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7 20: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上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二上第六单元的单元要素为“借助重要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形象”。在本课教学中应遵循从识字出发,理解重点词语含义,体会句子的内涵。从本课内容的文本解读来看,核心关注点是发现文本背后的矛盾张力:泼水节年年都有,为什么这一个泼水节特别难忘呢?由此感受周总理的人物形象。观照历史,周总理是第一位到西双版纳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所以,1961 年的泼水节意义非同寻常。
《难忘的泼水节》融合了政治、历史、民俗文化等因素,重在表现某年的泼水节,有“特殊性”。从民俗文化上看,傣族的泼水节富有趣味。可以引导学生从民俗物品、使用方式、民族舞蹈等多方面去体会少数民族文化。从语言形式上看,可以利用课堂作业本上的词串引导学生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同时积累语言。同时可以利用插图,了解周总理亲民爱民的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在发展中,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采用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字形识字、组词识字、语境识字和图片识字等多种方式识记“泼、族、民、度、敲、铺、盛”等生字。学写“忘”、“穿”两个生字。
2.通过积累课文中“敲象脚鼓”“端银碗”等动宾短语,感受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场面;积累课文中“一串串花炮”“一条条龙船”等短语,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体会傣族人民的热情和对周总理的敬爱。
3.观察课文插图,学习描写周总理外貌的句子,理解周总理的爱民与亲民。
【教学重难点】
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体会傣族人民的热情和对周总理的敬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节日
1.释义“忘”字:“亡”表示消失,在心里消失了就是“忘”。读好“难忘”。
2.出示泼水节的图片,引出动作“泼水”,做一做泼水的动作。字形识记生字“泼”。
3.图片里的人这么开心,是在度过一个节日,这个节日就叫“泼水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化
1.出示自读要求: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思考:泼水节是哪里的节日?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
2.提问:泼水节是哪里的节日?
①引出第一段: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②自由朗读第一段,相机识字“民、族”。
③泼介绍泼水节,引出“一年一度”。语境识字“度”:一年一度的( )到了,小朋友们在( )。
3.认识过泼水节的物品:
①象脚鼓: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形状像大象的脚。
②银碗:相机识字“碗”,介绍银在傣族人观念里象征着纯洁美好。
③柏树枝:松柏四季披绿装。松柏四季常青,象征着长寿。
④凤凰花:发现颜色特点。
再读: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4.学习动宾短语
敲 撒 端 拿
(1)小老师领读,读准字音。
(2)识记“敲”,利用象形字识记右半部“攴”。
(3)词语连线,师生对读:敲什么,撒什么,端什么,拿什么。
(4)句式串联:
泼水节这天,傣族人民有的…… 有的……有的……有的……
三、出示背景,感知难忘
1.每一年都有泼水节,哪一年的泼水节最难忘呢?(1961年)
2.引出课文7-8自然段,齐读课文。
3.提问: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最难忘?了解周总理的生平。
4.学习第3段。
(1)生自由朗读。识记多音字“铺”。
(2)读完第3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相机识记生字)(3)老师用词语把画面记录下来了,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串串)花炮 一( )龙船 一( )象脚鼓 一( )凤凰花
我们还听到了:一( )欢呼
7.总结:把这些词语组合起来,就是欢迎周总理的场景。
四、体悟周总理亲民形象
1.出示图画,认一认周总理,说说理由。
2.出示课文中描写周总理外貌的句子,读一读。重点理解“襟”、“褂”。3.提问:为什么周总理不穿汉族的服装?引导学生理解总理与傣族人民亲近,是一家人。
五、生字书写,反馈指导
1.观察结构,关注书写难点。
(1)出示两个生字:忘、穿。
(2)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发现异同点:忘——上窄下宽,穿——上宽下窄。
(3)了解下面部件的书写重点。
2.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反馈评价,调整提升。
课堂总结
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福带给了傣族人民,把各族人民心连心的感情传递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1961年的泼水节,永远忘不了敬爱的周总理,所以这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板书设计
17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傣族人民
共渡泼水节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在学习动宾短语的环节,从动作(字)到动宾短语(词)再到句式串联(句),字词句的教学高效,到位,实用。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再拓展一些课外的动宾短语。
2.本课图文对照很到位。尤其是教学第3自然段的时候,用人们划龙船、敲象脚鼓、放花炮等贴合场景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朗读指导比较充分。通过多次指导学生抓关键词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鱼水之情。
二、不足之处
1.句子的教学有欠缺,例如“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一句是对偶句,有传统文化的魅力,应该充分朗读,让学生想象画面。
2.对课文内容应该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比如本文第一自然段,内容不丰富,可以带过。对于有重点句式的段落,应反复朗读并背诵关键句式。
3.课上没有尽可能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有些学生比较被动,没有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