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六单元核心素养卷(三)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积累运用。(40分)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7分)
地球是一个jīng yíng 的球体,上面guǒ zhe 一层
水蓝色“纱衣”。它像一位hé ǎi kě qīn 的母亲,kāng
kǎi 地把所有zī yuán gòng xiàn 给了自
己的儿女;空气让我们自由呼吸,水zī rùn 我们的心田,树木保护水土……我们要保卫我们神圣的家园。
2、用“\”画去加点字不正确的音节。(2分)
(1)“长征”运载(zǎi zài)火箭升空的画面非常壮观(guān guàn)。
(2)在恶(è ě)劣的环境中,这棵参(cān cěn)天大树依然顽强地生长着。
3、选择题。(14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革命烈士慷慨就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B.全国各地人民对灾区给予了慷慨无私的援助,终于帮灾区渡过了难关。
C.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
D.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浪淘风簸自天涯(颠簸) B.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指寺院)
C.南朝四百八十寺(朝向) D.茅檐长扫净无苔(经常打扫)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2分)
A.场馆里,射击选手们都全神贯注地盯着靶子,准备射击。
B.时间不紧不慢地走着,不会因你的欢喜忧愁而有变化。
C.他平时基本不犯错,只是三番五次地犯些小错误。
D. 在抗洪战斗中,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节省 细心 B.节约 用心 C.节制 精心
①你们无 地开采矿产,导致山体滑坡严重。
②我们要 地保护地球。
(5)下面这段话中,没有使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2分)
大观楼的布局简洁,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四周设有月台,南面面水,东西各有两道拱形小门,犹如两道弯弯的眉毛。大观楼既为滇中古建筑珍品,又与其长联相映增辉,如今已是昆明的文化长廊,常年举办各种展会,如:盛夏荷花展、金秋菊展、春节元宵灯会。
A.列数字 B.作比较 C.举例子 D.打比方
(6)北京市对下面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A.金星是一颗行星。 B.金星缺氧、缺水,有浓云。
C.“温室效应”使金星表面温度极高。 D.金星上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杜牧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B.《书湖阴先生壁》《题西林壁》都是著名的题壁诗。
C.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晚年刘禹锡和白居易并称“刘白”。
D.《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为朋友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家的屋壁而专门书写的诗。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仿写句子)(2分)
太阳, 。
(2)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用例句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描写一下学校的教学楼)(3分)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3+2+6,共12分)
(1)“五行”指 、木、 、 ,“五彩”指黄、 、 、白、 。
(2)暑假,我跟父母旅游时看到黄河弯弯曲曲、卷着泥沙滚动的样子,不禁吟诵起刘禹锡的诗句“ , ”。
(3)诗中有雅趣。它是湖阴先生洁净幽雅的庭院: ,
。它是杜牧笔下有声有色的春日江南: ,
。它是刘禹锡笔下巧用典故的浪漫想象: ,
。
二、综合实践。(6分)
为了拓宽城市道路,某市政府要砍掉原来道路两边的大树,对道路进行加宽。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1、面对不同的意见,下列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认真倾听,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 B.换位思考,尊重不同的意见。
C.努力说服别人赞同自己的意见。
2、作为一名市民,对于砍掉大树来拓宽道路这一做法,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4分)
三、阅读理解。(29分)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分)
(1)观察公交站牌,运营时间最长的是 路公交车,运营时间最短的是 路公交车。(2分)
(2)如果想换乘地铁,可以坐 路公交车;如果想换乘快速公交,可以坐 路公交车。(2分)
(3)冬冬家住北湖公交站附近,他要在早上9点前赶到文德路奶奶家,怎样乘车最合适 (3分)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2分)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
(2)第2白然段中作者列举出的可再生资源包括 、 、生物资源等。(2分)
(3)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 )。(多选)(2分)
A.随意毁坏 B.滥用化学品 C.自然灾害
(4)第2自然段中“本来”的意思是 ,用在这里突出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分)
(5)本来可以不断再生的人类所需的资源,现在不能再生了。想一想,你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怎么做?(2分)
(6)写出这两个自然段要表达的主要观点。(2分)
3、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
森林中的“环保卫士”
在原始森林中,如果没有土壤生物充当“清道夫”将森林产生的废物,如枯枝残叶、动物尸体和粪便等消化、分解掉,森林很快会被残留物所充塞,新鲜的水分和空气达不到植物的根系,森林的更新就会停止,最终会导致森林的死亡。
直接以残留物为食的土壤动物是蚯蚓和白蚁。在土壤中不断端(rú)动的蚯蚓吸取植物碎叶,经消化排出体外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白蚁大多数聚居在森林中,靠吃死去树木的组织为生,因为白蚁胃中的原生物可以消化木材的纤维。
其他土壤动物,如千足虫、螨(mǎn)、跳虫、土鳖(biē)等,咀嚼、磨碎那些被土壤微生物软化后的枯枝落叶,使细枝碎叶覆盖的面积扩大,又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细菌以碎粒为食,吸收其中的糖分和淀粉,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土壤回到空气中,被植物吸收去完成光合作用。
凡土壤动物吃剩的或细菌不能分解的物质都由真菌来完成最后的“清理”。真菌的菌丝分泌的酶(méi)和酸能消化、分解残留物,最后吸收这些被预先消化和分解的物质。真菌数量庞大,涉及面积较广,是森林里最重要的“清道夫”。
科学家曾计算过,在一茶匙森林土壤中有上亿个细菌,几百万真菌、原生物和藻类等。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环保卫士”,对森林的生长、死亡、再生长,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1)仔细阅读短文,写出文中提到的两类土壤生物的名称。(2分)
土壤动物:
土壤微生物:
(2)结合文中的关键句分析,为什么称土壤生物为“环保卫士” (2分)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1分)
A.作比较 B.列数字 C.分类别 D.打比方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原始森林中,如果没有土壤生物充当“清道夫”,最终会导致森林死亡。
B.蚯蚓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
C.真菌是森林里最重要的“清道夫”。
D.跳虫胃中的原生物可以消化木材的纤维。
(5)森林中的“环保卫士”分工协作,形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请把工作链缺失的环节补充完整。(3分)
蚯蚓在土壤中吸取植物碎叶→白蚁在森林中啃食死去树木的组织→
→千足虫、螨、跳虫、土鳖等咀嚼、磨碎软化后的枯枝落叶,形成碎粒→ →真菌菌丝分泌酶和酸,消化、分解残留物。
四、习作天地。(25分)
街道上车辆乱停乱放,马路上行人随意横穿,小区里各种宠物随地大小便……在我们的身边,各种不文明的现象破坏了我们的美好生活。请就某一现象写一份倡议书,要求题目自拟,格式正确,内容清楚,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晶莹 裹着 和蔼可亲 慷慨 资源 贡献 滋润
2、zǎi guàn ě cěn
3、A C C C B D D
4、(1)这位人类的朋友,这个光明的使者,是那样光芒万丈,慷慨无私
(2)教学楼矗立在学校东北角,共有五层,和旁边的实验楼相比,它显得雄伟壮观。
5、(1)金 水 火 土 青 赤 黑
(2)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3)多少楼台烟雨中 茅檐长扫净无苔
(4)花木成畦手自栽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1、C
2、如果确实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可以采用折中的办法来处理。比如,把原来道路两边的大树移栽到别处去,这样可以兼顾城市发展和生物保护,两全其美。
三、1、(1)45 85 (2)85 45
(3)在北湖公交站乘坐45路公交车,在人民北路下车,换乘61路公交车,最后在文德路下车。
2、(1)不是 而是 但是 因为
(2)水资源 土地资源
(3)AB
(4)原先,先前现在不可再生了
(5)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6)地球所拥有的白然资源是有限的。
3、(1)蚯蚓、白蚁、千足虫、螨、跳虫、土鳖等细菌、真菌
(2)因为土壤生物能消化、分解森林产生的废物。
(3)B (4)D
(5)土壤微生物软化枯枝落叶 细菌吸收碎粒中的糖分和淀粉,释放出二氧化碳
四、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