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课标】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新课标】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19 10:11:57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
2.1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分层练)
填图一 纬线和纬度
①形状: ; ②数量: ; ②大小:由 向 缩成一点;
③指向: ; ④赤道的纬度是: ;
⑤北纬用字母“ ”表示,北极纬度: ;⑥南纬用字母“ ”表示,南极纬度: ;
⑦划区: 为低纬度地区, 为中纬度地区, 为高纬度地区;
⑧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 ,赤道以南为 。
填图一答案:圆圈 无数个 赤道 两极 东西方向 0° N 90°N S 0°—30° 30°—60° 60°—90° 北半球 南半球
填图二 经线和经度
①形状: ;②数量: ;③大小: ;
④指向: ;
⑤本初子午线纬度: ;⑥东经用字母“ ”表示,西经用字母“ ”表示;
⑦20°W向东跨过0°经线到160°E的半球为 ,20°W向西跨过180°经线到160°E的半球为 。
填图二:半圆 无数个 相同 南北方向 0° E W 东半球 西半球
填图三 经纬网定位
①书写规范:先写 再写 。
②写出A、B、C的经纬度坐标:
A:( , ) B:( , ) C:( , )
填图三
纬度 经度 (40°N,170°E) (20°N,170°W) (40°N,150°E)
一、单选题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于6月8日至11日在四川宜宾举办。家住西安的刘先生将乘坐3U8537航班前来参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宜宾的地理位置是( )
A.(28.5°N,104.5°W) B.(28.5°N,104.5°E)
C.(28.5°S,104.5°W) D.(28.5°S,104.5°E)
2.关于西安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C.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地区
【答案】1.B 2.A
【解析】1.宜宾位于我国四川省。读图,图中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经度向东增加,为东经,故宜宾的地理位置为(28.5°N,104.5°E),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 据图可知,西安的地理位置大约为(34°N,108.5°E)。由34°N可知,西安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其位于30°到6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由108.5°E可知,西安地处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下图“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丁〉甲=乙〉丙 D.丙〉甲=乙〉丁
4.对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B.乙全部位于东半球北温带地区
C.丙在乙的东北方 D.丁位于西半球高纬度地区
【答案】3.D 4.D
【解析】3.由于纬线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跨越的经纬度度数一样时,距赤道最近的阴影部分面积最大。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四地所跨经度均为15°,所跨纬度均为30°,因此,面积最大的是距离赤道最近的丙所在方格,面积最小的是丁所在的方格,甲和乙面积相等,即丙〉甲=乙〉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对于纬度,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所以,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地区;乙跨东西半球,全部位于北温带;丁位于西半球高纬度地区,AB错误,D正确。丙在乙的西南方向,C错误。故选D。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于( )
A.西半球 B.中纬度 C.高纬度 D.南半球
6.下列关于北京地理坐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40°N,116°E) B.(40°S,116°E)
C.(40°N,116°W) D.(40°S,116°W)
【答案】5.B 6.A
【解析】5.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A错误;高中低纬度划分中,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多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B正确,C错误;0°纬线即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多分布于北半球,D错误。故选B。
6.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故北京地理坐标为(116°E, 40°N),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A点位于B点的(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8.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7.B 8.D
【解析】7.读图可知,A点的地理坐标为(60。S ,180。),B点 的地理坐标为(0。,20。E),从南北方向看,60。S位于0。以南,故A位于B点的南方,从东西方向看,180。位于20。E以东,故A点位于B点的东方,因此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B正确。综上, ACD错误,故选B。
8.读图可知,四块阴影区域的经度和纬度跨度相同。纬度跨度均为15度,即南北实际距离都相同;经度跨度虽然相同,实际距离则不一定相同,纬度越低,实际距离越大,四块阴影区域中,纬度最低的是④,东西实际距离最大的是④,因此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最大的是④,D正确。综上,ABC错误,故选D。
读图两幅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9.b点在a点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0.区域①和区域②所表示的面积大小关系为( )
A.①>② B.②>① C.①=② D.不确定
11.c点所在的半球分别为( )
A.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北半球、东半球
【答案】9.A 10.B 11.A
【解析】9.读图根据所学可知,在经纬网地图中按经线和纬线所指示的方向辨认,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的分布规律是,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线的分布规律是向南增大为南纬,向北增大为北纬,据此判断,a点的经纬度为(80°W,30°N),b点的经纬度为(50°E,40°S),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0.读图根据所学可知,在相邻的两条经线和两条纬线间隔度数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高,围成的面积越小,据此判断,图中区域①和区域②所表示的面积②>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读图根据所学可知,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因此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据此判断,图中c点经纬度为(40°E,50°S),位于的半球分别为南半球、东半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图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②点的地理坐标是( )
A.(30°S,45°W) B.(30°S,45°E)
C.(30°N,45°W) D.(30°N,45°E)
13.就相对位置而言,图中①点位于②点的( )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答案】12.A 13.D
【解析】12.按照南顺北逆来判断,①位于北半球,②位于南半球。故②的纬度是30°S。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故②为西经,经度为45°W。所以图中②点的地理坐标是(30°S,45°W),所以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3.由图可知,根据题1解释,②的经纬度是(30°S,45°W),①的经纬度是(30°N,45°E),故图中①点位于②点的东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解答题
14.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小题。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 ,B:
(2)图中A、B两点中,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点。
(3)D点位于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它在C点 方向。
(4)A点所在的纬线圈比B点所在的纬线圈要 (长/短),A、B所在的经线长度 (相等/不相等)
(5)如果小白沿A点朝正北方向行驶,黑蛋沿B点朝正东方向行驶,能回到原地的是 ,不能回到原点的是 。
【答案】14.(1)(40°N,170°E) (20°N,170°W)
(2)A
(3)西 北 东南
(4)短 相等
(5)黑蛋 小白
【解析】14.本题以经纬网为材料,涉及经纬网定点、定向、纬度带、半球判断等知识,考查分析运用能力。
(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40°N,170°E)B 点的经纬度是(20°N,170°W)。
(2)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A、B两点中,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A点。
(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D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故D在C的东南方向。
(4)纬度和纬线长短的关系是纬度越低,纬线圈越长。可判定,A点所在的纬线圈比B点所在的纬线圈要短。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因此,A、B所在的经线长度相等。
(5)依据经纬线的特点,小白沿A点朝正北方向行驶,只能到达北极点,不能回到原点;黑蛋沿B点朝正东方向行驶,能回到原地。
15.读经纬网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A点 ,B点 .
(2)B点属于 (填南或北)半球,A点属于 (填东或西)半球。
(3)A点属于 (填低、中、高)纬度。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方向。
(5)地球是一个 、 (形状)的不规则球体。
【答案】15.(1)(60°W,40°N) (20°E,20°S)
(2)南 西
(3)中
(4)东南
(5)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解析】15.本题以经纬网图为背景,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1)A点的经度向东减小,纬度向北增大,经纬度位置是(60°W,40°N);B点的经度向东增大,纬度向北减小,经纬度位置是(20°E,20°S)。
(2)从经纬度位置看,B点是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A点是位于20°W以西的西半球。
(3)图中A点的纬度是北纬40°N,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故A位于中纬度。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经纬度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
(5)经过精密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一、单选题
(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读经纬网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经纬度是( )
A.40°N,60°E B.40°S,60°E C.40°S,60°W D.40°N,60°W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在纬线最长 B.乙地位于丙地西北方
C.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D.丁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答案】1.D 2.B
【解析】1.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故甲的经纬度为(40°N,60°W)。故选D。
2.纬线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丙地所在纬线最长,A错误;经纬网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乙地位于丙地西北方,B正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丙地位于0°经线,C错误;丁地位于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上,D错误。故选B。
(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30°N,30°W) B.(30°N,30°E)
C.(30°S,30°W) D.(30°S,30°E)
4.关于乙点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极圈上 B.位于甲点西南方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北温带地区
【答案】3.B 4.B
【解析】3.由图可知,甲位于30°经线上,位于0°经线东侧,所以甲位于30°E经线;由图可知,乙处为赤道,甲位于赤道以北,所以位于30°N纬线,综合来看,甲的经纬度位置是(30°N,30°E),排除ACD,选B。
4.极圈的度数是66.5°;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乙位于0°经线,属于东半球;乙地处赤道,属于热带地区,所以排除ACD,选B。
(2022·湖北·中考真题)读甲、乙、丙、丁四点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丙点的地理坐标为( )
A.(50°S,60°E) B.(50°N,60°E)
C.(50°S,60°W) D.(50°N,60°W)
6.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方位比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在乙的正北方 B.乙在丙的正东方
C.丙在甲的西南方 D.乙在丁的西北方
【答案】5.B 6.D
【解析】5.读图可知,丙地纬度自南向北数值递增,所以为50°N;经度自西向东递增,所以为60°E,故选B。
6.A、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甲的坐标是(60°W,50°S),乙的坐标是(60°W,50°N),因此甲在乙的正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B、丙的坐标是(60°E,50°N),乙的坐标是(60°W,50°N),因此乙在丙的正西方向,故不符合题意;C、丙的地理坐标是(60°E,50°N),甲的坐标是(60°W,50°S),因此丙在甲的东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D、乙的坐标是(60°W,50°N),丁的地理坐标是(60°E,50°S),因此乙在丁的西北方向,D正确,故选D。
(2020·吉林延边·中考真题)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龙卷风始发地A及运动方向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9°S,112°W B.29°N,112°W
C.29°S,112°E D.29°N,112°E
8.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 )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答案】7.D 8.B
【解析】7.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29°N,112°E),D正确,故选D。
8.经纬网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位置而设置的,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可以看出,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故选B。
(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能表示北京经纬度(40°N,116°E)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10.图中D点位于B点的(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答案】9.B 10.B
【解析】9.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知A点的经纬度为0°,20°N;B点经纬度为40°N,116°E;C点经纬度为40°N,20°W;D点经纬度为60°N,60°E;B符合题意,故选B。
10.根据纬度指示东西方向,经度指示南北方向可知,D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B符合题意;故选B。
二、解答题
11.(2022·甘肃兰州·中考真题)读经纬网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总结经度和纬度度数大小的递变规律:
东经: ;南纬:
(2)写出B点的经纬度位置:B:
(3)A、B、C三地中,位于中纬度地带的是 地,位于热带的是 地,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地。
【答案】11.(1)东经:向东增大(或向西减小) 南纬:向南增大(或向北减小)
(2)(20°N,20°W)
(3)C B A
【解析】11.本题以经纬网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经纬网的定位、判读、温度带的划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据经纬度的判读,B点经纬度是20°N,20°W。
(3)根据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可判定,A、B、C三地中,位于热带的是B,位于中纬度地带的是C,有极昼极夜现象是A。
12.(2020·贵州铜仁·中考真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 半球,B点位于 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 带。
(2)图二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C 。A点位于 半球 半球,B点位于 半球、 半球。
(3)图三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 半球,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答案】12.(1)(10°S,150°E) (20°S,170°E) 南 东 西 热
(10°N,170°E) (30°S,170°W) (30°N,180°) 北 西 南 西
(70°N,45°W) (70°N,135°W) 北 正东
【解析】12.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1)据图一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的地理坐标是10°S、150°E;B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70°E;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东半球,B点位于西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热带。
(2)据图二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的地理坐标10°N、170°E;B点的地理坐标是30°S、170°W;C点的地理坐标是30°N,180°;A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3)图三中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45°,A点的地理坐标是70°N、45°W,B点的地理坐标是70°N、135°W,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北半球,A点位于B点的正东方向。(共74张PPT)
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第二章 地球和地图
新课标·新教材
CONTENTS
目 录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01
纬线和纬度
02
经线和经度
03
经纬网
04
随堂检测
05
CONTENTS
目 录
课标解读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情境导入
嫦娥六号返回
据报,6月25日下午,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
附近的工作人员和营救的直升机是怎么确定并找到返回舱的位置的?
情境导入
嫦娥六号返回
思考:附近的工作人员和营救的直升机是怎么确定并找到返回舱的位置的?
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纬线和纬度
观察
地球仪上有很多线,这些线的形状是否一样?是否等长?分布有什么规律?
纬线
经线
纬线和纬度
①定义
赤道
纬线:垂直于地轴,同赤道平行的圆圈
纬线和纬度
②形状
N
N
N

纬线和纬度
③指示方向
N
S
W
E
西

东西方向
纬线和纬度
④相互关系
相互平行
纬线和纬度
⑤长度
长度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至一点。
纬线和纬度
⑥数量
无数条
纬线和纬度
定义
垂直于地轴,同赤道平行的圆圈
形状
纬线都是平行于赤道的圆
方向
东西方向
相互关系
平行
长度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至一点
数量
无数条
纬线和纬度
纬度

90°
60°
40°
20°
20°
40°
60°
90°
40°

40°
纬线和纬度
纬度

40°
60°
20°
40°
20°
60°
200
200
400
400
600
600
800
800
900
900
北 纬
南 纬
用“N”表示
用“S”表示
纬线和纬度
纬度
学习探究:结合纬度的划分,尝试给下面的纬度带上单位。
赤 道
范 围
规 律

0°-90°
赤道向两极递增
N
N
N
N
S
S
纬线和纬度
纬度
赤道基多纪念碑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赤道纪念碑的四面刻有字母E、S、W、N,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书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字。碑顶放置大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朝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
纬线和纬度

② ③ 纬度的划分
纬度
纬线越长度数越_____、纬线越短度数越_____。
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____。
除赤道外,度数相同的纬线有__________,并且这两条纬线到赤道的__________。


递增
两条
距离相等
纬线和纬度
纬度
纬度的分布规律
北:90°N
南:90°S
S
S
N
N
展开
变形
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纬度越小,纬线越长
纬线和纬度
纬度
纬度的分布规律
30°
20°
10°

10°
20°
30°
50°
40°
30°
20°
10°
20°
30°
40°
50°
60°
N
N
N
S
S
S
N
N
N
N
N
S
S
S
S
S
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纬线和纬度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读图认图:纬度按照度数划分为高中低纬,尝试在图中画出来
30°N
30°S
60°N
60°S
90°N
9°S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0°——30°
30°——60°
60°——90°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纬线和纬度
特殊纬线
读图认图:在图中找到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和南极圈

赤 道
23.5°N
23.5°S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66.5°N
66.5°S
北极圈
南极圈
纬线和纬度
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______为界,赤道以北为____半球,以南为____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纬线和纬度
小结
项目 纬线(纬度)
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_________的_________是纬线。
长度 _________最长,向_________不断缩短,南北极为一个点。
相互关系 各条纬线之间相互_________。
指示方向 纬线指示_________方向。
度数划分 以_________为0°纬线,南、北各有_________度;
赤道以北称_________(字母___),赤道以南称 _________(字母___)
北极是_________,南极是_________。
判断南、北纬
高中低纬划分 _________为低纬度;_________为中纬度;_________为高纬度。
平行
圆圈
赤道
两极
平行
东西
赤道
90
北纬
N
南纬
S
90°N
90°S
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0-30°
30-60°
60-90°
经线和经度
①定义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北极
南极
经线和经度
②形状
半圆
经线和经度
N
S
W
E


南北方向
③指示方向
经线和经度
④相互关系
北极
南极
相交于南北极点
经线和经度
⑤长度
北极
南极
长度
经线长度都相等,都是长度相等的半圆,长约2万千米
经线和经度
⑥数量
无数条
经线和经度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形状
半圆
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相交于南北极点
长度
相等
数量
无数条
经线和经度
经度
20°
定义
本地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
经线和经度
经度
30°
60°
90°
30°
60°
90°


30°
60°
90°
120°
150°
180°
30°
60°
90°
120°
150°
180°
本初子午线
西经(W)
东经(E)
西经度数向西增大
东经度数向东增大
经线和经度
经度
学习探究:结合经度的划分,尝试给下面的经度带上单位。

范 围
规 律
本初子午线
0°-180°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E
E
E
E
W
W
经线和经度
经度
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1884年10月13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做出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算经线。本初的原意是起点,所以就把这条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
经线和经度
经度
经度的划分
E
E
E
E
E
W
W
W
W
东增东经
西增西经

西
180°
150°
120°
90°
60°
30°

30°
60°
180°
150°
120°
90°
W
经线和经度
经度
经度的分布规律
西经(W)
西经(W)
东经(E)
东经(E)
向东度数增大
向东度数增大
向西度数增大
向西度数增大
经线和经度
经线圈

180°
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两条经线度数之和为180°
两者互为东西经,单位相反
经线和经度
东西半球的划分
划分依据
划分界线
为了保持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完整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经线和经度
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20°W)和东经160°(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自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
自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
经线和经度
东西半球的划分
经线和经度
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
160°E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0o
60o
60o
120o
120o
180o
180o
口诀:“西大大,东小小”
经线和经度
小结
项目 经线(经度)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_________垂直相交的______圆。
长度变化 每一条经线长度都_________
相互关系 每一条经线都相较于____________
指示方向 _________方向
度数划分
0°的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__
东西半球的界线 __________________
0°—____°,0°经线以东为____经(E),0°经线以西为____经(W)
纬线

相等
南北两极
南北
180

西
本初子午线
20°W与160°E
五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
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五带的划分
地球上的五带 热带
北温带
北寒带
南温带
南寒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北极圈以北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南极圈以南
五带的划分
地球上的五带
23.5°N

23.5°S
66.5° S
66.5°N
热 带
北 温 带
北寒带
南 温 带
南寒带
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
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经纬网
经纬网
定义
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纬线

经线

经纬网
经纬网
作用
①定位
②定向
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纬度位置都可以用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来表示。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纬网
作用
想一想:现实中有哪些场景或者事件需要用到经纬网的知识?
经纬网
分类
方格状经纬网图
经纬网
分类
球面经纬网图
经纬网
分类
极地经纬网图
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①普通经纬网:按经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如下图所示
纬度值向北增大为北纬,纬度值向南增大为南纬。即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经度值向东增大为东经,经度值向西增大为西经。即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②根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两地都是北纬:数值大的在_____方,数值小的在_____方
两地都是南纬:数值小的在_____方,数值大的在_____方
两地分别是南纬和北纬:北纬的在___方,南纬的在___方
北极:所有经线都指向__________方向
南极:所有经线都指向__________方向






正南
正北
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③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
两地都是东经:数值大的在_____面,数值小的在_____面
两地都是西经:数值大的在_____面,数值小的在_____面
在东西经两侧: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在_____面,西经度在_____面
在东西经两侧: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东经度在_____面,西经度在_____面

西
西


西
西

经纬网
④同一经纬线上判断方向 同纬:正东正西
同经:正南正北 A点位于B点__________方向 B点位于点A__________方向 C点位于B点__________方向 B点位于C点__________方向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C
B
A
正西
正东
正北
正南
经纬网
经纬网的判读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经纬网上确定某点位置的方法一般是:先读纬度,再读经度,先写数值(加°),后写符号。
40°N
40°W
20°S
40°E
经纬网
经纬网的判读 经纬度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高、中、低纬度
A点
B点
70°S,20°E
东半球
南半球
高纬度
40°N,170°E
西半球
北半球
中纬度
经纬网
简单比较经纬线长度 纬线的长度的比较 ______
经线的长度的比较 ______ 纬度越小(距赤道越近)长度越______ LAB
LCD
>
LAC
LBD
=

经纬网
面积大小的比较 __________
纬度越小(距赤道越近)面积越______ SA
SB
>

经纬网
难点突破 ①
② 从左图中的A点出发一直向东走,是否可以回到原出发点
从右图中的B点出发一直向北走,是否可以回到原出发点
可以,纬线是圆圈。
不可以,经线是半圆。
经纬网
难点突破 ③ 是否能建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南的房子

能,建在北极点。在北极点看方向,前后左右都是南;在南极点看方向前后左右都是北。
某人从A点出发向东、向北、向西、向南各走了1000千米,此人回到( )A.原出发点以东 B.原出发点以西
C.原出发点 D.不确定
B
小结
地球和地球仪
纬线的特征
纬度的划分
纬线和纬度
形状
长度
方向
圆圈
不等长
东西
度数
南北半球划分
0°--90°
赤道
经线的特征
经度的划分
经线和经度
形状
长度
方向
半圆
等长
南北
度数
东西半球划分
0°--180°
20°W--160°E
随堂检测
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所在纬线的长度是( )A.6371千米 B.5.1千米 C.4万千米 D.4万米2.图阴影区域位于( )A.中纬度 B.西半球 C.北温带 D.南半球
C
B
随堂检测
读地球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4.乙地位于丁地的( )A.正北方向
B.正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D
A
随堂检测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于6月8日至11日在四川宜宾举办。家住西安的刘先生将乘坐3U8537航班前来参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宜宾的地理位置是( )A.(28.5°N,104.5°W)
B.(28.5°N,104.5°E)C.(28.5°S,104.5°W)
D.(28.5°S,104.5°E)6.关于西安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地区C.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地区
B
A
随堂检测
读下图“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C.丁>甲=乙>丙
D.丙>甲=乙>丁8.对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B.乙全部位于东半球北温带地区C.丙在乙的东北方
D.丁位于西半球高纬度地区
D
D
随堂检测
9.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完成问题。
在图中所示的数字地点中,既属于东半球、北半球、又位于中纬度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
随堂检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④点的经纬度是( )A.(30°N,23.5°E)
B.(30°S,160°W)C.(23.5°N,160°W)
D.(23.5°S,160°E)11.关于图中四点位置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在②的正北方向
B.②在③的东北方向C.②在④的西北方向
D.④在③的东南方向
B
B
随堂检测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M区域位于( )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3.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点间经纬线实际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
C.acbd
14.c点位于b点的( )方向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C
A
D
随堂检测
15.读经纬网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A点 ,B点 。 (2)B点属于 (填南或北)半球,A点属于 (填东或西)半球。(3)A点属于 (填低、中、高)纬度。(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方向。(5)地球是一个 、 (形状)的不规则球体。
(60°W,40°N)
(20°E,20°S)

西

东南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随堂检测
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 ;D点的经纬度: 。A点位于B点的 方向;B点位于F点的 方向。(2)位于南半球且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点是 。(3)BE与CF所在经线的关系是( )A.相互平行 B.相交于一点 C.相交于两点 D.长度不等(4)AB的实地长度 (大于/等于/小于)EF的实地长度。(5)若某旅行家从B点出发,径直向南行(不考虑任何环境因素),最终会到达 (北极点/南极点/B点/E点)
(23.5°N,40°W)
(0°,20°E)
正西
西北
E
C
大于
南极点
本课完结,下课
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图版)
新课标·新教材
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理2.1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适用教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内容分析】
在学习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内容时,教材通过介绍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地理坐标系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和地理方位感。这一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蕴含着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价值观。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进入这一学习内容之前,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如地图的使用、地球的形状等。他们在生活中也可能有关于方向、位置的实际经验。但学生的学科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也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3. 学生在地图上的方位感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概念,掌握地球坐标系统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经纬度定位地球上任意地点的能力。
3.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经纬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纬线和纬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经线和经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经纬度在地理坐标系统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
(1)纬度和经度的划分原理及计算方法。
(2)在地图上准确标注和识别经纬度。
(3)运用经纬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定位、导航等。
【教学评活动设计】
环节一:情境导入 嫦娥六号返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1)展示嫦娥六号返回的新闻报道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 (2)提出驱动性问题:“嫦娥六号返回对我国航天事业意味着什么?” (3)分配学习任务:小组讨论,总结嫦娥六号任务的重要性。 (4)介绍航天科技基础知识,如火箭发射原理、卫星返回技术等。 (5)通过互动问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设计实践任务:模拟嫦娥六号返回过程。 (7)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1)观看新闻报道,了解嫦娥六号返回的基本情况。 (2)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嫦娥六号任务重要性的认识。 (3)认真听讲,记录重点知识。 (4)参与问答,积极表达自己的理解。 (5)根据所学知识,设计返回过程。 (6) 进行模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1)教师观察学生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2)选取小组代表进行汇报,评价其表达能力和逻辑性。 (3)教师通过问答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即时反馈和指导。 (5)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评价其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6)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航天科技的学习中。通过知识学习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评价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环节二:纬线和纬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1)学习情境: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线条。 (2)驱动性问题: ①这些线的形状是否一样?是否等长?它们分布有什么规律? ②纬线是如何定义的?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习任务类型:观察、讨论、绘图、案例分析。具体活动: ①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线条,并提问。 ②定义纬线,解释其形状、指示方向、相互关系和长度。 ③介绍纬度的划分、分布规律、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特殊纬线以及南北半球的划分。 (1)真实问题情境:观察地球仪,分析纬线的特点。 (2)具体活动: ①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线条,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②学生绘制简单的纬线图,标注不同纬度的特点。 ③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纬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评价方式:观察、提问、小组讨论、绘图评价。 (2)评价工具:地球仪、绘图工具、评价表。 (3)评价内容: ①学生对纬线的理解程度。 ②学生绘制纬线图的准确性。 ③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设计意图:教学环节:通过观察、讨论、绘图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纬线和纬度的特点。学习活动:通过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评价活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意图:通过观察地球仪,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纬线的形状和分布规律。通过绘图活动,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纬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以上设计,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纬线和纬度的概念,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同时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环节三:经线和经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1)学习情境: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线条,提出问题:“你们能分辨出这些线条的特点和作用吗?” (2)驱动性问题: ①什么是经线?它有什么特点?” ②“经度是如何划分的?它有什么规律?” ③“如何利用经度来确定地理位置?” (3)学习任务类型: ①讲解经线的定义、形状、指示方向、相互关系、长度和数量。 ②通过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经度的划分、分布规律、经线圈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1)观察与思考: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思考经线的特点。 (2)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经线的定义、形状、指示方向、相互关系、长度和数量。 (3)案例分析:分析经度的划分、分布规律、经线圈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结合实际地理位置进行讨论。 (1)评价方式: ①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经线和经度的理解程度。 ②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③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评价工具: ①课堂提问记录表。 ②小组讨论评价表。 ③课后作业评分表。
设计意图:教学环节与学习活动:通过观察、讨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线和经度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地理定位中的作用。评价活动: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目标达成与学生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经线和经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合作能力。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经线和经度的相关概念,提高课堂互动的层次和深度。
环节四:经纬网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1)学习情境: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 (2)驱动性问题: ① “你们能在地球仪上找到我们所在的城市吗?” ②“我们如何准确地描述一个地点的位置?” (3)学习任务类型:小组讨论、实践操作、问题解答。 (4)具体活动: ①介绍经纬网的概念和作用。 ②展示不同类型的经纬网,让学生观察并区分。 ③演示如何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④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定位和定向的难题。 (1)真实问题情境: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所在的城市。 (2)具体活动: ①观察地球仪和地图上的经纬网。 ②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如何使用经纬网定位和定向的经验。 ③实践操作,在地球仪上确定指定地点的经纬度。 ④提问和解答,解决定位和定向的难题。 (1)评价方式:观察、问答、小组报告。 (2)评价工具:地球仪、地图、评价表。 (3)评价内容: ①学生对经纬网概念的理解。 ②学生在地球仪上定位和定向的能力。 ③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设计意图:教学环节:通过引入地球仪和地图,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经纬网的使用方法。评价活动:通过观察和问答,了解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意义: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提高地理信息素养,为后续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目标达成: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达成学习目标。课堂互动: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升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2.1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
1、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特征
①形状:圆圈
②长度:不等长
③方向:东西
(2)纬度的划分
①度数:0°--90°
②南北半球划分 赤道
2、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特征
①形状:半圆
②长度:等长
③方向:南北
(2)经度的划分
①度数:0°--180°
②东西半球划分 20°W--160°E
【作业与拓展设计】
1. 针对性作业:设计一系列关于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填空题、选择题和绘图题,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预计完成时间:1课时
2. 拓展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经纬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航空、地理信息系统等,并撰写一篇短文分享其发现。预计完成时间:1课时
3. 引导深入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经纬网如何帮助人们确定地理位置,以及它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 特色学习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在线地图服务(如Google地图)、地理教育应用程序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经纬网的结构和功能。
2. 技术手段应用说明:通过以下方式应用技术手段:
(1)使用GIS软件模拟经纬网,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实践定位和导航。
(2)利用在线地图服务,让学生在实际地图上查找特定地点的经纬度。
(3)结合教学特色,制作互动式教学视频,讲解经纬网的概念和应用。
【学习评价设计】
1.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作业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2)总结性评价: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工具:
(1)课堂提问和讨论记录
(2)作业批改记录
3. 评价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对经纬网概念的理解
(2)在实际地图上定位和导航的能力
(3)对经纬网在现实生活应用的认识
4. 评价标准:
(1)知识掌握程度:对经纬网概念的理解准确无误。
(2)应用能力:能在实际地图上正确标定经纬度,并解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思维能力:能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有深度的见解,展示对经纬网重要性的理解。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
2.1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分层练)
填图一 纬线和纬度
①形状: ; ②数量: ; ②大小:由 向 缩成一点;
③指向: ; ④赤道的纬度是: ;
⑤北纬用字母“ ”表示,北极纬度: ;⑥南纬用字母“ ”表示,南极纬度: ;
⑦划区: 为低纬度地区, 为中纬度地区, 为高纬度地区;
⑧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 ,赤道以南为 。
填图二 经线和经度
①形状: ;②数量: ;③大小: ;
④指向: ;
⑤本初子午线纬度: ;⑥东经用字母“ ”表示,西经用字母“ ”表示;
⑦20°W向东跨过0°经线到160°E的半球为 ,20°W向西跨过180°经线到160°E的半球为 。
填图三 经纬网定位
①书写规范:先写 再写 。
②写出A、B、C的经纬度坐标:
A:( , ) B:( , ) C:( , )
一、单选题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于6月8日至11日在四川宜宾举办。家住西安的刘先生将乘坐3U8537航班前来参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宜宾的地理位置是( )
A.(28.5°N,104.5°W) B.(28.5°N,104.5°E)
C.(28.5°S,104.5°W) D.(28.5°S,104.5°E)
2.关于西安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C.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地区
读下图“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丁〉甲=乙〉丙 D.丙〉甲=乙〉丁
4.对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B.乙全部位于东半球北温带地区
C.丙在乙的东北方 D.丁位于西半球高纬度地区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于( )
A.西半球 B.中纬度 C.高纬度 D.南半球
6.下列关于北京地理坐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40°N,116°E) B.(40°S,116°E)
C.(40°N,116°W) D.(40°S,116°W)
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A点位于B点的(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8.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两幅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9.b点在a点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0.区域①和区域②所表示的面积大小关系为( )
A.①>② B.②>① C.①=② D.不确定
11.c点所在的半球分别为( )
A.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北半球、东半球
读图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②点的地理坐标是( )
A.(30°S,45°W) B.(30°S,45°E)
C.(30°N,45°W) D.(30°N,45°E)
13.就相对位置而言,图中①点位于②点的( )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二、解答题
14.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小题。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 ,B:
(2)图中A、B两点中,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点。
(3)D点位于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它在C点 方向。
(4)A点所在的纬线圈比B点所在的纬线圈要 (长/短),A、B所在的经线长度 (相等/不相等)
(5)如果小白沿A点朝正北方向行驶,黑蛋沿B点朝正东方向行驶,能回到原地的是 ,不能回到原点的是 。
15.读经纬网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A点 ,B点 .
(2)B点属于 (填南或北)半球,A点属于 (填东或西)半球。
(3)A点属于 (填低、中、高)纬度。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方向。
(5)地球是一个 、 (形状)的不规则球体。
一、单选题
(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读经纬网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经纬度是( )
A.40°N,60°E B.40°S,60°E C.40°S,60°W D.40°N,60°W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在纬线最长 B.乙地位于丙地西北方
C.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D.丁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30°N,30°W) B.(30°N,30°E)
C.(30°S,30°W) D.(30°S,30°E)
4.关于乙点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极圈上 B.位于甲点西南方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北温带地区
(2022·湖北·中考真题)读甲、乙、丙、丁四点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丙点的地理坐标为( )
A.(50°S,60°E) B.(50°N,60°E)
C.(50°S,60°W) D.(50°N,60°W)
6.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方位比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在乙的正北方 B.乙在丙的正东方
C.丙在甲的西南方 D.乙在丁的西北方
(2020·吉林延边·中考真题)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龙卷风始发地A及运动方向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9°S,112°W B.29°N,112°W
C.29°S,112°E D.29°N,112°E
8.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 )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能表示北京经纬度(40°N,116°E)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10.图中D点位于B点的(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二、解答题
11.(2022·甘肃兰州·中考真题)读经纬网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总结经度和纬度度数大小的递变规律:
东经: ;南纬:
(2)写出B点的经纬度位置:B:
(3)A、B、C三地中,位于中纬度地带的是 地,位于热带的是 地,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地。
12.(2020·贵州铜仁·中考真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 半球,B点位于 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 带。
(2)图二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C 。A点位于 半球 半球,B点位于 半球、 半球。
(3)图三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 半球,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