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协作体高三期中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0年我国正式进入老年型社会,但不同类型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存在差异。下表示意2000~2020年我国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据此完成1~3题。
年份 分类 总人口/万 占全国比重/% 老龄人口/万 老龄化率/%
2000 资源型 38358.49 30.85 2561.87 6.68
非资源型 85986.29 69.15 6370.45 7.29
2010 资源型 39462.19 29.59 3497.44 8.86
非资源型 93912.13 70.41 8402.10 8.95
2020 资源型 38499.39 27.31 5406.46 14.04
非资源型 102472.37 72.69 13657.74 13.33
1.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近20年来资源型城市( )
A.总人口数量较多 B.老龄化率一直较高
C.老龄化速度较快 D.老龄人口数量较多
2.推测2000~2010年资源型城市人口特征是( )
A.平均预期寿命较低 B.老年人口大量迁出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老龄人口比重升高
3.2010~2020年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老龄化率差异发生变化,其直接原因是资源型城市( )
A.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B.大量年轻人口迁出
C.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D.生态环境优美宜人
闽南一带称传统民居为“厝”,受地形、气候、人文、战乱等因素影响,闽南某低山丘陵区“厝”在空间组合上表现出明显的“圆形”“条带形”和“船形”三种形态。据历史学家考证,受战争影响,这三种“厝”组合形式具有明显的时间序列,且当地多数居民依然沿用北方节日习俗。下图分别为该地区等高线(单位:m)和三种“厝”空间形态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三种类型“厝”在空间布局中考虑到的共同自然要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地 D.河流
5.“船形”厝最可能布局在左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三种类型“厝”的空间组合,出现的时间序列为( )
A.圆形→条带形→船形 B. 圆形→船形→条带形
C.条带形→圆形→船形 D.船形→条带形→圆形
北印度洋主要包括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两个海域,这两个海域每年生成的热带气旋数量约占全球热带气旋总数的13%。研究发现,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生成源地(即每个气旋的第一次记录位置)纬度存在差异。下图示意1978~2017年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源地空间分布(阴影,单位:个),图中五角星为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气旋平均生成位置。据此完成7~9题。
7.与阿拉伯海相比,孟加拉湾的热带气旋( )
①生成频率高 ②生成频率低 ③强度大 ④强度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7~8月孟加拉湾海域热带气旋发生数量不是全年最多,可能原因是( )
A.海表温度较高 B.西南季风强劲
C.水汽含量较大 D.海陆温差较小
9.阿拉伯海西部海域鲜有热带气旋生成,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副热带高压控制 B.距离陆地遥远 C.地转偏向力较小 D.海温条件较差
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由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渭河两岸因地质作用形成多级阶地。图1示意渭河平原某处南北两侧垂直剖面,图2示意渭河南岸某处河流阶地T1~T5分布(1Ma=100万年)。据此完成10~12题。
10.推测秦岭南北两侧的地势特点及河流分布状况是( )
A.南侧地势平缓,河流分布多 B.南侧地势陡峭,河流分布少
C.北侧地势陡峭,河流分布多 D.北侧地势平缓,河流分布少
11.调查发现,河流a的河谷地带基本没有聚落分布,其主要原因是河谷两侧( )
①崖壁坡度较大 ②河流较短且水量较少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④崖壁土质疏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渭河南岸阶地T1~T5抬升速率最快的是( )
A.T1~T2 B.T2~T3 C.T3~T4 D.T4~T5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地区在稳定气候条件下林地经历林火后的地表植被以及冻土演化。据此完成13~15题。
13.由图可知,该区域林地发生林火后( )
A.短期内蒸腾量增加 B.短期内太阳辐射减弱
C.长期内生物量减少 D.中期内地表温度降低
14.影响林火后该林地活动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盖度 B.土壤类型 C.气候变暖 D.积雪厚度
15.在中长期时间段,该林地有机层厚度逐渐恢复,主要是因为( )
A.岩石不断风化 B.植被不断演替 C.降水不断增加 D.气温不断升高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盛产棕榈、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由中国J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是推动中国—印尼“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代表之一。合作区共五大园区,目前已拥有11个棕榈种植园、4个棕榈油压榨厂、2个棕仁压榨厂、1座海港及5座内河港口,实现年加工棕榈果100万吨。合作区按照“合作开发、全产业链构建”模式,建成以油棕种植开发、精深加工、收购、仓储物流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型园区,实现全产业链生产。下图示意合作区地理位置。
(1)说明J集团选择在印尼建设“中国一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的理由。(6分)
(2)简述“中国一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建设给印尼社会经济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3)分析合作区采用“合作开发、全产业链构建”模式的优点。(8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海域,对栖息地环境和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其渔场时空分布受不同时空尺度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在秘鲁沿岸,茎柔鱼渔场主要分布在海面温度为14~30℃的海域,最高捕捞量出现在海面温度为17~23℃的海域。有研究表明,相较于厄尔尼诺事件,正常年份和拉尼娜事件下茎柔鱼生境可能更加适宜。下图示意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2007年(拉尼娜年份)及2015年(厄尔尼诺年份)9~12月重心的变化。
(1)描述2007年和2015年9~12月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重心的变化。(4分)
(2)从自然条件方面简述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的形成原因。(6分)
(3)说明拉尼娜事件对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的影响。(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生物生境的破碎化,影响物种的丰富度。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群,鸟类数量和种类众多,研究发现,三江平原湿地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70%下降到27%,湿地退化严重。图1为1954~2000年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变化示意图,图2为湿地破碎度与鸟类物种丰富度的关系示意图。
(1)说出三江平原湿地退化的表现。(6分)
(2)指出湿地在低破碎度生境下(破碎度<2)鸟类物种丰富度出现的变化,并解释可能原因。(7分)
(3)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角度,提出增加三江平原鸟类物种丰富度的可行措施。(6分)
宜昌市协作体高三期中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 读表格可知,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近20年来资源型城市总人口数量较少;2000年和2010年老龄化率比非资源型城市低;2000~2020年,资源型城市老龄化率提高了7.36个百分点,非资源型城市老龄化率提高6.04个百分点,故资源型城市老龄化速度较快;资源型城市老龄人口数量少于非资源型城市。
2.D 读表格可知,2000~2010年资源型城市老龄人口比重升高;随着医疗水平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会提高。
3.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当资源价格走低或者资源面临枯竭时就会导致经济总体增长乏力,对青年人口的吸引力降低,青年人口不断流出,导致老年人口占比上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生态环境优美宜人不是其直接原因
4.A 结合等高线图可知,三种“厝”在空间布局中,均位于地势平坦的区域,因此,三种“厝”在布局中,考虑的共同自然区位因素是地形;小尺度区域,气候差异较小;圆形和船形受地形限制,土地供给量较少;圆形位于山顶,未考虑河流因素。
5.C 结合船形“厝”结构以及等高线图,判断其应位于坡地凹陷地带的河谷中,甲、丁地势平坦,位于山脚位置;乙位于山顶,不符合题意;丙处有河流流经,等高线较稀疏,可能发育有山间凹陷小盆地,既便于耕作,也便于对外隐蔽、隐藏,符合历史时期战乱时代民居的选择条件。
6.B 结合材料,该地居民多数保持北方节日习俗,说明为北方南迁居民,历史上北方战乱,导致大量北方居民南迁,战争要素对聚落演化的影响表现为,战乱初期,以抵抗为主,建筑的主要目的为击退外敌,因此选择在高地,以圆形为主,便于抵抗;战事平息后,以隐蔽为主,选择山坳,便于隐蔽;和平时期,以耕作生产为主,选择在河谷两岸,水源、地形、耕地条件较优,利于生产.生活。因此,三种类型“厝”的空间组合,出现的时间序列为圆形→船形→条带形。
7.A 由图中阴影可知,与阿拉伯海相比,孟加拉湾热带气旋的生成数量多、频率高;由材料可知,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生成源地纬度不同,生成源地纬度越低,海水热量越足,强度越大,由图可推知,与阿拉伯海相比,孟加拉湾热带气旋强度大。
8.B 7~8月,孟加拉湾盛行强劲的西南季风,破坏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垂直方向上风的变化大,不利于气旋稳定发展,故气旋发生数量不是全年最多。
9.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海西部海域冬春季太阳辐射弱且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温度较低;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盛行离岸风,上升流显著,使海表温度下降。较低的海水温度不能为热带气旋生成提供足够的热量,故海温条件较差是阿拉伯海西部海域鲜有热带气旋生成的主要原因。
10.A 据图1可知,秦岭南侧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河流分布较多,而北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故河流分布较少;秦岭北侧位于断层处,且位于持续隆起的岩块,易形成陡崖,故秦岭北侧地势陡峭,南侧地势平缓。
11.B 据图2可知,河流a的河谷主要位于渭河的阶地T1~T5中,最高阶地与渭河河谷间相差约280米,说明河谷两侧崖壁坡度较大;河流a位于黄土高原以南地区,可知河流阶地的组成物质主要为流水沉积及风力作用带来的黄土沉积物,说明河谷两侧崖壁土质疏松,易坍塌,故此河谷地带基本没有聚落分布。河流较短且水量较少,不是此处基本没有聚落分布的主要原因;河流阶地的组成物质主要为流水及风力沉积物,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12.C 据图2可知,渭河阶地T1~T2抬升速率是(90-35)/(0.65-0.15)=110m/Ma,同理,可知T2~T3是160 m/Ma,T3~T4约为167m/Ma,T4~T5;约为7lm/Ma,故阶地T3~T4抬升速率最快。
13.D 由图可知,中期时段该林地活动层厚度逐渐减小,永冻层厚度增加,说明该林地在中期内气温降低,地表温度也降低;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气候稳定,太阳辐射量应基本不变;林火后植被减少,蒸腾量减少。
14.A 由图可知,林火后该地活动层厚度先增加后减小,主要是因为林火后,地表植被盖度降低,地表接受太阳辐射增多,地表温度升高,活动层厚度增加;后随着地表植被逐渐恢复,植被盖度增加,地表接受太阳辐射减少,地表温度降低,活动层厚度减小。
15.B 由图可知,中长期时段该林地植被逐渐恢复,发生次生演替,植被逐渐由禾草向灌木以及林地演替,植被演替过程中,先锋植被逐渐被淘汰,其残体为土层提供大量有机质,有机层逐渐恢复,并保持稳定。
16.(1)印尼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棕榈的种植;印尼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具有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印尼国土面积广大,土地资源丰富;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消费市场广阔;国家政策的支持等。(每条2分,答对3条得6分,共6分)
(2)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增加税收,带动经济发展;完善本地区水电、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等。(每条2分,答对3条得6分,共6分)
(3)“合作开发”可以实现中国和印尼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获得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支持。(每条2分,答对2条得4分,共4分)“全产业链构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打造自身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每条2分,答对2条得4分,共4分)
17.(1)2007年9~12月茎柔鱼渔场的纬度重心明显低于2015年9~12月(2007年9~12月茎柔鱼渔场的位置较2015年9~12月偏北);2007年9~12月渔场的经度显著高于2015年9~12月(2007年9~12月渔场的位置较2015年9~12月偏西)。(每条2分,共4分)[或2007年9~12月的茎柔鱼渔场位置相较于2015年9~12月更偏西北方向。(4分)]
(2)秘鲁沿岸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从南美大陆吹向太平洋,使沿岸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补偿流;补偿流把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为茎柔鱼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同时上升流和寒流为茎柔鱼提供一个适宜活动的海水温度环境,从而形成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每条2分,共6分)
(3)当拉尼娜事件发生时,秘鲁外海上升流增强,茎柔鱼渔场的水温相较于正常年份明显偏低;秘鲁外海适宜茎柔鱼活动的水温面积扩张,适宜生长范围变大且向北移动。(每条3分,共6分)
18.(1)湿地面积减小,湿地萎缩严重;天然湿地减少,人工湿地增多;天然湿地大斑块破碎化。(每条2分,共6分)
(2)变化:鸟类物种丰富度增加。(1分)原因:低破碎度生境下,区域农业生产活动增多,鸟类食物丰富度增加,可以吸引周边地区鸟类迁入,且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栖息环境,这些新生境可能为某些特定鸟类提供了独特的生存条件,增加了鸟类的物种丰富度。(合理即可,6分)
(3)加强对三江平原湿地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对已经退化的湿地进行生态修复,严禁把湿地改造成农田;建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机制,通过生态补偿等方式给予生态保护者经济激励;参与国际环境保护行动和协议,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三江平原鸟类栖息地丧失的挑战。(每条2分,答对3条得6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