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赤壁之战示意图
《三顾茅庐图》(局部)
新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能够运用时间和空间要素简要叙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过程,能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的整体进程中分析两场战役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列表对比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分析两场战役曹操军队一胜一败的原因,归纳影响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提高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历史解释)
◆3.了解魏蜀吴三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表现,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一、官渡之战
一、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状况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任务一: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景象:《蒿里行》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
原因: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乱不断。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译文:尸骨曝露于荒野无人收埋,千里之间荒无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仅有一人幸存,想起来就让人心感悲伤。
解读:《蒿里行》是曹操的诗作,记述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材料是其中的四句。
一、官渡之战
2.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任务二:阅读教材,概括曹操在群雄割据中异军突起的原因?
原因:
政治:
用人:
军事:
经济:
京剧《捉放曹》
中曹操的扮相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主动权
招揽各种人才(荀彧、许攸、郭嘉)
收编黄巾军精锐,壮大队伍
实行屯田,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了流民的生计和军粮问题,为曹操统一北方定了经济基础,也稳定军心,提高军队战斗力。
曹操成为北方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首领。
一、官渡之战
3.官渡之战的经过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任务三:识读地图,阅读教材,简述官渡之战的基本过程。
原因:
过程:
结果:
官渡之战示意图
另一政治军事集团袁绍为首,占据黄河以北,地广人众,兵多粮足。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方。
200年,曹军与袁军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用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的战术;偷袭袁军后勤供应营地,烧毁军粮,袁军军心涣散。
曹军胜利
一、官渡之战
4.特点、影响、性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任务四:研读史料,思考官渡之战有何影响?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特点:
影响:
性质:
官渡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毛泽东评价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
官渡之战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官渡之战是曹军和袁军两大军阀的争霸兼并战争。
二、赤壁之战
二、赤壁之战
1.背景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任务一:观看视频,阅读教材,简述赤壁之战爆发的背景。
背景: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策,孙权接受周瑜和诸葛亮的建议,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三顾茅庐图》(局部)
二、赤壁之战
2.经过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观看视频:赤壁之战
二、赤壁之战
2.经过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任务二:结合地图,请你简述赤壁之战的基本过程。
时间:
双方兵力:
地点:
战术:
结果:
成语故事:
赤壁之战示意图
208年
曹军20余万VS孙刘联军约5万
赤壁
诈降计策、火攻战术
孙刘联军胜利
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二、赤壁之战
3.特点、影响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任务三:阅读史料,思考赤壁之战有何特点?对当时局势有何影响?
特点: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影响: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丽(shī)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元朝曲作家阿鲁威《蟾宫曲·山鬼》
二、赤壁之战
4.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任务四:诸葛亮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策略?与赤壁之战有什么关系?
这段话体现了诸葛亮希望孙刘联合抗曹的策略。这一战略促成了孙刘联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诸葛亮曾对孙权说: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三国志 ·诸葛亮传》
译文|并且北方人不习惯水战,还有荆州降附曹操的人,是被军势所逼迫,并非心服。现在将军您果真能命令猛将统率数万兵马,与刘备一起谋划、同心协力,一定能打败曹军。曹军失败,曹操必定回到北方,这样孙刘的势力就会强大,鼎足的局面就形成了。成败的关键就在今天。
二、赤壁之战
5.对比总结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任务五:结合所学,填写表格,对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分析两场战役曹军一胜一败的原因,并归纳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
因素:一是战术运用。这两场战役中,兵力少的一方战术运用得当,准备充分;兵力多的一方出现战术失误,轻率出战,对战争形势没有很好掌控。二是主帅表现。这两场战役中,兵力少的一方,主帅能够谨慎、沉着应对战争;兵力多的一方,主帅骄傲自大,轻视对手。
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200年 208年
双方兵力 袁军(11万) 曹军(2万) 曹军(20万)
孙刘联军(5万)
战略战术 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奇袭对方粮仓 诈降计策、火攻
结果 曹军胜利 孙刘联军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1.魏蜀吴的建立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任务一:结合地图,制作魏蜀吴建立的基本情况示意图(时间、都城、相对地理位置、统治范围)
三国鼎立形成,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262年)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汉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9年
孙权
建业
三国鼎立局面示意图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2.魏蜀吴的发展情况——魏国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任务二:观察图片,阅读教材,简述魏蜀吴三国的发展情况。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柳龙骨车》中的牛转翻车曹魏马钧改进了汲水工具翻车。翻 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在我国农业领 域长期使用。
早在建安年间,曹操修复了邺城附近的天井堰十二渠。魏文帝黄初末年,司马孚将沁水入渠口的木门改造成石门,有效防止洪水来时冲坏木门,淹没农田。曹魏后期,刘靖主持修建了戾陵遏和车箱渠配套水利工程。邓艾主持淮河两岸水利工程建设,加宽了淮阳、百尺水渠,沟通了黄河与淮河、颖河水系,又在颖南、颖北大建陂塘,挖通300多里的沟渠。这些水利工程灌溉田地2万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2.魏蜀吴的发展情况——吴国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任务二:观察图片,阅读教材,简述魏蜀吴三国的发展情况。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 台湾的联系。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2.魏蜀吴的发展情况——蜀国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任务三:观察图片,阅读教材,简述魏蜀吴三国的发展情况。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3.三国鼎立的影响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任务三:观察地图,思考三国鼎立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国为加强实力,进行政治、经济建设。三国积极开发边疆地区,改善了民族关系。这些因素都为以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西晋时全图(281年)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影响: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局部统一
,为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课
堂
小
结
200年,曹军和袁军在官渡决战,曹军获胜
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
(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促进西南地区的开发)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交战,孙刘联军获胜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吴国建立
(造船业,海外贸易,加强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1.(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50万年的元谋人,A项正确;北京人距今30万年不是中国最早的人类,排除B项;半坡居民距今5000年,排除C项;河姆渡人距今6000年,排除D项。故选A项。
素
养
检
测
1.【史料实证】下图是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系列纪念金币”中以官渡之战为主题的纪念金币。下列有关这次战役的正确叙述是( )
A.战争结果以多胜少 B.发生在三国时期
C.曹军火烧袁军粮草 D.为三国鼎立奠基
C
1.(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50万年的元谋人,A项正确;北京人距今30万年不是中国最早的人类,排除B项;半坡居民距今5000年,排除C项;河姆渡人距今6000年,排除D项。故选A项。
素
养
检
测
2.【史料实证】(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郾城大战
3.【史料实证】以下是一位同学搜集的史料,可用于( )
A.全面分析官渡之战曹操获得胜利的原因
B.从多角度分析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C.说明三国鼎立局面中孕育了统一的因素
D.说明淝水之战以后北方陷入混战的状态
B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疾病),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孙权)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B
1.(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50万年的元谋人,A项正确;北京人距今30万年不是中国最早的人类,排除B项;半坡居民距今5000年,排除C项;河姆渡人距今6000年,排除D项。故选A项。
素
养
检
测
4.【时空观念】下面能反映229年三国鼎立形势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B
1.(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50万年的元谋人,A项正确;北京人距今30万年不是中国最早的人类,排除B项;半坡居民距今5000年,排除C项;河姆渡人距今6000年,排除D项。故选A项。
素
养
检
测
5.【史料实证】(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综合以下文献史料,得出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A.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
B.东汉末年人口南迁
C.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
D.东汉末年社会稳定
B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
《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
《三国志·吴书·全琮传》 “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