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高频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高频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8 08:2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单元高频易错检测卷-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英(yīn)雄 B.蒲(pǔ)扇 C.亏欠(qiàn) D.合拢(lóng)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的地方 (布满)条纹 B.(蓝蓝)的天空 (没过)膝盖
C.(宽阔)的大海 (积满)白雪 D.(巨大)的宝库 (抽出)枝条
3.“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一句中“耍”的意思是( )
A.戏弄 B.弄,施展
C.玩弄,表演 D.玩
4.读一读,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是( )
A.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B.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C.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D.太阳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5.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下列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素材是( )
A.秋天的校园 B.我的爸爸是球迷
C.我家门前的太阳花 D.天上的云变化多端
二、填空题
6.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劲 ( ) ( ) 盛 ( ) ( )
7.比一比,再组词。
沙( ) 悄( ) 捕( )
吵( ) 消( ) 铺( )
8.不改变句子的意思,给带点词语换个说法。
(1)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
(2)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 )的一种花。
(3)弟弟也假装( )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9.课文回顾与交流。
(1)多么可爱的 !多么有趣的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 的一种花。
(2)“我”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早晨和傍晚是 的,中午是 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早晨和傍晚是 的,中午是 的。
(3)“它和我们--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中蒲公英的“睡觉”是指它的花瓣 ,“起床”是指它的花瓣 。
(4)课文先讲兄弟俩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 的情景;接着写“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在早晨是 色的,中午是 色的,傍晚又变成 色的;最后写草地和蒲公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 。
三、语言表达
10.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改为陈述句)
(2)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草地变成绿色的了。(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我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弟弟的脸上。(改成“被”字句)
四、现代文阅读
搭船的鸟(节选)
语段一: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语段二: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1.语段一中作者从翠鸟的 来描写翠鸟。分别用了 、 、 三种色彩突出了翠鸟的美丽。
12.语段二中哪些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翠鸟捕鱼的本领高?请用“ ”画出来。
13.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的观察是十分细致的?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 )的杜鹃、( )的迎春、( )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儿。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呀,我费了好大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儿。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天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14.第1、2自然段描写了哪几种花?
15.请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6.将下列表示颜色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括号里。
淡紫 鹅黄 火红
17.你喜欢蒲公英吗?为什么?
五、书面表达
18.按要求作文。
美丽的翠鸟,神奇的蒲公英,可口的杨梅……自然界的一切是那么美,你是喜欢多姿多彩的植物,还是喜欢活泼可爱的小动物?请仔细观察并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吧!字数3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C D B B
1.C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英(yīng)雄。
B项,蒲(pú)扇。
D项,合拢(lǒng)。
2.C
【详解】这道题考查词语搭配。有很多词语可以与多个词语搭配。注意仔细品读,通过语感、意义来找出搭配不当的词语。“宽阔”就是具体或者抽象上的宽度上比较大、和键开放,道路或者是思路,如马路宽阔,指的是一维线。“辽阔”一般是形容很大的面积,如祖国的幅员辽阔,一般形容的是原野、海洋、国土,感觉上是比广阔更高一层。所以应将“宽阔”改为“辽阔”,C答案错误。
3.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作答。
题目语境“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此处的“耍”应和“玩”“游戏”有关,所以综合来看,D选项最符合。
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要在熟悉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及用法的基础上分析作答。常见修辞方法有比拟、比喻、排比、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反复等。比喻是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用某一具体事物来说明另一抽象事物的修辞方法。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比喻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三部分组成。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存在,喻词用“像、似、仿佛、犹如”等,典型形式:甲像乙。
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存在,喻词用“是、成了、变成”等,典型形式:甲是乙。
③借喻:本体不出现,直接叙述喻体。典型形式:甲代乙。
分析选项中的句子,再结合上述内容可知,“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这句话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手掌”,是比喻句。
5.B
【详解】本题考查对习作主题的理解和分析。“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一主题描写的应该是景物,而“我的爸爸是球迷”是对人物的描写,不符合主题。
6. jìng 强劲 jìn 使劲 shèng 茂盛 chéng 盛满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组词能力。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注意区分。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写出多音字的不同音节,然后依据音节组词即可。
劲是一个多音字。
[ jìn ]1.力气:使~。手~。2.精神;情绪:鼓足干~。冲(chòng)~儿。3.兴趣:干得挺有~儿。4.神情;样子:瞧他那股泄气~儿。脏~儿。
[ jìng ]1.坚强有力:刚~。疾风知~草。2.猛烈:~风。
盛是一个多音字。
[ shèng ]1.兴盛;繁盛:全~时期。桃花开得很~。2.强烈;旺盛:年轻气~。火势很~。3..盛大;隆重:~会。~宴。4.丰富;丰盛:~馔。5.深厚:~情。~意。6.普遍;广泛:~行。~传。7.用力大;程度深:~赞。8.姓。
[ chéng ]1.把东西放在容器里:~饭。缸里~满了水。2.容纳:这间屋子小,~不了这么多东西。
7. 沙土 静悄悄 捕猎 吵闹 消失 铺满
【详解】本题考查比一比,再组词。
沙和吵:音不同,义不同,都是左右结构。沙:细小的石粒;(嗓音)不清脆,不响亮。可组词:沙土、沙哑等。吵:声音杂乱扰人;争执;争吵。可组词:吵闹、争吵等。
悄和消:音不同,义不同,都是左右结构。悄:多音字,[ qiāo ]没有声响或声音很低。可组词:静悄悄。[ qiǎo ]忧愁;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可组词:悄然无声。消:消失;度过(时间);消遣。可组词:消失、消遣等。
捕和铺:音不同,义不同,都是左右结构。捕:捉;逮;姓。可组词:捕猎、追捕等。铺:多音字,[ pù ]用板子搭的床。可组词:床铺。[ pū ]把东西展开或摊平。可组词:铺床。
8. 乐趣 喜欢 装作
【详解】本题考查写近义词。
“不改变句子的意思,给带点词语换个说法”是指词语的近义词。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去找,想想和所给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1)快乐:比喻人的一种开心、高兴的状态。近义词:喜悦、欢喜。
(2)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兴趣或感情较深。近义词:喜欢、心爱。
(3)假装:装作,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近义词:装作、冒充。
9. 草地 蒲公英 喜爱 绿色 金色 合拢 张开 合拢 张开 尽情玩耍 绿 金 绿 快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掌握。
(1)根据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将空补充完整。
(2)根据课文第3自然段“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可知草地早晨傍晚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根据“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可知草地绿的时候花瓣是合拢的,花瓣张开草地就是金色的。
故:“我”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早晨和傍晚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早晨和傍晚是合拢的,中午是张开的。
(3)根据课文可知,早晨和傍晚花瓣都是合拢的,中午是张开的,作者把花瓣的合拢与张开比作人类的起床、睡觉,故:“睡觉”是指花瓣合拢,“起床”是指花瓣张开。
(4)根据第2自然段“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可知现讲兄弟俩在窗前玩耍的情景;第3自然段“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可知草地早晨傍晚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根据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可知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故:课文先讲兄弟俩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玩耍的情景;接着写“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在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最后写草地和蒲公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10. 它要和我们坐船一起到外祖父家里去。 如果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蒲公英的绒毛被我吹到弟弟的脸上。
【详解】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将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去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问号变句号。即:它要和我们坐船一起到外祖父家里去。
(2)关联词,根据这两句话可知是一个假设关系,用“如果……就……”,即:如果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3)“把”字句改为“被”字句的方法,首先找到主动者和被动者,这句话中“我”是主动者,“绒毛”是被动者,被字句的句式为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即:蒲公英的绒毛被我吹到弟弟的脸上。
11. 外形 翠绿 蓝色 红色 12.冲 飞 衔 站 吞 13.从语段二中翠鸟捕鱼的过程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的观察十分细致。
【分析】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语段一介绍了小鸟的外形,从“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分别用了翠绿、蓝色、红色三种色彩突出了翠鸟的美丽,介绍了它的羽毛,翅膀,长嘴。
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注意题干要求,是要从“语段二”找出写出翠鸟捕鱼“本领高”的“动词”。注意不要遗漏。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注意找出作者对翠鸟“观察的十分细致”的内容,找出作者描写小鸟非常细致的内容即可。比如描写小鸟外貌的内容。
14.杜鹃、迎春花、牵牛花、蒲公英。 15.会飞的蒲公英 16.火红 鹅黄 淡紫 17.喜欢。因为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分析】14.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 “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可知,第1、2自然段描写了杜鹃、迎春花、牵牛花、蒲公英这几种花。
15.本题主要考查拟定标题。
本文描写了生长在偏僻角落的蒲公英,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而我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在妈妈的关怀希望下,未来会像蒲公英一样,飞出大山。本文表现了山里的所有母亲都想自己的孩子飞出这狭窄的天地,飞向更广阔的天地去,去开辟一片新的天地的愿望。因此,标题为:会飞的蒲公英。
16.本题主要考查选词填空,将表示颜色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括号里。
从“杜鹃”可知,此处填“火红”。
从“迎春”可知,此处填“鹅黄”;
从“牵牛”可知,此处填“淡紫”。
1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先表达自己观点,再说出理由。
示例:我喜欢蒲公英。因为蒲公英,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
18.范文:
我喜欢的小动物
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可大家有去爱护它们吗?我是个最喜欢小动物的人,小动物们可爱又淘气,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
我最喜欢小狗,小狗很可爱。我以前有养过一只名叫:雪雪听名字就知道是一只可爱的小狗狗,它的毛像雪一样白,有着一双圆溜溜的黑色大眼睛,两只耳朵耷在头边。可爱极了,但雪雪也很调皮,接着我来告诉你它的调皮吧!
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雪雪照常来接我,我和它边走边玩上了楼梯,到楼梯间时,它看到了我手边的袋子,一下子咬了过去,我追着它,边追边叫道:“雪雪把我的袋子交回来,快点要不然我要教训你了。”雪雪好像听懂了,于是乖乖的跑了回来,交出了袋子。在我身边蹭了几下好像在请求我的谅解,我摸了摸它,就和它回了家。
雪雪很可爱,也很调皮。但我和它是好朋友,我喜欢它雪雪。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材料作文,根据材料的要求进行分析,首先明确自己要写的是动物还是植物,最喜欢的是什么。根据自己要描写的动物或者植物进行描述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开头:点明自己要写的是动物还是植物,运用好词好句进行简单的铺垫,引出后文自己所要描写的主体即可。
过程:具体写出所要介绍的主体,加入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具体写出印象最深的动物或者植物的主要特点。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