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课件+习题+学案)(打包6套)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 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课件+习题+学案)(打包6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3-19 22:05:36

文档简介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2013·威武市六中高一期末)用光洁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无色溶液中(  )
A.只有Na+ B.一定有Na+,可能有K+
C.一定有Na+和K+ D.可能有Na+和K+
【解析】 观察K+的焰色反应时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时说明有K+,无紫色时说明无K+。不通过蓝色钴玻璃时看到黄色火焰,说明含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B项正确。
【答案】 B
2.(2013·嘉峪关市一中高一期末)Na2O2与水反应能够产生O2,这一反应在呼吸面具、潜水艇及太空飞船中可为人体提供呼吸所用的O2。下面对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C.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
D.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O2产生
【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水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答案】 A
3.(2014·试题调研)在一定条件下,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入一体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容器内有足量的Na2O2固体)中,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1,用电火花不间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至原温,固体的质量增加14 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2,则p1?p2为(  )
A.9?4 B.7?3
C.7?6 D.6?7
【解析】 CO被氧气氧化成CO2,然后CO2被过氧化钠吸收后又产生氧气,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CO的质量,即反应相当于是CO+Na2O2===Na2CO3。所以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14 g,物质的量是0.5 mol;O2的质量为12 g,物质的量为0.375 mol,反应后剩余O2的物质的量为0.375 mol。则在此容器中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875?0.375=7?3,也就是压强之比为7?3。
【答案】 B
【点拨】 Na2O2与CO2、H2O等反应的相关计算比较复杂,但只要利用其反应规律就能轻松破解。(1)气体体积关系: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Na2O2时,气体减小的体积等于生成O2的体积。(2)固体质量关系:固体Na2O2相当于只吸收了CO2中的“CO”、H2O中的“H2”可看作发生相应反应:Na2O2+CO===Na2CO3、Na2O2+H2===2NaOH(实际上两反应不发生)。(3)转移电子关系:1 mol Na2O2参与反应时转移1 mol电子,生成1 mol O2时转移2 mol电子。(4)反应顺序关系: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气体混合物反应时,可视为Na2O2与CO2先反应,待CO2消耗完全后再与H2O反应。
4.(2013·惠阳高一月考)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4?1 B.3?3?2
C.6?7?3 D.6?9?0
【解析】 设混合气体中N2、O2、CO2的物质的量均为x mol,和Na2O2反应的CO2为a mol。
2Na2O2+2CO2===2Na2CO3+O2
2 1
a mol  mol
由题意知:=,
解得x=1.5a
所以反应后有:1.5a mol N2、2a mol O2、0.5a mol CO2,
所以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5a?2a?0.5a=3?4?1。
【答案】 A
5.(2014·试题调研)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再经过一步转化可得碳酸氢钠
B.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产生CO2较快的为NaHCO3
C.等物质的量的Na2O2、NaHCO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为纯净物
D.钠与O2反应时,由于O2的量不同,可分别生成Na2O或Na2O2
【解析】 选项A,Na―→NaOH―→Na2CO3―→NaHCO3,所以还需经过两步转化才能得到NaHCO3。选项B,Na2CO3与H+反应,需两步反应生成CO2,NaHCO3只需一步反应生成CO2,前者反应相对较慢,后者则相对较快,故可用盐酸进行鉴别。选项C,反应后得到NaOH、Na2CO3和O2的混合物。选项D,钠与O2反应,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可分别生成Na2O或Na2O2。
【答案】 B
【易错警示】 解答钠及其化合物的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顺序,如Na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2,缓慢氧化生成Na2O,只要Na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的电子数就相等。再如Na2CO3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和生成CO2的体积与反应顺序相关。这两点是同学们解答问题时极易错解的地方,需引起注意。
6.(2013·长沙市七中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粉(含NaHCO3)灭火剂能扑灭钠着火
B.Na2O2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1
C.Na2CO3和NaHCO3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D.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该物质一定含有钠元素
【解析】 NaHCO3在受热时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产生的H2O和Na反应产生可燃气体H2,A项错误;Na2O2中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O,二者之比为2 : 1,B项错误;Na2CO3+CaCl2===CaCO3↓+2NaCl,而NaHCO3不与CaCl2反应,C项错误。
【答案】 D
7.(2013·嘉峪关市一中高一期末)为了验证NaH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2CO3,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
B.溶于水后加BaCl2,看有无沉淀
C.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
D.取固体试样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解析】 Na2CO3+BaCl2===BaCO3↓+2NaCl,而NaHCO3不与BaCl2反应,因此可用BaCl2来验证NaHCO3中是否含有Na2CO3,B项正确;由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知C项错误;由NaHCO3+HCl===NaCl+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知D项错误;加热时,NaHCO3分解生成CO2而Na2CO3无变化,故不能用加热的办法来确定NaHCO3中是否含有Na2CO3,A项错误。
【答案】 B
8.(2013·张掖民乐高一期末)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答案】 D
9.(2014·经典习题选萃)1 mol Na2O2与2 mol 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CO3       B.Na2O2、Na2CO3
C.NaOH、Na2CO3 D.Na2O2、NaOH、Na2CO3
【解析】 (1)反应原理
2NaHCO3Na2CO3+H2O+CO2↑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2)反应顺序:当Na2O2与CO2、H2O(g)混合气反应时,应认为首先与CO2发生反应。
2 mol NaHCO3―→

【答案】 A
10.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 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 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A.3.38 g B.4.58 g
C.4.16 g D.4.41 g
【解析】 “差量法”是解化学计算题的主要技巧之一。假设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x,则:
2NaHCO3===Na2CO3+H2O+CO2↑ Δm
84×2 84×2-106=62 
x 0.31 g    
解得:x=0.84 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
5.00 g-0.84 g=4.16 g。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2013·桐城十中高一期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俗称________,其水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2)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CO2的量,前者________后者(填“>”、“<”或“=”)。
(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考查碳酸氢钠的性质。
【答案】 (1)NaHCO3 小苏打 碱
(2)HCO+H+===H2O+CO2↑ =
(3)2NaHCO3Na2CO3+CO2↑+H2O
12.(2013·惠阳高一月考)用脱脂棉花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________。
a.反应放热
b.棉花在空气中可以自燃
c.有O2生成
d.Na2O2在空气中可以自燃
(2)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以验证结论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c
(2)2Na2O2+2H2O===4NaOH+O2↑
(3)将长颈漏斗中的水加入到Na2O2中,在导管P处放一根带火星火柴
(4)若带火星的火柴复燃,且导管中的红墨水向导管口Q处移动,则说明结论正确
13.(2013·经典习题选萃)“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普通玻璃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近年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请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点燃酒精灯开始,试管及烧杯A、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结合化学方程式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气体受热膨胀,所以一开始加热,A、B烧杯中均有气泡逸出,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小试管内有水珠,说明NaHCO3分解,同时烧杯B溶液变浑浊,而烧杯A中无明显变化。
(2)当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取出,防止倒吸。
(3)从图示可以看出NaHCO3受热分解了,而Na2CO3受热没有分解,说明Na2CO3比NaHCO3稳定。
【答案】 (1)开始两烧杯中均有气泡冒出,加热一段时间后,大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小试管内壁上有水珠出现;烧杯A中无明显变化,烧杯B中出现白色浑浊
(2)先把导气管从烧杯中取出,再移去酒精灯
(3)NaHCO3的热稳定性不如Na2CO3,
2NaHCO3Na2CO3+CO2↑+H2O
14.(2014·试题调研)将Na2CO3和NaHCO3混合物19 g,充分加热后,收集到的CO2有1.12 L(标准状况),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300 mL水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求: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2NaHCO3Na2CO3+H2O+CO2↑
2×84 g 106 g 22.4 L
x y 1.12 L
x=8.4 g  y=5.3 g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19 g-8.4 g=10.6 g
(2)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
==0.5 mol/L。
【答案】 (1)10.6 g (2)0.5 mol/L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01课时)
1、多数金属单质都可以转化为化合物。金属化合物有 、 、 和金属元素的盐类,钠元素是一种 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 态存在。
2、NaOH是一种常见的 (填类别),俗称 、 、 。有强烈的 性。 固体NaOH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 ,容易吸收空气中的 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 。
3、氯化钠俗称 ,是重要的 品,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为 。
4、Na2O是 固体,属于 氧化物,Na2O2是 粉末, (是或不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

Na2CO3俗名 , 色固体,通常情况下其晶体分子带 个结晶水。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里容易失去    变成 。受热 分解,
溶解度比NaHCO3 。转化为NaHCO3的化学方程是: 。NaHCO3俗名 , 色固体,受热 分解,化学方程式是: 。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 叫焰色反应。做焰色反应一般用 丝,实验前后都应该用 将他们洗净,具体操作是 。钠的焰色是 色,钾的焰色应该 观察,颜色为: 。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1.Na2O和Na2O2
(1) 与水反应: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2) 与CO2 反应: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3)Na2O和Na2O2 的性质比较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色态


与H2O反应


与CO2 反应


物质类别


生成条件


稳定性


用途

保存


讨论 Na、Na2O、Na2O2 、NaOH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就会变质,最后产物是什么?




Na2CO3与NaHCO3
(1) 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Na2CO3 和NaHCO3 (各约1克)
 观察二者外观上的细小差别,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用手摸一摸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
 继续向试管内加入10 mL水,用力振荡,有什么现象?

 向试管内滴入1-2滴酚酞溶液,各有什么现象?

 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初步结论
步骤
Na2CO3
NaHCO3









初步结论


科学探究 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Na2CO3



NaHCO3



总结 Na2CO3 和NaHCO3 性质比较
物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色态


溶解性


与H+ 反应


与可溶性钡、钙盐


热稳定性


用途


思考1 Na2CO3和NaHCO3混合时的提纯方法?

思考2 Na2CO3 与HCl 反应时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如何?

思考3 如何鉴别Na2CO3 与NaHCO3

(4) 制取Na2CO3 的方法------侯德榜制碱法

3、焰色反应
(1)定义:
(2)实验:
仪器:
操作:
(3)用途:
练习1、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状况时放出的CO2体积相同
  B、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所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
  C、它们的质量相等时,在水中电离出相同数目的Na+ 
  D、它们的质量相等时,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物质的量相等的CO2 
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有钾元素
3、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
A.烧碱 B.硫酸氢钠 C.氢氧化钡 D.过氧化钠
4、过量的NaHCO3和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加热,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固体是 A. Na2O B.Na2CO3 C.Na2O2和Na2CO3 D.Na2O2和Na2O
5、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A. Na2CO3溶液 B. NaOH溶液 C.硫酸 D.稀盐酸
6、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水中溶解性:Na2CO3<NaHCO3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同浓度溶液与足量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度:Na2CO3<NaHCO3
D.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氧元素的化合价
颜色与状态
反应的条件与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与H2O的反应
与CO2的反应
与HCl的反应
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化学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化学式
外观
与HCl的反应
与CaCl2的反应
与Ca(OH)2的反应
主要用途
【自主检测】
1、Na2O属于下列分类标准中的
A.碱性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 D.金属氧化物
2、下列物质能区分Na2CO3与NaHCO3两瓶无色溶液的是:
A.CaCl2 B.Ca(OH)2 C.BaCl2 D.NaOH
3、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2CO3与HCl:
(2)NaHCO3与HCl:
※(3)Na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Ca(OH)2溶液:
交流提升
【知识体系完善】
一、过氧化钠的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相关结论

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

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

用手轻轻摸试管外壁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向沾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吹气
总结:Na2O2分别与H2O、CO2的反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各是什么物质?
(2)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分析钠着火时为什么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4)总结过氧化钠的用途:
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化学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滴入几滴水
加入10mL水,用力振荡
滴入1-2滴酚酞溶液
滴加同种稀盐酸
受热实验★
主要用途
1、总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不同:
(1)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与同浓度稀盐酸的反应:
(3)受热的稳定性:
2、相互的转化:
Na2CO3 NaHCO3
3、除杂:
(1)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
(2)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
4、鉴别:
(1)鉴别碳酸氢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2)鉴别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碳酸氢钠:
三、焰色反应
(1)概念: ;
(2)主要操作:
A.选择合适的火焰,一般 ,最好 ;
B.选择合适的载体,一般 ,也可 ;
C.采取正确的步骤,一般先 ;
再 最后 ;
D.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的正确方法是 。
【典型例题】
1、下列物质在适当条件下能放出氧气的是
①Na2O2,②Na2O,③KMnO4,④H2O2,⑤KClO3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水中溶解性:Na2CO3<NaHCO3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同浓度溶液与足量酸反应的速度:Na2CO3>NaHCO3
D.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
3、加热33.6g NaHCO3至没有气体放出时,剩余物质是什么?计算剩余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
4、13.7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10.6g,求原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
评价反馈
1、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生成NaOH的是
A.Na和H2O B.Na2O2和H2O
C.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 D.Ca(OH)2溶液和NaCl溶液
2、对2Na2O2+2CO2==2Na2CO3+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Na2O2是还原剂
C.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反应
D.是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3、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
A.烧碱 B.硫酸氢钠 C.氢氧化钡 D.过氧化钠
4、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 B. Na2CO3?10H2O C.Na2CO3 D.NaHCO3
5、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硫酸 D.稀盐酸
6、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碳酸氢钠溶液
7、将Na2O2投入CuCl2溶液中,可观察到下列现象:①有气泡产生;②生成蓝色沉淀;③蓝色沉淀中混有黑色固体。请写与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B. ;
C. 。
8、过氧化钠与铝粉混合物共18.3g,加入100ml 水,充分反应后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收集到5.6L气体(标准状况)
(1)收集到的气体成份是 ,体积比是 。
(2)计算反应后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设溶液体积不变) 。
9、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金属钠(假设氧化产物只有Na2O2)投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内的容器中,此时在容器中可收集到448mL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各步反应完全,并产生的所有气本全部被收集到容器中),以电火花引燃容器里的气体,最终剩余112mL气体(标准状况下)。求被氧化的金属钠中钠及Na2O2的物质的量。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金属氧化物的主要性质;认识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制法。
尝试用分类方法学习物质的性质。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2.Fe(OH)2、Fe(OH)3的性质及转化
难点:Al2O3的两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以铁锈、铜锈的形成及丰富多彩的颜料引入








复习回顾
以Na、Mg、Al、Fe为例说明金属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习探究
在以上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它们的组成有什么不同?性质有什么不同?
阅读教材P46第一自然段
归纳整理
化合物的性质与组成的关系
知识导入
一.氧化物
学习
交流
(1)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如何用铁矿石炼铁?
(2)生石灰的成分是什么?将生石灰加入水中,有什么现象?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实验探究
(1)各取少量Na2O、CaO、MgO、Fe2O3、CuO、Al2O3放入试管中
观察这些物质的颜色、状态
(2)分别加入2mL蒸馏水
观察是否溶解
(3)在固体溶解的试管中滴2—3滴酚酞,
观察颜色的变化
(4)在固体不溶解的试管中滴加1mol/L的盐酸
观察是否溶解,溶液的颜色如何变化
归纳整理
化学式
颜色
状态
与水反应的方程式(注明加入酚酞后溶液的颜色)
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注明反应后溶液的颜色)
Na2O
CaO
MgO
Fe2O3
CuO
Al2O3
归纳整理
指导学生总结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阅读教材P46—47,
(1)多数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2)多数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只有少数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或微溶性碱。
(3)多数不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探究
将新制的Al2O3放入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
观察有何现象
思考交流
铝与酸、碱是如何反应的?Al2O3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说明了什么?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归纳整理
Al2O3为两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的用途
思考讨论
钠表面的氧化物和铝表面的氧化膜都是金属氧化物,它们的外观形态和性质相同吗?对内层金属的保护作用一样吗?如何用实验证明?
复习回顾
(1)常见的金属氢氧化物中,哪些易溶于水?哪些微溶于水?哪些难溶于水?
(2)NaOH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归纳整理
碱的性质
知识导入
铁的氢氧化物
实验探究
(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FeCl3溶液、FeSO4溶液,然后逐滴加入NaOH溶液
观察有什么变化?
(2)另取一支试管加入FeSO4溶液,将NaOH溶液用长滴管插入FeSO4溶液液面以下,挤出NaOH溶液
观察有什么变化?
思考讨论
(1)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Fe(OH)2、Fe(OH)3是碱吗?它们不溶于水,能否溶于盐酸?
归纳整理
铁的氢氧化物
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
化学式
物理
性质
颜色、状态
水溶性
制法




转化
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热稳定性
思考讨论
(1)欲制取Fe(OH)2应注意什么问题?实验时如何操作?
(2)将Fe(OH)3加热失水能生成Fe2O3,将Fe(OH)2加热后能否生成FeO?为什么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氧化物
1.金属氧化物的通性:
2.几种重要的金属氧化物:
3.金属氧化物的用途:
二.氢氧化物
1.铁的氢氧化物
Fe(OH)2
Fe(OH)3
巩固训练:
1.用足量的CO还原32.0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
A.FeO B.Fe2O3 C.CuO D.Cu2O
2.将氢气通过10g氧化铜粉末加热片刻,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 .4g,那么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有1.6g水生成 B.有8.4g铜生成
C.有80%的氧化铜被还原 D.实验时所消耗的氢气不足0.2g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4.为了使Fe(OH)2氧化成Fe(OH)3而又不引入杂质,应向悬浊液中加入( )
A.氯水 B.HNO3 C.H2O2 D.Na2O2
5.根据你的了解,某种不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如果要判断它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还是两性氧化物,方法是 。
6.在制砖瓦时,用粘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 而制得红色砖瓦。若烘烧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浇水,窑内会产生大量的 气体。它们把该红色物质还原成黑色的化合物是 ,同时还有未烧的碳的颗粒,而制得了青色砖瓦。
7.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①过量盐酸


②过量CO
完全反应
请写出步骤③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是m,则每份试样X中的氧化铜的质量为 (用m表示)。
备课参考:
(一)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若该氧化物只能溶于盐酸,则属于碱性氧化物;若该氧化物只能溶于NaOH溶液,则属于酸性氧化物;若该氧化物既能溶于(反应)盐酸又能溶于(反应)NaOH溶液,则属于两性氧化物。
6.Fe2O3 ; CO、H2 ; FeO 、Fe3O4
7.Fe + 2H+ = Fe2+ + H2↑ Fe +Cu2+ = Fe2+ +Cu 0.625m
(二)视野拓展
Fe(OH)2的还原性很强,极不稳定。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
4Fe(OH)2 + O2 + 2H2O ==4Fe(OH)3
反应过程中迅速经历的颜色变化:白色 灰绿色 红褐色。
其中的灰绿色是一种中间过渡色。
既然Fe(OH)2是如此容易被氧化,那么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如何才能得到可保存较长一些时间的Fe(OH)2呢?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就能达到目的。
使用新配制的FeSO4溶液和NaOH溶液。
把配制溶液用的蒸馏水事先加热煮沸一下。
加入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的尖端插入FeSO4溶液液面以下。
如果在试管中FeSO4溶液液面上预先注入一层植物油,则生成的Fe(OH)2保存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Fe(OH)3受热分解会生成红棕色的Fe2O3粉末
2Fe(OH)3 === Fe2O3 +3H2O
但Fe(OH)2受热分解的情况可没有这么简单,有以下两种情况:
(1)干态Fe(OH)2 △ FeO △ O2 Fe3O4
(2)湿态Fe(OH)2 △ H2O O2 Fe(OH)3 △ Fe2O3
(三) 参考资料
1.《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
2.《1+1轻巧夺冠》同步讲解(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Ⅰ
课件24张PPT。 组织建设 钠的重要化合物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情景导学消防员常用水灭火,但有时水也能点火,你相信吗?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甲:用细长玻璃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实验激趣乙:用滴管向脱脂棉上滴几滴水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实验步骤:取一药匙Na2O2于试管中,加入约3mL水,依次验证产物,注意观察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 酚酞触摸外壁滴加酚酞变红振荡后褪色发烫复燃?实验探究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一般来讲,有些物质利用自身或与其它物质反应的中间产物的强氧化性,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起到漂白、消毒、杀菌的作用。 化学小百科化学百科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2. Na2O2的氧化性 实验步骤:取约3mL品红试液于试管中,加入一药匙Na2O2,注意观察现象。 品红实验探究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Na2O Na2O2 -2 -1 Na2O + H2O= 2NaOH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 =2Na2CO3+O2Na2O + +CO2 =Na2CO3 不褪色 褪色强氧化性知识整理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1、Na2O2应如何保存?密闭保存,远离可燃物。 2、Na2O2有哪些用途? (1)漂白剂 ;(2)呼吸面具或潜艇中的供氧剂;问题探究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 在面粉发酵或油条制作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发酵粉和食用碱,它们的
主要成分是什么,俗称什么?问题导学碳酸氢钠 小苏打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苏氏两兄弟碳酸钠碳酸氢钠 白色粉末白色晶体小苏打苏打现象解读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1)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异及其水溶液的酸碱性白色粉末,加H2O 结块成晶体,放热细小白色粉末,加H2O部分溶解,没有明显放热感觉振荡长时间后可溶解振荡长时间后,仍有固体残余溶液变红微红加水部分溶解,溶液碱性比Na2CO3的弱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溶液碱性比NaHCO3的强实验探究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图3-13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2)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如图3-13所示,分别用Na2CO3和NaHCO3做实验,观察现象。实验探究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3)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快慢实验步骤:在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8mL1.5mol/L盐酸,将等量(1.5药匙)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装入两个气球内,套在锥形瓶口,同时将两气球中的固体倒入锥形瓶,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探究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Na2CO3NaHCO3纯碱、苏打小苏打易溶于水可溶于水碱 性碱 性加热不分解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 =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速率:NaHCO3>Na2CO3总结感悟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Na2CO3+CO2+H2O=2NaHCO3不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量不同时产物不同,但均有沉淀产生Na2CO3+CaCl2=CaCO3↓+2NaCl不反应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发酵粉、灭火剂、治疗胃酸过多总结感悟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化学史话中国的制碱史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现象解读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为什么烟花会具有那么多的颜色呢?问题探究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问题探究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实验探究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 (2)实验步骤:“烧”“蘸”“烧”“洗”3、焰色反应:(1)定义:(3)注意:
①无论是金属的单质还是化合物,其焰色都相同;
②金属的化合物无论是溶液还是固体,其焰色相同。(4)结论: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5)应用:常用于检验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③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总结感悟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6)几种常见金属的焰色反应紫红色 黄色 紫色 砖红色 洋红色 黄绿色 绿色 总结感悟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1.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
同,这种物质是( )
(A)NaOH (B)Na2O (C)Na2O2 (D)NaHCO3C2.化学式与其俗名相符的是( )
(A)纯碱:NaOH (B)火碱:Na2CO3
(C)小苏打:NaHCO3 (D)熟石灰:CaOC当堂巩固第 * 页钠的重要化合物3.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过滤空气的最佳物质应该是( )
(A)NaOH (B)Na2CO3
(C)Na2O2 (D)NaHCO3C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是(? ? )
(A)NaOH??? (B)Na2O??? (C)Na2O2???? (D)NaClD当堂巩固课件3张PPT。铝的化合物[课前练习]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硫酸亚铁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2.过氧化钠与过量的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反应
3.酸性硫酸铁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
4.铝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铝单质与硫酸溶液反应
6.氢氧化铝和盐酸溶液反应
7.氯化铝溶液和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8.氯化铝溶液和氨水溶液反应
9.氧化铝和盐酸反应[课前练习]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氯化铝溶液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偏铝酸钠溶液和少量的盐酸反应
3.偏铝酸钠溶液和过量的盐酸反应
4.氯化铝溶液和过量的氨水溶液反应
5.偏铝酸钠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反应
6.偏铝酸钠溶液和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
7.明矾和氢氧化钡恰好沉淀硫酸钡
8.明矾和氢氧化钡恰好沉淀氢氧化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