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酝酿(liànɡ) 黄晕(yùn) 发髻(jì) 静谧(mì)
B. 唱和(hé) 肥硕(shuò) 鳊鱼(biān) 乌桕(jiù)
C. 寥阔(liáo) 枯涸(ɡù) 清冽(liè) 梦寐(mèi)
D 澹澹(dàn) 耸峙(sǒnɡ) 栖息(qī) 高邈(miǎo)
2. 选出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
A. 烘托 陶冶 束手无策 呼朋引伴
B. 燎亮 风彩 花枝招展 抖擞精神
C. 和谐 荟萃 名副其实 咄咄逼人
D. 水藻 朦胧 繁花嫩叶 迫不及待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政策支持力度的大小,营商环境的好坏,是遵义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B.傍晚,我们登上娄山关观景台,映入眼帘的是似海苍山、如血残阳和阵阵涛声。
C.编入读本的这些生动的红色故事,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红军是再熟悉不过了。
D.近日,遵义城区投放了大量共享单车,这给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B. 熟悉 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 “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呦!”
6.依次在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读过杜诗,又有多少人从中汲取了精神能量,提升了人生境界。后代就有这样一位读者,认真阅读杜诗,人生得到升华,这位读者就是文天祥。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①文天祥说,我看到的、想到的、经受到的,杜甫都写过,我把杜诗重新组合起来,就可以表达我要诉说的一切
②这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经典诗词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文天祥在监狱里读杜诗,又把这些诗句重新组装成新诗,这样的《集杜诗》足足有200
首之多
④《集杜诗》告诉我们,支撑文天祥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就有杜甫的光辉诗篇
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7.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C.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8、默写填空
(1).《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天农村晚景,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
; 。
阅读理解
(一)阅读李白的两首送别诗,完成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1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1[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11.上面两首诗都有对于声音的描写,请你从“子规啼”和“踏歌声”中,分析诗人不同的心情。
12.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
, 。(写出连续两句)
(二)阅读组合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甲】
蛙声如潮
臧建立
①妩媚的夏天,响杨亮桐,鸡鸣狗吠,蝉叫虫吟。
②一场暴雨后,青蛙闪亮登场。一曲曲交响,一支支管弦,如雨繁密,如浪激越,如潮高昂。喊得风云际会,叫得敲鼓扬帆。河里水欢鱼跃,古老而青春的村庄袅袅地升起炊烟……
③村西的池塘,一片水汪汪,一片清凉凉。【A】微风吹过,错落有致的荷叶“哗哗”作响,二道凝碧的波痕向远方拓荡。蜻蜓双双成飞,尽情地嬉戏,痴情地点水。擅长弹跳的青蛙上窜下跃,左挪右移,上演着一幕又一幕“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舞台剧。特别是夜晚,以青蛙为主,众虫和鸣,打造出一部别致的夏夜乐剧。晚风习习,树影幢幢;夜色阑珊,月光妩媚。
④抑扬顿挫的蛙鸣中,一缕缕风清气顺,一篇篇丰收计划,一个个憧憬展望,一团团和和美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是丰收的使者,蛙鸣是丰收的琴音。“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蛙鸣中,游鱼戏水,稻花悄悄开放,稻香袅袅升起!
⑤“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蛙声从篱笆墙落下,唤醒了草色的青春朝气。起起落落的蛙鸣,春风吹又生的草色,跌宕起伏的人生。
⑥小时候,在夏天,夜夜枕着蛙声入眠。乡野大地,随处都有青蛙在不倦地鸣唱。在捉放蝌蚪的游戏中,在如雨如潮的蛙鸣中,我渐渐地长大;长大的我,在年年不断的蛙鸣中,踏上人生的征途,意气风发……
⑦川端康成说过:“一听到雨蛙的鸣声,我心田里,忽地装满了月夜的景色。”【C】蛙声如潮,我泅渡其中,自得其乐,慷慨前行!
(《散文百家》)
【文本乙】
雨的四季(选段)
刘湛秋
①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D】面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渴望着雨点,和远方的蝉鸣、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雨来临时的交响曲。
②【B】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3. 请结合甲文,探究“蛙声如潮”的深刻含义。
14. 抒情方式一般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请辨析甲文【A】句与乙文【B】句的抒情方式,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各自抒发的情感。
15. 下面关于两文的朗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提示:“·”表重读,“V”表停顿,“→”表稍稍延长。
A. 蛙鸣中,游鱼戏→水,稻花悄悄V开放,稻香V袅袅升起!
B. 只有在雨中,我才V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V有欢乐和泪水的。
C. 甲文第④段画线句朗读时语速稍快,语势逐句递增,情感昂扬饱满。
D. 甲文第⑥段作者借蛙声表达了对岁月易逝的一丝惆怅,语气需略低沉、凝重。
16.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第①段连用四个短句营造了青蛙登场前热闹欢快、喧嚣嘈杂的氛围。
B. 乙文第①段首句由春雨写到夏雨,用比拟手法写出了夏雨热烈粗犷的特点。
C. 甲文【C】句中“泅渡”本义是游泳而过,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被困住了,动弹不得”。
D. 乙文【D】句中“蝉鸣”“蛙鼓”两个动词,描绘出夏雨来临时紧张、令人畏惧的情状。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季节十二帖(节选)
林清玄
二月 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时一分。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壅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蛙说。“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六月 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飞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 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螺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jiǎ)角。
九月 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处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一月 立冬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绘夏秋两季的自然风光图。
。
18.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
。
19.“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最后一朵木棉落下的心情。
。
20.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赏析。
。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渐形成一个晚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21.作者为什么说“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此时的美超过一切”?
22.赏析文中第3段语言运用上的表达效果。
23.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条加以概述。
写作
24.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欢笑,有快乐,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痛苦,有迷茫……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一直难以忘怀吗?或是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想和大家分享呢?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答案
1、D 2.B 3.D 4.D 5.D 6.D 7.C
8、(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9、秋,以她的芳香宜人、内涵丰富给人喜悦;冬,以她的洁白无瑕、冰清玉洁令人爱慕。
10.示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愁心”寄托给了“明月”,让“明月”随风陪伴友人直到夜郎西,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也带到那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11.答案示例:“子规啼”写杜鹃鸟的叫声哀婉凄切,反映了诗人沉重忧伤的心情;
“踏歌声”写用歌声送别,悠扬轻快,反映出诗人轻松的心情。
12. 答案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案示例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案示例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3.“蛙声如潮”体现了古老村庄生机勃勃的青春景象和故乡美妙的自然风光;还代表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蕴含着“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成长的喜悦之情。
14.甲文【A】句借景抒情,句中的“别致”意思是新奇有致,间接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乙文【B】句直接抒情,句中的“爱恋”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5.C
16.A
17.示例:芒种农夫插秧图;小暑玫瑰花开图;白露登高眺远图。
18.“挣扎”原指用力支撑。在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玫瑰花开花的过程很艰难。
19.示例:木棉一边在风中起舞一边想:“树,别了。有你的支持,才有我火红的绚烂。兄弟姐妹们,我来了,这个冬天没有寒冷,因为我们的心紧紧靠在一起。繁华落尽后,不是落寞,而是一地的璀璨……”
20.示例:我最喜欢“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一句,这一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芒种时节特有的优美景致,句式整齐,语气渐强,突出了作者对芒种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1.秋日这一穗金黄因为独立存在从而体现了山村的岑寂。揭示到了秋日一切美艳都归于素洁,归于自然的道理。 22.运用比喻、对比(虚实结合)等表达技巧。选取山村秋收后一家人围聚炉火和谷仓的典型场景进行描写。 渲染了温馨、喜悦、满足(舒适)、实在(踏实真实)的氛围。揭示出希望不落空才会快乐的道理。 23.①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由美艳繁华而归于朴实无华的过程。
②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过程。
③生命在追求过程中,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固然令人欣喜;即使达不成目标,只要经历过,奋斗过,也可以无愧无悔。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