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8 11:0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江花月夜》四读三境新生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诗歌营造的浓郁悲凉的意境。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诗歌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诗歌营造的浓郁悲凉的意境。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知人论世及解题
(一)了解作者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二)解读诗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全诗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学习过程
环节一、感知初读
1.听朗诵音频,了解诗歌的大意,感知诗歌意境。
2.整体梳理文本内容
(1)文章标题包含了几种意象?你认为哪个意象在诗中出现的频率最多?
明确:文章标题包含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意象;
其中“月”这个意象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带;
(2)根据“月”这一意象,请找出具体描写月变化的语句,思考:本诗展现了“月”的哪几种状态?
明确:本诗按照月亮行动轨迹展现了“月”意象的四种状态;即:月出—月悬—西斜—月落。
与“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分别对应的诗句依次为:
明月初升: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上中天: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月渐西落: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沉江海: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环节二、情感诵读
1.有感情诵读,
(1)齐读1——8句春江花月图,春江花月图上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飞、白沙不见——月夜美景。
意境特点:空阔纯净、清幽柔美、朦胧恬静。
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2.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并体会画面之美(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明确:春江潮涨,汪洋一片,江面开阔;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荡,洪波翻涌。浪滔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明月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之处水光粼粼、美妙异常。看!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幽处,月华洒在花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月色溶溶,如凝霜朦胧。江畔沙滩,银色沙滩和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
环节三、思辨悟读
(一)悟哲理美
1.齐读9——16句月下沉思图。
2.这一层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这是一幅高远澄澈宁静凄迷的图画。
3.此景引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思考?
明确:月亮和人的故事发生几千年,触动作者产生了深层思考,第一个见到月亮的人在哪里,第一次月亮最初照人是在什么时候?一个空间,一个时间的无限延伸,一下子,我们好像看到无数的时空中,月亮和人发生的故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就像我们在开篇,读到了很多诗人望月写下的诗句。月亮依旧,人事在不断更迭。我们应该悲伤消极吗?人其渺小,人生何其短暂。但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类的整体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彰显了诗人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二)悟情感美
(1)请品读诗歌的“白云……明月楼”,请找找看,哪些人?哪些情思?
明确:“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用“白云”“扁舟子”象征行踪不定的游子,用“青枫浦”泛指送别之地,类似“长亭”;“明月楼”,泛指相思之所,“相思”“愁”直接写出春江花月夜中游子与思妇两地相思之愁绪。
(2)“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思考:“裴回”、“卷”和“拂”等词的效果?“鱼龙”、“鸿雁”的效果?
明确:拟人手法,“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诗篇把“月”拟人化,“裴回”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鱼龙”、“鸿雁”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使用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环节四、妙笔赏读。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那么,面对生命的短暂,你将如何面对?是消极懈怠,还是积极进取?请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春江花月之夜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生发出对宇宙无穷的思索,自然的恒久和个体生命的短暂,游子的离情别绪和亲人的相思之苦,交互感发,令人心旌摇荡。诵读这首诗,感受诗人以月为核心意象营造出的空灵曼妙的意境,体会其中寄寓的情怀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