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教学课件:第二专题《一个人的遭遇(肖洛霍夫)》(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教学课件:第二专题《一个人的遭遇(肖洛霍夫)》(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19 07:1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一个人的遭遇肖洛霍夫作者简介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曾参加四年的卫国战争,期间遭受了家破人亡的悲剧,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 《静静的顿河》;其中《静静的顿河》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小品文《考验》、《钦差大臣》;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开拓了战争文学的新领域。 其中肖洛霍夫花了14年时间完成的142万字《静静的顿河》,因为“具有一种磅礴的气势”,“代表着一种纯粹的俄罗斯通俗传统”而荣获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卫国战争
1941年6月22日拂晓, 德国法西斯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动用了190个师的兵力、近5000架飞机和3410辆坦克,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妄想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苏联人民奋起自卫,反对法西斯德国的伟大卫国战争开始了。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战士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兵临列宁格勒城下,开始了长达900天的围困。城内饿死近70万人。
1942年1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1100万人死于集中营青年被法西斯枪杀 遭法西斯空袭后的尼卡拉耶夫市区 日军侵华暴行日军侵华暴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之一像山那样-----
思考(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文本《像山那样思考》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之二珍惜:
我们的拥有(关于生命)文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之三战争与和平(关于心灵的伤口)文本《一个人的遭遇》当生命不再拥有时,战争的意义何在?这撕心裂肺的哭声居然无法唤醒麻木的心。战争的本质就是破坏,对一切的破坏。希望在废墟中哭泣身体上的伤痛-------
可以痊愈心理上的创伤------
难以愈合 
人口损失
看看离散的家庭看看可怜的孩子城市和村庄毁于一旦  
 斯大林在1946年说,卫国战争中苏联损失700万人。此后不久,苏联官方又宣布损失1500万人。赫鲁晓夫公布的数字为2000万人。1990年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损失的军民总数为2700万——2800万人。
 浏览课文1、文章包括哪几部分内容,并找出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的句子。
2、索科洛夫的语言有什么样的风格,并根据语言风格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性格。一个人的遭遇家庭的毁灭领养儿子我与父子分手情境逃出战俘营:____________
家里没有回信:___________
邻居来信:_____________
探望老家:_____________
找到儿子:_____________
儿子牺牲:_____________邻养凡尼亚:____________
看凡尼亚睡觉:___________
梦见死去的亲人:__________激动极了
发愁,晚上睡不着觉
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
穿心的悲痛
喜气洋洋
心里好像有样东西断裂了
轻松光明
愉乐极了
收缩和绞痛片段分析乌留平斯克——领养儿子凡尼亚索科洛夫——
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索科洛夫从战争的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作者为什么要将这一遭遇写得如此详细呢?
人物性格特点忠厚、朴实、坚忍不拔,
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 方面分析人物;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如何揣摩人物形象?方法点拨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揣摩: 第二、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三、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四、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 主题的升华 通过二战家庭的悲剧,揭露了战争给人的生活、心灵造成的巨大伤痛,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这就是:一个人的遭遇?这就是:千千万万普通苏联人的遭遇?这就是战争中所有人的遭遇!!结尾的艺术“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我慌忙转过脸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情?为什么要转过脸去?悲悯的心情
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保持一颗童心。作者心愿的抒发: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战火……主题的升华 通过二战家庭的悲剧,揭露了战争给人的生活、心灵造成的巨大伤痛,控诉了战争的罪恶。这就是——一个人的遭遇!
这就是战争中千千万万普通苏联人的遭遇!这就是战争中——人的遭 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