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1-18 10:10:51

文档简介

阜阳一中2027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
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答案 B
【解析】
A、在显微镜下,物像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要从甲切换到乙,甲中要观察的物像先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b转换器切换至高倍镜并调节g细准焦螺旋,A错误;
B、从低倍镜切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变暗,调节e(反光镜)或h(遮光器)可使视野变亮,B正确;
C、显微镜镜头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时,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C错误;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是一致的,D错误。
故选B。
2.答案 C
【解析】
A、冰虫能在冰中生活,说明其体内的蛋白质在低温下有较高活性,A正确;
B、水可以与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结合形成结合水,B正确;
C、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不是因为氢键,而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不对称,C错误;
D.、冰虫体内水分子间存在弱吸引力即氢键,氢键不断地形成和断裂,使得水分子能够相对自由地移动,从而使水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答案 B
【解析】
A、一片银杏林包括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生态系统,A错误;
B、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因此银杏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B正确;
C、银杏叶中叶绿素分子式是C55HXOYN4Mg,所包含的C、H、O、N、Mg均为大量元素,C错误;
D、无机盐在银杏细胞中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B。
4.答案 A
【解析】
A、法国的比夏经过对器官的解剖观察,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组织构成。A正确;
B、细胞学说的建立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B错误;
C、罗伯特森根据电镜超薄切片中细胞膜展现的暗-亮-暗三条带,推测两边暗的条带是蛋白质,中间亮的部分是脂双层分子推断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C错误;
D、照片不算模型,D错误。
故选A。
5.答案 A
【解析】
A、CuSO4在检测饲料中蛋白质与检测生物组织还原糖的实验中作用不同,前者是与肽键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后者是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A正确;
B、乙醇梭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只含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不需要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加工,因此向乙醇梭菌注射被3H标记羧基端的亮氨酸,不可追踪其蛋白的合成与运输途径,B错误;
C、乙醇梭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故乙醇梭菌产生的蛋白质不需要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加工,C错误;
D、煮熟饲料中的蛋白质因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但其中的肽键并没有被破坏,D错误。
故选A。
6.答案 C
【解析】
A、RNA(包括microRNA)中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U),这是RNA区别于DNA的特征之一,A正确;
B、microRNA是单链RNA,单链RNA分子的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正确;
C、miRNA是蛋白质 - RNA复合结构,水解产物有氨基酸、核糖核苷酸等;而RNA初步水解产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
D、RNA贮存的遗传信息蕴含在4种碱基(A、U、G、C)的排列顺序中,D正确。
故选C。
7.答案 C
【解析】
A、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A正确;
B、油橄榄子叶富含脂肪,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因此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
C、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有机物的总量减少,但由于发生了有机物的转化,故有机物的种类增多,C错误;
D、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D正确。
故选C。
8.答案 B
【解析】
A、供观察用的黑藻,事先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这样可以使黑藻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叶片保持正常状态以便于观察,A正确;
B、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双层膜、基粒,B错误;
C、叶绿体分布会随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这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表现,C正确;
D、胞质的流动需要细胞骨架的参与,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B。
9.答案 B
【解析】
A、氨基酸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牛胰核糖核酸酶含4个二硫键,因此构成该酶的氨基酸有的含有C、H、O、N、S等元素,A正确;
B、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RNaseI后,无活性状态下的RNaseI空间结构被改变,但是肽键完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
C、洗脱巯基乙醇和尿素,RNaseI活性可以恢复,说明牛胰核糖核酸酶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后的结构变化是可逆的,C正确;
D、如果牛胰核糖核酸酶具有1条肽链,则氨基酸在脱水缩合过程中相对质量=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质量+形成二硫键脱去的H的相对质量=(124-1)×18+4×2=2222,D正确。
故选B。
10.答案 A
【解析】
据题可知,1分子多肽Z含有3个天冬氨酸,但不知这3个天冬氨酸的位置,分为四种情况:
① 3个天冬氨酸都不位于多肽Z的两端,且3个天冬氨酸不相连,要想得到1个天冬氨酸,需要用肽酶X、肽酶Y断裂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和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即需要断裂2个肽键,消耗2分子水,因此水解可得到这3个天冬氨酸需要消耗2×3=6分子水;
②3个天冬氨酸中有一个位于多肽Z的一端,且3个天冬氨酸不相连,要想得到位于一端的天冬氨酸,需要用肽酶X或者肽酶Y断裂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和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即需要断裂1个肽键,消耗1分子水,需要得到其他2个天冬氨酸,则需要断裂2个肽键,消耗2分子水,因此水解可得到这3个天冬氨酸需要消耗1+2×2=5分子水;
③3个天冬氨酸中有2个位于多肽Z的两端,且另一个天冬氨酸不与端部的天冬氨酸连接,要想得到位于一端的天冬氨酸,需要用肽酶X或者肽酶Y断裂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和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即需要断裂1个肽键,消耗1分子水,需要得到中间那个天冬氨酸,则需要断裂2个肽键,消耗2分子水,因此水解可得到这3个天冬氨酸需要消耗1+1+1×2=4分子水;
④3个天冬氨酸中有2个位于多肽Z的两端,且另一个天冬氨酸与端部的天冬氨酸连接,要想得到位于一端的天冬氨酸,需要用肽酶X或者肽酶Y断裂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和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即需要断裂1个肽键,消耗1分子水,要想得到与端部的天冬氨酸连接的天冬氨酸,还需要断裂1个肽键,消耗1分子水,因此,水解得到这3个天冬氨酸需要消耗1+1+1=3分子水。综上所述,该水解过程中消耗的水分子数可能是6、5、4、3,不可能是7,因此A错误、BCD正确。
故选A。
11.答案 D
【解析】
A、图甲中表示的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其中的含氮碱基种类有A、T、G、C、A错误;
B、主要存在于硝化细菌的拟核中的核酸为DNA,含4种碱基(A、T、C、G),图乙为核糖核苷酸,B错误;
C、若丙中N为T,则丙为DNA,其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若丙中N为U,则丙为RNA,RNA也可储存遗传信息,C错误;
D、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DNA和RNA,彻底水解产物有磷酸、核糖、脱氧核糖、A、T、C、G、U,共8种小分子物质,D正确。
故选D。
12.答案 B
【解析】
A、图示过程合成的有些蛋白质可能在内质网中被保留下来,执行如内质网驻留蛋白等特定功能,A错误;
B、内质网上水的生成主要与大分子的合成过程有关,特别是糖、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这些过程往往伴随着脱水缩合反应的发生,从而生成水分子,内质网上水的消耗则主要与大分子的修饰、加工和转运过程有关,B正确;
C、SRP结构类似物会与SRP竞争性地结合信号肽或SRP受体(DP),导致核糖体无法附着在内质网上,不会导致新生肽在内质网内错误折叠,C错误;
D、SRP受体合成缺陷的细胞中,肽链不能进入内质网,不会形成分泌蛋白,即分泌蛋白不会在内质网腔中聚集,D错误。
故选B。
13.答案 A
【解析】
A、科研人员用特定荧光物质处理变形虫,发现移动部分的细胞质中聚集有被标记的纤维网架结构,并伴有纤维的消长,细胞骨架对细胞形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所以被荧光标记的网架结构属于细胞骨架,与变形虫的形态变化有关,A正确;
B、摄入的食物进入溶酶体中,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分解为小分子,B错误;
C、变形虫通过胞吞方式摄取食物,该过程需要质膜上的蛋白质进行识别,C错误;
D、变形虫移动过程中,纤维的消长是由于其构成蛋白的不断组装与去组装所致,D错误。
故选A。
14.答案 D
【解析】
A、伞藻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A正确;
B、从图中实验可以看出,伞藻的伞帽形态与假根有关,因为假根中有细胞核,B正确;
C、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进行核移植实验是可行的方法,C正确;
D、细胞质中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D错误。
故选D。
15.答案 B
【解析】
①人是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只能独立完成部分生命活动,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题中叙述错误。
②转换高倍镜时,不能升高镜筒,应该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题中叙述错误。
③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如蓝细菌,又有异养生物如大肠杆菌。题中叙述正确。
④蛋白质是目前已知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样的分子,课本28页。题中叙述正确。
⑤核酸分子中,五碳糖∶磷酸∶含氮碱基=1∶1∶1。题中叙述正确。
⑥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但植物细胞并不是都有叶绿体。题中叙述错误。
⑦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题中叙述正确。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1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微量元素 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分)
(2)蛋白质 双缩脲 ①②④
(3)斐林 砖红色沉淀 淀粉水解、脂肪转化为还原糖(2分)
(4)2(或1~3)
【解析】
(1)微量元素有铁、猛、锌、铜、硼和钼,锰属于微量元素,藜麦叶片中叶绿素含有镁元素,这说明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2)由图可知,藜麦干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鉴定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①试管、②滴管、④量筒,该实验不需要加热,所以不需要③酒精灯,该实验不需要观察细胞结构,所以不需要⑤显微镜。
(3)鉴定还原糖的方法是加入一定量的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证明含有还原糖。由图可知,藜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下降,种子内除了蛋白质、脂肪,还有淀粉,故种子萌发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淀粉水解、脂肪转化为还原糖。
(4)必须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氨基酸,共8种。由图可知,种子萌发2天氨基酸含量最高,故藜麦萌发种子营养价值较高的时期是萌发2d(或1~3d)。
17.(11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 口腔上皮细胞 与另外两种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还含有核膜、细胞器膜等膜结构,会对制备纯净的细胞膜产生干扰(2分) 蛋白质 脂质
(2)磷脂的“头部”将与水接触,“尾部”将与苯接触,分布成单层(2分)
(3)降低 提高 胆固醇能使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分)
【解析】(1)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支原体细胞、口腔上皮细胞都没有细胞壁,在清水中都容易吸水涨破,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膜和细胞器膜,支原体细胞是原核细胞,液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但口腔上皮细胞中含有核膜和细胞器膜,用其做实验材料时会导致提取的细胞膜不纯。双缩脲试剂可以与蛋白质反应,颜色变化为紫色,在制得的膜成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如果产生紫色反应,则说明细胞膜成分中含有蛋白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不易穿过细胞膜,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还有脂质。
(2)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如果将磷脂分子置于水—苯的混合溶剂中,磷脂分子的“头部”将与水接触,“尾部”将与苯接触,分布成单层。
(3)根据图分析,在较高温度时,与不含胆固醇的人工膜相比,含胆固醇的人工膜微粘度高,膜的流动性差,说明胆固醇在较高温度时能降低膜的流动性;在较低温度时,与不含胆固醇的人工膜相比,含胆固醇的人工膜微粘度低,膜的流动性高,说明胆固醇在较低温度时能提高膜的流动性。以上结果说明胆固醇能使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18.(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数目和种类
(2) 增加 6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调节
(3) 空间结构 肽键
(4)HOWTOUSEOVERLAPS(2分)
【解析】(1)由图可知,利用特定方法切下蛋白质N端的残基并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数目和种类。
(2)形成二硫键时会脱去两个H原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2,则断开二硫键时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图中共3个二硫键,则相对分子质量增加6。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胰岛素都由51个氨基酸构成,且氨基酸种类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大致相同,则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胰岛素的主要差别在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胰岛素和其他激素一起维持人体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体现了蛋白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3)强酸、强碱重金属可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酸发挥作用时,不仅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而且还能使肽键断开,以得到单个氨基酸。
(4)分析图2可知,H为N端残基,S为为C端残基,分析两套肽段,可知(N端)起始序列为HOWT,结合第二套肽段接下来的序列为OU,再返回第一套序列为S,结合第二套肽段接下来序列为EO,再到第一套序列为VE,再到第二套肽段序列为RL,再返回第一套肽段序列为A,再回第二套序列为PS,再进行整理,则该蛋白质完整的氨基酸序列:(N端)HOWTOUSEOVERLAPS(C端)。
19.(14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脂肪 (2)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重合程度高(2分) 从脂滴转运到线粒体(2分)
(3)在营养匮乏时,溶酶体可降解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释放脂肪酸(2分) 不含有3-MA的无机盐缓冲液 含有3-MA的无机盐缓冲液 细胞中脂滴的数量 实验组细胞中脂滴的数量少于对照组(2分)
(4)脂肪酸无法及时转运到脂滴(或脂肪酸无法及时转运到线粒体)(2分)
【解析】(1)在无机盐缓冲液中培养的目的是使细胞处于营养匮乏状态,此时细胞需要动员自身储存的物质来供能。因为糖类代谢异常时,脂肪可分解为脂肪酸供能,所以这里动员的是脂肪为细胞供能。
(2)据图分析,标记的脂肪酸能被细胞吸收并存储于脂滴中,依据是在0h时就有红绿荧光重合,这表明标记的脂肪酸能被细胞吸收并存储于脂滴中,因为绿色荧光标记脂滴,红色荧光标记外源脂肪酸,两者重合说明脂肪酸进入了脂滴。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细胞中,从图中可以看出红蓝荧光重合度随时间增加,红绿荧光重合度随时间降低,所以脂肪酸的转运路径是从脂滴转运到线粒体。
(3)溶酶体参与细胞自噬,可分解细胞内的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若脂滴中的脂肪酸来源与溶酶体参与的细胞自噬有关,那么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下,营养匮乏时,细胞自噬过程中溶酶体分解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产生脂肪酸,从而使脂滴数量增加。欲为该推测提供实验证据,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和3-MA(一种自噬抑制剂)为材料设计实验,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添加3-MA,因变量是细胞中脂滴的数量。
①实验思路:对照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置于不含有3-MA的无机盐缓冲液中培养,实验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置于含有3-MA的无机盐缓冲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脂滴的数量。
②预期结果:实验组细胞中脂滴的数量少于对照组。因为如果脂滴中的脂肪酸来源与溶酶体参与的细胞自噬有关,那么抑制自噬后,脂滴数量就不会增加或者增加很少。
(4)从脂肪酸转运路径的角度推测,细胞出现脂毒性的原因可能是脂肪酸无法及时转运到脂滴(或脂肪酸无法及时转运到线粒体),导致细胞质基质中游离脂肪酸不能及时被转运到线粒体供能而过量堆积,从而发生脂毒性。
20.(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内质网、高尔基体(2分)
(2)染色质(2分) 遗传物质平均分配(2分)
(3) ①泛素 吞噬泡
②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或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2分)
【解析】(1)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内质网可形成包裹蛋白质的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也可形成包裹蛋白质的囊泡。将蛋白质运送到细胞质膜,所以动物细胞中能产生膜泡的结构一般有图1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器膜、细胞质膜和核膜等真核细胞内的膜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所以动物细胞中参与细胞生物膜系统组成的结构有图1中的①高尔基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
(2)图2中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c]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的形态,有利于形成子细胞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3) ①据图分析可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泛素标记,被标记的蛋白会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吞噬泡,最后融入溶酶体中,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阜阳一中2027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1为光学显微镜的示意图,字母a~h为显微镜的不同结构。图2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蚕豆叶表皮细胞,其中乙为甲图中所指细胞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甲切换到乙,需先将要观察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c切换至高倍镜并调节g
B.从甲切换到乙后,视野变暗,可调节图1中的e或h使视野变亮
C.显微镜镜头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D.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2.冰虫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在冰中生活的动物,昼伏夜出。当温度持续高于5℃时会发生“自溶”,虫体会产生溶解酶将自身溶解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冰虫体内的蛋白质在低温下也有活性,保证冰虫在冰中生活
B.冰虫体内的水可与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结合形成结合水
C.冰虫体内水分子间的氢键使水成为极性分子,并具有较高的比热容
D.冰虫体内水分子间的弱吸引力称为氢键,其形成与断裂使水具有流动性
3.银杏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与其同纲目的其他植物都已经纷纷灭绝,它见证了地球几亿年的发展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片银杏林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群落层次
B.银杏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C.银杏叶中叶绿素分子式是C55HXOYN4Mg,包含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无机盐在银杏细胞中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4.生物学现有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下列有关科学家及其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法国的比夏经过对器官的解剖观察,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B.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使生物学研究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
C.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亮—暗—亮三层结构,提出膜的静态统一模型
D.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细胞的亚显微照片
5.我国首次实现从CO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具体是以钢厂尾气中的CO为碳源、以氨水为氮源,经优化的乙醇梭菌(芽孢杆菌科)厌氧发酵工艺,22秒就可转化出乙醇和乙醇梭菌蛋白,该蛋白的类别划分与饲料行业常用的酵母蛋白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uSO4在检测饲料中蛋白质与检测生物组织还原糖的实验中作用不同
B.向乙醇梭菌注射被3H标记羧基端的亮氨酸,可追踪其蛋白的合成与运输途径
C.乙醇梭菌产生的蛋白质可能需要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加工
D.煮熟饲料中的蛋白质因空间结构和肽键被破坏,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6.科学家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因发现microRNA及其作用获得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microRNA是由20~23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RNA。在发挥作用之前,microRNA需要同细胞内的某些蛋白质结合形成蛋白质-RNA复合(miR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icroRNA中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U)
B.microRNA中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miRNA与RNA初步水解产物都是4种核糖核苷酸
D.RNA贮存的遗传信息蕴含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7.甘肃陇南的“武都油橄榄”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果肉呈黄绿色,子叶呈乳白色,均富含脂肪。由其生产的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
B.苏丹Ⅲ染液处理油橄榄子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D.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8.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供观察用的黑藻,事先应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
B.该实验可观察到黑藻细胞叶绿体中存在双层膜和基粒
C.叶绿体的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D.细胞质流动现象可能与线粒体和细胞骨架等结构有关
9.牛胰核糖核酸酶(RNaseI)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含4个二硫键,是一种内切核酸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RNaseI,可将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洗脱巯基乙醇和尿素,RNaseI活性可以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牛胰核糖核酸酶的氨基酸中,有的含有C、H、O、N、S等元素
B.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RNaseI后,RNaseI不能再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C.牛胰核糖核酸酶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后的结构变化是可逆的
D.如果牛胰核糖核酸酶具有1条肽链,则氨基酸在脱水缩合过程中相对质量减少2222
10.肽酶X专一作用于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一作用于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经肽酶X、肽酶Y共同处理,某链状多肽分子Z(氨基酸总数大于3个)水解可得到3个天冬氨酸,该水解过程中消耗的水分子数不可能是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11.如图是构成核酸的两种核苷酸及它们形成的核苷酸链(N表示某种碱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含氮碱基种类有A、U、G、C
B.主要存在于硝化细菌的拟核中的核酸含图乙的4种碱基
C.若丙中N为T,则丙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乙,若丙中N为U,则不可储存遗传信息
D.将洋葱根尖细胞中的核酸分子彻底水解后,可得到8种小分子物质
12.科学家推测,游离核糖体合成的新生肽上的一段信号序列,可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后与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DP)结合,进而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蛋白质的合成,这就是信号肽假说,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合成的蛋白质最终会被分泌到细胞外
B.内质网上既可以有水的生成,又会发生水的消耗
C.若加入SRP结构类似物,会导致新生肽在内质网内错误折叠
D.SRP受体合成缺陷的细胞中,分泌蛋白会在内质网腔中聚集
13.变形虫可通过细胞表面形成临时性细胞突起进行移动和摄食。科研人员用特定荧光物质处理变形虫,发现移动部分的细胞质中聚集有被标记的纤维网架结构,并伴有纤维的消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荧光标记的网架结构属于细胞骨架,与变形虫的形态变化有关
B.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将摄入的食物分解为小分子
C.变形虫通过吞噬摄取食物,该过程不需要质膜上的蛋白质参与
D.变形虫移动过程中,纤维的消长是由于其构成蛋白的不断组装所致
14.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细胞核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B.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与假根有关
C.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
D.伞柄和假根中都有细胞质,但细胞质中没有遗传物质DNA
15.进入21世纪以来,生物学领域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可以预见,随着生物学与工程学、信息学、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入,生命科学将迎来更大突破与革新,成为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关键科学。以下是我们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所学知识的相关叙述,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人体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可以说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②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需先上升镜筒,以免物镜与装片挤压损坏
③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④蛋白质是目前已知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样的分子
⑤核酸分子中,五碳糖∶磷酸∶含氮碱基=1∶1∶1
⑥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⑦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A.5项 B.4项 C.3项 D.2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1分)藜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唯一一种能满足人类所需的全部营养的食物资源,被誉为“营养黄金”。某研究小组为了解藜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价值较高的最适时期,研究了藜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1)藜麦种子中的矿物质含量几乎都高于常见粮食,其中锰的含量非常丰富,锰属于 (填“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藜麦叶片中叶绿素含有镁元素这一事实说明无机盐的重要作用是: 。
(2)据图分析可知,藜麦干种子中 (填有机物名称)的含量最高。为了检测藜麦种子发芽过程中该物质含量的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藜麦种子的提取液中,分别加入 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 (选填下列序号)。
①试管②滴管③酒精灯④量筒⑤显微镜
制备藜麦萌发种子研磨提取液时,加入一定量的 试剂,经水浴加热处理后出现 ,可证明其中含有还原糖。种子萌发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两点即可)。
(4)可以通过测定藜麦种子中氨基酸的含量来评价其营养价值,据图分析可知,藜麦萌发种子营养价值较高的时期约是萌发的第 d。
17.(11分)科学家对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历程。现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支原体细胞、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对生物膜进行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细胞膜从某种细胞中分离出来。动物细胞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要想利用此原理制备纯净的细胞膜,最不应该选择的材料是 ,理由是 。在制得的膜成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如果产生紫色反应,则说明细胞膜成分中含有 ;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不易穿过细胞膜,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还有 。
如果将磷脂分子置于水—苯的混合溶剂中,磷脂分子会如何分布?

(3)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进行膜成分研究时发现,胆固醇是其重要的组成成分。为了分析胆固醇的作用,科学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检测不同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的微粘度(与膜的流动性呈负相关),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胆固醇在较高温度时能 膜的流动性,在较低温度时能 膜的流动性。这说明胆固醇对膜流动性的作用是 。
18.(9分)遗传物质DNA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所以现在许多蛋白质的序列是直接从DNA的序列推演而来的。但传统的多肽测序方法也依然使用广泛,这是因为传统方法能够揭示许多在基因序列中不清楚的细节。蛋白质化学测序与一些新的方法互补,提供多种途径以获得氨基酸序列数据。这些数据对生物化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是关键的。一般的多肽测序方法包含了以下几个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2中不同字母表示不同的氨基酸残基。下面用黑线连接表示的是一个肽段。
(1)第一步:利用特定方法切下蛋白质N端的残基并分析,以初步判断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 (填“数目”“种类”或“数目和种类”)。
(2)第二步:拆分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和断开二硫键。图1为某种胰岛素的结构示意图,断开所有二硫键后,所得到的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 (填具体数值)。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胰岛素都由51个氨基酸构成,且氨基酸种类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大致相同,那么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胰岛素的主要差别在于 ;胰岛素和其他激素一起维持人体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体现了蛋白质能够 机体的生命活动。
(3)第三步:分析每一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一般先将完整的多肽链用不同的方法断开后形成若干小肽段,然后再来分析小肽段中的氨基酸序列。在分析小肽段中的氨基酸序列时,主要使用酸来完全水解肽段以得到各种氨基酸。理论上,酸也可以直接作用于蛋白质,其发挥作用时,不仅可以破坏蛋白质的 ,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而且还能使 断开,以得到单个氨基酸。
(4)第四步:氨基酸全序列的重建。图2表示用两种方法处理同一种只由一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后得到的两套实验数据,请写出该蛋白质完整的氨基酸序列:
(N端) (C端)。
19.(14分)在特定环境下,细胞会以一种独特而精细的方式,依赖溶酶体对自身部分物质或结构进行处理,这个过程称为细胞自噬。脂肪酸和甘油合成脂肪存储于脂滴中。糖类代谢异常时,脂肪可分解为脂肪酸为机体供能。为研究脂肪酸供能的转运路径,科研人员让小鼠成纤维细胞摄入红色荧光标记的外源脂肪酸后,分别置于细胞培养液和无机盐缓冲液中培养,用绿色荧光、蓝色荧光分别标记细胞的脂滴和线粒体,分析荧光重合程度,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目的是使细胞处于营养匮乏状态,动员 为细胞供能。
(2)据图分析,标记的脂肪酸能被细胞吸收并存储于脂滴中,依据是
;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细胞中,脂肪酸的转运路径是 。
实验结果发现,在一定时间内,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细胞中脂滴的数量增加。推测脂滴中的脂肪酸来源与溶酶体参与的细胞自噬有关,理由是
。欲为该推测提供实验证据,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和3-MA(一种自噬抑制剂)为材料设计实验,完善实验思路并写出支持推测的预期结果。
①实验思路:对照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置于 中培养;实验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置于 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

②预期结果: 。
在营养匮乏状态下,有些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会出现游离脂肪酸的过量堆积,导致脂毒性的发生。从脂肪酸转运路径的角度推测,细胞出现脂毒性的原因是
(答出1点)。
20.(10分)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细胞核等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内具有一套调控“自身质量”的生理过程,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膜泡是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在膜泡中形成囊泡,动物细胞中能产生膜泡的结构一般有图1中的
(直接填写对应细胞器名称)。
(2)图2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填具体名称),在细胞分裂时,该结构高度螺旋化的形态有利于 。
(3)研究发现,一些蛋白质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而导致其在细胞内堆积,影响细胞的功能,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也会影响细胞的功能。细胞通过图3所示机制进行调控。
①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 标记,被标记的蛋白质会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 ,最后融入溶酶体中。
②细胞通过图3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意义是

生物学试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