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强化练习题--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强化练习题--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8 16: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出版后,欧洲人便把东方看成是金银遍地的“人间天堂”,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商品经济发展
C.西欧封建制度瓦解    D.贸易中心转移
2.《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因为意大利城市垄断着东方贸易……所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人们十分自然地企图寻找一条不受意大利人控制的通往东方的道路。”这说明,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新航路主要是基于(  )
A.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改变与东方贸易的困境
C.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D.推动欧洲实现商业革命
3.英国历史学家奈杰尔·克里夫在其著作中对某位航海家在15世纪的一次航海活动作出了评价:“这次探险的航程极富戏剧性……人们花了两年时间与大海搏斗,与家乡失去联系,唯一的依靠就是基督教信仰,有时候连续三个月看不到任何陆地的影子,他们进入印度洋后情况变得更糟……没有地图,也没有任何已知信息。”据此可知,这次航海活动(  )
A.完成了首次全球航行    
B.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实现了与印度的直航    
D.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4.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在葡萄牙学得航海技术,最终为西班牙服务。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他的航海技术主要是跟随葡萄牙军队在东方殖民活动中学会的,最终为西班牙服务。1519年,麦哲伦率领260多人的船队进行环球航行,这些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西欧探险活动中(  )
A.葡萄牙的技术最为先进    B.西班牙吸引人才最多
C.推动了航海技术的交流    D.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
5.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探索海洋,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的新航路开辟是其中的两大壮举。他们的相同之处是(  )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郑和航海路线图
A.二者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B.规模和影响相似
C.推动环球交通网络形成
D.都曾途经东南亚
6.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陆续将旧大陆家畜家禽带到美洲。马在欧洲人征服美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被一些印第安部落迅速使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有了马,阿帕奇人才能与欧洲人对抗300年之久。而当巴拿马的一个酋长在回答西班牙人给当地人带来的最大益处是什么时,却不假思索地说,是鸡蛋。这反映了(  )
A.世界动植物的跨区域大范围交流
B.美洲印第安人适应能力出众
C.物种引入对印第安人的多重影响
D.旧大陆的物种数量非常丰富
7.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在加勒比海建立甘蔗园,试图奴役当地人,但当地人对传染病不具免疫力,纷纷死于感染。于是,殖民者开启了大西洋的奴隶贸易。由此可见(  )
A.物种交流引发了奴隶贸易    
B.殖民扩张导致疾病在全球传播
C.殖民者拓展了美洲的范围    
D.殖民活动打破了多元文明格局
8.欧洲人带来新的病菌,使美洲社会遭到灭顶之灾,很多活下来的原住民转而相信欧洲牧师,向欧洲人寻求保护。这一现象(  )
A.加快了美洲殖民地化的进程
B.彻底改变美洲人对欧洲的看法
C.有助于保存美洲原有的文明
D.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9.下表为1651—1760年英国奴隶买卖价格表。据此推断,奴隶贸易(  )
年份 西非(英镑/人) 美洲牙买加(英镑/人)
1651—1675 2.68 23.12
1676—1700 3.68 22.04
1701—1720 10.28 24.98
1721—1740 14.92 24.10
1741—1760 14.18 30.68
A.丰富太平洋贸易内容    B.所得利润不断增加
C.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D.奉行自由竞争思想
10.16世纪末,葡萄牙人开始将中国丝绸、印度棉纺织品和一些奴隶从中国澳门运送到马尼拉,再转装到西班牙大帆船上,运往美洲和西班牙。葡萄牙船只则在马尼拉装载西班牙大帆船从美洲运来的白银,返回中国澳门或印度果阿。此时的葡萄牙(  )
A.垄断太平洋贸易    B.参与全球贸易网络的构建
C.热衷于商品输出    D.得益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1.下图是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它航行的贸易线路也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航线。下列关于其论述正确的是(  )
A.装载的货物以中国生丝与瓷器等为主
B.该航线是罪恶的黑奴贸易的组成部分
C.葡萄牙殖民者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D.马尼拉成为大西洋沿岸国际贸易枢纽
12.16世纪末,美洲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但拥有优质土地的种植园主并不种植谷物,所需粮食则从旧大陆高价购入。这一现象表明美洲(  )
A.找到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
B.人口锐减降低了粮食需求
C.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断
D.经济秩序受价格革命冲击
13.14—16世纪,英国议会制定了11部禁奢法令,规定了社会各等级、各阶层饮食与服饰消费标准;但到1603年英国废除了所有现存的禁奢法。废除禁奢法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心
B.议会与国王长期政治斗争的影响
C.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动力
D.世界市场的形成冲击了传统观念
14.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赚更多的钱。”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    B.荷兰发达的航运业格局
C.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5.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在欧洲很多国家成为普遍现象。价格革命瓦解了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模式,它反映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价格体系的变动,扩大了国内商品市场,工商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获得了发展,从而导致西欧国家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据此可知,价格革命(  )
A.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直接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D.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人哥伦布从小就喜欢航海和冒险。青年时期,他逐渐成长为拥有丰富航海知识和娴熟技术的航海家。哥伦布是地圆说的坚定拥护者,同时,他也向很多国家的国王寻求过航海探险帮助,可是频遭拒绝。但是凭借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说服了西班牙女王资助他的航行计划。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着探险队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一座被群山和树林覆盖的小岛。哥伦布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并宣布以西班牙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哥伦布登陆岛屿后,自以为到达了印度群岛,他将当地居民称作“印第安人”(音同“印度人”)。哥伦布船队继续航行,先后到达古巴和海地,哥伦布在那里找到了向往已久的黄金,满载黄金的船队随后返回了欧洲。
  材料二 随着哥伦布对美洲的征服与开发,美洲农作物也逐渐传入中国。当时我国正处于人口剧增时期,粮食的短缺使得社会动荡不安。这些高产的作物能够有效地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因而被大面积地种植和食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河南《嵩县志》记载:“今嵩民日用,近城者以麦为主,菽辅之,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同时,随着这些高产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也被用作饲料、酿酒或药物等。
——摘编自蒋晚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
中国文明的影响》
(1)概括哥伦布能够发现美洲的主观原因。(6分)
(2)简析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中国经济的影响。(8分)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欧大陆以培育小麦为主的农耕中心,最先出现在西南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以后向东西扩展,远及欧洲、北非、中亚以及南亚的印度河流域……随着阶级社会生产的发展……形成统一王国以及疆域更加辽阔的帝国……也就是古代农耕地区闭塞状态突破面的逐步扩大……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闭塞状态发生有世界意义的突破,始于资本主义在亚欧大陆西北角登上历史舞台之际,始于15、16世纪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跨越海洋航路的开辟。
——摘编自吴于廑《大学世界历史地图》前言
  材料二 从1500年至1763年,是1500年以前各地区孤立的时代与19世纪欧洲夺取世界霸权时代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几乎将他们的贸易活动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广袤大洲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世界文明扩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航海时代”的时代特征。(不能抄写原文)(4分)
18.(15分)物种大交流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以后,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与联系使得新的生物物种相互流传,特别是起源于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不仅改变了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生活方式,而且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加。旧大陆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新大陆,其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能提供的牧养量,地表植被逐渐遭到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殖民者大量种植美洲的经济作物,如烟草、可可、棉花等,导致原本茂密的原始森林被破坏。巴西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在葡萄牙殖民者到达之前,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今天,巴西北里奥格兰德州已经没有原始森林的痕迹了。
——摘编自白小红《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变化》
  材料二 随着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新的商品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大米、香料、布匹等的交易量也大增。欧洲人还取得了许多新的渔场、林场。由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舶来品还使一些新的工业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1500—1700年,至少1/5的金银被欧洲人用于装饰,生产金银质的花边、布料、刺绣品、首饰,金银加工工业得到发展。再以香料为例,以前威尼斯商人从地中海沿岸收购的香料,每年不过2 100吨。在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开辟之后,每年运往里斯本的香料就骤增到7 000吨。到1503年,里斯本的胡椒价格已降到威尼斯的1/5。欧洲的各种商品,主要是手工业产品也大量倾销到东方沿海国家、东非、美洲,流入北亚。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6世纪以来世界物种交流的原因及特点。(10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全球联系”,系指15世纪以后出现的,跨越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形态界限的接触与互动。全球联系的建立,造成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交换。其结果既有积极的,比如促进了彼此的发展和进步,也有消极的,比如造成战争、疾病和灭绝。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编》
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视角,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全解全析
1.B 2.B 3.C 4.D 5.D 6.C 7.D 8.A
9.C 10.B 11.A 12.C 13.C 14.A 15.D
1.B 材料反映出当时西欧社会对黄金的追求,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加,B项正确。A、C、D三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
2.B 根据材料可知,意大利垄断东方贸易,西班牙、葡萄牙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陷入困境,两国为了打破这一困境,需要开辟新航路,B项正确。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封建国家,排除A项;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C项;欧洲出现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排除D项。
3.C 据材料信息“15世纪”“进入印度洋”可知,这次航海活动是达·伽马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实现了与印度的直航,C项正确。麦哲伦船队完成了首次全球航行,其时间是1519—152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发现非洲最南端的海角是迪亚士的航行,但其并未进入印度洋,排除B项。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其并未进入印度洋,排除D项。
4.D 根据材料可知,西班牙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选用了多国的航海人才为其服务,这表明其早期的远洋探险活动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故D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推动了航海技术的交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5.D 1521年麦哲伦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郑和率船队到达占城(越南)等地,即都曾途经东南亚,D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追求,而新航路开辟主要是为了满足经济需要,寻找黄金,传播基督教,排除A项;二者在规模上存在区别,而新航路开辟影响更为深远,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并未推动环球交通网络形成,排除C项。
6.C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将马带到了美洲,对于征服美洲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印第安人也饲养马、鸡等旧大陆的家畜家禽,丰富了他们的物质生活,反映出物种引入对印第安人的多重影响,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物种传播带来的影响,而不是物种交流现象,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D 据材料可知,欧洲的殖民扩张导致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为了弥补种植园劳动力的不足而兴起奴隶贸易,同时,殖民者将非洲文化和欧洲文化带到美洲,说明殖民活动打破了多元文明格局,D项正确。殖民扩张对劳动力的需求引发了奴隶贸易,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疾病在美洲传播,并非全世界,排除B项;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8.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各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通过对美洲的奴役和掠夺,加速了美洲殖民地化的进程,A项正确;“彻底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欧洲国家的侵略,不利于保存美洲原有的文明,排除C项;材料强调西欧殖民扩张对美洲的消极影响,而非积极影响,排除D项。
9.C 根据材料可知,1651—1760年,英国在西非、美洲牙买加的奴隶买卖价格总体呈增长趋势,说明英国在奴隶贸易中获利丰厚,这有利于英国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英国在西非、美洲牙买加的奴隶贸易,与太平洋贸易无关,排除A项;所得利润不断增加的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自由竞争思想产生于18世纪中叶,与材料时间不完全吻合,排除D项。
10.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人的贸易路线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对全球贸易网络形成有一定推动作用,B项正确。“垄断”说法错误,排除A项。“中国丝绸、印度棉纺织品”表明这一时期商品出口国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等,并非葡萄牙,排除C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排除D项。
11.A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贸易,马尼拉大帆船将中国的生丝、瓷器等特产运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A项正确。黑奴贸易的路线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排除B项。西班牙殖民者从中获得了丰厚利润,排除C项。马尼拉成为太平洋沿岸国际贸易枢纽,排除D项。
12.C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将大量黑奴贩卖至美洲,并使殖民地变为其经济作物的产地,改变了美洲地区原有农业种植结构,因此,需要从旧大陆高价购入粮食,使美洲原有社会发展进程中断,C项正确。殖民者的行为阻碍殖民地的发展,排除A项。通过黑奴贸易,非洲黑人不断涌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洲人口的减少,排除B项。殖民者将大量贵金属掠夺至欧洲,使欧洲的经济秩序受到了冲击,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3.C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茶叶、咖啡、蔗糖、棉布、瓷器等进口商品逐渐渗入英国人的生活,消费逐渐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1603年,英国废除了所有现存的禁奢法,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议会与国王长期政治斗争的影响,是英国废除禁奢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1603年”废除禁奢法时,世界市场尚未形成,排除D项。
14.A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出现商业革命,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等城市,A项正确。材料未直接反映荷兰的航运业,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业革命,不是价格革命,排除C项;材料未强调世界市场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15.D 据材料可知,价格革命导致西欧国家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明多元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价格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而非价格革命引发了商业革命,排除C项。
16.答案 (1)主观原因:哥伦布有丰富的航海知识和娴熟的技术;哥伦布具有冒险和进取精神;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哥伦布得到西班牙女王支持。(6分)
(2)影响:间接促进了中国和美洲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出口;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使中国白银进一步货币化;丰富了中国农作物品种,改善了农业种植结构,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缓解了中国的人地矛盾和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8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一“青年时期,他逐渐成长为拥有丰富航海知识和娴熟技术的航海家”可得出,哥伦布有丰富的航海知识和娴熟的技术;根据材料一“但是凭借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可得出,哥伦布具有冒险和进取精神;根据材料一“哥伦布是地圆说的坚定拥护者”可得出,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根据材料一“他终于说服了西班牙女王资助他的航行计划”可得出,哥伦布得到西班牙女王支持。
(2)根据材料二“美洲农作物也逐渐传入中国”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间接促进了中国和美洲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出口,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使中国白银进一步货币化;根据材料二“以麦为主,菽辅之,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也被用作饲料、酿酒或药物等”可得出,丰富了中国农作物品种,改善了农业种植结构,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根据材料二“这些高产的作物能够有效地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因而被大面积地种植和食用”可得出,缓解了中国的人地矛盾和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
17.答案 (1)趋势:由基本独立发展到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分)
原因:生产力发展和交通条件改善;帝国扩张及其政治统治;人口迁徙和商业贸易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发展。(8分)
(2)特征: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欧洲人占据主导地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促进世界商业贸易发展,但规模有限。(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闭塞状态发生有世界意义的突破”可知,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新航路开辟后,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培育小麦为主的农耕中心”“随着阶级社会生产的发展”“形成统一王国以及疆域更加辽阔的帝国”,运用唯物史观,从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即可。
(2)据材料二“从1500年至1763年,是1500年以前各地区孤立的时代与19世纪欧洲夺取世界霸权时代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欧洲人几乎将他们的贸易活动扩展到世界各地”可知,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欧洲人占据主导地位;据“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可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但规模有限。
18.答案 (1)影响:丰富了不同地区的农业和食物供给,促进世界人口增长;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过程,促进了各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带来疾病的传播,对当地人口和社会结构产生破坏性影响;新物种的引进,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构成威胁。(5分)
(2)原因:全球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与发展;交通工具的发展,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欧洲商业革命的影响;欧洲率先进行殖民扩张。(4分)
特点:全球性,美洲作物传播到欧、亚、非等地;主导性,以欧洲为主导;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水果、蔬菜、家畜、家禽等;双重性,既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又给美洲带来灾难;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依然在进行。(6分)
解析 (1)据材料一“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加”可知,丰富了不同地区的农业和食物供给,促进世界人口增长;据材料一“新航路开辟以后,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与联系使得新的生物物种相互流传”可知,加速了全球化过程,促进了各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据材料一“旧大陆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新大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可知,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构成威胁。
(2)第一小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与发展;据材料一“巴西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在葡萄牙殖民者到达之前,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可知,欧洲率先进行殖民扩张;据材料二“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可知,欧洲商业革命的影响。第二小问,据材料二“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可知全球性;据材料一“巴西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在葡萄牙殖民者到达之前,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可知主导性,以欧洲为主导;据材料二“咖啡、大米、香料、布匹等的交易量也大增……新的工业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可知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水果、蔬菜、家畜、家禽等;据材料一“旧大陆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新大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可知双重性,既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又给美洲带来灾难。
19.答案 示例1
观点:全球联系的建立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2分)
论述:全球联系的建立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传播,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推动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全球联系的建立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9分)
总之,全球联系的建立使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1分)
示例2
观点:全球联系的建立既带来了发展与进步,也带来了罪恶与灾难。(2分)
论述:全球联系的建立,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商品、人员、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的流动,包括文化在内的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全球联系的建立是以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为契机的,它拉开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西欧殖民者通过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贩卖黑人奴隶等,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世界上许多灿烂的文明遭到冲击甚至毁于一旦。同时,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还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9分)
总之,全球联系建立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我们应全面、辩证地认识它。(1分)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从不同角度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结合材料“15世纪以后出现的,跨越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形态界限的接触与互动。全球联系的建立,造成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交换”可确定观点:全球联系的建立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然后围绕全球联系建立的进步影响进行论述即可。根据材料“其结果既有积极的,比如促进了彼此的发展和进步,也有消极的,比如造成战争、疾病和灭绝”可确定观点:全球联系的建立既带来了发展与进步,也带来了罪恶与灾难。然后围绕全球联系建立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进行分析、论述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