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8 01: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4课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丝绸之路的
开通与经营西域
1.了解张骞两次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和东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知道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 认识新疆地区自汉朝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学习张骞、班超等人持之以恒、不忘使命、敢于冒险、不畏艰难的精神。(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了解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理解其对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
壹 文明的奠基者
——张骞出使西域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含义: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西

壹 文明的奠基者——张骞出使西域
招贤令
自高祖以来,我国人民屡遭匈奴侵扰。现招募一勇士,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重赏!
联合
进攻中原
控制奴役
背景:西域小国林立,被匈奴控制和奴役。匈奴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朝十分被动
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招募勇士做什么?
最终应募者是谁?
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丝绸之路开拓者,被称为“东方的哥伦布”
定不辱使命!
次数 目的 时间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
前138年
前119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联络大月氏(zhī) 夹击匈奴
阅读教材P78—79,完成“张骞出使西域的概况”表格。
没达到
达到了
率领随从100多人西出长安
被匈奴抓住,扣留10余年
成功逃脱,继续西行
大月氏不愿再与匈奴打仗
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
我到家咯!
张骞精神品质:为国分忧,不忘使命,不畏艰难险阻
壹 文明的奠基者——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唐朝敦煌壁画·局部)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意为开通道路。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壹 文明的奠基者——张骞出使西域
材料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
① 民族关系:促进汉朝与西域各民族友好往来,密切汉与西域的联系;
② 对外关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阅读两则材料,说说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壹 文明的奠基者——张骞出使西域
贰 文明的大动脉——
丝绸之路
贰 文明的大动脉——丝绸之路
张骞在联通西域以后,汉朝与西域的交流也更加密切。商人们载着货物往来东西。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后世称“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中。
在这条交通路线进行的贸易物品中,丝绸是中国输出的货物中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因此,李希霍芬将这条发端于中国的陆上交通线称之为“丝绸之路”。
李希霍芬
丝绸之路概念:
贰 文明的大动脉——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今新疆地区)
欧洲
西亚
中亚
陆上丝绸之路路线
【看图学史】结合地图找一找陆上丝绸之路经过了哪些地方?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北非
北非
贰 文明的大动脉——丝绸之路
物质上
文化上
丝绸、漆器、陶器、瓷器、铁器
葡萄、核桃、石榴、苜蓿、良种马、玻璃、香料……
造纸术、印刷术、凿井技术、铸铁技术……
歌舞、乐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动植物品种为主
手工业品
技术
宗教艺术
特点:
内容丰富;双向交流
西域
中国
你知道我们中原地区有哪些物品输出到西域吗?西域输入中国的物品有哪些?
意义:①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②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贰 文明的大动脉——丝绸之路
贸易往来
佛教传播
穿行于丝绸之路的人们将各自的文化、技术像种子一样沿途撒播。
经济商贸之路
物种传播之路
文化交融之路
科技交流之路
根据丝绸之路输入输出的商品,你认为丝绸之路可以概括为“什么之路”?
铸铁技术
贰 文明的大动脉——丝绸之路
在陆路繁荣的同时,海上交往也不甘落后,请在第81页标出“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主要航线。
▲汉朝海上航路图
向南:
东南沿海
中南半岛
马六甲海峡
孟加拉湾沿岸
斯里兰卡
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
转运至欧洲
山东沿岸
朝鲜半岛
日本
向北:
东南沿海→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欧洲地区
山东沿岸→黄海→朝鲜半岛和日本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贰 文明的大动脉——丝绸之路
▲唐代·敦煌壁画《商人遇盗图》
材料:由于丝绸之路跨度如此之广,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为其沿途安全提供保障,它就无法长期存在。汉王朝以其强大的国力,当之无愧的成为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开拓者和保护者,并为这条道路的畅通与繁荣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纪录片《中国通史》
丝绸之路长路漫漫、道路艰辛。商人货物安全吗?谁在守护?
叁 文明的守护所——
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叁 文明的守护所——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时间
最高长官
职责
管辖范围
意义
阅读教材P82,完善表格,并思考西域都护府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公元前60年
西域都护
颁行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
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叁 文明的守护所——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结合课本内容,归纳东汉对西域的治理措施、意义。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班勇再次出使西域
123年,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
73年,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联系。
叁 文明的守护所——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公元73年
甘英出使大秦,开辟通往西亚的道路
班超在西域期间
班超出使西域,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联系。
班超去世后
班超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改为西域长史府,继续管理西域
公元123年
意义: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结合课本内容,归纳东汉对西域的治理措施、意义。
投笔从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叁 文明的守护所——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班 超
甘 英
自张骞、班超之后,无数志士仁人行走在路上,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各族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丝绸之路逐渐失去
了昔日的光辉……
叁 文明的守护所——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思考:古代丝绸之路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提供哪些有益的经验?
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全方位交流。
课堂小结
提 供
保 障
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开通西亚;班勇经营西域;设西域长史府
目的:与乌孙结盟;加强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成果: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
阳关、玉门关以西,新疆及更远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成果: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陆上丝绸之路
西汉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北非
作用:东西方大动脉,贸易与文化交流,很大促进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
西域
第一次
第二次
对西域的管理
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奠 定 基 础
东汉
课堂实战
1、数千年前,中国、印度、阿拉伯一伊斯兰、西欧四大文化体系,汇流到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需归功于( )
A.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B.驻藏大臣的设置
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D.伊犁将军的设置
2、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归国后他向汉武帝汇报了在西域的见闻,使汉朝首次详细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之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史书中的“他”是( )
A.商鞅 B.董仲舒 C.张骞 D.郑和
A
B
3、吕思勉在《中国简史》中写到:“秦汉之世,是我国对内统一的时代,亦是我国向外拓展的时代。”下列史实能够实证西汉向外拓展的是( )
A.对匈奴和亲 B.张骞出使西域
C.引进良种马 D.反击匈奴
4、下图是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两枚汉代印章。这表明当时中央政府( )
A.在新疆地区推行和亲政策 B.重视新疆地区的农业垦殖
C.对新疆地区实行行政管辖 D.派大量军队巩固新疆边防
课堂实战
B
C
5、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能够证明( )
A.东汉时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汉武帝时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辖
C.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D.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时期 史实
西汉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治理。
东汉 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
C
课堂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