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强化练习题--第八单元拔高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强化练习题--第八单元拔高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8 16:1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冷战与两极格局
1.(2023全国甲,35)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
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
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
2.(2023湖北,15)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正式营业。截至1949年6月底,银行资产约为20.73亿美元,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
贷款 国别
法国 荷兰 南斯 拉夫 智利 捷克斯 洛伐克 丹麦 伊朗 卢森堡 墨西哥 波兰 巴西
申请额 5.0 5.35 5.0 0.4 3.5 0.5 2.5 0.2 2.09 6.0 1.0
批准额 2.5 1.95 0 0.16 0 0.4 0 0.12 0.341 0 0.75
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贷款对象集中于不发达国家
C.决策行为受到冷战影响
D.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3.(2021福建,16)1979年,苏联一官方媒体评论道:“资本主义正在把人类社会推向生态灾难。……唯有社会主义团结、人道的社会关系,才能使自然与人类社会真正和谐共处。”这主要反映了该时期(  )
A.苏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B.资本主义国家存在严重的生态危机
C.生态环境成为冷战竞争的宣传话题
D.环境保护成效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
考点2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4.(2022湖南,15)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到:“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
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
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5.(2022广东,16)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欧洲今天已比较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下去了,建立更平衡的联合和更名副其实的伙伴关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意在(  )
A.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B.联合欧洲消除滞胀危机
C.调整与西欧国家关系
D.加大与苏联对抗的强度
考点3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6.(2024广东,16)对抚养未成年人的家庭进行资助的项目源于罗斯福新政时期,最初主要的救助对象是白人贫困家庭;20世纪60年代后接受救助的黑人贫困家庭大幅增加,1970年该项目的受益人中,黑人占了近一半。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家干预的减少   B.经济危机日趋严重
C.民权运动的高涨   D.移民问题愈演愈烈
7.(2024江苏,15)寒山子是唐代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诗人,长年在山洞中隐居避世。他写的诗流露出一种超尘脱俗的空灵感。20世纪50年代,寒山子的诗被译成英文。至60年代,他的诗在美国受到一些蓄长发、光着脚的大学生欢迎,风靡一时,形成了“寒山热”。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青年认同中国生活方式
B.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C.政府调整对华外交政策
D.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8.(2022全国甲,35)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考点4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9.(2023辽宁,15)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在大部分厂房还是废墟时,就已开始生产,仅1946年就生产了6 000台拖拉机。到1950年,全市的机械制造等工业生产已完全恢复,产量超出战前水平的30%以上。这体现了当时苏联(  )
A.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B.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型
C.集体化进程的加快
D.工业生产技术的领先
考点5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10.(2024湖南,16)20世纪50年代,英国在镇压肯尼亚“茅茅运动”时,每屠杀一名起义者,得花一万英镑。法国为镇压印度支那人民独立斗争所支出的战费高达三万亿旧法郎,差不多等于马歇尔计划拨款的两倍。这两则史实 (  )
A.揭示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
B.有助于解释殖民统治崩溃的原因
C.可用于衡量英法两国当时的经济实力
D.显示了亚非拉反殖反帝斗争的正义性
三年模拟练
1.(2023浙江百师联盟一模)1947年在美国情报部门的干涉下,好莱坞拍摄了大量反共题材的电影。这些涉及共产主义的电影制作非常粗糙、简单并公式化,如高度强调颠覆活动和间谍活动。这些电影引起的恐惧在整个美国传播了一种“臆想症”。这类电影拍摄的主要目的是(  )
A.抵制国内反战运动
B.巩固资本主义阵营
C.宣传“华约”的威胁
D.培养民众的冷战思维
2.(2024安徽芜湖高三二模)欧洲人把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这一时期欧洲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B.国际形势的缓和
C.“福利国家”的建设
D.经济政策的调整
3.(2022北京朝阳二模)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被公认为调整二战后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它们(  )
①推动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②反映了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③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④消除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河南周口高三期末)1966年7月起,苏联按照国营农场相应工种职工的工资标准,对集体农庄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即发给货币与实物。与此同时,苏联还开始对农庄庄员实行社会保证金与保险制度。这说明当时苏联(  )
A.改革以农业领域为重点
B.试图提升社会生产积极性
C.国民经济比例渐趋合理
D.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5.(2024浙江“9+1高中联盟”模拟预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摆脱英国的殖民控制,西方学者称之为“非殖民化”,认为英国的“殖民撤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的,是其明智的殖民主义政策的目标和结果。该观点(  )
A.抹杀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威力
B.否定了西方殖民侵略的丑恶历史
C.揭示了“非殖民化”的真实成因
D.贬低了宗主国放弃殖民的主动性
6.(2024广东深圳高三一模)20世纪70年代后,很多独立的非洲国家面临着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成本上涨、外债急剧上升等危机,这些国家努力寻求全球财富的公平分配,尤其是保证商品价格和市场的公平。据此可知,非洲国家的应对之道是(  )
A.切断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
B.加入联合国以争取经济援助
C.抵制美苏两大国的霸权主义
D.谋求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7.(2024山东日照一模,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年,美国“围堵教父”斯皮克曼提出“边缘地带论”: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其思想对二战后美国的军事部署、安全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共同防卫援助协定》体系就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1949—1955年美国操控缔结的军事政治组织
时间 条约或组织 主要参加国或地区
1949年4月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
1951年9月 《美澳新安全条约》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1951年9月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美国、日本
1953年8月 《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韩国
1954年12月 《美蒋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中国台湾地区
1955年2月 东南亚条约组织 美国、英国、法国、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
1955年11月 巴格达条约组织 英国、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
——摘编自崔丕《美国<共同防卫
援助协定>体系研究二题》
评述二战后的美国“《共同防卫援助协定》体系”。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五年高考练
1.D 2.C 3.C 4.B 5.C
6.C 7.D 8.C 9.A 10.B
1.D 美国通过对菲律宾提供援助的方式来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其目的是和苏联争夺在第三世界的主导权,故选D项;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排除A项;美国在菲律宾实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质是服务于冷战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和观念变革,排除B项;美国实行这一措施是为了与苏联争夺在第三世界的主导权,不会起到推动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作用,排除C项。
2.C 据材料时间“1949年”可知当时美苏冷战已开始,而美国在世界银行中有极大的话语权。据表格可知,申请世界银行贷款的国家中通过审批的多为资本主义国家,而南斯拉夫等国家并未得到贷款,这说明世界银行的决策行为受到冷战思维影响,故C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主要是复兴欧洲的经济计划,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据表格可知,世界银行的贷款对象并不是集中于不发达国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的决策行为受到冷战思维影响,与区域集团化无关,故D项错误。
3.C 材料是苏联通过生态环境问题对资本主义的抨击,属于美苏冷战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一种表现,C项正确。A、B两项都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4.B 材料“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说明“欧洲统一”是实现超国家的联合;材料“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说明“欧洲统一”促进欧洲发展,使其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重要一极,极大地影响世界发展变化。据此并结合二战后欧洲区域集团化的相关史实可知,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淡化意识形态”说法错误,C项排除;“保卫世界和平”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排除。
5.C 由材料“建立更平衡的联合和更名副其实的伙伴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西欧的崛起对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形成冲击和挑战,美国需要调整与西欧国家的关系,C正确。1970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尚未解体,排除A;材料中并未涉及美国联合欧洲应对滞胀危机的信息,且“消除”一词说法太过绝对,B排除;材料只是体现美国意在调整与西欧国家的关系,并未涉及加大与苏联的对抗强度,D错误。
6.C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为了争取平等权利,美国黑人掀起民权运动。黑人贫困家庭受救助比例增加,即是斗争的成果之一,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国家干预减少,A项不符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减少福利开支,而材料没有提及减少福利开支,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移民问题愈演愈烈,D项不符合题意。
7.D 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美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动荡的时期,越南战争、社会不平等、文化冲突等问题凸显。寒山子超尘脱俗、空灵的诗歌,为那些对现实感到迷茫和失望的美国年轻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D项正确;美国年轻人对寒山子诗歌的欢迎,更多的是对其诗歌所传达的精神内涵的共鸣,与“认同中国生活方式”无关,排除A项;美国经济“滞胀”现象主要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B项;当时美国政府的对华外交政策并未因“寒山热”而有明显的调整,排除C项。
8.C 本题考查美苏冷战。1951年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政府指责黑人团体民权大会的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这一做法显然是受到了冷战意识的影响,故C项正确;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排除A项;据材料不能看出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排除B项;“指责”“驳斥”说明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并不是漠不关心,排除D项。
9.A 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苏联机械制造等工业生产的快速恢复发展,即重视重工业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A。
B项 概念 混淆 1953年赫鲁晓夫执政后,苏联才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题干所述时期经济管理体制未出现转型,依旧是计划经济体制
C项 时间 错位 二战前苏联已经完成了集体化,建立了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项 偷换 概念 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不代表生产技术水平的领先
10.B 材料描述的是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镇压,是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不涉及历史背景,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殖民者在镇压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中花费巨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殖民者的实力,推动英、法等国殖民统治的崩溃,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具体体现英、法两国经济实力的数据,排除C项。材料没有关于斗争正义性的信息,排除D项。
三年模拟练
1.D 2.D 3.C 4.B 5.A 6.D
1.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情报部门干涉好莱坞并让其拍摄反共电影是为了宣传反苏、反共的意识形态,为其冷战政策服务,培养民众的冷战思维,D项正确;美国国内掀起反战运动主要是在越战期间,排除A项;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电影引起的恐惧在整个美国传播了一种“臆想症”,主要是对国内民众的影响,不涉及巩固资本主义阵营,排除B项;“华约”成立于1955年,排除C项。
2.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因此二战后欧洲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政策的调整,D项正确;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排除A项;这一时期处于冷战时期,国际形势并未缓和,排除B项;“福利国家”的建设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并非原因,且“福利国家”主要是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作用,排除C项。
3.C 材料仅提及二战后世界经济领域变化,而两极格局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故①错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调整战后世界贸易和金融,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故②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故③正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依然存在,故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4.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6年,苏联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其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社会保证金与保险制度,有利于提升庄员的劳动积极性,B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重点,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的苏联一直都没有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排除C项;苏联的历次改革只是对苏联模式的修修补补,并没有摆脱苏联模式,排除D项。
5.A 据材料可知,西方学者认为“非殖民化”是英国政府主动调整殖民政策的结果,结合所学可知,二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促进了亚非拉地区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因此“非殖民化”不仅是西方国家政策调整的结果,还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结果,因此材料中的观点抹杀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威力,A项正确;材料观点重在分析“非殖民化”的原因,没有涉及否定西方殖民侵略,排除B项;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根本原因是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观点肯定宗主国放弃殖民的主动性,并非贬低,排除D项。
6.D 据材料可知,在对外贸易中,由于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非洲国家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些国家努力寻求全球财富的公平分配,尤其是保证商品价格和市场的公平,主要方式是寻找相同境遇的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D项正确;切断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违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排除A项;经济援助只能缓解一时之需,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排除B项;抵制美苏两大国,不能完全解决发展问题,反而容易陷入困境,排除C项。
7.答案 评述
二战结束后,苏联综合国力大大提升,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形成了挑战。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实施“冷战”政策,遏制社会主义成为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4分)
1949—1955年,为建立《共同防卫援助协定》体系,美国先后主导建立了一系列军事政治集团,这些组织实质上是美国实施遏制战略的工具。(2分)从这些组织的分布状况来看,《共同防卫援助协定》体系从西欧到西亚、南亚、东南亚,再到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环绕整个欧亚大陆,构筑起遏制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2分)
美国的《共同防卫援助协定》体系,加剧了冷战对峙,激化了世界局势,损害了世界和平。《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4分)
解析 本题为评述类题目,可从背景、内容、评价三个角度分析作答。(1)背景角度:据材料“二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共同防卫援助协定》体系就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苏联综合国力提升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美国霸权地位形成了挑战;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实施“冷战”政策,遏制社会主义成为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2)内容角度:从这些组织的实质、分布上进行分析。(3)评价角度:从加剧了冷战对峙,激化了世界局势,损害了世界和平,《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等角度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