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8.3.3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8.3.3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18 14:1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
2020.1浙江选考
2020.7 浙江选考
2021.1 浙江选考
2021.7浙江选考
第20题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2022.1浙江选考
2022.6浙江选考
2023.1浙江选考
2023.6浙江选考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2024.1浙江选考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常见多过程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第一步: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第二步:确定研究过程中的初动能,末动
能,动能的变化量
第三步:对研究物体受力分析,明确各个
力做功情况,写出W合表达式
第四步:利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Ek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解题步骤
W合= Ek=
1.滑草场滑道模型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例题1如图所示AB为 圆弧轨道,半径为R=0.8m,BC是
水平轨道,长S=3m,BC处的动摩擦因数为μ= ,今有
质量m=1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起下滑到C点刚好停止。
g取10 m/s2,求
(1)物体在AB段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物体下滑到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多大?
2.U型槽模型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例题2 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 )
A.0.50m B.0.25m C.0.10m D.0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2024浙江第20题选考改编). 某固定装置的竖直截面如图所示,由倾角 的直轨道AB,半径R=1m的圆弧轨道BCD,长度L=1.25m、倾角为θ的直轨道DE,半径为R、圆心角为θ的圆弧管道EF组成,轨道间平滑连接。质量m=0.5kg的小物块a从轨道上高度为h静止释放,经圆弧轨道BCD滑上轨道DE,小物块a在DE段运动时动摩擦因数μ=0.25,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其它轨道均光滑,小物块a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 37°=0.6,cos 37°=0.8)
(1)若h=0.8m时,求小物块①第一次经过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②在DE上经过的总路程;
(2)若h=1.6m时,小物块a经过F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少。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3.过山车模型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例4如图甲所示,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竖直圆轨道上运行,可抽象为图乙所示的模型.倾角为45°的直轨道AB、半径R=10 m的光滑竖直圆轨道和倾角为37°的直轨道EF,分别通过水平光滑衔接轨道BC、C′E平滑连接,另有水平减速直轨道FG与EF平滑连接,EG间的水平距离l=40 m.现有质量m=500 kg的过山车,从高h=40 m处的A点由静止下滑,经BCDC′EF最终停在G点.过山车与轨道AB、EF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与减速直轨道FG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75.过山车可视为质点,运动中
不脱离轨道,g取10 m/s2.求: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1)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低点C时的速度大小;
(2)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过山车在D点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7×103 N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3)减速直轨道FG的长度x.
(已知sin 37°=0.6,cos 37°=0.8)
全程应用动能定理
解得x=30 m.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课堂小结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的应用
多过程问题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尤其是两头速度为零,但是中间过程比较复杂!
W合= Ek=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1.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有两种思路:
(1)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
(2)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所求解的问题不涉及中间的速度时,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更简便.
2.全过程列式时,涉及重力、弹簧弹力、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功时,要注意它们的特点.
(1)重力、弹簧弹力做功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
(2)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功的数值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杨绛的“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这句话警示人们要珍惜现在,努力把握好每一个时刻,不要让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忧虑干扰到当下的幸福。
心灵启迪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物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A点沿不光滑的轨道运动恰好到高为h的B点后自动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点,则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水平轨道与斜轨道平滑连接)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跟进训练2
2.(动能定理在往复运动中的应用)(2020·浙江高三开学考试)如图4所示,有一圆弧形的槽ABC,槽底B放在水平地面上,槽的两侧A、C与光滑斜坡aa′、bb′分别相切,相切处a、b位于同一水平面内,距水平地面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坡aa′上距水平面ab的高度为2h处沿斜坡自由滑下,并自a处进入槽内,到达b处后沿斜坡bb′向上滑行,到达的最高处距水平面ab的高度为h,若槽内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不考虑空气阻力,且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小物块第一次从a处运动到b处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mgh
B.小物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的动能等于2.5mgh
C.小物块第二次运动到a处时速度为零
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物块最终一定停在B处

图4
2
3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解析 在第一次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mgh-Wf=0-0,解得Wf=mgh,故A正确;
2
3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由于在AC段,小物块与轨道间有摩擦力,故小物块在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要减小,故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减小,第二次在AC段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比第一次要少,故第二次到达a(A)点时,有一定的速度,故C错误;
由于在AC段存在摩擦力,故小物块可能在B点两侧某一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跟进训练3 如图3所示,竖直面内有一粗糙斜面AB,BCD部分是一个光滑的圆弧面,C为圆弧的最低点,AB正好是圆弧在B点的切线,圆心O与A、D点在同一高度,θ=37°,圆弧面的半径R=3.6 m,一滑块质量m=5 kg,与AB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
(1)滑块在AB段上运动的总路程;
图3
答案 8 m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解析 由题意可知斜面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
知mgsin θ>μmgcos θ,
故滑块最终不会停留在斜面上,
由于滑块在AB段受摩擦力作用,
则滑块做往复运动的高度将越来越低,
最终以B点为最高点在光滑的圆弧面上往复运动.
设滑块在AB段上运动的总路程为s,
滑块在AB段上所受摩擦力大小Ff=μFN=μmgcos θ,
从A点出发到最终以B点为最高点做往复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2)在滑块运动过程中,C点受到的压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 102 N 70 N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解析 滑块第一次过C点时,速度最大,设为v1,分析受力知此时滑块所受轨道支持力最大,设为Fmax,
解得Fmax=102 N.
滑块以B为最高点做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过C点时,速度最小,设为v2,此时滑块所受轨道支持力最小,设为Fmin,从B 到C的过程,
解得Fmin=7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C点受到的压力最大值为102 N,最小值为70 N.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2023年1月浙江选考20.) 一游戏装置竖直截面如图所示,该装置由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θ=370的直轨道AB、螺旋圆形轨道BCDE,倾角θ=370的直轨道EF、水平直轨道FG组成,除FG段外各段轨道均光滑,且各处平滑连接。螺旋圆形轨道与轨道AB、EF相切于B(E)处.凹槽GHIJ底面HI水平光滑,上面放有一无动力摆渡车,并紧靠在竖直侧壁GH处,摆渡车上表面与直轨道FG、平台JK位于同一水平面。已知螺旋圆形轨道半径R=0.5m,B点高度为1.2R,FG长度LFG=2.5m,HI长度L0=9m,摆渡车长度L=3m、质量m=1kg。将一质量也为m的滑块从倾斜轨道上高度h=2.3m处静止释放,滑块在FG段运动时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摆渡车碰到竖直侧壁IJ立即静止,滑块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1)求滑块过C点的速度大小VC和轨道对滑块的作用力大小FC;
(2)摆渡车碰到IJ前,滑块恰好不脱离摆渡车,求滑块与摆渡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在(2)的条件下,求滑块从G到J所用的时间。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