但生长缓慢,故甲、乙对照,说明大多生长素在结构Ⅰ中产生。
(4)在②处切断,幼苗不生长不弯曲,说明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也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故通过该实验可以确定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Ⅱ。
故答案为:
(1)高
(2)每组幼苗数量只有1株,数量太少,不能排除偶然性
(3)大多生长素在结构Ⅰ中产生
(4)Ⅱ
8.【答案】(1)等量的清水
(2)发芽的插条数
(3)在0.02毫克/升~0.1毫克/升缩小浓度梯度范围进一步探究
【解答】解:(1)为了形成对照实验,表格中第一组作为对照组,其用来浸泡插条下端的浸泡液应为等量的清水。
(2)茶树插条成活率越高,其发芽的插条数就越多,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发芽的插条数来说明吲哚乙酸对茶树插条成活率的影响。
(3)实验中在吲哚乙酸浓度为0.05毫克/升时茶树插条的成活率最高,其次是吲哚乙酸浓度为0.02毫克/升和0.1毫克/升时,促进插条发芽,提供插条成活率的最佳吲哚乙酸浓度应该在两者之间。为获得更准确的结论,该小组可以在0.02毫克/升~0.1毫克/升缩小浓度梯度范围进一步探究
故答案为:(1)等量的清水
(2)发芽的插条数
(3)在0.02毫克/升~0.1毫克/升缩小浓度梯度范围进一步探究
9.【答案】(1)去除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
(3)当B叶片被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时,其生长状况比未处理时好,说明细胞分裂素促进营养物质向B叶的运输,从而支持这个结论。
(4)
【解答】解:(1)茎尖和根尖是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主要部位。在研究外源细胞分裂素(即实验中添加的细胞分裂素)的效果时,移除这些部位是为了排除自然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样做可以确保观察到的效果主要来自实验中添加的细胞分裂素。
(2)从3、4、5组看,A叶的数量减少,B叶的生长状况变差。实验3 (只有B叶用细胞分裂素处理)的B叶生长表现最好。实验4和实验5 (分别去除一个和两个A叶后,对B叶进行细胞分裂素处理)的B叶生长状况逐渐变差。这表明A叶可能在提供或帮助运输营养物质到B叶的过程中起作用,而细胞分裂素可能促进这种营养物质的运输。
(3)在实验中,当B叶被细胞分裂素处理时(如实验3、4、5),B叶展现出更好的生长,尽管A叶的数量减少。这表明细胞分裂素不仅促进了细胞的分裂和扩展,还可能促进了营养物质向处理部位的运输。特别是在实验3中,B叶的生长最为显著,这支持了细胞分裂素能够引导营养物质向其所在部位运输的观点。
(4)根据实验二到实验五的平均值计算,得出的平均值约为2.93。实验六的条件(去除所有A叶,B叶未处理)与前面的实验条件略有不同。在实验六中,由于没有A叶,也没有对B叶进行细胞分裂素的处理,我们可以合理推测B叶的生长状况可能会比5组低(5组B叶有茎内存贮营养转运)比2组(B叶营养不必外运)高。因此,绘制如下:
故答案为:
(1)去除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
(3)当B叶片被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时,其生长状况比未处理时好,说明细胞分裂素促进营养物质向B叶的运输,从而支持这个结论。
(4)
10.【答案】(1)①、③。
(2)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
(3)植物茎的向光效应大于背地效应。
【解答】解:(1))①、③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胚芽鞘尖端有无光的照射,①号胚芽鞘尖端有光的照射,向光弯曲生长,③胚芽鞘尖端遮光处理,直立生长。所以对比①、③装置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⑤和⑥的变量是生长素的位置,结果⑤号装置中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⑥号装置中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这说明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
(3)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单侧光照射,水平放置幼苗的茎会弯曲向上生长,这是因为茎的背地性。现在将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经过一段时间后,幼苗会朝着固定的方向生长(即光源生长),因此可得到的结论是植物茎的向光效应大于背地效应。
故答案为:(1)①、③。
(2)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
(3)植物茎的向光效应大于背地效应。
11.【答案】(一) (1)A;
(2)BC;
(3)D。
(二)(2)在胚芽鞘的A区和B区都插入云母片
(3)若乙组和丙组直立生长,甲组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
【解答】解:(一)(1)有单侧光照时,由于A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胚芽鞘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所以仍能直立生长的是A。
(2)有单侧光照时,B的尖端没有锡箔遮住,C的下段用锡箔遮住,其尖端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使生长素从向光一 侧运输到了背光一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导致弯曲生长。因此发生弯曲生长的是BC。
(3)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因此C切掉尖端导致胚芽鞘缺乏生长素不能生长,所以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D。
(二)根据探究目的“为探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如图1A区) 还是尖端以下的一段(如图1B区) 还是两者都可发生”可知,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可能在尖端(区),有可能在尖端一下一段(区),也有可能在两个部位都能运输,实验设计中已有阻止从A区运输(胚芽鞘的A区插入云母片),阻止从B区运输(胚芽 鞘的B区插入云母片)和对A区、B区不做处理对照组,所以还缺少阻止从A区、B区同时运输的实验组,所以丙组的处理是:在胚芽鞘的A区和B区都插入云母片。如果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向下一段,那么乙、丙组胚芽鞘两边的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会表现出直立生长;而甲、丁组中胚芽鞘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就会生长较快,从而会弯向光源生长。
故答案为:(一) (1)A;
(2)BC;
(3)D。
(二)(2)在胚芽鞘的A区和B区都插入云母片
(3)若乙组和丙组直立生长,甲组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
二.人体的激素调节(共10小题)
12.【答案】(1)胰岛素;
(2)等量的生理盐水;
(3)花生根茎提取液有降血糖的作用。
【解答】(1)胰岛能分泌胰岛素,破坏A组和B组小鼠的胰岛,目的是减少胰岛素的分泌。
(2)此实验探究的是花生根茎提取液是否具有降血糖的作用,A组与B、C组形成对照,因此,步骤④中B、C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分析表1数据A组灌胃后血糖浓度下降,可得出的结论是:花生根茎提取液有降血糖的作用。
故答案为:(1)胰岛素;
(2)等量的生理盐水;
(3)花生根茎提取液有降血糖的作用。
13.【答案】(1)患病程度、性别(年龄;体重;小鼠品种等);
(2)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因为治疗组2给药10周后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和治疗组1(二甲双胍)接近
(3)BCD
【解答】解:(1)为了控制单一变量,保证实验结果更具可靠性,B、C、D组选择小鼠时需要控制相同的条件有:患病程度、性别、年龄、体重、小鼠品种等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治疗组2给药10周后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和治疗组1(二甲双胍)接近,说明衢枳壳对Ⅱ型糖尿病有一定防治效果。
(3)为进一步研究提升Ⅱ型糖尿病的防治效果,该医院研究团队还可以进行的研究有:衢枳壳提取物对小鼠机体毒副作用研究、用不同浓度的衢枳壳提取物进行实验研究、探索衢枳壳提取物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效果,而探索常山胡柚的最佳生长条件与治疗糖尿病无关。
故答案为:
(1)患病程度、性别(年龄;体重;小鼠品种等);
(2)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因为治疗组2给药10周后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和治疗组1(二甲双胍)接近
(3)BCD
14.【答案】(1)降低血糖浓度
(2)防止自身胰岛分泌胰岛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定时喂等量同种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等量胰岛素
(4)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解答】解:(1)胰岛素的主要作用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2)破坏小鼠胰岛的原因是防止自身胰岛分泌胰岛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保证单一变量。
(3)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本实验的变量为:是口服胰岛素还是注射胰岛素;所以步骤b是定时喂等量同种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等量胰岛素。
(4)据图可见:口服组血糖浓度较高,注射组血糖浓度逐渐降低直到正常,由此可见: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故答案为:
(1)降低血糖浓度
(2)防止自身胰岛分泌胰岛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定时喂等量同种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等量胰岛素
(4)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15.【答案】(1)其他条件相同时,运动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其中中等强度的运动效果最佳;
(2)垂体;
(3)血糖;
(4)酒精浓度;
(5)AC。
【解答】解:(1)与甲组相比,乙、丙、丁三组的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说明运动能够有效地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乙、丙、丁三组相互比较,其中丙组分泌的生长激素最多,说明中等强度的运动最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2)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3)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马修通过实验发现糖尿病人的尿和血液都是甜的,说明糖尿病人的血糖含量过高造成的。
(4)科利普继续添加酒精至一定量后,酒精浓度变大,发现原先溶解在溶液中的胰岛素析出,说明此时胰岛素的溶解能力变小了,因此,从科利普的实验推测,胰岛素的溶解能力与酒精浓度有关。
(5)由题可知,注射胰岛素只能暂时控制血糖,所以要根治糖尿病就要从根本上解决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问题,必须从患者自身出发。四个选项中,只有AC是从糖尿病患者自身出发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机理,利用相关技术使患者胰岛素分泌增加,所以为达到根治糖尿病的目的,研究方向合理的是AC。
故答案为:(1)其他条件相同时,运动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其中中等强度的运动效果最佳;
(2)垂体;
(3)血糖;
(4)酒精浓度;
(5)AC。
16.【答案】(1)探究不同运动时间对小鼠血清中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2)对照
(3)运动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其中中等强度的运动效果最佳
(4)青少年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造成身体负担
【解答】解:(1)实验目的:以上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运动时间对小鼠血清中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2)甲组作用: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甲组不做跑台运动,用来与进行不同时间跑台运动的组别比较,以确定运动对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3)由实验数据可知,运动的乙、丙、丁鼠比安静的甲鼠分泌的生长激素多,运动60分钟的丁鼠比运动30分钟的丙鼠分泌的生长激素少,说明运动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其中中等强度的运动效果最佳。
(4)合理化建议: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对青少年的运动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是青少年应进行适量的运动,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助于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建议青少年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造成身体负担。
故答案为:(1)探究不同运动时间对小鼠血清中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2)对照
(3)运动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其中中等强度的运动效果最佳
(4)青少年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造成身体负担
17.【答案】(1)生理盐水
(2)B。
(3)该实验方案只用了两只小鼠进行实验,误差太大,应该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
【解答】解:(1)探究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的效果,Ⅱ和Ⅲ形成对照,变量是水煮液,因此Ⅱ应该注射生理盐水。
(2)从柱形图可知Ⅱ小鼠胰岛被破坏,注射生理盐水,小鼠的血糖最高,Ⅲ小鼠胰岛被破坏,注射水煮液,小鼠的血糖浓度低于Ⅱ组小鼠高于Ⅰ组小鼠,说明水煮液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3)该实验方案只用了两只小鼠进行实验,误差太大,应该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
故答案为:
(1)生理盐水
(2)B。
(3)该实验方案只用了两只小鼠进行实验,误差太大,应该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
18.【答案】(1)注射普通胰岛素;
(2)贴智能胰岛素贴;
(3)20克小鼠需1平方厘米智能胰岛素贴,若一个人为50kg即50×1000=50000g,需要智能胰岛素贴为 50000÷20=2500平方厘米况且,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体重大于50kg,2500厘米的智能胰岛素贴在人体实际应用可行性不高。
【解答】解:(1)因变量是不同类的胰岛素、故A.C组用注射普通胰岛素,而B.D用等量智能胰岛素,做对照实验。
(2)由甲乙数据可知长时间内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且避免低血糖风险,应选择贴智能胰岛素贴。
(3)由题子知:20克小鼠需1平方厘米智能胰岛素贴,若一个人为50kg即50×1000=50000g,需要智能胰岛素贴为 50000÷20=2500平方厘米况且,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体重大于50kg,2500厘米的智能胰岛素贴在人体实际应用可行性不高;故被质疑。
故答案为:(1)注射普通胰岛素;
(2)贴智能胰岛素贴;
(3)20克小鼠需1平方厘米智能胰岛素贴,若一个人为50kg即50×1000=50000g,需要智能胰岛素贴为 50000÷20=2500平方厘米况且,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体重大于50kg,2500厘米的智能胰岛素贴在人体实际应用可行性不高。
19.【答案】(1)甲状腺激素
(2)保证变量的唯一性
(3)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发育
(4)B
【解答】解:(1)该实验是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所以变量是甲状腺激素。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实验中A缸和B缸的规格、水量、蝌蚪的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的目的是保证变量的唯一性。
(3)由表中的实验结果可知: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的蝌蚪发育提前,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发育。
(4)若要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就要以甲状腺为变量形成对照试验,因此将小蝌蚪的甲状腺破坏外,其他条件应该与B缸相同.
故答案为:
(1)甲状腺激素
(2)保证变量的唯一性
(3)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发育
(4)B
20.【答案】②等量的生理盐水;
(1)甲;
(2)抑制
【解答】解:②根据表格信息,实验分为4组,则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20只,均分为四组。每组小鼠按上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其中A组注射心得安,B组注射肾上腺素,C组注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将每只小鼠分别放入装置中,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
(1)与乙图比较,柱状图更直观。所以甲图更合理。
(2)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对动物代谢水平有促进作用,而心得安具有抑制作用。A、D对照表明心得安具有降低耗氧量的作用,B、D对照说明肾上腺素提高耗氧量的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疗效。
故答案为:②等量的生理盐水;
(1)甲;
(2)甲状腺
21.【答案】Ⅰ(1)作对照
(2)10
(3)山药多糖具有降糖作用;D
Ⅱ(2)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6)1、3号缸的蝌蚪正常发育,2号缸的蝌蚪发育速度加快
【解答】解:Ⅰ(1)实验中设置A组健康的大鼠的目的是与糖尿病大鼠作对照。
(2)实验中30只糖尿病大鼠平均分成B、C、D三种,每组10只,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也应该为10只。
(3)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糖尿病大鼠灌服山药多糖与B组糖尿病大鼠灌服生理盐水对照,变量为山药多糖,可得出结论:山药多糖具有降糖作用;C组糖尿病大鼠灌服山药多糖与 D组糖尿病大鼠灌服降糖药物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Ⅱ(2)实验提出问题为: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吗?根据问题作出的假设就应该是: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6)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等量的饲料甲普通饲料、乙含适量甲状腺激素的饲料、丙含适量100℃热水处理过的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实验结论为: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所以实验现象:1、3号缸的蝌蚪正常发育,2号缸的蝌蚪发育速度加快。
故答案为:Ⅰ(1)作对照
(2)10
(3)山药多糖具有降糖作用;D
Ⅱ(2)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6)1、3号缸的蝌蚪正常发育,2号缸的蝌蚪发育速度加快
三.神经调节(共4小题)
22.【答案】(1)眼;
(2)不严谨,没有进行不看手机的对照实验(填“缺少对照组“或“没有进行不看手机的实验”也可以);
(3)①②③④。
【解答】解:(1)实验通过眼睛来接受信息,由神经将信息传导到大脑,由大脑做出反应,对这一刺激给出应答性反应的器官是手;
(2)根据测得的数据所得出结论是在人看手机这种情况下的实验结果,没有进行对照实验——不看手机的实验,故无法得知是否是因为看手机而影响了反应时间;
(3)实验中把较难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易于测量的数据,使抽象问题直观、具体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①托盘天平中游码的示数是通过横梁上移动的长度来表示质量的大小,也用到了转换的思想;
②水银温度计里的液体水银在温度变化后,由于热胀冷缩引起体积变化,进而带来液面的高度变化,以此来看温度的变化,也用到了转换的思想;
③液体压强计将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转化为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且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也用到了转换的思想;
④密度计的使用是通过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来表示不同密度的大小,也用到了转换的思想。
故答案为:(1)眼;
(2)不严谨,没有进行不看手机的对照实验(填“缺少对照组“或“没有进行不看手机的实验”也可以);
(3)①②③④。
23.【答案】(1)B
(2)反应速度越慢
(3)小脑
【解答】解:(1)传出神经纤维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根据反射弧的结构图,手指肌肉收缩接尺子的过程中,手指肌肉是图中反射弧的B效应器。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酒精浓度越高,测试的数据越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饮酒越多,反应速度越慢。
(3)小脑是运动的重要调节中枢,主要的功能就是调节躯体平衡。故酒精会对人的脑机能产生影响,其中因小脑麻醉会导致走路不稳,动作失去协调性和准确性。
故答案为:
(1)B
(2)反应速度越慢
(3)小脑
24.【答案】(1)感受器;
(2)褪黑素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白天褪黑素分泌减少,夜晚褪黑素分泌增加,进入睡眠后的2~3小时内会慢慢升高,直至在2:00﹣3:00达到峰值,若在23 点之后睡觉,褪黑素分泌的峰值会延迟,褪黑素分泌逐渐减少,会导致人体的睡眠时间减少,降低睡眠质量;
(3)相同剂量的褪黑素对不同年龄的小白鼠有(或没有)相同的影响。
【解答】解:(1)眼球中的视网膜能将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兴奋并传向大脑。因此,在视觉反射弧的组成中,视网膜是感受器。
(2)由图甲可知:褪黑素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白天褪黑素分泌减少,夜晚褪黑素分泌增加,进入睡眠后的2~3小时内会慢慢升高,直至在2:00﹣3:00达到峰值,若在23 点之后睡觉,褪黑素分泌的峰值会延迟,褪黑素分泌逐渐减少,会导致人体的睡眠时间减少,降低睡眠质量。
(3)根据题干信息以及对图甲和图乙的分析,此实验作出的假设是:相同剂量的褪黑素对不同年龄的小白鼠有(或没有)相同的影响。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2)褪黑素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白天褪黑素分泌减少,夜晚褪黑素分泌增加,进入睡眠后的2~3小时内会慢慢升高,直至在2:00﹣3:00达到峰值,若在23 点之后睡觉,褪黑素分泌的峰值会延迟,褪黑素分泌逐渐减少,会导致人体的睡眠时间减少,降低睡眠质量;
(3)相同剂量的褪黑素对不同年龄的小白鼠有(或没有)相同的影响。
25.【答案】(1)食指和拇指之间的距离(或拇指对准零刻度线)
(2)捏住尺子的刻度数(或刻度距离)
(3)B同学
【解答】解:(1)一组探究实验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这就是控制单一变量。本实验中,为准确比较A、B两同学反应快慢,实验时应尽可能控制食指和拇指之间的距离(或拇指对准零刻度线)相同。
(2)结合分析可知,通过比较捏住尺子的刻度数(或刻度距离)来说明反应快慢,这是利用了转换法。
(3)由图乙知尺子在下落过程中做加速运动,由表格数据知,AB两同学听音乐和不听音乐时尺子下落的距离之差都是2cm,但越往下尺子落得越快,下落的时间越短,受“听音乐”影响小,由表格知B同学尺子下落的距离小,速度慢,同样下落2cm,B同学的反应时间长,所以受“听音乐”影响更大的是B同学。
故答案为:
(1)食指和拇指之间的距离(或拇指对准零刻度线)
(2)捏住尺子的刻度数(或刻度距离)
(3)B同学
四.动物的行为(共2小题)
26.【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
(2)①;因为体形较大和体形较小的蚕都可能具有某些学习行为,只有自己用蚕的受精卵孵化出来的幼蚕才不会具有任何学习行为;
(3)丙。
【解答】解:(1)为了控制单一变量,该实验中选取了桑叶,还要选用与桑叶颜色、形状相似的其他植物叶子。
(2)体形较大和体形较小的蚕都可能具有某些学习行为,只有自己用蚕的受精卵孵化出来的幼蚕才不会具有任何学习行为,因此,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最好选择①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为实验对象。
(3)在本实验中,叶子离蚕宝宝的距离应该是相同的,桑叶与其他叶子交叉排列,这样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故相对合理的是丙。
故答案为:(1)控制单一变量;
(2)①;因为体形较大和体形较小的蚕都可能具有某些学习行为,只有自己用蚕的受精卵孵化出来的幼蚕才不会具有任何学习行为;
(3)丙。
2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洛文教授根据黄脚鹬的首次产蛋日期都是在每年的5月26~29日,推测气温不是引起候鸟迁徙的原因,因为每年同期的气温是变化的(或“不固定的”等意思相近均可)。
(2)根据图中洛文教授的实验设计可知,他的猜想是日照时间的长短变化是引起候鸟迁徙的原因。
(3)若洛文教授根据此实验就对候鸟的迁徙原因下结论,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原因是只进行了一种候鸟的研究,不具有普遍意义。
故答案为:(1)变化的(或“不固定的”等意思相近均可)
(2)日照时间的长短变化是引起候鸟迁徙的原因;
(3)不合理,只进行了一种候鸟的研究,不具有普遍意义。
五.体温的控制(共3小题)
28.【答案】(1)甲;
(2)把甲组鼠和乙组鼠置于相同的低温环境中;
(3)甲组小白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组小白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解答】解:(1)天气较冷血管收缩,因此应为如图中的甲。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该实验的变量为是否对下丘脑作处理,因此要将把甲组鼠和乙组鼠置于相同的低温环境中,低温环境更便于观察它们体温的变化。
(3)甲组由于下丘脑不参与工作,体温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若假设成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甲组小白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组小白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故答案为:
(1)甲;
(2)把甲组鼠和乙组鼠置于相同的低温环境中;
(3)甲组小白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组小白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29.【答案】(1)剧烈运动
(2)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
(3)下降
【解答】解:(1)图甲中符合“状态二”骨骼肌为主要产热的器官,如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要剧烈地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做运动,因此产热量将明显增加。
(2)当环境温度处于图乙中AB段时,气温为40℃,皮肤血液流量明显增加,此时皮肤汗腺活动加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
(3)如果C时刻温度为15℃,如果快速下降至5℃,皮肤内血管收缩,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量,曲线的变化趋势是下降。
故答案为:
(1)剧烈运动
(2)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
(3)下降
30.【答案】(1)只破坏脊髓;
(2)下丘脑;保持动态平衡;
(3)每组用大小相同、健康状况相同、性别相同的5只小鼠。
【解答】解:(1)将四只小白鼠分别定为甲、乙、丙、丁,甲鼠不作任何处理,乙鼠只破坏下丘脑,丁鼠既破坏下丘脑又破坏脊髓,所以,丙鼠只破坏脊髓。
(2)若甲、丙体温恒定,乙、丁体温不恒定,则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甲、丙组小白鼠体温保持恒定,此时甲、丙组小白鼠体内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3)每组只用一只小鼠,数量太少,偶然性太大,实验误差大,为使实验所得结论更可靠,需对实验进行改进:每组用大小相同、健康状况相同、性别相同的5只小鼠。
故答案为:
(1)只破坏脊髓;
(2)下丘脑;保持动态平衡;
(3)每组用大小相同、健康状况相同、性别相同的5只小鼠。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实验探究精选
一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2023秋 滨江区期末)萘乙酸(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某同学决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番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A溶液作为培养液,在培养皿底部铺3层纱布,分别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培养液润湿,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粒数的种子。在培养皿盖上标号,盖上培养皿,观察胚轴的生长情况。三天后,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浓度(mol/L) 清水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胚轴增长长度(mm) 11.3 12.2 13.1 13.1 11.9 10.9 8.9 7.6
请依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
(2)实验中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避免水分蒸发引起 。
(3)对番茄的胚轴来说,最适的NAA浓度范围是 mol/L。
(4)若想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胚轴的生长的最适浓度,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 。
2.(2022秋 西湖区校级期中)小科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①、②两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②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①、②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认为用成熟的蚕豆植株取代蚕豆幼苗进行实验现象会更明显,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图乙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图甲②中蚕豆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乙中 (填图中字母)点浓度。
(3)小红同学提出为使实验更严密,应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也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甲③所示。设置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与②形成 ,当图③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苗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
3.(2023秋 吴兴区期末)植物产生的植物激素含量很少,分离提取困难,难以大规模使用。1941年美国人R 波科尼发表了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2,4﹣D的合成方法(2,4﹣D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某兴趣小组为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7只烧杯,分别编成①~⑦号,在②~⑦中分别装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在①中装等量清水。
②选取的插条若干支随机均分成7份,分别插入7只烧杯中。
③一段时间后,记录每根枝条的生根数,并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4﹣D溶液浓度 0 a1 a2 a3 a4 a5 a6
根的平均数目(条) 1.8 6.4 7.8 10.2 7.8 1.3 0.5
注:a1、a2、a3、a4、a5、a6溶液浓度依次增大
【实验过程】本实验通过 反映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
【数据处理】在方框中,请你用一种更加直观、清晰的方法呈现上述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能促进根的数量生长最适宜的浓度为a3。
【交流评价】小组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够严谨,你认为的实验改进方案 。
【拓展应用】2,4﹣D是生长素类似物,有人却用它来除荒地上的杂草,你认为是否可行,请简要说明原因。 。
4.(2023 杭州模拟)以下是有关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环境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 (选填“多”或“少”),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
(2)如图是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转动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A盆幼苗生长情况为 。(选填①、②或③)
①不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右侧弯曲生长
(3)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我们不难发现产生生长素的部分是 。
5.(2022春 上城区校级期中)杭州的市花是桂花,金秋时节,建兰中学701中队利用桂花枝条作为材料,试图找到某种植物激素(简称NAA)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于是设计如下实验:
①配制一系列的NAA溶液,浓度分别为10、100、200、300、400、500(mg/L),相应编号为A、B、C、D、E、F;
②选用____的桂花枝条30根,随机平均分成6组;
③将6组枝条分别浸泡在步骤①配制的NAA溶液中;
④一段时间后,将上述6组枝条取出,然后分别扦插到相同条件的环境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⑤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并统计各组枝条生根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实验步骤中横线处该填写 。
(3)分析图示,可以得出NAA溶液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 组。
(4)枝条扦插到土壤中生长出新植株的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
6.(2023秋 武义县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支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生长素浓度 根数 实验日期 2×10﹣1 (克/升) 2×10﹣2 (克/升) 2×10﹣3 (克/升) 2×10﹣4 (克/升) 2×10﹣5 (克/升)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
(2)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3)同学想进一步研究生长素对植物根、芽、茎生长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测得生长素对杨树根、芽、茎生长影响的数据,绘制如坐标图。由图中可知:
①在a浓度下生长素对根的生长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②图中三条曲线都可以表明,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规律 。
7.(2023秋 金东区期末)植物幼苗能产生生长素。小明以拟南芥的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四组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其中①②③处可将幼苗分为Ⅰ、Ⅱ、Ⅲ等几部分。
分组 幼苗数量 处理方式 生长情况 弯曲情况
甲 1株 不切断 正常 弯曲
乙 1株 在①处切断 慢 弯曲
丙 1株 在②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丁 1株 在③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幼苗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的一侧生长素浓度比向光的一侧 。
(2)该实验设计明显的缺陷是: 。
(3)若改进实验后,每组实验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仍如上表所示。通过比较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通过该实验可以确定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 。(选填“Ⅱ”或“Ⅲ”)
8.(2023秋 绍兴期末)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树的繁殖方式有扦插、嫁接及种子繁殖等。为研究不同浓度植物激素浸泡对茶树插条成活率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挑选若干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一年生嫩茶树枝条,截成3.5cm的插条;将每段插条的上端用石蜡封住剪口,下端剪成斜面,平均分为8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装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浸泡9小时后,将各组插条插到同一实验田中。具体过程及结果如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浸泡液种类 ▲ 吲哚乙酸
浸泡液浓度(毫克/升) 0.01 0.02 0.05 0.1 0.2 0.5 1
发芽的插条数 22 34 39 45 38 30 20 8
(1)第1组为对照组,其用来浸泡插条下端的浸泡液应为 。
(2)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 来说明吲哚乙酸对茶树插条成活率的影响。
(3)观察分析表格数据,得出在吲哚乙酸浓度为0.05毫克/升时茶树插条的成活率最高,小科同学认为对茶树插条成活率与植物激素浓度的探究还可进一步完善。为获得更准确的结论,该小组做的改进是 。
9.(2023秋 鹿城区校级期中)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如图甲,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如图乙,实验结果如图丙。从图乙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分别在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并用蒸馏水配制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分别处理A、B叶片,实验结果用B叶面积相对值来表示B叶的生长状况(叶面积相对值越大,生长状况越好)。
【查阅资料】
资料1:细胞分裂素主要分布于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生长着的果实;
资料2:细胞分裂素能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插条时除去茎尖、根尖的目的是 。
(2)分析图丙中实验3、4、5组的结果,可知B叶的生长状况与A叶数量的关系是 。
(3)该实验能得出“细胞分裂素能引起营养物质B叶面积相对值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的结论,说明支持该结论成立的证据。
(4)在图丙中画出实验6的大致结果。
10.(2022秋 义乌市校级期中)以下是科学兴趣小组研究“植物感应性”的相关实验。
[实验一]如图①~⑥装置是一组探究金丝雀 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
(1)在①~④号四个装置中,只有③号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长,对比 两个装置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对比⑤号⑥号装置,⑤号装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⑥号装置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这说明 。
(3)[实验二]如图所示,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经过一段时间后,幼苗会朝着如图所示的方向生长,合理解释的是 。
11.(2023秋 越城区校级月考)针对植物的向光性,某科学小组进行了实验(一):对胚芽作如下处理:A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B的尖端下部套上锡箔套;C的下段用锡箔遮住;D切掉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
(1)仍能直立生长的是 。
(2)四幅图中,发生弯曲生长的是 。
(3)四幅图中,不弯曲也不生长的是 。
(二)资料表明: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的原因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该小组为探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如图1的A区)还是尖端以下的一段(如图1的B区)还是两者都可发生,进行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实验步骤,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1)材料与用具:直立生长的燕麦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云母片若干(可插入胚芽鞘,阻断生长素的运输)、台灯、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
(2)实验步骤:
①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分成数量相等的四组,标号甲、乙、丙、丁。
②甲组在胚芽鞘的A区插入云母片,乙组只在B区插入云母片,丙组 ,丁组不做处理。
③将甲、乙、丙、丁四组置于纸盒中,给单侧光照,适宜条件下培养,如图2 所示。
(3)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甲组和丙组直立生长,乙组和丁组向光弯曲站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
② ,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向下一段。
③若丙组直立生长,甲、乙、丁组都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和尖端向下一端。
二 人体的激素调节
12.(2023秋 衢江区期末)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对糖尿病关注度逐年上升。研究人员探究花生根茎提取液是否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利用小鼠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体重接近、年龄相同、健康的小鼠30只,平均分成A、B、C三组。
②如图,破坏A组和B组小鼠的胰岛;C组不做任何处理。
③向A组小鼠注射0.2mL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提取液。
④向B组和C组小鼠注射______。
⑤一段时间后测量每组小鼠的血糖相对值。
注射前后小鼠血糖含量平均值
组别 灌胃前 灌胃后 血糖差值
A组 10.770 9.801 ﹣0.969
B组 10.453 12.610 2.157
C组 9.004 9.290 0.286
(1)破坏A组和B组小鼠的胰岛,目的是减少 的分泌;
(2)步骤④中B、C组小鼠注射 ;
(3)研究人员完善实验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13.(2023秋 柯城区期末)胰岛素能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糖尿病与其密切相关。糖尿病有两种类型:Ⅰ型糖尿病是人体缺乏胰岛素引起的;Ⅱ型糖尿病是因为某些原因使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造成患者体内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都偏高。我国糖尿病患者中,Ⅱ型糖尿病占90%以上。二甲双胍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常用药,但对肝脏有副作用。衢枳壳是“新浙八味”中药材之一,它是常山胡柚青果的加工品。我市某医院研究团队以患病初期的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衢枳壳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的防治疗效,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组别 灌服药物 空腹血糖mmol L﹣1 空腹血清胰岛素ng mL﹣1
给药前 给药10周 给药10周
A 正常组(正常小鼠) 生理盐水 5.41 5.35 1.02
B 模型组(Ⅱ型糖尿病小鼠) 生理盐水 8.75 27.72 8.24
C 治疗组1 二甲双胍 8.77 22.31 4.93
D 治疗组2 衢枳壳提取物 8.82 22.57 4.73
(1)为保证实验结果更具可靠性,B、C、D组选择小鼠时需要控制相同的条件有: (写出两个)。
(2)结合表中数据判断衢枳壳对Ⅱ型糖尿病是否有一定防治效果,并说明理由? 。
(3)为进一步研究提升Ⅱ型糖尿病的防治效果,该医院研究团队还可以进行的研究有 。
A.探索常山胡柚的最佳生长条件 B.衢枳壳提取物对小鼠机体毒副作用研究
C.用不同浓度的衢枳壳提取物进行实验研究 D.探索衢枳壳提取物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效果
14.(2023秋 东阳市期末)2023年11月14号“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的口号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糖尿病按其发病原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由于胰岛细胞破坏引起;Ⅱ型由于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引起。目前Ⅰ型糖尿病患者常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请你与小东一起解决以下探究中的问题:
步骤 注射组 口服组
a 将体重、年龄基本相同的甲乙组各5只雄性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胰岛素 ?
c 重复b步骤48天,隔天测定小鼠的血糖浓度
(1)胰岛素的功能是 ,分泌不足会引发糖尿病。
(2)实验要破坏小鼠胰岛的原因是 。
(3)口服组步骤b的“?”信息是 。
(4)通过此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15.(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任务一】长期以来,运动被认为是比饮食或睡眠更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因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小鼠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年龄、生长状况、大小相同的雄性幼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四组,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
②将跑步训练器的速度统一调至25米/分,使甲组鼠保持安静,乙组鼠运动15分钟,丙组鼠运动30分钟,丁组鼠运动60分钟。
③运动结束后立刻采血,测得血清中的生长激素平均含量如图所示。
(1)由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推测,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刺激 (填内分泌腺名称)分泌生长激素,所以青少年应该增强体育锻炼,使身体各部分达到良好的发育状况。
【任务二】材料一:1776年,马修通过实验发现糖尿病人的尿液和血液都是甜的。
材料二:1889年,科夫斯基发现狗的胰腺里含有一种能维持血糖浓度的物质。
材料三:1921年,班廷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到低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在之后的胰岛素提取研究中,科利普将捣碎的胰腺与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混合,发现原先溶解在溶液中的胰岛素析出,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胰岛素。
材料四: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3)马修发现糖尿病人的尿液是甜的,原因是患者 含量过高造成的。
(4)从科利普的实验推测,胰岛素的溶解能力与 有关。
(5)通常一次注射的胰岛素在体内作用的时间为24小时左右,只能暂时性的控制血糖。为达到根治糖尿病的目的,下列研究方向合理的是 。
A.研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机理,以确定治疗方案
B.研究利用细菌产生胰岛素的基因技术,以提高胰岛素的产量
C.研究诱导普通细胞分化成胰岛细胞的技术,使患者胰岛素分泌增加
D.研究延长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以减少注射胰岛素的频率
16.(2024 杭州三模)运动是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因素。兴趣小组用某品种小鼠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只健康、生长发育迅速的45日龄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组.
②所有小鼠均自由饮食饮水,在跑台(小动物跑步运动训练)上做适应性运动2天。
③将跑台统一调至25m/min的速度,甲鼠保持安静、乙鼠运动15min、丙鼠运动30min、丁鼠运动60min。
④运动结束即刻给小鼠采血,测量小鼠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求每组的平均值并进行分析。
组别 样本 运动形式 运动速度(m/min) 运动时间(min) 血清中生长激素平均含量(ng/mL)
甲组 20 正常饮食饮水,不做跑台运动 5.3
乙组 20 跑台运动 25 15 15.75
丙组 20 跑台运动 25 30 25.17
丁组 20 跑台运动 25 60 21.23
(1)以上实验基于的实验目的是 。
(2)实验中甲组起 作用。
(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基于以上实验结果,请你对青少年的运动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 。
17.(2022春 鄞州区期末)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某兴趣小组想探究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的效果,为此,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3只,分成Ⅰ、Ⅱ、Ⅲ三组。
②如图甲,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③Ⅱ组“?”处应注射等量的a。
④求每组小鼠血糖的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乙,Ⅲ组血糖含量高于Ⅰ组,低于Ⅱ组。
(1)a处应填 。
(2)由步骤④推测,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是 。
A.无任何降糖作用
B.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C.能够使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
(3)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它是 。
18.(2022秋 鹿城区校级期中)科研人员研制了一款“智能胰岛素贴”,大小约1厘米2的智能贴上布满了数百个微型针头,针头内充满胰岛素。为对比“贴智能胰岛素贴”与“注射普通胰岛素”这两种给药方式调节血糖的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健康、质量约为20克的同种小鼠40只,均分成4组,记为A、B、C、D。
②让小鼠饥饿3小时后,破坏A、B组小鼠胰岛,C、D组小鼠不做处理。
③同时给每只小鼠饲喂等量且适量的相同饲料,一段时间后,给A、C组小鼠 ,B、D组小鼠贴等数量的智能胰岛素贴。
④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每组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计算平均值,绘制图像如图所示。
(1)把步骤③补充完整。 。
(2)为了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且能避免低血糖风险,结合图甲和图乙分析,应选择的给药方式是 。
(3)要达到调节血糖的最佳效果,贴片使用的面积需随使用者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实验中,质量为20克的糖尿病小鼠需用约1厘米2的智能胰岛素贴来调节血糖。据此,有人质疑该产品在人体实际应用时可行性不高,结合所给信息请说明其质疑依据。 。
19.(2023秋 西湖区月考)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2)在两缸中分别加入2000mL河水,并分别饲养10只同种、同批次的蝌蚪。
(3)两缸同时每隔一天换一次水,每天喂少许熟蛋黄粉和碎菜叶。
(4)A缸每隔一天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5mg,持续5次,B缸不加,其他条件与A缸相同。
(5)每天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该小组记录的实验结果如表:
后腿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腿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A缸 4 7 26 0.7
B缸 5 9 37 1.3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实验中A缸和B缸的规格、水量、蝌蚪的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的目的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 。
(4)若要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取10只相同的小蝌蚪,将其甲状腺破坏,再按照与 缸完全相同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
20.(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肾上腺素和药物“心得安”都可以影响心脏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学习小组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耗氧量)的影响。
【实验材料】
小白鼠若干只、肾上腺素、“心得安”、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
【实验步骤】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药剂。
②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为四组。A、B、C组小白鼠按表格所示注射等量药剂(用“+”表示),而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 。
③将每只小白鼠分别放入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将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注射药剂种类 耗氧量/毫升
“心得安” “肾上腺素”
A + 1.7×103
B + 2.5×103
C + + 2.1×103
D 2.0×103
【结果分析】
(1)为了直观比较各组小白鼠的耗氧量,小组同学用了甲、乙两种不同的图来表示,你认为合理的是图 (填“甲”或“乙”)。
(2)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对动物代谢水平有促进作用,而“心得安”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和 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
21.(2022秋 临海市校级期中)Ⅰ.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医学价值,用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有山药多糖、生理盐水、降糖药物、30只糖尿病大鼠等;
实验操作见下表,科研人员连续喂养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组别 小鼠类型 处理方式
A 健康的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
B 糖尿病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
C 糖尿病大鼠 灌服山药多糖
D 糖尿病大鼠 灌服降糖药物
(1)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 。
(2)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 只。
(3)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 ;C组与 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Ⅱ.已知高温能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那么,高温能否使甲状腺激素失活?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提出问题: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吗?
(2)作出假设: 。
(3)实验材料用具: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45只;饲料甲——普通饲料:饲料乙——含适量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料丙——含适量100℃热水处理过的甲状腺激素的饲料;池塘水;大小和其他条件相同的玻璃缸三只。
(4)实验原理: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5)实验步骤:
①取三只玻璃缸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且适量的池塘水。
②将45只蝌蚪分三等份分别放入1、2、3号玻璃缸中,把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等量的饲料甲、乙、丙。
④观察三只玻璃缸中蝌蚪的发育状况并记录。
(6)实验现象: 。
(7)实验结论: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三 神经调节
22.(2024 浙江模拟)智能手机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有调查表明:开车看手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驾驶的23倍。为探究看手机对人体反应时间的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两同学做好如图准备,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下端0刻度附近。
②被测试者边看手机边关注直尺,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后,被测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记录数据。
③重复步骤①②两次,记录数据求平均值。
④多找几位被测试者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被测试者 刻度距离(厘米) 平均值(厘米)
1 28 26 22 32 27
2 32 31 35 27 31
3 29 33 20 31 28
(1)在该活动中,被测试者接受信息的器官是 。
(2)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出结论:当人在看手机时,反应时间会大大增加。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
(3)该实验把较难测量的“对刺激的反应时间”转化为易于测量的数据,使抽象问题直观、具体。下列测量工具用到类似方法的是 (选填序号)。
①托盘天平可以通过游码在横梁上移动的长度来表示质量大小
②水银温度计通过水银膨胀的体积上升的高度来表示温度高低
③U形管液体压强计利用液面高度差来表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④密度计根据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来标注液体密度值的大小
23.(2023秋 嵊州市期末)某兴趣小组想测量人饮酒前后的反应速度是否一样,以便规劝司机不要酒后驾车。
【测试方法】①如图,测试者拿尺的上端,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下端的0刻度位置。②被测试者集中注意力,当看到测试者松开手时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尺子,然后记下尺子下落的高度。
【实验过程】选取一被测试者,让其在A(不饮酒)、B(饮300毫升啤酒)、C(饮1000毫升啤酒)三组不同状态下,分别各测试三次,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厘米)。
注:每次实验时,拇指与食指间距离、手指与尺子间的距离均相同,读数方法一致。
饮酒情况 A B C
第一次 18.4 32.2 48.7
第二次 15.5 31.2 47.0
第三次 14.4 35.0 49.5
(1)当被测试者看到尺子掉落,手指肌肉收缩接尺子的过程中,手指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 。(填字母序号)
(2)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饮酒越多, 。
(3)酒精会对人的脑机能产生影响,其中因 麻醉会导致走路不稳,动作失去协调性和准确性。(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
24.(2023秋 温州月考)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睡眠时有很多激素共同参与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褪黑素。褪黑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有助于人体进入深度睡眠,夜间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
(1)褪黑素分泌受到光照条件的影响。其分泌过程的神经调节大致如下:
从反射弧结构分析,视网膜属于 。
(2)有专家建议,晚上睡眠时间不宜超过23点。请据图甲分析专家建议的依据是 。
(3)为了研究褪黑素的作用,某科学兴趣小组选取体型相似、健康状况良好、年龄不同的小白鼠各15只,分别喂食相同剂量的褪黑素放在相同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比较睡眠发生率。此实验探究的假设是 。
25.(2023 温州模拟)为测量人的反应快慢,A、B两位同学按图甲所示做好准备,直尺保持竖直状态,0刻度端朝下且位于被测试者的拇指和食指之间。A同学突然松开直尺,B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记录B同学捏住尺的那个位置刻度。重复上述实验,求出平均值。再让B同学在听音乐时,进行上述实验。接着A、B同学交换角色,再重复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被测试者 A同学 B同学
不听音乐 听音乐 不听音乐 听音乐
刻度距离(厘米) 21 23 17 19
(1)为准确比较A、B两同学反应快慢,实验时应尽可能控制相同的量有 。(写出一点)
(2)本实验通过观察 反映人的反应快慢。
(3)听音乐对A、B同学反应快慢都有影响。若尺子在下落时通过的路程s与时间t存在如图乙所示的关系,则受“听音乐”影响更大的是 。
四 动物的行为
26.(2023秋 海宁市月考)某同学以桑叶和其它植物叶为食,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该实验中选取了桑叶,还要选用与桑叶颜色、形状相似的其他植物叶子,目的是 。
(2)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下列哪一组家蚕为实验对象?并解释其原因? 。
①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②买来的体形较小的蚕 ③买来的体形较大的蚕
(3)如图是该同学将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板上放置方式的设计方案,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 。
27.(2020 台州)春暖花开、燕雁北飞,秋寒叶落、燕雁南归。人们通常认为候鸟的迁徙与气温变化有关。据加拿大洛文教授14年的观察记录,有一种候鸟黄脚鹬,每年长途跋涉1.6万公里来往于北美洲的加拿大和南美洲之间,总是固定于5月26~29日在加拿大首次产蛋。根据上述现象,洛文教授认为气温不是引起候鸟迁徙的原因。他在1924年9月捕获了若干只某种候鸟,分两组进行实验,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如表。
所捕候鸟的处理 3个月后放飞的所捕候鸟情况
第一组 置于日照时间逐渐缩短的自然环境中 留在原地
第二组 置于日光灯下,用灯光模拟日照,并一天天延长光照时间 多数往相同方向飞
(1)洛文教授根据黄脚鹬的首次产蛋日期都是在每年的5月26~29日,推测气温不是引起候鸟迁徙的原因,因为每年同期的气温是 。
(2)根据洛文教授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的猜想是 。
(3)若洛文教授根据此实验就对候鸟的迁徙原因下结论,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五 体温的控制
28.(2023秋 余杭区期末)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学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提出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实验过程:
①取性别和年龄相同的、健康的、生理状况一致的数十 只成年小白鼠,分成甲、乙两组。
②用一定的方法控制甲组白鼠的下丘脑不参与工作,乙组白鼠不做处理。
③先测定甲、乙两组小白鼠的体温并记录。
④ 。
⑤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请分析回答:
(1)天气较冷,血管状况应为如图中的 (填“甲”或“乙”)。
(2)写出实验过程第④步的操作过程 。
(3)相关预测与分析:若假设成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9.(2022 瑞安市二模)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人体会及时有效地发挥调节功能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图甲为人体几种器官或组织在不同状态下的产热量百分比扇形图:图乙是在安静状态下某正常成年人手臂皮肤血液流量随环境温度变化情况。请分析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图甲中符合“状态二”的一个实例: 。
(2)当环境温度处于图乙中AB段时,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
(3)在图乙中,如果室温在C时刻快速下降至5℃,曲线的变化趋势是: 。
30.(2023秋 吴兴区校级期末)维持体温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哪里?有人猜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有人猜测位于脊髓。针对此问题,小乐进行了如下探究:将4只大小相同、健康生长的小白鼠,按下表处理方法处理后,均放在寒冷环境中观察其体温变化情况。
实验组名 小白鼠数量 处理方法 体温变化情况
甲 1 不进行任何处理
乙 1 只破坏下丘脑
丙 1 待填
丁 1 既破坏下丘脑,又破坏脊髓
(1)丙组小白鼠的处理方法是 。
(2)若甲、丙组小白鼠体温保持恒定,乙、丁组小白鼠体温不能保持恒定,初步得出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此时甲、丙组小白鼠体内产热与散热 。
(3)有人认为,为使实验所得结论更可靠,需对实验进行改进。写出改进措施: 。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