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名师宝典】精品测试卷五:第二章对环境的观察4-6节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科学【名师宝典】精品测试卷五:第二章对环境的观察4-6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20 13:16:51

文档简介

七下科学【名师宝典】精品测试卷五: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A
A
B
B
A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A
B
A
B
C
A
A
C
(3)大
(4)__蜡烛的高度__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__。
四、解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34、答案如图
七下科学【名师宝典】精品测试卷五
(考试范围:第二章4-6节)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四个作图,其中正确的图是 (  )
2.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图中可以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
3.如图是丽水市国家级风景名胜——缙云仙都,平静的水面形成的“倒影”是由于(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漫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4.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可以判断( )
A.a是b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B.a是b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C.b是a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D.b是a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5.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
6.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www.21-cn-jy.com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7.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一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俯冲过程中,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越来越大
D.俯冲过程中,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越来越小
8.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所成的像是实像 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9.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
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
B.夜晚,路灯下形成的人影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
D.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10.戴红色镜片看白纸,白纸变成红色,这是因为 (  )
A.眼镜片只能透过白纸反射光中的红色光 B.眼镜片挡住了白纸反射光中的红色光
C.白纸只能反射红色光
D.白纸反射来的光通过眼镜片时,被镜片染成了红色
11.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21·世纪*教育网
A.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B.上衣、裙子都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12.“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www-2-1-cnjy-com
A.沿OA方向 B.沿OB方向
C.沿OC方向 D.沿OD方向
13.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4.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
15.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 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分别是 (  )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16.现代医学对近视眼的矫正有一种新的技术,就是用激光对近视患者的角膜进行适当的切削来矫正视力。这种对角膜进行切削的目的是 (  )2-1-c-n-j-y
A.缩短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B.改变晶状体的过凸状态
C.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 D.增强对晶状体的调节
17.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属于凸透镜是 (  )
A.a         B.b、d C.c D.a、b、c、d
18.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 cm处得到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21*cnjy*com
A.10 cm B.12 cm C.24 cm D.6 cm
19.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来源:21cnj*y.co*m】
A.蜡烛向左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蜡烛向右移动10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C.蜡烛向右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D.蜡烛移到20 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到70 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1.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斜时,根据________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他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前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而汽车前灯安装在离地面较近的车头位置,有利于司机更好看清前方道路状况,这是因为在同一种物质中光是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22.某水池中水深为1.5 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 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m。21教育网
23.下列现象或物体:①月球;②蓝宝石;③没有通电的电灯;④点燃的北京奥运会主火炬;⑤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燃放的焰火;⑥镜子。其中属于光源的有_______(填序号)。
24.光在____________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km/s,在其他透明介质如水、玻璃等的传播速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个速度。
25.白光照射到有色透明物体上时,被有色透明物体透过的是 颜色的光,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我们把 这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26.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_______。 【版权所有:21教育】
28.小敏对眼球成像原理进行模拟实验。如图,将蜡烛放在A处时,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把此时的凸透镜和光屏模拟成正常人眼球模型,光屏相当于眼球的_____。在原位置上,换一个凸透镜后,发现要将蜡烛移动到B处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相当于模拟_______(填“近”或“远”)视眼眼球。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9.王军在房间里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一张作业本的空白纸上。根据王军的实验情况,可推测窗户距凸透镜的距离范围为__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填成像的性质)。21*cnjy*com
30.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31.小科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科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科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科的推测是折射光线会消失。
(2)小科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科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3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2·1·c·n·j·y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 ;
(3)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并得到相应规律 。
33.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他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了个三角形的小孔。
(1)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如图),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蜡烛的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这现象可用_______知识解释。
(2)小明实验时发现小孔成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体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支蜡烛实验,且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在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见下表)。21cnjy.com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象。
(3)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____。
(4)通过实验,小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后很高兴。但他又想,像的大小会不会跟蜡烛离小孔的距离有关呢?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小明应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四、解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34.根据提示画出相应的图像
(1)如图甲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点。请你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3)有一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作出图丙中平面镜的位置。
(4)完成图丁中的光路图

甲 乙 丙 丁
3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园艺家为何失败
一个爱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欢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慢,甚至枯萎。
(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为什么看到叶子是绿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芳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白色不透明方格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 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她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她将光源移至15 cm处,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得到倒立、放大的________像;21·cn·jy·com
(3)将光源“F”放在30 cm处,其大小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下列四幅图中的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