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盘古开天地 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12盘古开天地 课堂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7 11:0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上12盘古开天地 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生字、词语测读等方式,认识“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睁眼、黑乎乎”等14个词语,提升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
2.通过自主提问、抓关键词、完成思维导图等方式,理清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提升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第五段,想象神奇的画面,感受神话合理的想象,并进行小练笔,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主提问、抓关键词、完成思维导图等方式,理清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提升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想象神奇的画面,感受神话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联系生活,介绍身边的神话故事。
师:老师来自苏州,这是江南水乡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苏州和聊城有很多的共同之处,聊城被称为什么?
生:江北水城。
师:水是我们共同的之处。今天来到这里之前,老师看到聊城美丽的风光,也想把苏州的美景分享给你们,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还想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与苏州的两条路有关系。
师:一条是苏州的干将东路,一条叫莫邪路。这两条路的名字出自神奇的传说《干将莫邪》。传说,在春秋时期有一对夫妻,他们擅长铸剑,为吴王铸了两把特别有名的剑,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叫干将剑和莫邪剑。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名字就叫“双剑合璧”。聊城有什么地方也有这样神奇的故事呢?
生:聊城有蚩尤陵,关于“蚩尤大战黄帝”的故事。
师:老师来这里之前也做了功课,了解了这个“蚩尤大战黄帝”的故事。
2.活动:看图片,猜故事。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有很好的学习习惯——都读过很多的故事。猜猜这是谁?
生:夸父
师:知道他的故事吗?
生:夸父逐日。
师:再来看看是——
生:后羿射日。
师:继续来看一看。
生:女娲造人。
师:这是——
生:八仙过海。
师:神话故事里的人物,还有着神奇的法宝,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法宝猜猜是谁的。看得出来吗?(出示风火轮图片)
生:哪吒
师:(出示金箍棒图片)
生:孙悟空
师:神话故事中都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想要探索世界起源的答案,他们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它们就是——我们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神话。(出示单元导语页)
板书:神话
一、借助预习单,扫清障碍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走进这个单元的第一个故事《盘古开天地》,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写题目。
板书课题:盘古开天地
师:看神话故事的名字就告诉了我们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谁来读读这个题目。
师:我们可以在人物后面稍稍停停再读,我们一起来读神话的名字——盘古开天地。上课之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预习单。张安路和周清航两位同学把课文都读了三遍。练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他们都练了“劈”了,都写得特别的美观,上宽下窄,刀字底撇很舒展。
师:大家还练读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第一行谁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第一行词语:躯干、血液、混沌
师:多音字都读准了。第2行谁来?
出示第二组词语:轻而清、重而浊,咔嚓一声
师:后鼻音都读准了,翘舌音也读准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行词语。
我们还看到孙欣悦的学习单上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看来同学们很会预习。
二、梳理内容,讲清楚故事
1.根据壁画,图文对应。
师:神话故事起初是没有文字记录的,而是用壁画的形式流传下来。《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也不例外。我们来看看语文书上就有这四幅壁画,它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四幅壁画分别对应故事的哪些自然段?
师:谁来跟大家分享第1幅壁画?
生:请同学们看向第一自然段。第1幅壁画对应的就是第一自然段。
师:介绍了盘古为什么要去开天地?这个自然段就是这个故事的起因。
我们继续看第2幅壁画对应的是第几自然段?
生:第二自然段对应的是第2幅壁画,第3幅壁画对应3、4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对应5自然段。
师: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生回答)
师:是的,这就是经过,第六自然段就是故事的结果。这幅长长的画卷就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填写表格,提取关键信息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得很流利,在这句话当中,盘古在干什么?能用一个字来概括?
生:睡
师:那天地呢?也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未形成。
师:用文章中的话可以说是“混沌”。是的,你看我们用这两个词就概括出了“盘古在干什么”,“天地是怎样的”,说出了这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师: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图文对照,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想“盘古在干什么”,“天地是怎样的”,把关键词记录在学习单上。
师:我们先来看第2幅壁画,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再结合学习单讲一讲。
(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找到盘古的表现是“劈”。天地什么样?
生:天地分开了。
师:对于天地还有不同的概括方式,谁来看着学习单进行补充。
生:天地是上升和下降。
师:是的,就是一“劈”、天升地降。我们接着再来看第3幅插图对应的内容,先来读一读段落再来说一说。
师:在第四自然段中,有没有也在写盘古干什么?
生:撑
师:“撑”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它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
生:左右结构。
师:我们来看一看怎样把它写正确?
师:他是盘古的一个动作,左边是提手旁,右边先写档次头,宽宽的,里面的口写的扁又小,“手”要瘦长,左右都有竖,右边要伸长,我们可以在课后的生字表旁边把这个字写得更好看,自己动笔写一写。
师:注意写字的姿势很好,很标准。
师:你把这个字写得很挺拔。
师:我们刚才交流了盘古的表现,天地是怎样的?谁来看着学习单来交流?
师:天地是成型的,这是第四自然段中的词,第三自然段有没有也在写天地的呢?谁还来补充?
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师:天再升高,地在加厚。我们继续来交流第4幅壁画,谁来读一读,说一说。
生:盘古变,有一个变化。
师:我们来看看他怎么变的,我们来合作着读一读。同学们读蓝色的部分,其余的部分老师来读。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红色的这一部分在写什么?
生:红色部分都在写盘古的身体部分化作什么,蓝色的部分写他的身体部位化作了什么。
师:究竟化作了什么呢?有了盘古,便就有了四季,有了天气的变化,有了日月,有了山川河流,还有了雨露甘霖……就像刚才这位女同学所说,他的身体化作了世间的万物。
3.借助表格,说说主要内容。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借助关键词,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现在谁能把学习单放到前面来,用自己简洁的语言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你可以一边说一边纠正。
生:这篇文章讲了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中睡了一万八千年。宇宙混沌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像个大鸡蛋一样。盘古醒来之后,见身边有把斧头,就把“大鸡蛋”劈开了,天地分离。盘古怕天和地再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再过了一万八千年之后,天地终于成形,盘古也累得倒下了,变成了世间万物,天地也随着变化形成了。
4.添加时间词,讲清楚故事。
师:她借助关键词把故事讲清楚了,这位女同学讲的时候不自觉地加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加入这些表示时间的连接词就让他的讲述更加的流畅。现在我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这些表述时间的词语。
生:第一自然段“很久很久以前”“一万八千年”;第二自然段“有一天”;第三自然段“天和地分开后”;第四自然段“一万八千年”;第五自然段“盘古倒下以后”。
师:记住这些时间的词,再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讲得又完整又连贯。
生:很久很久以前,盘古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醒来见身边一把大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眼前黑暗劈了过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头顶天,脚踏地,支撑在天和地之中。天地被支撑起来,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和地都形成了,盘古也累得倒下了。他的身体部位变成了世间的万物。最后,这个美丽的世界就形成了。
师:刚才这位同学讲述得清楚,也把故事讲得有创意。
三、探究神奇,读好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1.朗读第一自然段,交流神奇之处。
师:老师觉得神话故事还要讲出神奇的味道来,《盘古开天地》之所以能够口耳相传,一直流传到现在,因为它本身就是很神奇的。我们作为中华儿女,这个文化的财富要从我们的口中读出来,讲下去。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去看看它的神奇之处。这个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在故事的起因当中,你觉得哪个故事最最神奇?
生:我觉得盘古在混沌中睡了一万八千年,很神奇。我们普通人只能睡几个小时,他却睡了一万八千年,他睡的时间很长。
师:你把他睡觉的时间和自己的时间进行了一个对比,你再读读看,他睡了多久。
生: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师:他睡得可真长呀,睡了多久?一万八千年,“睡”本身很平常,加上数字之后就让我们读到了一种神奇之处。谁还想读读这句话,读出神奇的感觉。
生: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师:你读出了这个沉睡的盘古。在第一自然段中,你还有没有觉得哪些地方很神奇?
生: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现在宇宙无边无际的,那时候的宇宙像个大鸡蛋,我觉得很神奇。
师:和现在的样子可不一样,模模糊糊的,谁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生读句子。
师:读出神奇的味道,再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读得特别吸引人。
师:看,在这个故事的开头,有混沌的宇宙,有沉睡的盘古,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2.同桌合作,探究第2自然段的神奇之处。
师:接下来让我们聚焦故事的第二自然段,请孩子们读一读、画一画你觉得很神奇的地方,和同桌说一说,再谈谈你的感受,开始。
师:我们来分享一下。
生: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声巨响,“大鸡蛋”碎了。巨人醒来,身边就有一把斧头,我觉得很神奇。
师:那你猜猜看,这是一把怎样的斧头。
生:大斧头
师:所以才能劈开天地,请你读出斧头很大很大。这是一把巨大的斧头,还有谁觉得这里也很神奇?
生:他刚醒来就有力气劈开。
师:你觉得“劈”的动作让你感受到神奇的力量。还有没有同学觉得这一处很神奇?
生:他把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了过去,只听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一声巨响”,说明盘古用的力气很大,“大鸡蛋”碎了真神奇。
师:你看,把天地的变化放在一起看,它就是那样的神奇,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句子。
师:除了神话故事神奇的味道,我们继续来交流,还有没有神奇的地方?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我从这里觉得天地分离的过程很神奇。
师:看看变成天的是什么样的东西啊?
生:轻的清的东西。
师:变成地的是重而浊的东西。天和地是由东西组成的。请你再读,读出不同的变化过程来。
师:还有谁想来补充?我们来看这两个词语——缓缓上升,慢慢下降。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呀?
生:缓慢的。
师:你能读出慢慢地变化过程来吗?
师:“缓缓上升,慢慢下降”是这样的对仗,“轻而清的东西”对应的是“重而浊的东西”,“缓缓上升”对应的是“缓缓下降”,再来对应读一读天地变化的过程。
师:孩子们,神话故事当中我们发现不仅有神奇的法宝,还有着神奇的情节的变化,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板贴:神奇的 法宝 情节
师:我们继续来交流,你还从哪个地方觉得很神奇?
生:一丝微光透了进来,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一条缝。
师:你对当时的环境很好奇。我们来看看这一处,谁也觉得这一处有点神奇呢?来,读一读。
师:说明盘古的力气很大,你从天地的变化感受到盘古这个巨人的形象。你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
生: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力大无比的盘古。
生:力大无穷。
生:神力超群的盘古。
板书:力大无穷
师:这些“一”字短语表现他是个神奇的人物,发生的神奇的变化。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些短语——黑乎乎一片、咔嚓一声、一条缝、一丝微光、一声巨响。
师:是呀,这些数字重复出现,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
3.拓展其他自然段,体会神奇的数字
师:这个故事当中还有没有其他的数字出现呢?大家有没有关注到?
生:第四自然段“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这里面有个数字一万八千年。
生:大地四极和五方名山也有四和五。
师:是的,这一处有同学关注到了。你觉得它蕴含着怎样的含义呢?
生:四极可能是东极,西极,北极,南极。
师:老师也查了资料,请你来读一读。
师:四极代表着四根擎天柱,支撑天地四方。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中说法,有了大地的四极,我们中国的天地就会撑牢了。这五方的名山呢?
生:有五座很有名的山,请你读读看。
师:想不想知道哪五座名山?
师:有了这五座名山,我们中国的地貌从此分明了。看来,这些数字的背后蕴含着无穷的秘密,我们再来读一读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刚才孩子还说到了一万八千年,有几处呀?
生: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师:开头说他睡了一万八千年,从这个数字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盘古睡觉时间长。
师:在第四自然段中,写了“盘古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写出了盘古在天地之间撑了时间很久。盘古这样的人物经历了那么多,这个神话故事也经历了那么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这样的渊源流长。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短语——
生:“睡了一万八千年,过了一万八千年”。
4.梳理、总结,树立文化自信。
师:是的,读神话故事,看一看那些法宝,读读那些情节,关注这样人物,品一品其中的数字。孩子们,我们能感到更多的意味,《盘古开天地》是我们中国的一个神话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当中,一个巨人用一把斧头,开创了一个世界。用劳动人民劳动的工具——一把斧头开辟了天地,原本黑乎乎的、混沌的一片的世界,从无到有,最后变得美丽而灿烂。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于这个世界如何产生的、创造的、自己独有的表达,这是中国独有的创世神话,(板贴:创世)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的题目——盘古开天地。
5.作业:讲神话故事,阅读神话故事,感受神话魅力。
师:今天我还没有把这个故事讲完,接下来,我们还要去读这个故事,讲这个故事,品味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盘古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富。老师还给你们留些课后的作业,谁来读一读?
生:关注盘古的表现,练讲故事,讲出盘古丰富的人物形象;读一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感受中国神话故事的魅力。
板书设计
12盘古开天地
创世神话 神奇的
法宝 情节
力大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