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小题。
一窗蓝天
陈凤群
①贾林遇到钉子户了。
②花阳小区下星期就要参评“最美小区”了,评委会要求小区阳台整齐划一。花阳小区的阳台几乎清一色的彩钢遮阳板、乳白色塑钢窗。唯独宁倔强家的阳台无遮无拦裸露着,成为小区里一道迥异、扎眼的风景。
③宁倔强人如其名,轴得很。召开住户会议不来,任贾林在电话里怎么说,宁倔强就两字——不装。
④宁倔强经营着一间小吃店,白市夜市连轴转,每天早出晚归神龙见首不见尾。时间紧迫,贾林决定到宁倔强的小吃店当面做他的思想工作。
⑤宁倔强的小吃店在步行街上,一俟夜晚食客盈门。宁倔强对贾林的出现视而不见。贾林只得寻了一小马扎在偏隅落座,等宁倔强闲了再说。
⑥这一等就三个多小时,已是午夜。见食客稀了,宁倔强点了根烟抽着,贾林这才趋上前去。“宁老板……”贾林绽了绽笑脸。“呼……”宁倔强猛地蹿腾起一团炉火,把贾林吓了一跳,一个趔趄差点倒栽葱。
⑦贾林绕到宁倔强右边,挤了挤笑脸:“宁老板……”“歘……”宁倔强突然铲出一泼水,贾林慌忙跳开,潲水擦身天女散花。
⑧贾林转到宁倔强身后,勾上个脑袋,努了努笑脸:“宁老板……”“啊哧……”宁倔强倏忽打了个喷嚏,喷了贾林一脸唾沫星子,随即抻了抻懒腰,“贾同志,你看都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明晚再讲啦。”
⑨贾林还能说什么呢。
⑩翌晚,贾林提前一个小时来到小吃店。来得早,店小二还在准备食材,店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个食客。贾林窃喜,店小二却说:“老板外出办事去了。”
贾林决定到宁倔强家守株待兔,来到宁倔强家,门竟然开了,开门的是一个老婆婆!
宁倔强鳏居,全小区的人都知道,多年来都一个人居住独来独往,咋忽地就冒出来一个老婆婆呢?贾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老婆婆被贾林目瞪口呆的样子逗乐了,慈爱地问:“你是谁啊?找倔强的吗?他还没回来呢。”贾林赶紧亮了亮工作证。一看是小区物业经理,老婆婆连忙把贾林迎进屋。
老婆婆应该八十好几了。老人话多,一坐下来就絮絮叨叨地跟贾林说起宁倔强,说宁倔强十三岁便出外打工,说宁倔强省吃俭用买了这房子,说宁倔强贷款盘了一间小吃店,说宁倔强经常回乡下看她,说宁倔强如何如何,满肚子的话都是宁倔强。贾林耳朵都快听出茧了,起身来到阳台。
敞开的阳台八面来风,一抬头便可仰视天空,真让人舒服。老婆婆亦步亦趋跟着贾林来到阳台,见贾林仰望星空一副陶醉的样子,高兴地说:“贾同志也喜欢看天空?在我们乡下天空可美了。在我们乡下想怎么看天空就怎么看天空,不像城里人住在铁笼子似的房子里,看不到头顶的蓝天。倔强这孩子孝顺,说了好几年了要接我来城里住,我说不来,住不惯城里的房子,看不到头顶的蓝天,这孩子就说咱家房子的阳台不装防盗网……”
贾林听着,感觉心里有股暖暖的东西在涌动,“最美小区”再美也媲不过一片孝心呐!
“奶奶,我来例行巡查,看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助。喏,这是我的名片,有事就给我打电话,我随叫随到!”
说着,贾林躬身退出了门外。
(有删改)
1.小说围绕宁倔强家阳台“安不安装遮阳板和塑钢窗”展开情节,请根据小说内容将下面空格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评委会要求阳台① ,宁倔强家阳台② →贾林与宁倔强电话沟通无果→贾林去店里动员,宁倔强③ →贾林去宁倔强家守株待兔,老婆婆说出了宁倔强④ 的原因→贾林离开了宁倔强家。
2.贾林对宁倔强家阳台安装防盗窗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有这种变化?
3.分析“说着,贾林躬身退出了门外”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评委会的评审标准与宁倔强的坚持,两者难以协调的原因是什么?读完小说后,你认为怎样的小区才是“最美小区”?
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
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
李娟
①想起外婆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是吐舌头。通常这一动作会出现在做了错事之后。而她做了错事通常会先掖着瞒着。比如打碎了糖罐子,就悄悄把碎片扫一扫,剩下的糖撮一撮,换个一模一样的罐子装了原样摆着。直到你问她:糖为什么突然少了半罐子?她才吐吐舌头,笑眯眯地坦白。
②金鱼死后,鱼缸一直空在那里,空了很久。有一天却发现鱼缸有些不对劲儿,似乎缩小了许多。端起来左看右看,没错,是瘦了两三寸。逮住外婆一问,果然,是她老人家打碎后又悄悄去市场买回一个。大约是原样大小的有些贵了,便买了小一号。还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呢。当然,被揭穿后,也只是吐了一下舌头而已。
③吐舌头的外婆,飞快地把舌头吐一下,“对不起”和“气死你”两种意味水乳交融。而且又吐得那么快,一转眼就神情如故,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休想让她为做错的事情多愧疚一丝一毫。
④然后又想到外婆的竹林。
⑤外婆的老家不是我的老家,我从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但想到外婆正是在那里的一间老瓦房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就觉得那里实在是一个无比温柔之处。老屋前前后后种着重重竹林,我从坡上走下来,一走进竹林,就听到外婆的声音。她正在塌了半边的老屋门口和一群乡下女子说笑。她手持长长的竹竿,站在那里大声揶揄其中一个女邻居,好像是在模仿她夫妻俩之间的什么事。所有人笑得前仰后合。那女人又急又气,抡起巨大的竹扫帚挥打外婆的屁股。我站在半坡的竹林里看了好一会儿。当外婆和我们一起生活时,我们是否也给过她同样的快乐?那时她八十五岁了,已经离开我们两年,独自回到乡下的旧居,在仅剩的半间老屋里生活。
⑥我一边大声喊外婆,一边从坡上走下来。所有人都回头仰望我来的方向。外婆答应着,意犹未尽地继续数落着那个女人,继续大笑,一边向我迎上来。我从上往下看到旧屋天井里的青石台阶,看到一根竹管从后山伸向屋檐下的石槽,细细的清泉注满了石槽。世界似乎一开始就如此古老。
⑦从来没想过,离开熟悉的地方会是这么可怕的事情!外婆终究没能老在老家的坟山里。她孤零零地被埋在万里以外的戈壁荒滩中。好像她在死之后还得再重新开始一场适应新生活的漫长过程。
⑧之前两天,我急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差了十个钟头。接到噩耗后,我仍然坐在夜班车上继续往家赶,往已经死去了的外婆身边赶。我知道她还在等我。外婆死前有那么多强烈的意愿。她挣扎着要活,什么也不愿放弃。她还有那么多的挂念。然而一旦落气,面容那么安和、轻松。像刚吐完舌头,刚满不在乎地承认了一个错误。
⑨死亡之后那辽阔空旷的安静感,是外婆最后为我所做的事情。以前念小学的时候,很多个清晨我起床一看,早饭又是红苕稀饭和酸菜。就赌气不吃,饿着肚子去上学。因为我知道,不一会儿,外婆一定会追到学校来给我捎一只滚烫的红糖锅盔那时我都上六年级了,六年级班设在六楼。八十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锅盔,从一楼开始慢慢地爬楼梯。在早自习的朗朗书声中,一阶一阶向上,爬啊爬啊,最后终于出现在六楼我的教室门前,那是我所能体会到的最初的、最完广的安静感……在外婆给我带来的一场又一场安静之中,生命中的恶意一点点消散,渐渐开始澄明懂事起来。今天的我,似乎达到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勇敢状态,又似乎以后还会更加勇敢。
⑩外婆,现在我才渐渐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团混沌,无言说,无从解脱。但能想象得到,若自己也能活到九十八岁,仍然清清静静、了无牵挂,其实,也是认认真真对生命负了一场责。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
5.文章记叙了外婆的许多事情,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四件事即可。
6.阅读散文需要品味词语中的情感,如何理解句子中的“休想”?
休想让她为做错的事情多愧疚一丝一毫。
7.请简要概括外婆的人物形象。
8.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对结尾句“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东坡”向南
①那一年七月,苏轼必须继续向南。
②眩怀丧魄,他这样形容自己从大陆渡向海岛的感受。烟波浩渺,水天苍茫,那一刻,他心境也不免黯然如灰。他以为登上岸时,双脚所踏必定是一片荒芜凄凉的不毛之地。
③船驰近黑黢黢的岛,他不免惊奇了。原来岛并不荒凉,植物多么兴盛,浓密的树木高矮错落次第排开,藤更是恣意纵横缠绕。那些骄傲地高高矗立的便是传说中的椰子树吧?居然如同一管大笔,羽毛状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有致,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
④双脚踏上岸时,苏轼微微吁了一口气。既然这里能够万物生长,他为什么不能呢?于是自己动手,在椰树林里苟且搭个简陋的小屋子,能遮风即可,能挡雨便行。屋子落成之时,他绕着走了几圈,觉得与前辈杜少陵那个为秋风所破的茅屋相比,自己的新居简直可以称为豪宅了啊,何况周围有槟榔树与椰树相掩相伴,环境上佳,空气绝好,心情不免就畅快了起来。
⑤夜深人静时,透过窗子看到外面与海浪一起翩然起舞的椰树,几分凄然之下,又有几多安慰。他喜欢这树,那么笔直地一路向上伸长,全凭一己之力,骄傲地把累累果实挂在最高处、不枝不蔓,不虚与委蛇,不矫情做作,也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这些都多么合他胃口,自始至终,他都要求自己如此做人。既然世间找不到太多高洁的同道之人,那么与树为伍吧!
⑥种椰树的当地黎族百姓有着那么多与宫廷间阴谋算计格格不入的敦厚善良,他们不问他来自何处。有时候早上门一开,会猛然见到一坨鹿肉赫然摆在那里,这是夜间哪位猎人在这一带收获后的顺手馈赠。
⑦已经多少年了,恶意曲解与无端诬陷如影随形,虽时时如履薄冰地小心翼翼,大祸也仍然如此密集地接踵而至。而在这里,在这个天远地阔的海岛,刹那间,紧紧捆绑得他难以呼吸的绳索一下子挣脱了。
⑧他又开始挥毫写诗作赋,并且诗句里款款跳动起诙谐与热腾腾的田园气息。墨香从桄榔庵飘出,这是岛上稀罕的气味,它们丝丝缕缕随风荡开,把那些渴望读书识字的年轻人次第吸引。
⑨苏轼有事可做了。摇身一变,他不再是狼狈不堪的遭贬之人,沐着椰风,顶着烈日,他已经有一个很光鲜的角色:教书先生。他做得很投入,或许也已经冉冉涌起几分陶醉了。偶尔抬眼北望,烟雾迷蒙,除了亲情的牵挂尚且割舍不下之外,他不再有其他丝毫念想。
⑩三年的时光里,他在这个岛上共写诗一百二十七首,词四首,各种表,赋、颂、碑铭、论文、书信、杂记等一百八十二篇。真不算少,垒起来都快等身了,人家让他死,他却好好地活着,活得越来越好。
在他离去后的第九年,他的弟子符确赴京城会试,登已丑科进士,填补了自隋朝科举设考以来海南岛从无进士的空白。这只是一个起点,之后士子蜂起,接二连三,仅宋一代,岛上共出了十二位进士,这算是苏轼献给海南的又一个礼物吧?当初向南,再向南,他心灰意冷过,但岛安慰了他,于是他也回馈了岛。
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在海南岛上看到植物纵横交错遍地疯长,每一寸绿都绿出明亮而蓬勃的油光。忽然想,会不会正因为苏轼目光抚过这些树木、双脚踩过这片土地,于是万物才获得更多的生机?
(节选自林那北《苏轼向南》有删改)
9.从初登海岛时的“眩怀丧魄”到后来“北望”时“不再有其他丝毫念想”,让苏轼心态逐渐变化的原因众多,请根据文章内容逐条梳理。
(1)安稳 、恬静的居住环境带来的治愈。
(2)
(3)
(4)
10.结合文本内容,请分析第③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11.文中第⑧段写道“这是岛上稀罕的气味”,请说说你对此句的理解。
12.文中第⑤段、第 段都描写海岛上的树木,请结合内容分别分析其用意。
13.以下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段中写苏轼找不到同道之人与树为伍,主要体现了苏轼的孤独。
B.第⑧段中写苏轼开始挥毫写诗作赋,是为了吸引当地的年轻人来学习。
C.第⑩段列举苏轼创作的作品篇目,是为了体现他创作的勤奋努力。
D.第 段写海南岛出了十二位进士,侧面体现了苏轼在海岛的影响力。
阅读《“写不好这部歌剧,我们就对不起江姐”》,完成下面小题。
“写不好这部歌剧,我们就对不起江姐”
高倩
①“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作为歌剧《江姐》的主题歌,《红梅赞》历经60载依然动人心魄。红梅凌寒盛开,一如29岁时牺牲在胜利前夜的共产党员江姐,柔美却坚韧刚强,有一身傲雪凌霜的铮铮铁骨。
②20世纪60年代,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出版,无数读者被江姐的事迹深深触动,其中也包括当时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里几个热血的年轻人。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红岩》中的江姐。只用18天,剧作家阎肃便完成了歌剧《江姐》的剧本初稿。相较之下,音乐部分的创作则要坎坷得多。
③起初,作曲家羊鸣与姜春阳历时一年交出了一稿,却被领导彻底否定,“一个音符也不要留”,不留情面的批评当头砸来,羊鸣和姜春阳都流泪了。后来,为了更加贴近江姐的人物原型,四川籍作曲家金砂也加入创作。他们和阎肃一起南下采风,走访江姐生前的战友,并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华蓥山等旧址。在关押过先烈的牢房里,羊鸣见到了老虎凳、竹签等刑具。
④再次提笔时,大家决定从川剧中寻找灵感,“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然而,因为“靠”得太过,对四川音乐元素生搬硬套,这版“筋骨有余、柔情不足”的音乐仍然没能得到领导的肯定。作曲家们再度启程,除了四川,又去了江南一带,吸收越剧、杭剧、婺剧等地方音乐的元素。再加上民间戏曲的表现手法、板腔等民族音乐的精华,共同融汇成了《江姐》的音乐基调,表现出与西洋歌剧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神韵。
⑤一般来说,歌剧创作要先有主题歌,后有咏叹调,但《江姐》的主题歌迟迟定不下来。始终关注《江姐》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将军曾留学国外,对歌剧创作很有见地,他说:“没有主题歌,就提不起神。”主题歌一定要成为《江姐》的点睛之笔。阎肃试着写了一段“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风吹雨打也寻常,心中自有红太阳,我们握紧舵、划好桨,向着目标奔向前方”的歌词,大家看了,都不太满意,纷纷说:“这个不行!这哪是江姐?江姐的丈夫还可以。”“没有好的歌词,我们怎么作曲呢?领导压我们,我们就压阎肃。”当时的紧张和压力,如今回忆起来已是笑谈。羊鸣记得,阎肃有时大半夜兴冲冲地拿着剧本来找他,被挑了毛病后,气得“咣”地关上门,抱怨道:“真难伺候!”羊鸣只能劝慰战友:“不是我们难伺候,是咱们要对观众负责。”
⑥被逼到“走投无路”时,阎肃从兜里掏出两个月前写的一段关于梅花的歌词,朗读起来:“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傲雪凌霜的红梅意象,一下子抓住了羊鸣,“这个好呀!这就是江姐了!”音乐的灵感来了!“那真是从血液里喷出来的东西。”羊鸣感慨。《红梅赞》虽然时长只有几分钟,但创作时8次易稿,修改20余遍,“每个音符都不放过”。以“红岩上红梅开”一句为例,羊鸣至今依然能唱出它的演变过程。最初,这一句的旋律取自江姐初登场时的“看长江”,但听起来有些简单,不够抓人,要再美点,于是“红梅”提高了小二度。听来听去,还是不够,那就再给它“甩”一次。反复推敲后,一个个音符如待放的花苞般层层展开,直至凌寒盛放,荡气回肠——江姐作为革命者的刚毅与作为女性的柔情,在音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⑦呕心沥血的《红梅赞》写完了,但它真的能如愿在群众中传唱开来吗?谁也不敢保证。一天,在文工团位于灯市口同福夹道的大院一角,传来了《红梅赞》的哼唱。原来,文工团每天排练,动听的旋律就这么“灌”到了一位炊事员的耳朵里,切菜时,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红梅赞》。“应该可以了!”面对即将到来的公演,大家有了更多信心。
⑧1964年9月,歌剧《江姐》在北京首演,轰动一时,当年10月,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江姐》。后来,《江姐》到南京、上海等地巡演,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刘亚楼将军让羊鸣等人趁热打铁,又创作了一部藏族题材的歌剧《风云前哨》。等羊鸣从藏地归来再到上海时,电台循环播放《红梅赞》,小孩子们跳皮筋也唱着《红梅赞》,人们的手帕上是《红梅赞》的歌词,连商店里卖的暖瓶都印着一枝梅……
⑨歌剧《江姐》为什么如此成功?多年来,有关的评论数不胜数:因为它融汇了民族音乐的精华,亲近人民大众;因为它的人物塑造立体,哪怕叛徒甫志高也并非脸谱化的角色……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羊鸣始终不忘,那是当年的创作者共同许下的重逾千金的承诺:“写不好这部歌剧,我们就对不起江姐。”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4.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填空。
文章首先生动地叙写了歌剧《江姐》的坎坷创作历程:历时18天完成剧本初稿后,两次采风吸收民族音乐精华形成 ①,在紧张与压力中多次修改创作出 ②。然后叙写了歌剧《江姐》的成功与《红梅赞》在人民群众中的传唱。最后总结了 ③。
15.《江姐》主题歌《红梅赞》的歌词好在哪里?请结合具体词语进行赏析。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16.作曲家羊鸣曾说,“创作者要真正投入,要把心都交出来。”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江姐,我一生的榜样
张桂梅
①江姐的艺术形象,大家都很熟悉,蓝布旗袍、红色毛衣、洁白围巾。她是我一生的榜样。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我心中的经典,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
②读小学时,我是班长,学会的第一首歌是《东方红》。我成了少先队员,戴上了红领巾。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我们一路哼唱的歌是:“翻过小山岗,走过青草坪,烈士的墓前来了红领巾……”
③读中学时,学校排练歌剧《江姐》,选了我做主演,我别提多高兴了。我们的首场演出在一家俱乐部,观众是附近的学生、老师、农民和工人。观众席上,父亲得意地向身边人介绍我这个“江姐”:“这是我的姑娘!这是我的姑娘!”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很热烈。他们不敢相信,一群中学生会把这个歌剧演得这么好。
④江姐的形象,又美又忠诚纯粹,我很佩服。她的唱段和台词,我倒背如流。一开始孙明霞送江姐上船时,江姐唱的是:“看长江,看长江,战歌掀起千层浪;望山城,望山城,红灯闪闪雾茫茫,一颗心似江水奔腾激荡,乘江风破浓雾飞向远方。”孙明霞唱:“祝你像江上白帆乘风破浪,祝你像山间青松傲雪凌霜!”
⑤学江姐,她的坚强无畏,她的忠诚信仰,成了我一生的楷模。
⑥18岁那年,我从城市来云南支边,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林业系统工作,一头扎进了大山里。我到工段熟悉工作,记得那里满山都是松树,郁郁葱葱,高耸入云。我参加了养路段的大会战,任务是保证运木材的便道畅通。一天山坡塌方,把我整个人埋了起来,幸亏工人们手脚麻利,从土里救出我一条命……
⑦后来,我阴差阳错地成了林业局子弟学校的老师。我当时没读过师范,也没进过大学,中学出来教中学,心里真有点发怵。初为人师的种种不适应,并没有压倒我。我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给他们洗衣服,缝扣子,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一直激励着我,革命精神始终滋养着我。与“江姐”们比,我差得远呢!我心里一直想着歌剧《江姐》中的经典形象和情节,那时我最经常唱的,就是《红梅赞》。
⑧再后来,我调到丽江华坪工作,健康出了问题,又遭遇家庭变故。在同事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走出了人生低谷。工作中,我体会到教育对山区女性的重要性,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了免费的女子高中,为此吃了些苦。在持续家访中,我更加坚定了办好女子高中的信念。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些?这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
⑨每周一,我们女子高中全体师生在大操场上宣誓,面对着“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的红色大字。每周六上午,我们全体上思想政治课,讲革命前辈红色故事。课间操,学生们一起跳“南泥湾”。我年纪越来越大了,但我希望孩子们记住江姐,也记住在女子高中的那“一抹红”,这将是她们终生受用的财富。
⑩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有学生和我说:“我上大学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入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我们在学生心中深埋一颗颗红色种子,帮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有删改)
17.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18.江姐具有无畏坚强的精神、忠诚信仰的品德。请简要概括这种精神和品德影响“我”的几件事。
①18岁,来云南支边,冒着死亡危险参加养路段大会战;
② ;
③ 。
19.下列加点的词句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1)父亲得意地向身边人介绍我这个“江姐”:“这是我的姑娘!这是我的姑娘!”
(2)我从城市来云南支边,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林业系统工作,一头扎进了大山里。
20.文章结尾处引用学生的话,请探究其中蕴含的意义。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丰富情感,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无私奉献的情怀。
B.读中学时演江姐,唱段和台词倒背如流,突出“我”对江姐崇高气节的崇拜。
C.文中写中甸“满山都是松树,郁郁葱葱,高耸入云”,旨在表现山区风景宜人。
D.本文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我”践行江姐精神,暗线是江姐精神的传承。
阅读《寻找坚守的答案》,完成下面小题。
寻找坚守的答案
李朝德
①清晨5点20分,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一扇窗亮了,门“吱呀”一声开了一道缝,校长张桂梅从宿舍走了出来。
②5点30分,张桂梅到达教学楼下,把走廊的灯打开,从一楼到四楼,走一段路,歇一会儿。然后用小喇叭喊:“姑娘们,起床读书了!”几分钟后,400多名穿着红色校服的学生跑步进入教学楼。
③晚上,张桂梅再次拿起小喇叭对着宿舍楼喊:“姑娘们!休息了!”然后,把灯一盏盏关掉,整个校园顿时安静下来。
④小喇叭贯穿学校的每一天,喊起床,喊早读,喊宣誓,喊唱歌,喊吃饭,喊午休,喊晚休……张桂梅是学校第一个起床的老师,也是最后一个休息的老师。自办校起,已经坚持了12年。
⑤张桂梅校长的做法不仅让我们产生疑问:一位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她内心坚守的是什么?让我们沿着时光溯流而上,寻找答案。
⑥张桂梅的老家在黑龙江省,她少年丧母,后随姐姐支边到云南。1997年,调到华坪县工作还不满一年,就被诊断为子宫肌瘤。一边是自己的病情,一边是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为了让学生们考出好成绩,张桂梅把诊断书锁进抽屉,照常拼命工作,常常是深夜1点才休息,早上6点就起床。就这样,一直坚持到7月,把学生全部送进考场后,她才住进医院。
⑦工作中,张桂梅发现:来自偏远山区的女生本来就少,假期后还总要“消失”几个。一打听才知道,有些辍学打工去了。张桂梅感到很不安,她决定,要把这些女孩找回来。从此,张桂梅走上了漫长的家访路。她承诺不要她们父母一分钱,只要允许让孩子上学就行。在翻越过几座大山后,张桂梅越发明白:一个有文化的母亲是不会让孩子辍学的,当务之急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于是,她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山区的女孩不再因贫穷而失学。
⑧这个大胆的想法,让人们错愕不已。旁人纷纷劝她,你这身体,先保重自己要紧。创办免费高中,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张桂梅却说,我们能等,但大山里的女孩等不得。
⑨自2022年起,张桂梅为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募捐路。她复印了自己的所有证件,一到假期就到各地筹款,逢人就诉说她的梦想。“关注山区孩子的命运,请支持我们!”很多时候,募捐一天一无所获,还要倒贴交通费、住宿钱,张桂梅疲惫地看着城市里闪烁的灯火泪流满面。
⑩转机于2007年出现。那一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记者对张桂梅做了采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张桂梅梦寐以求的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在2008年9月1日开学,并迎来第一批100名贫困女生。
女高创办后前景看似一片光明,可是还没等到首届学生毕业,张桂梅再受重创。条件差、压力大、要求高,17名教师,9名选择离开,教师队伍眼看就要解散。更让张桂梅丧气的是,6名学生也提出转学。难道女高真要解散了?虽说县里会妥善安排,分流学生到其他学校,并且承诺依然免费,但这群孩子能跟得上其他学校的教学节奏吗?以后呢,山里其他女孩怎么办?张桂梅怔怔地看着窗外,一只蝴蝶在窗台上飞飞停停,这是当地山里常见的一种小蝴蝶,虽然普通,却是那么轻盈自在。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如果耽搁了青春,就相当于折断了人生的翅膀。张桂梅触景生情,忍不住热泪滚滚。
整理档案时,张桂梅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党员,这让她看到了希望。张桂梅请人在二楼走廊画了一面鲜红的党旗,并把誓词抄在墙上。她召集教师们说:“我们党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只要有一名党员在,阵地就不会丢。今天加上我,有7名党员,难道我们还要离开吗?我们可以走,但这些学生能去哪里?我们有退路,但这些学生能退到哪里?”大家听了,泪光闪闪,向着党旗宣誓,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下去,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进大学!
3年后,第一批学生毕业,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的96名学生,全部考上大学!
如今,患有多种疾病的张桂梅已经64岁,身体大不如前,走路小步满跚,就连从椅子上起来都要人搀扶,可她每天都在学校守着孩子们。有时是在校园里,提着喇叭大声提醒孩子们按点起床;有时就坐在一把老旧的藤条椅子上,静静地看着她们。
毕业后孩子们问张桂梅校长,我们想您了怎么办?她说,想我,就看看远处的山,看看天上的云。
她也想孩子们。可她什么也不说,只是站在窗前,看着山中的蝴蝶翩翩起舞……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2.本文叙述了张桂梅校长的几件事情。她作为教师,初到华坪县工作,面对学生中考与个人疾病,① ;作为免费女子高中发起人,凭一己之力,② ;作为校长,③ ,在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队伍解散之际力挽狂澜;作为本应退休的老教师,她拖着病躯,依然静静地守候着一座校、一代人。
23.“蝴蝶”在第 段和第 段两次出现,请结合文中对“蝴蝶”的描写,揣摩张桂梅校长两个时期不同的心理活动。
第一处:
第二处:
24.本文题目为“寻找坚守的答案”,阅读全文内容,说说张桂梅校长坚守的原因。
________
李朝德
①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车窗外,落日失去了最后一抹余晖,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火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应该早黑透了吧,那么晚打电话告诉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列车在黑夜中呼啸着,载着心事重重的乘客飞驰向前。
②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座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城际列车要穿过村里。我家离铁路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火车黑夜穿过家乡,最熟悉的景致与最亲近的人就在窗外忽闪而过,兴奋与激动转眼间成为远离的失落,那种感觉难于描述。
③10多分钟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去宣威。母亲知道我要路过村里,很是高兴:“去宣威做什么?大概几点钟到?”我一一回答,有些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这句,电话里一阵沉默。我理解这时的沉默。车过村里,母子相距不过几百米,却不能相见。母亲沉默,我也沉默。
④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村里时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向你摇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对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些意外和为难,黑夜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算怎么一回事?但母亲很高兴。
⑤我们当然知道那个路口,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由单线变成复线后,铁路沿线早在10多年前就全线封闭。小米田路口虽然还在,但早被栅栏完全隔断,要过铁路只能翻越天桥,现在只剩下三四米宽的道口。我坐的这趟火车时速大概120公里。这样的速度通过那个道口要多长时间呢?可能半秒都不到吧!相互能看见?
⑥窗外一片模糊,无边的黑暗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也看不见熟悉的风景。焦躁中,看见远远的公路上有车流的灯光,流光溢彩。我正纳闷儿这是哪条路呢,放着白色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几个字就出现了。我一阵悲凉,“施家屯”是隔壁村庄,火车应该在1分钟前就已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和站在路口的母亲。
⑦我颓然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没有看见你,火车已经到了施家屯。”
⑧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
⑨我为自己的粗心愧疚不已,说不出话来。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能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空欢喜一场。
⑩松林村的一草一木,我再熟悉不过,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我不甘心地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小时就能到村里,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母亲连忙阻止,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这样做是她的错。我没有办法,自己赌气也是跟母亲赌气:“那就明晚还在这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招手,一定可以看见。”
我又一次要求母亲去铁路口,固执得有些残忍。我坚定地认为,是我的疏忽,才会没看见站在车窗外的母亲,那么近的距离怎么能看不见?
那晚返程时,我早早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飘移,伏在玻璃上,我尽量睁大眼睛,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景物。我想起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的光明在哪里呢?返程时,我又看见了“施家屯收费站”,心头撞鹿。
内外温差大,车窗内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亮玻璃,双手罩住眼眶遮挡车内的亮光,让自己也陷入与外面一样的黑夜,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索一景一物。我终于看见被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看见了村庄里萤火般的昏黄灯光。
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手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寻找并摇手呼喊,火车却过了!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啦!”
母亲也说:“我也看见你了。”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25.梳理本文的情节,完成①②处的内容填写。
“我”出差途中给母亲打电话——“我”提议母亲在路口相见——① ——“我”返回途中再次打电话给母亲——“我”在最后一节车厢车门往外看——② 。
26.句子赏析。
(1)窗外一片模糊,无边的黑暗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也看不见熟悉的风景。焦躁中,看见远远的公路上有车流的灯光,流光溢彩。
(2)我想起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7.读本文第 段,比较“我”和母亲的“固执坚定”有何异同?
28.文章最后一段,“我”看见了光,认为看见了母亲,而母亲竟也说:“我也看见你了。”母亲真的看见儿子了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29.请给本文选一个合适的标题,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理由。
A、飞驰的火车 B、黑夜的火车
我选(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瘦老头
梁晓声
①我是北方林区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时,从早到晚,一心只想着怎么玩儿。
②某天,我们五六个最野的小伙伴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瘦老头。没人知道他从前是干什么的,只知道他是从南方被发配到我们林场的,患了晚期癌症。(1)瘦老头确实瘦得可怜,他面皮如同旧皮包那样暗淡,高颧骨像皮包里塞着的什么硬东西支棱出来,但他的背,却总是挺得很直。
③那年秋天,瘦老头问我们,为什么总不见我们背着书包去上学?我们回答他:因为去上学路太远了。又问,那你们还想不想学文化知识了呢?我们就一时你看我,我看他,都有心诚实地回答:不想——学了又有什么用?可谁好意思诚实地回答啊。便都违心地说,可想上学呢。
④瘦老头沉吟片刻问:我教你们学,你们愿意不?就这样,我们成了身患绝症的瘦老头的学生。
⑤瘦老头很会教学生,他每教我们识一个新字,都会从那个字一千多年以前是怎么写的讲起。他说每一个中国字都是长寿佬,都有婴儿时期和童年、少年、青年、中年阶段。每经过一个阶段几乎都要变一次,到再也不变的时候就是固定在最美妙的时候了。
⑥瘦老头讲算术也特有意思。他说这世界基本上是数字的世界,比如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而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二比一这种数字关系永远包含在不受污染的水中。眼看着一碗水,也可以想象是看着万万亿亿的数学比例式。几乎人眼所见的每一种东西,将它们用化学的方法化解到最小单位时,便都是些数学式的关系了。那些数学式一变,某一种东西就开始发生质变了。甚至,连世界也开始发生某一方面的变化了,比如我们……
⑦瘦老头渐渐将我们迷住了。(2)他讲课时,腰板挺得尤其直,一只手背在后边,一只拿粉笔的手自然而然地举在胸前,目光几乎一刻也不离开我们的脸。有时,我们一时回答不上来他的问题,他也从不急,只是说:“想想,再想想,上次我讲过的。”
⑧自我们成了他的学生,他住的小木板房就因我们而变了,他将一张破桌子重新摆放,使一面墙壁一览无余;又不知从哪儿搞到半瓶墨,涂黑墙壁,于是成了黑板。在那年冬季,小木板房成了我们几个孩子的阳光房。
⑨那时候,我们已不叫他瘦老头了。有一次,我们当面叫他老师。他正要提问,一下子被叫愣了。愣了几秒钟,走到窗口那儿去了。背着一只手,腰挺得笔直,一动不动地在窗口那儿站了很久,我们全都呆望他的背影,不知他是怎么了。终于我们听到他低声说:“今天的课就讲到这儿,我有点儿不舒服,孩子们你们可以走了……”我们一个个悄没声地离开,我走在最后,忍不住轻轻将门推开一道缝,往内偷窥,我看到他双手捂在了脸上。我看得出来,他是在无声地哭,尽管我窥到的只不过是他的背影。我们当然都无法理解那是为什么,却互相告诫,以后都不许当面叫他老师了,只在背后叫他“咱们老师”……
⑩某天他讲着课,忽然一手捂胃,接着额上渗出汗来;再接着,弯下了他那一向笔直着的腰。那是他第一次在讲课时弯下腰去。很快他又直起腰来,说他去茅房,不许我们离开屋子,我们只当他是肚子疼,他半天没回来,我们都有点儿不安了,出去见他蹲在门旁,双手握成拳,一上一下抵压着胃腹,他脸上滴落的汗,湿了鞋尖前的地面儿。我们当年真傻,一点没察觉他竟病到了那步田地。
两年半以后,他还活着。一天他对我们说,我们不可以再是他的学生了,而应该到县里去读中学。他说中国的将来,究竟会产生多少新的行业,需要多少文化高、知识广、能力棒的人才,是他难以想象的,更是我们这些孩子不可能想象的。如果我们只由着性子,在年龄这么好的时候虚度时光,高兴怎样就怎样,不高兴怎样就不怎样,那是不对的。人有时候更应该明白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道理。
就这样,我们不舍地离开瘦老头,来了县初中。
那是放寒假到家的当天,吃午饭时,我父亲一时想起地告诉我——“你们应该感谢的那个瘦老头,他死了,才几天前的事儿”。我搁下饭碗便往外跑,一口气跑到了小木板房那儿。几场大雪将小木板房的门埋住了半截。园子里,只有几只绒球似的麻雀在雪上蹦来蹦去的……
(选自梁晓声散文集《小人物走过大时代》,有删改)
30.请你按要求对以下两个句子进行精读赏析。
(1)瘦老头确实瘦得可怜,他面皮如同旧皮包那样暗淡,高颧骨像皮包里塞着的什么硬东西支棱出来,但他的背,却总是挺得很直。(人物描写或修辞角度)
(2)他讲课时,腰板挺得尤其直,一只手背在后边,一只拿粉笔的手自然而然地举在胸前,目光几乎一刻也不离开我们的脸。(动词或副词角度)
31.“我看到他双手捂在了脸上。我看得出来,他是在无声地哭”,想象瘦老头为何无声哭泣,请补写他此刻的心理独白。
32.瘦老头让人不禁想起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和瘦老头都是“大先生”!你是否认同对瘦老头“大先生”的评价?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3.文章是以梁晓声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原来你离我那样近
安宁
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因为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工作。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的卡上。她也曾想过要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吃一顿简单的饭。
③她知道自己在心底,其实并不希望父亲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的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大呼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土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漫不经心地问她,何时你的父母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④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与她通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刺入她的身体。
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没有想到,她与他,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彼此。
⑥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便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到自己位置上,安心观看电影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穿了制服的门卫,正拉着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朝外走。到台阶处的时候,门卫用力地将男人一推,男人一个趔趄,便重重跌倒在台阶下的花池旁。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即刻一哄而上,将门卫拉下去。一片混乱的叫嚷声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是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人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的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下花池的那个民工,假说找自己女儿,试图混进去看。门卫当然识破了他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最初看到的那一幕。
⑦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就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觉得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她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⑧最终,在人群的拥挤里,她没有回头,迅速地走开。但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她的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
⑨从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的近,近到不过是几十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5层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动者。
⑩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她的名字。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
34.结合语境,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
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模棱两可:
35.第⑤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36.第⑦段的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7.从前文找出与第⑩段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然后结合文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38.通读文章,谈谈你对“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一句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芭蕉和父亲
①小时候,我常认错一些事物,比如幼年在超市水果架上第一次看见香蕉,才知道自己之前吃的都是芭蕉。
②果皮青涩的芭蕉不能立即吃,需要存放在米缸中一段时日,等它熟透后才能入口。母亲爱干净,见我摘回的芭蕉沾着许多灰尘,便用帕子认真擦拭表皮,之后再放入米缸,在白花花的米缸内挖出一个坑,将芭蕉埋入,再用白米覆盖,堆了一层又一层,像藏起一个又一个苦涩的秘密。过了三四天,芭蕉就有些熟了,若是嘴馋,也能尝尝了,虽仍有些涩味,但舌尖多半品到的已是甜了。
③那时常和我抢芭蕉吃的是父亲。
④父亲吃芭蕉的速度非常快,我刚用小手剥开皮,正想对他得意一笑,却见他喉咙一滚,一根芭蕉顿时不见踪影。接着,父亲又看向眼前余下的芭蕉,我立即用手护住。父亲那双水牛似的大眼睛一转,便有想法了,学着《西游记》中猪八戒偷吃人参果时说的话,跟我说:“刚刚吞得急,忘了是什么味道了,再吃一根,好吗?”我噘着嘴巴,不理他。他又央求,我便扯下一根最小的给他。
⑤父亲耍赖皮,凭着自己力气大,一把夺走我手里所有的芭蕉,我哇哇大哭起来。母亲听到哭声,急忙进屋,将父亲责骂一通,父亲像小孩一般挨着批评,顺道递了个眼神过来,示意都是我害的。我擦干泪花被他逗笑了。
⑥父亲那时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爸爸,却仍像个男孩,少年心性还未泯灭。
⑦再长大些,我们家如一艘搁浅的船,泊于生活的泥沼,父亲似乎一夜之间成熟起来。因封山管制,无法再上山采石,村里众多石匠都失业了,父亲也是其中一个。在那个微凉的黄昏里,他一直蹲在家门口,鸽群盘旋,他没忍住哭了出来,直到见我们放学回来,随即擦掉泪花,站了起来。那天过后,父亲脸上的笑容,像一条条的鱼被日子渐渐捕光。
⑧为了减轻负担,身体瘦弱的母亲开始到街上摆摊卖食杂,整日起早贪黑,面容愈发憔悴,而父亲也因暂时找不到工作,便跟着母亲一道早出晚归做这小本生意,搁浅的船暂时又驶进了生活的海洋。
⑨高考那年,我的情绪反复无常,整个人像一匹陷入荒漠找不到方向的骆驼。深夜,我埋头于无止境的作业里,窗外的棚布被敲击得噗噗直响,我的情绪糟糕透顶,如将自己囚禁于笼中,那种压抑感使我挣扎起来,奔到阳台上淋着大雨,似乎才舒服些。
⑩父亲见状,如一只老鹰扑过来,将我护在他的翅膀下。用那双布满茧子、粗糙的手帮我擦眼泪,说:“有爸爸在,坚强点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现实境况将人逼至死角,我束手无策,幸好有父亲在,给我温暖和力量,使我足以在那年六月一一还击。
在之后的人生路上,我渐渐离开父亲,独自奔波。时常被这世界欺凌,碰过壁,受过伤,只能一个人熬过四季的诸多时辰。
读大学时,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室友们经常玩闹到深夜和每晚此起彼伏的呼噜声,这如山压在我胸口,想到拖着行李箱离开家那天,在心里对自己说的话:“19岁了,不许再依赖父母,必须一个人去面对这个世界!”不久后,我搬出了学校寝室,一个人来回折腾,处理好所有事情。在简陋的出租屋里,我将一株绿萝摆放好后,看着屋内的布置和镜子中的自己,感慨万分。
工作后,有天带着学生们外出采风,却在重庆解放碑迷路了,中途还收到领导因我一次课上的无心之失发来的处罚通知。当时,无助的我一抬头就看到高楼如巨人般屹立在面前,心里想着:所有的过往都已回不去了,多希望父亲能来拉我一下……那个夜里,支撑我带着学生们匆匆奔向重庆北站的,是想到父亲身上对他的孩子的爱与责任感。我看着学生们的瞳孔里那一道自己的身影,像望见了父亲曾经的样子。
回忆起幼时被放入米缸的芭蕉,为了成熟,进入黑暗,经过温度的起伏、压力的考验,最终抵达我们舌尖。它们用最后的香甜表达着对自己这一路成长的感谢。
一想到这世间所有的草木都在岁月的园中瓜熟蒂落,总觉得父亲会站在某一棵芭蕉树下,等我前来,把这些在风雨中长好的果实一一放到我手里。
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跟我抢夺这些芭蕉,也不会再把我弄哭,而是认真挑出表皮已显金黄的几根芭蕉给我,并轻轻说道:“吃吧。”
父亲嘴角微微上扬,笑容里种满了阳光和风。
39.本文记叙了有关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1) ——父亲失业后跟着母亲摆摊——(2)
40.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
(1)深夜,我埋头于无止境的作业里,窗外的棚布被敲击得噗噗直响,我的情绪糟糕透顶。
(2)那天过后,父亲脸上的笑容,像一条条的鱼被日子渐渐捕光。
41.文中的父亲有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4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 段作用。
43.父爱如山,读完选文后,你认为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感恩父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瓦上
翁秀美
①歌曲《国家》中有一句歌词“一瓦顶成家”,简简单单五个字,最朴实的语言,蕴含最深厚的情感,那是所有人的心之归所,听来每每激动难抑。
②小时候,站在家乡的山坡上,目光越过稻田,一家家的屋顶展现在眼前,只是距离太远,大多看不清瓦的模样。等到站在院子里,抬头望去,屋顶黑瓦沿坡度而下,列队整齐,凛然不可侵犯。对视中,我们看清楚了彼此。
③瓦,在乡村中,极其平常,却不可或缺。瓦是素朴的,清亮,油黑,它们一块接一块覆于屋顶,如鱼鳞般排列,首尾相连,彼此倚靠,扣搭严丝合缝,像忠诚的卫士,遮风挡雨,守护一家平安。这种使命感与责任感,是瓦天生必须具有的。
④如果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四时风景瓦皆晓。春阳,夏雨,秋月,冬雪,瓦上的风景色彩斑斓:有炊烟细细,有苔藓青青,有飘零的落叶,有路过的和风,有鸟儿短暂的停留,有月光一夜的伫立。更别说深秋的清晨,瓦上那一层薄霜啊,瓦之黑色从白霜中隐隐透出,宛如淡淡的水墨,有太多无法言说的妙处。
⑤而当春雨如烟、夏雨如注、秋雨缠绵,瓦上会呈现不一样的情景与情调。倚在门口,看屋檐上流下的雨水,呈一条直线,长短不一,仿佛永无尽时。急雨时的水滴重重地砸下,是成语“滴水穿石”最好的诠释;雨是快速的动态的存在,有画一样的美感,有诗一般的韵律,因此我觉得观雨比看雪更有层次感。
⑥雨打过,风吹过,瓦上是干净的。秋冬季节,阳光灿烂之时,花猫跳上房顶卧在瓦面晒太阳,芦花鸡也调皮地跑上去凑热闹。在让人忘记时间的慵懒的午后,母亲搬了梯子,把花生、豆子,切开了的红薯、萝卜拿到屋顶上去晒,琳琅满目,无限的喜悦和富足。
⑦房屋边上,常常是扁豆藤伴着喇叭花缘墙而上,桃花拉着杏花靠瓦而开。而漂亮的瓦松,却是瓦们独有的装饰。风儿吹过,雀儿飞过,种子适时地在瓦缝里生了根,发了芽。待到长高些,便见出形状各异,高高低低,像松树,像宝塔,“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这是唐代诗人李晔在《尚书都堂瓦松》中写瓦松的诗句。这样的瓦松老房子屋顶上更多,沿瓦缝一溜下来,仿佛田垄间整齐的菜畦,开了花的瓦松实在好看,从窗户望出去,像油画,又似水彩,真是妙不可言的天然艺术品!老人们说,房顶上瓦松越多,这样的人家越聚财,人丁兴旺,越有福气,所以有年头的老房子都是宝。
⑧老家有一个说法:小孩换牙了,原先的乳牙要放在规定的位置,上面掉的牙丢床底,上牙才能向上长;下面掉的牙放屋顶,下牙也才能向上长。不管信不信,仪式是一定要有的,所以村人要是看到有人在家门口往瓦上甩东西,那一定是孩子掉的牙,往往会远远地喊话:朝上甩,高一点!
⑨瓦一般坚固耐用,但天长日久,瓦也偶有移位,或有裂纹破损,更有些“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捣蛋孩子时常光顾,因此屋顶要定期检查。如有进风、漏雨,要及时修补。当换上新瓦,或是不一样颜色的旧瓦,整个屋顶顿时有了独特的外观与气质。如遇有人进村询问谁家在哪,四五个孩子抢着用手一指:那家,房顶有红瓦的就是哦。
⑩有一年冬天,雪特别大,下了一夜。清早起来,屋顶一角被厚雪压塌,破了四五块瓦。父亲爬上屋顶去换瓦,我接下破了的瓦,再递上新的瓦,瓦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替补上去的瓦如一块块崭新的补丁,鹤立鸡群般煜煜生辉。
所谓烟火人间,便是有温暖的家,有满满的爱。在屋瓦的庇护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岁岁年年,安居乐业。
当有一天,从那无数由泥土制成、呵护了我前半生的屋瓦下走出,我便远离了它的视线,瓦见不到我之后的风霜雨雪,我也再看不到瓦上的四时光景。在城市的高楼中,推窗而望,目之所及,远处是更高的高楼,栋宇鳞次,灯光旖旎。然而,在心里,越来越清晰的,是曾经给予我关爱的老屋。屋顶的每一块瓦,虽凹凸粗粝,饱经沧桑,却如玉一般纯净,瞬间让浮躁的心灵柔软温润,宁静如水。
研墨,将“瓦”一笔一画写下,凝视中,那墨慢慢洇开,仿佛又站在院子里,抬眼望:片片黑瓦,明媚如画。
(刊载于2024.4(第十期)《思维与智慧》))
44.文章以一句歌词开篇,请分析其妙处。
45.请品味选文中加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6.文章围绕童年故乡的屋瓦,具体写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出来。
47.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瓦见不到我之后的风霜雨雪,我也再看不到瓦上的四时光景”这句话的理解。
48.文章通过写与瓦相关的回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时光窃贼
①我一直自诩是这个世界上最高明的贼。后来,我才知道我那所谓高明的偷窃技术,跟他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②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午后,我斜倚在广场栏杆上,装作若无其事地在人群里搜寻目标。我穿着一身笔挺的名牌西装,价格不菲。干我们这一行,有一身好行头很重要,当然如果再有一张帅气迷人的脸蛋儿就更好了,幸运的是这两样我都有,所以我才如此自命不凡。
③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我愕然回首发现是一个比我还英俊帅气的小伙儿,正微笑地看着我。确信他不是便衣警察后,我略略放下了心,看他一身打扮很时髦,分明是哪个富家公子自投罗网来了,我甚至开始掂量着从哪儿下手。
④年轻人说道:“不要枉费心机了,我的财富你偷不走。”我一惊,转身要逃。他拽住了我的胳膊:“我跟你一样,也是贼!”我惊讶于他竟然把“贼”字吐得如此清晰,要知道干我们这行的最忌讳这个字。世上没有哪个贼肯直呼自己为贼,眼前这个却是例外——当然,如果他能用他那保养得相当好的手指从目标的兜里夹出钱包,以此证明他真是一个贼的话。
⑤“我不偷任何看得见的东西。”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
⑥我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那,那你偷什么?”
⑦“时光,我只偷时光,请叫我‘时光窃贼’好了。”他自信地说道。
⑧我摇摇头,觉得他在跟我开玩笑。我可不想浪费这个美好的下午时光,跟一个所谓的“时光窃贼”扯闲篇儿。我已经开始把眼神游移到附近一个大腹便便的看似很有钱的男人身上了。
⑨“难道你不好奇我是怎么偷时光的?”实话实说,他的话一下子搔到了我的痒处,没等我说话,时光窃贼就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⑩“就在昨晚,我偷了一个十四岁少年的青春年华。十四岁正是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最佳的猎物。我只要倏地钻进他的体内,他就开始疯狂地打游戏、蹦迪、喝酒——做那些快速燃烧生命的事。他的时光倍速前进,一夜之间,他就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等我从容地钻出他的身体,往你这儿溜达的时候,我的耳边还始终回响着那个少年——不,那个中年人看到镜中的自己后发出的狼嚎一般的哭声。”
“唉,世间最宝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不是吗?”年轻人弹了弹笔挺的西装领子说,“每得手一次,我就会变得年轻一岁……”我惊疑地看到,昏暗的路灯下,他的领口弹出的灰尘像萤火虫一样飞舞。
时光窃贼看我有些半信半疑,接着说道:“好吧,再跟你分享一次我的胜利果实。就在上周,我四处游荡寻找猎物时,遇到一个离家出走的少女。少女厌倦了父母的嘘寒问暖和每天繁重的学习生活,她要去寻找诗与远方,我当然很乐于和她一路同行。就在少女决定要回家看看时,我果断地离开了她。你能想象得到,当敲响斑驳的油漆大门,认出风烛残年的老人竟然是父母,而自己早已人过中年时,她爆发出的呼天抢地的哭声,该是多么惊天动地。这多少会让我有些羞愧,毕竟是我偷走了她的青春……所以我得早点离开她。”
我已经有些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了,他现在看上去似乎比我看他第一眼时更年轻英俊了。
时光窃贼微微一笑:“我该走了,去人多的地方转转,没准儿会遇到更好的猎物,再见!”说完他转身大踏步地走了。看他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东方晨曦里,我若有所失地呆立着……等等,怎么是晨曦?刚才还是骄阳似火,我只和那个时光窃贼说了一会儿话,竟然……我惊恐地四处寻找镜子或者玻璃等任何能照得见容颜的东西。
这时,一个男人和一个小男孩经过我的身边。我的耳边清晰地传来父子的对话。
“爸爸,那个老爷爷太可怜了,我们给他一点钱吧?”
“好孩子,给你,把这枚硬币给他吧!”
我望望四周,没有看到城市流浪汉。小男孩却径直朝我走来,我不由得毛骨悚然,同时发觉身上原本笔挺的西装竟然变成了一件肮脏得看不出本色的破烂货,而我的胡子竟然有一尺多长……
我没有接住小男孩递过来的硬币,也难怪,我原本矫健的身手已经不复存在了。那枚硬币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滴溜溜打着转,它像一只陀螺快速地旋转着……旋转着,仿佛要转上一个世纪似的。
(选自《2023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49.下列关于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时光窃贼”为题,制造悬念,充满神秘色彩,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时光窃贼向“我”分享自己的胜利果实,是为了让“我”相信他的能力。
C.本文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叙述故事,因此“我”是小说的主人公。
D.文章结尾路人父子的对话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巧妙揭示了“我”的下场。
50.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我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那,那你偷什么?”
51.作者为什么将时光窃贼塑造为一个英俊帅气、打扮时髦的人?
52.本文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缅怀恩师陈振江
喻大华
①先师陈振江先生于上月驾鹤西去,我曾忝列师门、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听闻噩耗,泪为之下。连日来思绪万千,往事历历在目,不能自已。
②上世纪80年代,陈振江先生在中国史坛风头正劲,连续在一流刊物上发表了有影响的论文,出版了《简明中国近代史》等广受欢迎的教材、专著。因为成果丰硕,所以晋升为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后来又担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历史学学会理事长等职。其主编的《南开史学》更是在学术界风靡一时。1986年1月,作为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我,在北京王府井书店看到了先生的大作《义和团文献辑注与研究》,立即为其独特的视角和罕见的材料所吸引,随即买下,至今仍放在我书架的醒目处。
③我私淑先生已久,于1995年报考其招收的博士研究生,次年春前往南开大学考试,本来想能在面试时见到先生,但不料先生出国讲学,考试、录取之事由张洪祥、张国刚、李喜所等教授主持,结果幸运得中。就在即将入学之际,我收到了先生的亲笔信,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先生在信中说南开条件不好,他本人水平有限云云。众所周知,南开大学是中国著名高校,陈先生是史学大家,所以,捧读至此,尚未见面,就感受到先生谦虚的美德。
④1996年9月,我入学南开,开始了博士研究生的学业,从此,与先生接触多了起来。
⑤先生身高中等,身材匀称,面目清癯,虽年近六旬,但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活力,骑着一辆自行车,一路风风火火,说起话来语速极快,可见思维敏捷,虽口音较重,但不费解。
⑥那时不像现在高校中博导比比皆是,先生的博导身份据说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所以,堪称是“大教授”。可陈先生并没有架子,常常骑着自行车来到我们居住的宿舍,与博士生交流。这在南开教授中是罕见的,所以,每当陈先生到来,都被左邻右舍的同学传为佳话。
⑦先生倡导师生平等,对学生私下里直呼其名,但在公开场合则称先生。每当学术交流、先生向别人介绍我时,往往加上“先生”头衔,弄得三十出头的我窘迫不已,但时间一长,也就安于“先生”名号了。
⑧陈先生平时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还有不少社会活动,往往忙得不可开交。记得1997年恰逢其花甲寿,众门生自然要张罗一番,但先生实难分身应酬,生日逾期了半年多,直到9月下旬才在校园东北角的一个小饭店庆贺了一番,场面并不奢华。陈先生自嘲地说,纪念孙中山纪念了一年,所以,不必非赶在生日的那一天不可。在日常学习中,如想见先生要电话预约,遇到一些需要导师签字的表格,为不耽误事儿,先生就给我一枚他的图章。一旦遇到需要导师签字的场合,跟他通报一声,获得许可,就拿印章到系里说明情况,就着单位的印泥,当着主管研究生老师的面,盖章生效。
⑨1999年,我博士研究生修业期满,由于陈先生要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答辩安排在3月中旬举行。答辩完后,先生就出国了。7月初,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典礼后,不少毕业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围绕在导师身旁拍照留念。我的导师远在大洋彼岸,不可能参与盛典,想想多少有些遗憾。
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毕业典礼的第二天,陈先生突然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我们宿舍,立即穿上红色的导师服,跟我们拍了很多照片。后来得知,先生特意提前回国,为的是不让我们留遗憾。
毕业以后,我在辽宁师范大学工作,与陈先生的交流大多通过电话进行。曾见过三次面,一次是2000年10月在济南义和团运动100周年的会议上,一次是2007年10月我来南开,最后一次是2012年8月先生赴大连。先生来连,居然给我买了两大兜水果。其间,我驾车带着先生和师母游览了滨城的山山水水,还召集在大连的陈先生的学生前来相聚。时先生年逾七旬,感觉活力已不如从前,话也不多。最后送先生、师母去机场,我们挥手告别。先生转身走向安检口的身影依然如在目前,思之倍觉凄怆。
先生论古今入木三分,臧否人物不避锋芒,多有惊人之语。一生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弟子门生中成长为史坛名家者不乏其人。大华不才,只是这棵大树上的一颗小果子而已。古人云:“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先生享寿86岁,性情酒脱,成果斐然,桃李芬芳,来下有知,当无憾矣!
5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第三人称陈先生为叙述视角,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使文章更具真实性,也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B.文章尾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恩师陈先生一生教书育人的巨大成绩,以及“我”的谦虚。
C.文章第②段写陈振江先生在学术政务方面的成绩,以及“我”被先生的著作吸引,为下文写“我”报考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做铺垫。
D.文章回忆了“我”的恩师陈振江先生的系列往事,勾勒出一个尊重学生、思维敏捷待人真诚热情的先生形象。
54.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将故事情节补写完整。
“我”入学读博士之际,收到先生的亲笔信→ ① → ② →③ →陈先生特意提前回国和“我”们拍照留念→ ④
55.文章结尾段引用汉代的五言诗(驱车上东门》中的诗句,有何作用?
56.校刊《文海拾贝》设“科普天地”“师生真情”“历史长廊”“热点透视”栏目。该校刊正在征集作品,你认为将本文推荐给哪个栏目最合适?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5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B.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C.作者由花及人,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D.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优美、感悟深刻。
58.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59.阅读文中划线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从修辞角度赏析)
(2)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运。(从加点词的含义进行赏析)
60.结合全文说说“我”的心情由“焦躁不安”转向“欣然”的原因是什么?
61.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我们中国人对花诗情有独钟的。中国的花多,爱花的诗人多,咏花的诗作更多。请写出一句与花有关的诗句,细细咀嚼,写出你心中独特的感受。
诗句:
独特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带缺口的馒头
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②日军五十六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③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④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过来五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
⑤两小时前,“大胡子”少校接到上级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时,坚守惠通桥南高地的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四天没有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
⑥卡车在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1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⑦可是,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卡车也被迫停了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全体押车官兵都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
⑧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路上聚集了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饥民们像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
⑨“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到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⑩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地盯着车尾,然后痛苦的闭上了双眼。【甲】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饿得双眼深陷,一双脏兮兮的小手抓住一个馒头,嘴里还咬着另一个馒头,在嘴边啃着的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恐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大胡子”少校浑身颤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我军弟兄;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们跪了下去,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与鬼子拼刺刀,你们……”
公路上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愣在那里。
【乙】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馍我咬了一个缺口。你给前边打鬼子的叔叔们说一声,请他们不要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大胡子”少校一下抱起小女孩,一个劲儿地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
【丙】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
“大胡子”少校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丁】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沿怒江向前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尤小翠全家七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三天前饿死了!”
“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将会为你报仇!小日本,我们中国人不会死绝!”
34年后,一位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带有缺口且发黑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弟兄们……听。”
62.仔细阅读文章第④至最后一段,将情节补充完整。
(1)少校临危受命,押送补给车到惠通桥南高地。
(2)
(3)小女孩和众饥民还粮补路,车队继续前行。
(4)
63.请结合文章【甲】【乙】【丙】【丁】四处对小女孩描写的内容,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
64.文章中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两次“跪”,请结合划线句子说说“大胡子”少校两次“跪”时的心情有何不同。
6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文章开头惊心动魄的环境描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如此开篇,扣人心弦。
B.文章第⑥段中“疯狂”“弹跳”“冲”等词语生动表现了路况之差,车速之猛,侧面表现了军情之紧急。
C.对于饥民而言,文章中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在了解内情后,无比震惊意外而又默默无语、无所适从的情状。
D.文章通过对“大胡子”少校这个主人公的成功刻画,颂扬了在民族灾难深重时期,中国军民所体现出来的高度的民族团结精神。
66.文章结尾将军临死时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弟兄们……听。”请结合将军话中深意,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老玉米
①围着村子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
②父亲正忙着给玉米施肥除草。麦前套种的玉米,眼下已长到了齐腰深。看到家栋,父亲有些意外:家栋是个大忙人,是单位的顶梁柱,在工作上要强得很,从不甘于人后。这么多年,他节假日都没怎么休息过。父亲问他:“这不逢年不过节的,咋就回来啦?”
③“回来看您啊。”
④回到家,父亲去村头的小酒店买了几样菜,开了一瓶酒,对家栋说:“来,陪爹喝点儿。”家栋平时不怎么喝酒,总担心喝酒会误事。完美、一流,是他给自己定的工作标准。
⑤几杯酒下肚,父亲说:“孩儿,你有心事,瞒不过爹的眼。”家栋猛地饮下一杯酒,脸上立马就泛起了红晕。
⑥他想告诉父亲,这次单位要补缺一名副局长,按学历、资历、能力,或是按工作政绩、岗位需要、群众基础,他都有竞争优势。他很想努力去竞争一把,甚至有了一些以往从未有过的、不太好的念头,这让一向光明磊落的他矛盾而痛苦。于是,他想到了回乡下,听听父亲的意见。父亲已经80岁了,早已不再为“一箪食,一瓢饮”忧心,却依然像一头老黄牛劳作于田间。
⑦看着家栋欲言又止,父亲没再继续追问下去,对他说:“吃罢饭回屋歇一会儿,然后咱爷儿俩一块儿去玉米地薅草追肥。”
⑧这一觉睡得好沉好香。等到日头已经偏西,家栋才醒来,脑瓜子好像也清醒了许多。父亲说:“洗把脸,咱俩下地去,这会儿没了毒日头,趁着凉快,能干俩钟头的活儿。”
⑨玉米地,远看绿油油一片。走近,却又看到下面长着各样杂草。
⑩锄完一趟,父亲和家栋并肩坐在锄把子上小憩。父亲说:“这原本是一块撂荒地,杂草和野棵子有一人多深,看着叫人心疼。那年,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开了这片荒地。当年,你爷爷对我说过,怎样才能不让地里长草呀?种上庄稼。只要地里有了庄稼,就不会容许杂草生长了,杂草一露头,就会被锄倒薅掉。等庄稼铺满了田间,就没了杂草的生存之地。”
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捧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对他说:“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也是刚刚搞明白。你爷爷,你那个种了一辈子庄稼的爷爷,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大功臣啊。解放战争的时候,你爷爷立过一个特等功,两个一等功。战争结束后,你爷爷转业到市里的化肥厂工作。后来上级动员职工离城返乡,你爷爷就回到了村里,当了一辈子农民。要不是前不久上面开展军人普查登记,谁都不知道他这辈子还当过兵、打过仗、立过功。”
木匣子里,军功章泛着深沉的徽光,整齐折叠着的退伍证和立功证书也已发黄。家栋看着,鬓角处不知不觉凝出了汗,顺着脸颊慢慢向下流。
躺在床上,家栋又想起爷爷说过的关于杂草和庄稼的道理。他觉得,这些日子,他心里为的那块儿地生了杂草,具横生逞威,若任其野蛮生长,他立志“种好庄稼”的使命和初心,就一定会化为乌有。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家栋就起来了。他告诉父亲,他想早点儿赶回单位上班,手头还有一大堆活儿要干呢。
路过父亲的玉米地,家栋停下了脚步。他听父亲说过,这个时节,正是玉米的快速生长期,若是没有杂草,地肥水足,蹲到地头,就能听见玉米吱吱的拔节声。
家栋轻轻地蹲下来,侧耳细听,隐隐地,他似乎真的听到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4年第8期,有删改)
67.通读全文,你认为家栋是一个怎样的人?
68.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父亲)却依然像一头老黄牛劳作于田间。(从修辞角度赏析)
(2)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捧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对他说……(从加点词语表达效果角度赏析)
69.请结合全文内容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他觉得,这些日子,他心里头的那块儿地生了杂草,且横生逞威,若任其野蛮生长,他立志“种好庄稼”的使命和初心,就一定会化为乌有。
(1)杂草:
(2)庄稼:
70.文章后半部分为什么要介绍爷爷的光荣事迹?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医心
卢涛涛
①庞北睁开眼的时候,第一个看到的人,居然是王二娃。不,应该叫他王晚叶医生。
②肺部巨大的压迫感,让庞北感觉到非常难受。吸气时,整个房间的空气好像被包装在一个看不见的气球里,一点点地被挤进鼻子里,令人窒息。庞北试图动动身体,王晚叶按住了他晃动的肩膀,说:“别乱动,你才刚刚脱离危险,保留体力。”
③庞北说:“王二娃,是你吧。”
④王晚叶没有搭话。
⑤庞北又羞又恼地说:“王二娃,你别以为你换上这副装备,我就认不出你。告诉你,我一看眼睛就知道是你。”说着,他想抬起自己的手指向对方,却感觉到一阵无力。
⑥王晚叶把庞北的手往下按了按,才缓缓开口:“庞北,这么多年,你还记得我?”
⑦庞北想把自己正上升的怒气压下去,却因为过分激动引来一阵剧烈的咳嗽。他说:“王二娃,今天,我的命是被你救了,就当我欠你的。过去你欠我的,还是算数,你别想赖账。咳咳……”
⑧王晚叶用带着橡胶手套的手擦了擦护目镜外层的雾气,谁都看不清他在口罩下的表情。“庞北,你不要激动,为了老师……”
⑨庞北像是被这句话下了降头,把头别向白色的墙壁,闭上了眼睛,不再暴躁,好像睡着了。
⑩这个新冠肺炎的重症病区里,一片静谧,像庞北这样刚刚经历抢救苏醒过来的人,更需要安静地休养。
王晚叶走到护士台,对那几个黑着眼圈的小护士说:“准备交班了吧,大家都辛苦了。那边那个32床,注意他的情绪,他心脏不好。”
整整24个小时,王晚叶做了两个大手术,都成功了,其中包括把那个庞北从休克状态中抢救回来。疲惫的他心想,今天算是幸运呢还是不幸呢?比起上一个班次,那个在最后一刻撑不住而离开人世的病人,他今天的战绩让他足以得到一点温暖。他甚至忘记了自己十几个小时没吃东西。
可是,救活的人却是庞北。
医生仁心,从王晚叶穿上这身白色医生袍的第一天,他就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半夜睡觉不惊醒的医生。不管病人是谁,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绝不能跑偏。
王二娃,是王晚叶小时候的乳名。从小就在山沟里野花野草陪伴下长大的王二娃,根本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会成为一名医生。
医学院里大名鼎鼎的庞安华教授也是从农村苦过来的娃,他对王晚叶这个大弟子总有一种特别怜惜的感情。再加上王晚叶能吃苦,心特别细,是块当医生的好材料,庞教授平时常给王晚叶开小灶,把他当作自己的医术传人来培养。
教授在过去的行医生涯中,采集了很多民间的药方子。有时候,教授让王晚叶帮忙整理誊抄,这引得教授的儿子庞北特别不高兴。庞北觉得这些都是庞家自己的东西。
“搞不好,我们拿着这些药方子,是要发财的。”庞北的咆哮声从教授的书房里传出来。王晚叶至今还记得那一天的情形。“你不要受外人蛊惑了,告诉你,我才姓庞!”庞北气冲冲地摔门而去。
王晚叶随后进到庞教授的书房,看到一个双鬓斑白的老人,正在把一张张看上去年代久远的泛黄的小纸片慢慢地摩挲平整。
庞教授抬头看到王晚叶,平静地笑了笑,说:“没事,别理会他。你看,这张药方是当年我去神农架下谷坪医疗支援,一个土家族的老阿妈给我的偏方,专门治肺部虚寒。只可惜,那个老人家,最后还是因为肺水肿走了。二娃啊,就算是再铁石心肠的医生,也见不得病人在自己的手里死去啊。”
王晚叶看着眼前这个像自己父亲一样的老人,内心升起一种说不出的热,直冲到他的喉咙。
只是谁也没想到,庞教授在当天夜里,在睡梦中静静地离开了,突发性心肌梗塞。
葬礼结束后,庞北恶狠狠地瞪着王晚叶,大声骂道:“王二娃,如果不是你,我不会和我爸吵架,我爸就不会死。你记住,这是你欠我的。”
王晚叶没有和这个被愤怒冲昏头的年轻人继续争执,他只是把手里那朵白色的雏菊紧紧地握着……
20年后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平静生活。
王晚叶接过手术室护士递过来的患者资料卡,他看到了庞北这个已经陌生却又熟悉的名字。
第二天,庞北再次醒过来的时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护士温柔地对他说:“你醒了!这个文件袋是我们王医生交代拿给你的。”
庞北挣扎着用手打开了这个黄色的文件袋,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王晚叶手写的药方子。文件袋上端端正正地写着四个大字“医者仁心”。
“王二娃,你……”
庞北觉得肺部的压迫感更强烈了,泪水什么时候滑落的,他竟然不知道。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71.请阅读文章,从“悬念——结局”的角度梳理故事情节。
① →庞北因药方子和王晚叶翻脸→②
72.请结合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吸气时,整个房间的空气好像被包装在一个看不见的气球里,一点点地被挤进鼻子里,令人窒息。
(2)庞北觉得肺部的压迫感更强烈了,泪水什么时候滑落的,他竟然不知道。
73.文章第 ~ 段运用了哪种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
7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王晚叶医生的形象。
75.文章标题“医心”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____________
①漫天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A夜里,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被寒流环绕的这座城,令人有点迷茫和感伤。
②老伴重病已住院半年多,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______(希望 巴望 期望)奇迹发生。
③除夕回不了家,只能在病房守岁。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样老伴爱吃的菜。
④B大雪刚落,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街道两旁大小商店、饭店都关门了。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我踏着雪向前走,内心很是凄凉。
⑤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
⑥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⑦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⑧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⑨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自老伴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得了重病,我没有通知单位任何人。我始终认为,自己的困难,要自己去面对。
⑩C雪愈下愈大。在街的尽头,终于看到一家小饭馆,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起身。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
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问:“大过年的,饭馆能不能做?”老板娘说:“没问题。”我又问:“今天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呢。”
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好好活着。”
76.在第②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77.根据第⑥— 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1)“我”在胡同口遇见流浪汉并受到邀请,
(2) ,因老板娘热情周到的接待而感激。
(3)“我”在返回医院途中与司机交谈,
78.文中多处(A、B、C画线句)都写到了雪,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分析。
79.联系全文,说说第 段画线句中“我”“高兴”的原因。
80.给这篇小说选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买菜 B.除夕的夜
二十年后
①N城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他边走边一家家打量,还不时转过头,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大道两头远望,他体格魁梧,却不带傲气。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②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他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③“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
④“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二十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二十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⑤“那餐馆五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
⑥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光亮,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⑦“二十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N城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混钱。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二十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不论我们发生什么情况,也不论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⑧“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
⑨“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个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那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
⑩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门前分手的。”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咯!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