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课文填空并解释字词。
⑴两岸石壁,五色( ):
⑵晓雾将( ):
⑶( )竞跃:
⑷未复有能( )其奇者:
2.文学常识填空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字通明,号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
⑴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⑵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⑶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⑷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理解性默写:
⑴《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⑵《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
⑶文中的静景是:
文中的动景是:
⑷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是:
⑸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
阅读理解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风烟俱净①,天山共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②,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③,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④;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⑤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⑥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注解】①净:消散尽净。 ②缥碧:青白色。 ③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④轩邈: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
⑤好:美丽的。 ⑥柯:树木的枝干。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是/欲界之仙都 B.蝉/则千转不穷
C.鸢/飞戾天者 D.水/皆缥碧
翻译下列句子
⑴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
的句子是“ ”。
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5.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之情。
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尽:全、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
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 ”即可看出。
【课后反思】
《答谢中书书》习题课
一、1.略
2.陶弘景 华阳隐居 即“书信”,是古代一种应用文体。
3.对偶 对偶
4.略
5.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⑵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⑶静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动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⑷实是欲界之仙都。
⑸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1.C
2.⑴傍晚太阳快要落山,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⑵(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5.山水自然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与朱元思书》译文:(那空间的)烟雾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