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研究了生命世界(植物,动物)内容的基础上,初次接触本单元的内容——物质世界,并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质——纸作为研究物质世界的切入点.关于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三年级学生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纸和衣服很容易吸水,木头也能吸水,塑料和金属却不太能吸水.学生们也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是不同的.但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着表达不准的现象,让学生意识到材料的特性是与它们构造相关联的.
3重点难点
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两个杯子,在两个杯子里分别放入毛巾和塑料,然后在倒入同样多的水,分别从两个杯子里取出毛巾和塑料,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了 水跑到哪里去了呢?【小魔术:水到哪里去了】
师: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生:……
师: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师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一)
(一)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活动3【讲授】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二)
(二)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 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 指名汇报所选择的方法.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活动4【讲授】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三)
(三)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活动5【讲授】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四)
(四)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 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 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 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活动6【练习】深化理解 内化新知
1,通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2,比一比,在一分钟之内哪个小组说出各种纸的名字多.
3,你所知道的纸都有哪些用途
4,师准备一些不同的纸展示给学生,感受纸的多样性,全班交流纸的用途.
5,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活动7【作业】拓展
1,继续搜集不同的材料,看看它们的吸水能力有什么不同,课后同学们在一起交流交流.
2,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制造出一张精美的纸书签送给你的好朋友.
课件28张PPT。它们吸水吗(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吸水性: 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 。木头塑料纸金属谁更容易吸水
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
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选择一片木片、一张纸、一块金属和一块塑料片,平放在桌面上,用滴管分别滴一滴水在这四种材料上面。1、这一滴水的大小位置要尽量保持相同。
2、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同时也要 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3、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如材料的吸水速度、材料浸润面的大小、材料上水滴的形状等。 温馨提示:4、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然后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实验完后,整理好器材。材料吸水能力的观察记录 思考:哪种材料容易吸水?哪种材料不容易吸水?实验结论: 从侧面看,滴在金属片和塑料片上的水滴比滴在木片上的水滴更圆、更高,滴到纸上的水滴则很快就看不到了。这就说明水无法渗透到金属和塑料中去,能渗透到木头中去,纸的渗透性更强一些。我们的发现1.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
2.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他们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观察纸¨¨纸的观察器材:放大镜
材料:普通白纸、餐巾纸
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观察纸呢?
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
通过观察,你认为纸的吸水能力强和什么有关?
我们的发现: 质轻、吸水性强、硬度小、柔韧性较差,易折叠。
纸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之间有空隙。
晒 纸蒸 煮搅 拌抄 纸破 碎 蔡伦造纸的原料:破布、旧鱼网、树皮等。原料纸浆纸古代抄纸器 我们在课堂上造纸可以用什么原料呢?餐巾纸 水 槽
筷 子 干毛巾
抄纸器准备材料1.把餐巾纸撕碎,放入水槽中,
用筷子搅拌成均匀的稀纸浆。
2.用抄纸器从水槽中取一网稀纸浆。
3.将抄纸器裹入干毛巾中,小心的
按压,把水尽量吸干。
4.十分小心的把纸从抄纸器上揭下来。
5.最后,让我们把这张湿湿的纸放
在太阳下晒干吧!
造一张纸
观察自己造的纸,看看与使用的纸相同吗?
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不同?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纸的厚薄、疏密程度、纸纤维叠加的方式都不同。各种纸制物品1、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思考:小小设计师
请你设计一张有特色的纸? 制造成一张精美的纸书签,送给你的好朋友。下节课准备:收集一些用木头、金属、塑料做的实心小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