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上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日本侵华期间,勒令沦陷区各学校一律采用日伪当局统编的教科书,各级学校教材由日伪教育部编订。这些教材删去了带有民族意识的内容,并流露出浓重的“复兴礼教、振兴东洋道德”的思想。日本的这一举措旨在( )
A.促进中日两国间友好交流 B.恢复和弘扬儒家的传统思想
C.对中国民众进行奴化教育 D.消除中国文化中的封建因素
2、1931年,浙江中等以上学校的图画课让学生亲自绘制国耻地图;1933年出版的《小学地理课本教学法》要求学生制作“割让地图”;1937年罗清桢创作的《准备武装收复失地》,则以中日地图为背景,对“东北四省”“华北五省”和“外蒙”屈辱失地进行了刻画。上述活动( )。
A.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B.唤醒了广大人民的革命意识
C.推动了中国地理知识的普及 D.迎合了社会变革的大众心理
3、1932年初,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2月28日,英法美三国公使介入调停,5月5日,中日双方签署《淞沪停战协议》,规定中国国民革命军不得驻扎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队。这一事件( )
A.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B.表明“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达到顶峰
C.为日本再次侵略中国积蓄力量 D.促进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4、对于灾难深重的中国而言,1937 年可谓是多事之秋,但也是中国全面抗战之始。下列发生于这一年的事件,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卢沟桥事变 ②洛川会议 ③八一三事变 ④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5、“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统区的历史教科书有意识树立孙中山“民族救星”的形象;而苏区的历史教科书编写则将孙中山的个人实践融入到兴中会、同盟会的集体实践中。这种不同反映了( )
A.国共政治军事对峙的加剧 B.孙中山三民主义内涵的演变
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差异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6、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率领爱国官兵反蒋抗日,在东北地区用“拜关公、讲忠义”来呼吁民众参军救国,吟诵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来表达对国土沦陷的悲愤。下列对其意图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运用忠义伦理组织官兵逼蒋抗日 B.借助民俗文化推进抗日救亡运动
C.呼吁各界爱国民众投身国民革命 D.广泛动员群众投身于全民族抗战
7、1935年9月,日本正式向国民政府提出建立辖有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华北防共委员会”,南京政府被迫于1935年12月成立以宋哲元为委员长的“冀察政务委员会”,使冀察两省实际上置于中国行政区域之外。为应对时局,中国共产党( )。
A.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B.领导了一二·九运动
C.通电全国要求实行全民族抗战 D.领导学生运动,要求“华北自治”
8、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广大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展开了英勇的斗争。沈阳、抚顺等地工人举行罢工,反抗日军。广大农民组织大刀会、红枪会,手执自制武器进行抗日斗争。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这些事实表明( )
A.中共抗战斗争方式灵活 B.东方主战场牺牲惨烈
C.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 D.合作抗日是时代潮流
9、某一“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改善与苏联关系,谋求与中共接触,政治解决中共问题;政府实施改组,将主张对日节节妥协者逐渐排除出政府。次年的年度国防计划把对日抵抗列为最急迫问题。这一“事变”应是( )
A. 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
10、毛泽东指出,“我们过去的政府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府,从现在起,除了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外,还要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要把‘工农共和国’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口号。”这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11、1932年上半年,国民党高级官员胡汉民以“抗日、倒蒋、剿共”为其政治主张,领导西南地区势力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抗,并提出“惟有对日抗战,是我们的生路。假如政府不抗战,那我们便说,惟有推翻不抗战的政府”。据此可知,胡汉民( )
A.坚持团结抗战的立场 B.为国民革命作舆论宣传
C.维护各派军阀的利益 D.调整政策适应时局变化
12、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建立,1935年12月该政权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不久又改“人民共和国”为“民主共和国”。1936年8月,中共中央致信国民党中央,提出“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上述变化( )。
A.进一步详细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表明国共第二次合作已达成 D.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13、据记载,某日上午11时许,北平爱国学生和广大工人、农民、市民三万余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场旗帜飘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保卫华北!”“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天空。该史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华北自治运动 D.五卅运动
14、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请愿,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下列选项属于该运动背景之一的是( )
A.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5、1931年,国民政府制定《空军作战防空计划》,明确“拟定空军与陆海军联合作战方针”。1933年,国民政府把空军建设时间由原来的五年缩短为三年,并准备以南京、保定、西安、汉口、广州为根据地把全国划分为五大空军区。国民政府此举的背景是( )
A.独立的工业体系尚未建立 B.中日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全国团结抗战的初步形成 D.日本侵略者策动华北自治
16、1935年初,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倭寇态度似可渐缓和,或有交还东北主权之可能。”6月1日写道:“倭寇强横,非可理喻,未到最后关头,当忍耐之。”6月8日写道:“倭寇进逼益急而此心泰然,乃决心至最后时与之一战,非此不能图存,战则尚有一线之希望,但万一之转机与万分之忍耐则仍需慎重也。”三段日记说明蒋介石( )
A.已经下定抗日决心 B.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C.在战与退之间摇摆 D.对日态度日趋强硬
1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口号经历了由“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停止内战”“实现抗战”“保家卫国”的变化。宣传口号的变化反映了( )。
A.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共双方利益的趋同
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国内阶级矛盾的消解
18、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员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下,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的抗日武装是( )
A.八路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新四军 D.东北抗日联军
19、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开始发行军票以充当军费使用,并硬性规定其与中国法币的比价,强制在黄河以南的沦陷区流通,从而让军票成为沦陷区的货币。日军的这一举措意在( )
A.改善沦陷区的货币结构 B.为全面侵略中国做准备
C.疯狂掠夺沦陷区的物资 D.冲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国民政府于1937年8月15日颁布法律规定,自次日起,限制提存,不分国内国外,一律限制资金的转移。国民政府这一做法( )
A.一定时期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 B.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为抗战胜利奠定扎实物质基础 D.助推了官僚资本主义急剧膨胀
21、日军侵华的罪行,有制造大屠杀与惨案(如南京大屠杀),有放火与轰炸(如重庆大轰炸),有细菌毒气战(如731部队)等。现在我国各地有关日军暴行的纪念馆,就保存了大量真实的史料。这些史料( )
A.说明日本侵华战争罪行不容掩盖 B.表明日本政府已承认侵华罪行
C.表明十四年抗战成为学术主流认识 D. 反映抗战反攻阶段日军罪孽深重
22、1937年7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宣言中指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据此可知,该宣言( )。
A.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是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D.宣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3、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后,中共适时调整统一战线策略,将“抗日反蒋”的方针改为“逼蒋抗日”。这说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全民族抗战已达成社会共识
C.民族危机助推国共走向合作 D.国共两党间的根本利益冲突
24、1935年,国民党通过了《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青年党员应急施军事训练案》《提请在困难严重时期应集中一切力量充实国防建设案》等20多个经济、军事方面的提案。这反映出当时的国民政府( )
A.意在加紧对陕北红军的进攻 B.放弃了对日妥协的幻想
C.加大政府对经济统制的力度 D.根据形势调整内外政策
25、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上海、广州等中高等学校聚集的城市里,学生救国联合会纷纷成立,声援北平学生;上海文化界名人联合发表救国宣言,呼吁国民政府倾听学生呼声;华北文化协会提出停止内战,动员全国民众抗日等主张。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九一八事变后民族救亡运动高涨 B.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卢沟桥事变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 D.国共合作成为民众的强烈呼声
二、解答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嘉庚(1874—1961年),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一年内募集捐款1.44亿元,支援祖国抗战;还组织华侨机工3200多人回国服务。1938年,来自南洋各埠的164名代表成立以陈嘉庚为主席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在大会上历数了日本侵华种种罪行,并呼吁大家支援祖国抗战。国民参政会召开期间,他致电“在敌寇未退出我国土以前,公务人员任何人谈和平条件者,当以汉奸国贼论”的提案,之后还大胆地指责国民党对汪精卫投降活动的纵容态度。毛泽东题词赞誉陈嘉庆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46年11月,陈嘉庚在新加坡集资创办的《南侨日报》,及时向广大侨众报道了国内战局和国际形势、民主运动的曲折发展、解放区的光明和国统区的黑暗,并预见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1949年,他作为华侨首席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摘编自《闽南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嘉庚抗战以来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嘉庚取得这些历史贡献的原因。
27、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通常要从史料来源、数量、类型、多个史料能否互证等角度思考史料的可信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的狂热右翼分子——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以未公开且被其修改九百多处的《松井日记》为主要依据,于1985年发表了《“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妄称“南京大屠杀完全是政治上制造出来的虚构”。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一个重要逻辑是认为日军军规严格,“军纪严明”,因此“不会发生大屠杀”。
——摘编自李松林《日本学者田中正明篡改松井石根的〈战中日记〉》等
材料二 近年,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纷纷出来控诉日军的暴行。与此同时,大量的历史档案被发掘出来,包括:大屠杀期间负责指挥处理中国人尸体的日军中佐太田寿男在战后的口供,“毁尸灭迹的部分就达15万具(尸体)”;1990年在德国档案馆发现的原德国驻华使馆文书,描述了当时留在南京的多国人士目睹的日军暴行,记载长达一百九十余页;1991年,在美国发现的牧师偷偷摄制的日军暴行动态纪录片等。这些独立来源的历史档案都表明“南京大屠杀”这一惨剧的历史真实性。
——摘编自高兴祖《“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现状和今后的课题》
(1)材料一中田中正明的观点受到广泛质疑,请尝试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批驳其观点。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历史档案”的可信度,并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对你的判断进行说明。
(3)请为更科学、有效地发挥“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的价值提供一些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A 3、 C 4、 B 5、 C
6、 B 7、 B 8、 D 9、 A 10、B
11、D 12、B 13、B 14、A 15、 A
16、D 17、C 18、 D 19、C 20、A
21、A 22、B 23、 C 24、D 25、B
二、解答题:
26、原则:全面性、互证性;真实性、关联性。
论证:三则材料分别选取自中国方面调查报告书、日军亲历者笔记和日本战犯法庭供词,材料多维且相互印证。三则材料均为一手史料,可信度高;日军实施细菌战的相关时间和地点记录准确无误(1940年10月7日准备实施细菌作战,10月27日实施,11月初造成恶劣后果,地点宁波);“密探”“不得使用降落伞”等用词和日军实施细菌战的保密性、危险性相匹配。(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一小问原则:由材料“1940年10月27日下午2时许,敌机袭鄞(宁波),掷下跳蚤和谷、麦等甚多,11月1日始发现鼠疫病人死亡,此后每日均有新病例发生,多者日死亡9至10人,少者2至3人。”“1940年10月7日,该日记有如下内容:“一、奈良部队的情况:(1)运输计6次(其中船运2次),空运当日到达,船运约需6日;(2)攻击次数,共6次,跳蚤1克约1700只。(3)等待效果判定(密探);(4)决定在杭州测定气象等情况,并将其移到当地,不得使用降落伞(只对宁波)。”“……1940年下半年,我奉直接长官铃木少佐的命令,要准备70公斤伤寒菌和50公斤霍乱菌。……石井将军正准备率领一个特别远征队去用细菌反对中国军队……我执行了这个命令。”及所学可得出全面性、互证性;真实性、关联性。第二小问:由材料“《浙江鼠疫调查报告书》(时任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防疫处长)”“《井本日记》(第10卷)”“前苏联《伯力审判材料》”及所学可得出则材料分别选取自中国方面调查报告书、日军亲历者笔记和日本战犯法庭供词,材料多维且相互印证。三则材料均为一手史料,可信度高;由材料“1940年10月27日下午2时许,敌机袭鄞(宁波),掷下跳蚤和谷、麦等甚多,11月1日始发现鼠疫病人死亡,此后每日均有新病例发生,多者日死亡9至10人,少者2至3人。到12月6日鼠疫被控制,共流行34天,总计染疫99人,死亡97人。”可得出日军实施细菌战的相关时间和地点记录准确无误(1940年10月7日准备实施细菌作战,10月27日实施,11月初造成恶劣后果,地点宁波);由材料“决定在杭州测定气象等情况,并将其移到当地,不得使用降落伞(只对宁波)。”“1940年下半年,我奉直接长官铃木少佐的命令,要准备70公斤伤寒菌和50公斤霍乱菌。……石井将军正准备率领一个特别远征队去用细菌反对中国军队……我执行了这个命令。”及所学可得出“密探”“不得使用降落伞”等用词和日军实施细菌战的保密性、危险性相匹配。
27、 (1)观点:田中正明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批驳:《松井日记》是经过修改的,其史料价值值得商榷。
(2)可信度:三则“历史档案”的可信度较高。说明:太田寿男是二战的亲历者,在战后的口供是一手史料、口述史料,史料价值较高;德国驻华使馆文书是官方文档,属于一手史料、文献史料,史料价值较高;牧师偷偷摄制的日军暴行动态纪录片是亲历者拍摄的纪录片,属于一手史料、影像史料,史料价值较高。三则史料的可信度较高。
(3)建议:加强南京大屠杀史料的征集工作,能够获取更多的相关史料进行相互印证;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进行系统研究,进行专业化的整理;建立数字档案馆,充分发挥网络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
解析: (1)观点:根据材料一“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一个重要逻辑是认为日军军规严格……因此‘不会发生大屠杀’”可知,田中正明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批驳:根据材料一“日本的狂热右翼分子——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以未公开且被其修改九百多处的《松井日记》为主要依据”可知,田中正明作为依据的《松井日记》是经过修改的,其史料价值值得商榷,在使用时需要与其他史料进行充分印证。
(2)可信度:太田寿男在战后的口供、德国档案馆发现的原德国驻华使馆文书和牧师偷偷摄制的日军暴行动态纪录片可信度较高。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口述史料指的是当事人叙述的往事回忆,或者是口耳相传的资料,太田寿男作为二战的参与者,是“大屠杀期间负责指挥处理中国人尸体的日军中佐”,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他的回忆是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一手史料。德国驻华使馆文书属于一手文献史料,是当时的官方文书,史料价值较高。牧师偷偷摄制的日军暴行动态纪录片是一手影像史料,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日军暴行,也是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史料价值较高。所以三则“历史档案”的可信度较高。
(3)建议: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中国、日本)。据所学知识可知,更科学、有效地发挥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的价值,可以从史料征集、专业整理、发挥数字网络作用等方面进行说明。如:加强南京大屠杀史料的征集工作,能够获取更多的相关史料进行相互印证;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进行系统研究,进行专业化的整理;建立数字档案馆,充分发挥网络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