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七年级历史上册2024年版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义务教育七年级历史上册2024年版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8 11:1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1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双方: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
目的:争夺国家统治权
结局: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一、楚汉之争
势力强大
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力量由弱变强
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运筹帷幄不如张良
治理国家不如萧何
统军作战不如韩信
思考一下,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呢?
一、楚汉之争
注重收揽民心
善用人才
一、楚汉之争
西楚霸王
汉王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楚汉之争
一、楚汉之争
汉高祖刘邦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刘邦
都城:长安
二、汉初之策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
二、汉初之策
1.汉初的社会状况
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汉初之策
2.休养生息政策
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治国思想:吸取秦亡的教训,主张
清静无为,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黄老之学
士兵复员返乡务农
释放奴隶为平民
减轻农民赋税
减免徭役和兵役
增加农业劳动力
稳定民心鼓励生产
二、汉初之策
3.民族关系
政策:汉高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作用: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有利于民族融合
二、汉初之策
4.汉初之策的效果
休养生息
和亲政策
影响: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的汉朝初期,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三、文景之治
1.文帝、景帝采取的措施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轻徭薄赋,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於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
汉文帝霸陵
汉景帝阳陵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2.经济发展状况
素纱单衣
云纹漆鼎
①纺织、漆器等手工业有所发展
②商业发展,出现了大商人
③长安城初具规模
④边境贸易往来频繁
3社会状况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
中国古代盛世的基本特征
秦亡汉兴的启示:
残暴统治必然失去民心,导致国家灭亡。
只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勤俭治国,百姓才会拥护统治者,才能安居乐业。
得民心者得天下
课堂小结
一、楚汉之争,西汉建立
二、汉初之策,休养生息
三、文景之治,开创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