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教学课件:4.2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教学课件:4.2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3-19 22:49:35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第一课时)背景知识回顾
一、化石燃料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古代 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成的,它们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主要燃料,因此人们常称它们为 燃料,是 资源。
二、煤、石油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煤的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等气体和一些烟尘,它们都是大气的污染物。
2、用石油作燃料,直接燃烧的是石油的加工产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它们燃烧时会排放出 、 、含 化合物、未燃烧的 化合物和烟尘等,它们都是大气的污染物。动植物遗骸化石不可再生SO2、NO2CO氮的氧化物铅碳氢迄今为止,煤、石油、天然气仍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同时它们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何实现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煤的分布图求知课堂互动
一、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 组成元素:主要是碳元素;(还有少量的H、O、N、P、S、卤素等)
组成成分:是由多种有机物、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一、煤的综合利用: 2、煤的分类腐泥煤腐植煤褐 煤烟 煤泥 煤无烟煤按C%95%以上70%以上60%~70%50%~60%工业上煤品质的检测指标:发热量、挥发分、固定碳、水分、灰分等煤的干馏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1实验装置2一、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
①煤的干馏原理:
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②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和用途(2)煤的气化: 将煤中的有机物及碳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C(s) + H2O CO(g) + H2(g)高温 将煤转化液体燃料的过程。
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一、煤的综合利用
(3)煤的液化:C(s) + H2O CO(g) + H2(g)高温 CO + 2H2 CH3OH(甲醇)一定条件如:二、石油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组成元素:
主要是碳、氢元素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还有水分、盐分等杂质)石油的主要成分:2、石油的炼制(除水脱盐后)(1)石油的分馏: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简单混合物的过程。石油分馏示意图3、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1)裂化的目的:
(2)裂化的原理:
石油的裂化是
。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含碳原子多的重油(烃)断裂成碳原子较少的烃的过程。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3)裂解: 深度的裂化。裂解的目的:
获得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化水平的标志25%产量提高4、石油结构的重整
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的重新调整,是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如苯或甲苯等,它们也是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三、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天然气既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作为化工原料,它主要用于合成 和生产 等。天然气化工以含一个碳原子的甲烷为原料,通过化学变化形成含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其他有机化合物。实现天然气的有效转化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氨甲醇四、化石燃料的产品——三大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加成聚合反应(即加聚反应)方法:将双键改为单键,将原来连在不饱和碳原子上的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写在链节的上方或下方。聚氯乙烯聚丙烯   随着人类不断的文明和进步,人对天然材料的利用已不能满足很多方面的需要,于是就发生了一场材料的革命--人工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的原料丰富、制造加工简单,性能千变万化;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黏合剂、涂料也属于合成材料。合成材料概况: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其中还添加了某些特定用途的添加剂(如提高塑性的增塑剂、防止老化的防老化剂);有些热塑性塑料(聚乙烯塑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有些热固性塑料(电木),一旦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
  常见的塑料: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酚醛塑料(电木)、聚四氟乙烯(塑料王)等。塑料聚丙烯: 单体:CH2=CHCH3聚苯乙烯单体:酚醛塑料单体:苯酚、甲醛聚四氟乙烯单体:CF2=CF2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思考与交流:
1、目前,回收利用废旧合成材料有很多途径,请查阅资料了解有哪些途径?并试着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成本等方面作出评价。
2、你认为应该限制生产、使用聚苯乙烯塑料快餐盒,还是回收利用?请用必要资料和数据作为论据。1、回收利用废旧合成材料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熔融再生重新作成多种有用的材料;二是采用热裂解或化学处理的方法使其分解,用于制备多种化工原料;三是将废旧合成材料作为燃料使用。正方观点举例:
1、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可以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2、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可以使利用太阳能变的方便、经济和实用;
3、用合成材料替代木材、棉花、天然橡胶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反方观点举例:
1、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等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超出环境的自然消化能力,这不是科技的进步,而是异化和倒退。
2、废旧合成材料的回收和利用并不容易,甚至有些材料的回收再生成本大大高于制造成本,经济上考虑根本不合算。
3、天然的东西是最好的,我们应该提倡“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活方式,拒绝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典型例题 例1: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气之一——H2有一种来源是取自石油气,如丙烷。
(1)有人设计了以下反应途径(假设反应都能进行),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 D、
B、
C、
(2)按照所选反应途径,理论上用1mol丙烷最多可制得氨
A、4mol B、4.7mol C、10mol D、2.7mol(3)所选反应途径最显著的特点是
A.简单易行
B.所得H2纯度高
C.所得H2产量高
D.可获得大量热能例2:如何用化学方法检验一瓶裂化汽油里是否含有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写出实验步骤。取约5ml汽油,滴加溴水至溴水不褪色为止,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除去剩余Br2,分液。取油层液体,滴加酸性KMnO4稀溶液,振荡。若KMnO4溶液褪色,则说明含有苯的同系物(甲苯、二甲苯)。课件97张PPT。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第二课时)阅读P100-101回答问题以及P101的思考与交流 1. 环境问题的含义是什么? 2. 什么是环境污染?如何分类? 3. 什么是大气污染?如何分类?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 4. 什么是水污染?污染源有哪些?如何分类?如何防治? 5. 什么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有哪些?防治措施如何?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一)环境保护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一)环境保护 1. 环境问题:主要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 环境污染:是指生活与生产活动中,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发生恶化,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现象。 2. 环境污染:是指生活与生产活动中,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发生恶化,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现象。分类:①按环境要素分 2. 环境污染:是指生活与生产活动中,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发生恶化,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现象。分类:①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2. 环境污染:是指生活与生产活动中,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发生恶化,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现象。分类:①按环境要素分②按人类活动分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2. 环境污染:是指生活与生产活动中,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发生恶化,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现象。分类:①按环境要素分②按人类活动分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工业环境污染: 农业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污染:③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③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 生物污染 物理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能源污染③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 生物污染 物理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能源污染澡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电磁波污染等③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 生物污染 物理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能源污染澡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电磁波污染等练习 1、下列污染都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但其中一般不被称作环境污染的是 A. 地下水被污染 B. 医疗用血污染 C. 粮食蔬菜被农药污染 D. 大量使用修改液造成教室里的空气污染③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 生物污染 物理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能源污染澡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电磁波污染等练习 1、下列污染都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但其中一般不被称作环境污染的是 A. 地下水被污染 B. 医疗用血污染 C. 粮食蔬菜被农药污染 D. 大量使用修改液造成教室里的空气污染 3. 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 3. 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 其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SO2、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物(CxHy)、飘尘、氟化物、砷、有毒重金属等。 3. 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 其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SO2、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物(CxHy)、飘尘、氟化物、砷、有毒重金属等。分类:大气中常见污染物的分类如下: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的危害(1)危害人体健康 (2)影响动植物生长 (3)破坏建筑材料 (4)改变地球的气候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的防治(1)危害人体健康 (2)影响动植物生长 (3)破坏建筑材料 (4)改变地球的气候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的防治(1)危害人体健康 (2)影响动植物生长 (3)破坏建筑材料 (4)改变地球的气候(1)调整能源结构 (2)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 (3)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 (4)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 (5)制定大气质量标准 (6)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大气污染的监测大气污染的监测 (1)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大气污染的监测 (1)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 (2) 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的监测 (1)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 (2) 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练习 2. 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 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 C. 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 D. 减少二氧化碳的大气污染的监测 (1)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 (2) 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练习 2. 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 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 C. 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 D. 减少二氧化碳的 4. 水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使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使用价值的现象叫做水污染。 4. 水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使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使用价值的现象叫做水污染。水的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用排水、垃圾渗漏等 4. 水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使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使用价值的现象叫做水污染。水的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用排水、垃圾渗漏等水的污染的种类 4. 水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使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使用价值的现象叫做水污染。水的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用排水、垃圾渗漏等水的污染的种类重金属、酸、碱、盐等无机物的污染 4. 水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使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使用价值的现象叫做水污染。水的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用排水、垃圾渗漏等水的污染的种类重金属、酸、碱、盐等无机物的污染 耗氧物质的污染 4. 水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使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使用价值的现象叫做水污染。水的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用排水、垃圾渗漏等水的污染的种类重金属、酸、碱、盐等无机物的污染 耗氧物质的污染 植物营养物质的污染 4. 水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使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使用价值的现象叫做水污染。水的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用排水、垃圾渗漏等水的污染的种类重金属、酸、碱、盐等无机物的污染 耗氧物质的污染 植物营养物质的污染 石油和难降解有机物的污染 4. 水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使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使用价值的现象叫做水污染。水的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用排水、垃圾渗漏等水的污染的种类重金属、酸、碱、盐等无机物的污染 耗氧物质的污染 植物营养物质的污染 石油和难降解有机物的污染 病原体、放射性、悬浮固体物和热污染水华赤潮 水污染的防治:控制污水的任意排放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综合治理。 水污染的防治:控制污水的任意排放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综合治理。练习 3. 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它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现用化学方法除去该废水中的有害成分最好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A. 食盐和硫酸 B. 胆矾和生石灰 C. 铁粉和生石灰 D. 苏打和盐酸 水污染的防治:控制污水的任意排放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综合治理。练习 3. 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它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现用化学方法除去该废水中的有害成分最好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A. 食盐和硫酸 B. 胆矾和生石灰 C. 铁粉和生石灰 D. 苏打和盐酸 5.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叫做土壤污染。 5.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叫做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 5.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叫做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 5.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叫做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 生活垃圾及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 5.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叫做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 生活垃圾及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 化肥、农药 5.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叫做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 生活垃圾及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 化肥、农药 大气沉淀物 5.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叫做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 生活垃圾及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 化肥、农药 大气沉淀物 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等 5.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叫做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 生活垃圾及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 化肥、农药 大气沉淀物 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等练习 4. 当前我国环保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指 A. 冶炼厂的白色灰尘 B. 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C. 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 白色建筑废料 5.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叫做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 生活垃圾及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 化肥、农药 大气沉淀物 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等练习 4. 当前我国环保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指 A. 冶炼厂的白色灰尘 B. 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C. 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 白色建筑废料(二)绿色化学完成P102的思考与交流(二)绿色化学完成P102的思考与交流绿色化学的核心之一:原子经济性绿色化学的核心之一:原子经济性 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实现“零排放”。即原子利用率100%.绿色化学的核心之一:原子经济性 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实现“零排放”。即原子利用率100%.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二:5R原则 Reduction——“减量” Reuse——“重复使用” Recycling——“回收” Regeneration——“再生” Rejection——“拒用”绿色化学示意图 绿色化学示意图 绿色化学示意图 绿色化学示意图 绿色化学示意图 绿色化学示意图 反应过程绿色化学示意图 反应过程绿色化学示意图 反应过程绿色生活方式“5R原则” “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绿色生活方式“5R原则” “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有机物的是 A. 乙酸,乙醇,淀粉 B. 金刚石,水,天然气 C. 大理石,干冰,一氧化碳 D. 酒精,小苏打,塑料 2.下列燃料燃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 煤 B. 酒精 C. 汽油 D. 氢气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有机物的是 A. 乙酸,乙醇,淀粉 B. 金刚石,水,天然气 C. 大理石,干冰,一氧化碳 D. 酒精,小苏打,塑料 2.下列燃料燃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 煤 B. 酒精 C. 汽油 D. 氢气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有机物的是 A. 乙酸,乙醇,淀粉 B. 金刚石,水,天然气 C. 大理石,干冰,一氧化碳 D. 酒精,小苏打,塑料 2.下列燃料燃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 煤 B. 酒精 C. 汽油 D. 氢气3.下列燃料中不属于矿物燃料的是 A. 天然气 B. 煤 C. 石油 D. 酒精 4.下列各气体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天然气 B. 水煤气 C. 甲烷 D.液化石油气 5.关于焦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焦炭就是煤 B. 焦炭是由煤隔绝空气强热后制得的 C. 焦炭是由木材隔绝空气强热后制得的 D. 焦炭可用作毒气的吸附剂3.下列燃料中不属于矿物燃料的是 A. 天然气 B. 煤 C. 石油 D. 酒精 4.下列各气体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天然气 B. 水煤气 C. 甲烷 D.液化石油气 5.关于焦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焦炭就是煤 B. 焦炭是由煤隔绝空气强热后制得的 C. 焦炭是由木材隔绝空气强热后制得的 D. 焦炭可用作毒气的吸附剂3.下列燃料中不属于矿物燃料的是 A. 天然气 B. 煤 C. 石油 D. 酒精 4.下列各气体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天然气 B. 水煤气 C. 甲烷 D.液化石油气 5.关于焦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焦炭就是煤 B. 焦炭是由煤隔绝空气强热后制得的 C. 焦炭是由木材隔绝空气强热后制得的 D. 焦炭可用作毒气的吸附剂3.下列燃料中不属于矿物燃料的是 A. 天然气 B. 煤 C. 石油 D. 酒精 4.下列各气体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天然气 B. 水煤气 C. 甲烷 D.液化石油气 5.关于焦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焦炭就是煤 B. 焦炭是由煤隔绝空气强热后制得的 C. 焦炭是由木材隔绝空气强热后制得的 D. 焦炭可用作毒气的吸附剂6.下列关于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 B. 煤的干馏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 煤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D. 煤除了主要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6.下列关于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 B. 煤的干馏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 煤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D. 煤除了主要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7.关于裂化和裂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裂解与裂化的产物中都含有不饱和烃 B.裂解与裂化都是为了得到气态烃 C.裂解与裂化的原料都是石油分馏产品 D.裂解与裂化都是为了使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 8.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①硫化橡胶 ②蔗糖 ③油脂 ④酚醛树酯 ⑤蛋白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7.关于裂化和裂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裂解与裂化的产物中都含有不饱和烃 B.裂解与裂化都是为了得到气态烃 C.裂解与裂化的原料都是石油分馏产品 D.裂解与裂化都是为了使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 8.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①硫化橡胶 ②蔗糖 ③油脂 ④酚醛树酯 ⑤蛋白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7.关于裂化和裂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裂解与裂化的产物中都含有不饱和烃 B.裂解与裂化都是为了得到气态烃 C.裂解与裂化的原料都是石油分馏产品 D.裂解与裂化都是为了使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 8.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①硫化橡胶 ②蔗糖 ③油脂 ④酚醛树酯 ⑤蛋白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 9.下列对于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 A.切成碎片,混在垃圾中填埋与土壤中 B.焚烧 C.倾倒在海洋中 D.用化学方法加工生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10.按照绿色化学原则,下列反应符合最理想原子经济性的是 A.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 B.乙烷与氯气反应制备氯乙烷 C.苯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乙苯 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 9.下列对于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 A.切成碎片,混在垃圾中填埋与土壤中 B.焚烧 C.倾倒在海洋中 D.用化学方法加工生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10.按照绿色化学原则,下列反应符合最理想原子经济性的是 A.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 B.乙烷与氯气反应制备氯乙烷 C.苯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乙苯 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 9.下列对于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 A.切成碎片,混在垃圾中填埋与土壤中 B.焚烧 C.倾倒在海洋中 D.用化学方法加工生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10.按照绿色化学原则,下列反应符合最理想原子经济性的是 A.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 B.乙烷与氯气反应制备氯乙烷 C.苯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乙苯 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11.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两种变化,本质上的不同是 A.加热的温度二者不同 B.获得的产品二者不同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不需要隔绝空气,后者需隔绝空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 B.煤的干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通过干馏可以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焦炭等产品 C.煤里主要含有碳及少量的其它元素,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煤是由非常复杂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化合物11.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两种变化,本质上的不同是 A.加热的温度二者不同 B.获得的产品二者不同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不需要隔绝空气,后者需隔绝空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 B.煤的干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通过干馏可以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焦炭等产品 C.煤里主要含有碳及少量的其它元素,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煤是由非常复杂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化合物11.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两种变化,本质上的不同是 A.加热的温度二者不同 B.获得的产品二者不同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不需要隔绝空气,后者需隔绝空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 B.煤的干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通过干馏可以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焦炭等产品 C.煤里主要含有碳及少量的其它元素,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煤是由非常复杂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化合物 13. 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其含量不得超过0.02mg/L。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 ②提高热能利用率 ③硫酸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SO2转化为SO3 ④使用CS2萃取煤炭中的硫 ⑤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后使用 A. 全部 B. ①②⑤ C. ①③⑤ D. ①③④ 13. 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其含量不得超过0.02mg/L。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 ②提高热能利用率 ③硫酸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SO2转化为SO3 ④使用CS2萃取煤炭中的硫 ⑤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后使用 A. 全部 B. ①②⑤ C. ①③⑤ D. ①③④ 14.下列关于乙烯和聚乙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乙烯常温下是气体,为纯净物;聚乙烯常温下是固体,为混合物 B. 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聚乙烯活泼 C. 取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分别相等 D. 取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 14.下列关于乙烯和聚乙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乙烯常温下是气体,为纯净物;聚乙烯常温下是固体,为混合物 B. 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聚乙烯活泼 C. 取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分别相等 D. 取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是只含有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含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石油的分馏是一个化学过程 D.石油裂解得到的裂解气中含不饱和的烯烃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是只含有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含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石油的分馏是一个化学过程 D.石油裂解得到的裂解气中含不饱和的烯烃 16. 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 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 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 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高温下能与碱性氧化物CaO反应生成CaSO3。因SO2与亚硫酸盐都具有还原性,生成的CaSO3在加热时被O2氧化为CaSO4。 16. 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 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SO2=CaSO3;2CaSO3+O2=CaSO4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高温下能与碱性氧化物CaO反应生成CaSO3。因SO2与亚硫酸盐都具有还原性,生成的CaSO3在加热时被O2氧化为CaSO4。 17.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18.绿色化学的目标是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防患于未然,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 C.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 D.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 17.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18.绿色化学的目标是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防患于未然,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 C.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 D.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 17.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18.绿色化学的目标是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防患于未然,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 C.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 D.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19.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它物品19.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它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