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蝙蝠和雷达》同步训练
1.看拼音,写汉字。(12分)
biān fú líng dāng zhàng ài
( ) ( ) ( )
jiē kāi bǔ zhuō mǐn ruì
( ) ( ) ( )
2.比一比,组词。(12分)
鹅( ) 纹( ) 喝( )
蛾( ) 蚊( ) 揭( )
3.多音字组词。(7分)
héng( ) jì( ) mēng( )
横 系 蒙 méng( )
hèng( ) xì( ) měng(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5分)
研究—( ) 模仿—( ) 敏锐—( )
灵巧—( ) 立刻—( )
5.判断下列句子,对的打“√”错的打“×”。(3分)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是一个反问句。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是一个设问句。( )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
6.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4分)
秘密 奥秘
(1)宇航员叔叔的精彩报告,激起了我们探索宇宙( )的兴趣。
(2)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弄清楚了蝙蝠飞行的( )。
7.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1)感觉灵敏。 ( )
(2)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 )
(3)探求事物的真相规律。 ( )
(4)形容纵横杂乱。 ( )
8.选择关联词语填空。(8分)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21教育网
9.写反义词。(8分)
漆黑—( ) 灵巧—( ) 敏锐—( ) 横七竖八—( )
10.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12分)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 )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
11.按课文内容排序。(4分)
( )研究蝙蝠,发现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 )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安装雷达。
( )发现蝙蝠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 )提出问题:飞机怎样才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呢?
12.成语积累。(4分)
(1)使画线字互为反义词。
例:横七竖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字是数字。
例:一干二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9分)
反复(研究)
反复( ) 反复( ) 反复( )
改变(方向)
改变( ) 改变( ) 改变( )
14.课内阅读。(8分)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21cnjy.com
(1)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试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_______________的启发。
(3)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发明了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的特点,发明了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15.课外阅读。(9分)
动物的睡眠
动物的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
夏天的夜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西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边捉虫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死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2·1·c·n·j·y
冬天来临之前,蝙蝠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觉。他们睡觉的方法很特别,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呵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蝙蝠睡大觉是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眼”。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炎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21·cn·jy·com
海参也是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炎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容易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21·世纪*教育网
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天花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不下雨,蜗牛才推开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一顿。www-2-1-cnjy-com
(2)照样子,写词语。
忽高忽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打打呵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用“之所以……是因为……”写句子。
(3)短文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睡眠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
第11课《蝙蝠和雷达》同步训练(解析)
1.看拼音,写汉字。
biān fú líng dāng zhàng ài
( ) ( ) ( )
jiē kāi bǔ zhuō mǐn ruì
( ) ( ) ( )
【答案】:蝙蝠 铃铛 障碍 揭开 捕捉 敏锐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汉字的情况,学生容易把“障碍”的“障”写成 “樟”,这两个字字形相似,我们需注意区分偏旁。还有部分学生容易把“敏锐”的“敏”字写错,容易把反文旁写成欠字旁,所以对这部分应着重的区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对于学生易出现错误的词语,应对其进行对比纠正错误,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2.比一比,组词。
鹅( ) 纹( ) 喝( )
蛾( ) 蚊( ) 揭( )
【答案】:
鹅(天鹅 白鹅) 蛾(飞蛾 ) 纹(纹理 纹身) 蚊(蚊子 蚊帐)
喝(喝水 喝酒) 揭(揭开 揭幕)
【解析】:
分析:辨析形近字要注意它们的形旁的细微差别,组词时可以根据它们形旁的不同加以辨别组词。
点评: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辨析。形声字是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它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制约、依赖的整体。在辨析这一类字形时,只要抓住形旁加以分析,运用迁移规律进行识记,那么,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学生都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题几组形近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www-2-1-cnjy-com
3.多音字组词。
héng( ) jì( ) mēng( )
横 系 蒙 méng( )
hèng( ) xì( ) měng( )
【答案】:
héng(横线) jì(系鞋带) mēng(蒙骗 )
横 系 蒙 méng(启蒙 )
hèng(蛮横 ) xì(关系) měng(蒙古包)
【解析】:
分析:对于多音字的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只要平时做个有心人,很容易做到不丢分。
点评:此类题目难度系数不大,主要在于积累。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研究—( ) 模仿—( ) 敏锐—( )
灵巧—( ) 立刻—( )
【答案】:探究 仿照 灵敏 灵活 立即
【解析】:
分析:对于近义词的题型,只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模仿:是模拟,效仿,仿效 均匀的意思是物质的分配和分布都处于等质等量状态,不存在任何偏差,非常合适适宜。敏锐:指人感觉灵敏、眼光锐利、反应迅捷,是人的悟性所致,为应变能力的体现,是主观世界的产物。灵巧: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的意思。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
点评:只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5.判断下列句子,对的打“√”错的打“×”。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是一个反问句。 ( )www.21-cn-jy.com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是一个设问句。( )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
【答案】:(1)×(2)×(3)√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1)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从这句话中已给出答案看出肯定不是反问句,所以错误的,应该是设问句。(2)设问句: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基本信息设问句与反问句设问句应与反问句分别开来。而这句话显然是反问句。(3)疑问句:疑问句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一个类,它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疑问语气,符合要求正确。
点评:对于这些易混的句式,我们应明确的区分出来。
6.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秘密 奥秘
(1)宇航员叔叔的精彩报告,激起了我们探索宇宙( )的兴趣。
(2)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弄清楚了蝙蝠飞行的( )。
【答案】:(1)奥秘 (2)秘密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对相近词语意思的的辨析。秘密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奥秘:,奥秘指深奥与神秘。
点评:只要对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7.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感觉灵敏。 ( )
(2)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 )
(3)探求事物的真相规律。 ( )
(4)形容纵横杂乱。 ( )
【答案】:(1)敏锐 (2)模仿 (3)研究 (4)横七竖八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学生必须熟记词语的意思,这样才能对应的找到答案。
点评:此类题目难度不大,只要对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8.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1)不仅……还…… (2)即使……也…… (3)不仅……还……
(4)因为……所以……
【解析】: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关联词掌握,难度不大。因为……所以……表示因果
关系。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 不是……而是……转折关系。 即使……也……表示并列关系。
点评:学生应该掌握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在选择适当的关联词。
9.写反义词。
漆黑—( ) 灵巧—( ) 敏锐—( ) 横七竖八—( )
【答案】:明亮 笨拙 迟钝 整整齐齐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漆黑:颜色极黑。灵巧: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的意思。敏锐:是指人感觉灵敏、眼光锐利、反应迅捷,是人的悟性所致,为应变能力的体现,是主观世界的产物。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21·cn·jy·com
点评:只要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10.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 )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
【答案】:(1)设问 (2)比喻 (3)比喻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所以学生必须熟练地区分这些修辞手法。(1)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基本信息设问句与反问句设问句应与反问句分别开来,符合此特点所以是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2)把超声波比喻成波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把蝙蝠比喻苍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点评:学生应熟记各类修辞手法的特点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到答案。
11.按课文内容排序。
( )研究蝙蝠,发现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 )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安装雷达。
( )发现蝙蝠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 )提出问题:飞机怎样才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呢?
【答案】:3 4 2 1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课文了解的全面就不会出现失分的情况。
点评:此类题目难度系数不大,只要对课文内容熟悉,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12.成语积累。
(1)使画线字互为反义词。
例:横七竖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字是数字。
例:一干二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前呼后拥、东倒西歪、前倨后恭、南辕北辙、左顾右盼、大材小用、有口无心、南腔北调、声东击西21cnjy.com
(2)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四面八方、四通八达、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五花八门、半斤八两、九牛一毛、九死一生2·1·c·n·j·y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成语的积累。(1)可以明显的看出画线字的部分互为反义词(2)这类词语是带有数字的成语。21·世纪*教育网
点评:学生平时要积累词语,按照题目要求写出答案。
13.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反复(研究)
反复( ) 反复( ) 反复( )
改变(方向)
改变( ) 改变( ) 改变( )
【答案】:反复思考 反复琢磨 反复修饰 改变目标 改变态度 改变命运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固定词语搭配的掌握。需要平时注意积累,生活中积累的多,越不会出现丢分的现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14.课内阅读。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21*cnjy*com
(1)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试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_______________的启发。
(3)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发明了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的特点,发明了_____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答案】:(1) 蒙上蝙蝠的眼睛、 塞住蝙蝠的耳朵、 封住蝙蝠的嘴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版权所有:21教育】
(2) 蝙蝠探路。
(3)蜻蜓 翅膀 飞机的机翼 青蛙 眼睛 电子蛙眼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课文了解的全面就不会出现失分的情况。
点评:此类题目难度系数不大,只要对课文内容熟悉,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15.课外阅读。
动物的睡眠
动物的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
夏天的夜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西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边捉虫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死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21教育网
冬天来临之前,蝙蝠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觉。他们睡觉的方法很特别,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呵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蝙蝠睡大觉是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眼”。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炎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海参也是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炎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21*cnjy*com
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容易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
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天花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不下雨,蜗牛才推开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一顿。
(2)照样子,写词语。
忽高忽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打打呵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用“之所以……是因为……”写句子。
(3)短文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睡眠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弄假成真
说说笑话 唱唱小曲 听听音乐
(2)夏天的夜晚,蝙蝠之所以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的飞翔,是因为它们边飞边捉虫子、夜蛾等飞虫吃。2-1-c-n-j-y
(3) 蝙蝠 、 海参 、 蜗牛 蝙蝠要冬眠 、 海参要夏眠、 蜗牛动不动就关起门大睡 。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忽高忽低:ABAC式的词语,打打呵欠:AABC式的词语,所以学生必须激烈词语。(2)之所以……是因为……表示因果关系(3)从文章的整体上把握文章,只要找到前一问题,我们就可以在相应的段落找到答案。
点评:在这三个题目中第三个问题是比较有难度的,所以必须从文章的主旨上了解文章的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