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大地在我脚下
国计掌于手中
哪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
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 诸君看吧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 指天笑骂
舍我谁堪夸
圆形方孔铜钱
阳陵虎符
秦铜车马
云梦睡虎地秦简
八斤铜权
秦长城遗址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
其疆域,幅员辽阔,
其制度,影响深远,
其文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旧震惊世界。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
秦统一六国
春秋
公元前475年
战国
东周
公元前771年
西周灭亡
公元前476年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铁器牛耕
变法改革
新阶级形成新政治统治秩序逐步确立
奴隶制社会的
瓦解时期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
——(明)李贽《后秦记》
秦始皇
公元前259-前210年
一、完成统一:秦灭六国
BC230挥师灭韩
BC228破赵逼燕
BC225占领魏地
BC223大举伐楚
BC222攻破燕国
BC221吞并齐国
任务一:完成统一,秦灭六国
问题1:结合课本内容并读地图:指出秦灭六国的时间和路线?
各个击破、远交近攻
秦朝统一
春秋争霸
战国兼并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任务一:完成统一,秦灭六国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 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了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资料二
资料三
“七雄戈戟乱如麻,
四海无人得坐家”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域以战,杀人盈域”
资料一
人民渴望统一
商鞅变法使秦逐渐强大起来
秦王嬴政善于用人
问题2:为何秦能统一?
任务一:完成统一,秦灭六国
历史剧:《朝会》
问题思考:
1、为了凸显其“独尊”地位,秦王嬴政是如何做的?
2、 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结合课本,绘制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历史剧:《朝会》
旁白:秦王统一六国以后的一天,召集群臣商议治国之事。
秦王:寡人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打西杀,一统天下,建立了千秋基业,今与大家商量国君该如何称呼?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亘古未有,即使三皇五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
秦王(眼前一亮):妙哉,那就称“皇帝”吧。寡人就是始皇帝,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寡人自称“朕”,朕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朕还要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
一大臣:大王,哦,不(轻拍自己的嘴巴),皇上,这三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
任务二:巩固统一,中央集权
始皇帝: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解释。
李斯:丞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群臣恍然大悟)
王绾:皇上,地方上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李斯(匆忙接过话来):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无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沿用我们的郡县制。
秦始皇:好,正合朕意,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
任务二:巩固统一,中央集权
历史剧:《朝会》
问题思考:
1、为了凸显其“独尊”地位,秦王嬴政是如何做的?
2、 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结合课本,绘制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奉
常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皇帝
监察
军事
行政
中央机构
任务二:巩固统一,中央集权
三公
九卿
郡(守)
县(令或长)
乡、里、亭
地方机构:
南海郡
桂林郡
象郡
辽东郡
九原郡
陇西郡
任务二、巩固统一:中央集权
郡县制
皇 帝
最高统治者
____政府
____政府
以皇帝为核心
中 央 集 权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郡县官员直接由朝廷任命,地方一切事务受控于中央”
中央
地方
郡守
县令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以皇帝为中心中央集权制度
任务二、巩固统一:中央集权
九卿
思考:1、这两种制度有何不同? 2、站在国家统一的角度上,与西周的分封制相比,郡县制有什么优点?
世
袭
朝
廷
任
免
分封制
郡县制
1.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将各项制度推向全国(加强中央集权);
2.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任务二、巩固统一:中央集权
任务三:人心统一,利在千秋
湖南里耶的竹简中,还曾记录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叛乱.公元前221年底,在南郡的苍梧县出现盗贼作乱。秦帝国征发关中的秦军,经过三次战斗,才得以平息叛乱。(使嬴政意识到)人心统一的基石,是文化认同的统一。
——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问题1:材料反映当时秦朝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问题?
田地大小计算方法不统一
车轨宽窄不统一
法律、服饰不统一
语言、文字不统一
任务三:人心统一,利在千秋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 秦始皇本纪》
物体长度、重量等不统一
任务三、人心统一:利在千秋
问题2:结合课本文字和图片,从文化、经济、交通三个方面说明秦始皇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1.文化上:
2.经济上
3.交通上
1.文化上: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顺利推行,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任务三、人心统一:利在千秋
秦诏版:用小篆雕刻内容为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诏书
统一文字为小篆
任务三、人心统一:利在千秋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秦铜量和铜权
2、经济上: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秦朝驰道示意图
任务三、人心统一:利在千秋
灵渠
促进了水陆交通的发达
3、交通上:
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修灵渠
长城一带
陇西
东海
南海
1.读地图和课本内容,说说秦始皇是如何管理边疆地区的?
任务三:人心统一,利在千秋
2.观察秦朝疆域范围说说其都城所在和疆域四至。
统一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
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问题3:
秦统一中国
完成统一
前221年
巩固统一
秦朝疆域
创立大
一统的
中央集
权制度
统
一
文
字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
统一道路
南开灵渠
统一岭南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秦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课堂小结
秦统一中国,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这影响了中国今后两千年,虽然其中有过几次分裂,
但统一国家的思想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国家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是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各民族交流交融最重要的保证。
思维提升:从经济文化交流、民族交融、中国历史发展三个角度思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有何重要意义?
1、统一:前221年,秦始皇 都:咸阳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2、意义: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统治者:皇帝:总揽大权
2、中央:三公九卿
3、地方:郡县制(开创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
2、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3、交通上:统一车轨和道路宽窄、修灵渠
4、军事上:①北击匈奴,修长城
②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