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课标】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地形图(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新课标】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地形图(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19 10:16:43

文档简介

《2.3 地形图》教学设计
【适用教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内容分析】
地形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内容,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特征。通过学习地形图,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素养,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蕴含正确的自然观和地理空间观念。教材中地形图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地理实践力、地理思维、地理价值观等。
【学情分析】
1.学习经验:学生在小学阶段可能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地图知识,对地图的基本要素有所了解。
2.知识储备: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图的基本要素等。
3.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但可能对地形图的复杂性和细节理解不足。
4.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学生对地形图有好奇心,希望通过学习掌握更多地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空间定位和分析能力。
5.发展路径:通过地形图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培养地理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地形图,培养地理思维和空间定位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地理空间观念,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基本特征、等高线地形图
2.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教学评活动设计】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播放PPT 情境导入 五岳独尊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引导学生回顾《望岳》这首诗,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杜甫的《望岳》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后,总结:“是的,我们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那么,如何将这种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环节二:海拔和相对高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播放PPT (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形的高度。 提出驱动性问题:“我们如何表示地面某个地点的高度?” (2)解释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定义。 在地图上展示A、B两地的海拔,引导学生观察并计算相对高度。 提出学习任务:“请计算A、B两地的相对高度” (3)展示P37页的图B,引导学生找出A、B两点的海拔。 提出学习任务:“请计算珠穆朗玛峰与查亚峰的相对高度” 展示珠穆朗玛峰和查亚峰的海拔数据。提供计算公式。 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察地图,找出A、B两地的海拔。 计算A、B两地的相对高度。 计算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 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回答,评价学生对海拔概念的理解程度。 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评价学生对海拔和相对高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地图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通过计算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通过问答和检查,及时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环节三:陆地地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介绍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点和分布。 创设学习情境:假设我们正在规划一次户外探险活动,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形区域。 提出学习任务:根据所学知识,选择适合探险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 认真听讲,记录五种地形的特点和分布。 在学习情境中,进行小组讨论,选择合适的地形类型,并准备汇报。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对地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环节,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应用能力。在总结与拓展环节,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评价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旨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课堂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课堂学习的层次与深度。
环节四:等高线地形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播放PPT (1)展示多个等高线地形图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如何通过等高线判断地势的高低?如何判断坡度的陡缓?” (2)介绍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如等高距、等高线间距等。 (3)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等地形部位。 实践活动 (1)分发胶泥和等高线地形图,指导学生制作“等高线图”。 (2)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刻刀等。 (3)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 (1)观察不同等高线地形图,尝试判断地势高低和坡度陡缓。 (2)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如等高距、等高线间距等。 (3)识别地形部位,如山峰、山脊、山谷等。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用胶泥制作相应的地形模型。 (2)在制作过程中,观察等高线的分布和地形变化。 (3)完成地形模型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 (1)评价学生在观察和判断过程中的准确性。 (2)针对学生的识别能力进行评价。 (1)评价学生制作地形模型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2)针对学生的分享内容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环节,通过实例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实践活动环节,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评价活动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实现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课堂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课堂学习的层次与深度。
环节五: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展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从这张地图上看出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关注地图上的等高线,并解释等高线的作用。 (2)介绍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定义和作用。 展示一张分层设色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与等高线地形图相比,分层设色地形图有什么不同?”。 (3)介绍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设色原则。 演示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 (4) 介绍地形剖面图的概念。 展示一张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地形剖面图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尝试描述地图上的信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出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区别。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跟随教师一起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绘制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 观察地形剖面图,描述其展示的地形信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观察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绘制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关注颜色使用、等高线处理等方面。 观察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对地形剖面图的理解程度。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定义和作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通过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地形剖面图的学习,扩展学生的地理知识视野。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加深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理解。学生在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和作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评价活动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思维发展,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提问、讨论和分享,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氛围。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和空间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2.3 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2、陆地地形
(1)山地
(2)丘陵
(3)高原
(4)平原
(5)盆地
3、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4、分层设色地形图
(1)分层设色地形图
(2)地形剖面图
【作业与拓展设计】
一、作业内容:
1. 完成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填空练习,包括比例尺、方向、等高线、图例等。
2. 根据地形图,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特征。
3. 结合地形图,设计一条从A点到B点的最佳徒步路线。
二、拓展设计: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地形图的实地考察,拍摄照片,制作地形图报告。
2. 创作一篇关于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文章,如户外探险、城市规划等。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
(1)教材。
(2)地形图软件:利用地形图软件,如Google Earth、ArcGIS等,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观察和分析地形。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地形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和地形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地形图网站、地形图论坛等,进行自主学习。
(3)互动教学: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
【学习评价设计】
1. 评价方式: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填空、分析、设计等方面。
(3)拓展活动:评价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如实地考察报告、文章创作等。
2. 评价工具:
(1)课堂评价表: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提问、互动等。
(2)作业评价表: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正确率、创新性、完整性等。
(3)拓展活动评价表:评价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如实地考察报告、文章创作等。
3. 评价内容:
(1)地形图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包括比例尺、方向、等高线、图例等。
(2)地形分析能力: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特征,如山脉、河流、平原等。
(3)实际应用能力:设计徒步路线、预测气候特征、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4. 评价标准:
(1)课堂表现:积极参与、发言积极、提问有深度。
(2)作业完成情况:正确率高、分析合理、设计创新。
(3)拓展活动:报告完整、观点明确、文章有逻辑性。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
2.3 地形图(分层练)
填图一 等高线地形图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B、 C、 D、 E、
(2)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 并用箭头在图中标出。
(3)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 方向。
(5)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名称:C: D:
(2)虚线A、F中,表示山脊的是 可能有河流的是 。
(3)由图中①处或②处登上山顶D,哪处更省力? _。
(4)G地的海拔高度为 米,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5)请根据图推测图中D的海拔高度在 米~ 米之间。
一、单选题
“深圳八景”是指:大鹏所城、莲山春早、侨城锦绣、深南溢彩、梧桐烟云梅沙踏浪、一街两制和羊台叠翠,其中梧桐烟云是指深圳最高山梧桐山,主峰海拔约944米,羊台叠翠是指羊台山,主峰海拔约580米,完成下面小题。
1.梧桐山和羊台山的相对高度为( )
A.1522米 B.364米 C.-366米 D.-1522米
2.假设要在梧桐山开发溯溪(沿河游玩)景区,需要在以下哪种地形类型开发相对比较合适( )
A. B.
C. D.
宁夏某地质公园开发了“凌空吊桥”“溯溪探秘”等深度体验游项目。为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在不同地方设置了安全提示语。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凌空吊桥可能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4.甲地最需要设置的安全提示语是( )
A.前方山崖,注意落石 B.溪流危险,小心落水
C.山高坡陡,小心路滑 D.此处悬崖,当心跌落
北京冬奥会河北崇礼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依山而建,其顶部与地面落差达130多米,大跳台赛道长168米。左图示意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右图为“雪如意”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雪如意”最可能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图中L线为一滑雪赛道,其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山脊 C.山坡 D.鞍部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某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从甲村出发的a、b、c三条考察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路线主要沿山谷前进,可以攀登山峰 B.b路线主要沿山脊前进,可以观赏瀑布
C.b路线沿线可以看到大片的苹果树 D.体力欠佳的同学可以选择c路线,体验民俗文化
8.根据图中信息,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正确的判断出( )
A.图中河流干流大体自西南向东北流
B.①处山顶的海拔在300--400米
C.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为3.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3.4千米
D.与图幅相同的1∶5000地图相比,本图的内容更详细
某中学利用暑假开展研学活动,司机利用高德地图搜索导航路线顺利到达目的地。下图是本次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小题。
9.点击导航地图中“+”后,地图中的事物变得更详细,范围变得更小。地图比例尺的变化是(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10.带队老师要求同学们找出清水河水上漂流活动最惊险刺激的河段,该河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同学们登临观景亭,不可能体验到的是( )
A.仰望飞瀑 B.远眺湖景
C.游人戏水 D.俯瞰奇峰
四川省眉山市玉屏山是我国最美的山地自行车赛道之一,下图是玉屏山国际自行车赛某运动员利用定位系统在某赛段每隔30秒记录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在该段赛道中,运动员最耗费体力的路段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13.下列对图中②~⑤段赛道剖面绘制正确的是( )
A.B.C.D.
陆地地形主要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读五种陆地地形简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A、B、C、D分别对应的地形类型可能是( )
A.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B.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C.山地、丘陵、盆地、高原 D.山地、平原、高原、盆地、
15.地形剖面是转绘而来的,它的转绘基础图是( )
A.政区图 B.导游图 C.平面图 D.等高线地形图
二、解答题
16.下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与A点海拔相同的是 地(填数码)。
(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3)图中从山脚到丙山顶的两条线路L1、L2坡度较缓的是 。
(4)图中a-b、c-d两条弧线中,最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
(5)请你根据等高线上数值,推测⑤山峰的海拔高度最有可能的是____。
A.375米 B.463米 C.589米 D.722米
(6)若测出图中张村和李村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 。
(7)当地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要选择在甲、乙、丙中的某处开发攀岩项目,你认为比较合适的位置是 处。
17.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十堰市郧阳区旅游开发公司要在武当山开发一个新景点,请武当山中学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参与设计,读图新景点山的等高线地形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该旅游开发公司计划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开发景点:
景点1:新景点的栈道:要求沿溪而建,学生们建议建在 处沿线;(填字母)
景点2:过山溜索:要求从一个山顶直接溜到另一个山顶,你建议架在 处上空;(填字母)
景点3:攀岩运动场:要求坡度陡峻,参与学生建议设在的 (填字母)处;
(2)该等高线地形图中,图中海拔最高处最高不超过 米,图中河流大致是向 (方向)流。
(3)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是 千米。
(4)旅游公司组织武当山附件的长寿村的老人登山,选择坡度缓和的路,①②两条路线长度一样,你会建议选路线 (填序号)。
一、单选题
(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长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下图为某段长城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学生小红从关城开始攀登长城,终点是敌楼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红攀登的长城段修建在山地的(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北坡
2.小红从起点攀登长城到终点,海拔大约升高了( )
A.200米 B.280米 C.300米 D.860米
(2024·宁夏·中考真题)宁夏某地质公园开发了“凌空吊桥”“溯溪探秘”等深度体验游项目。为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在不同地方设置了安全提示语。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凌空吊桥可能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4.甲地最需要设置的安全提示语是( )
A.前方山崖,注意落石 B.溪流危险,小心落水
C.山高坡陡,小心路滑 D.此处悬崖,当心跌落
(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地形往往影响交通线的分布,随着桥梁和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很多呈“灯泡”形迁回的普通铁路线实现了“裁弯取直”(如图),发展了高速铁路。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与铁路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AB两点图上直线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点的实地直线距离约为( )
A.30米 B.3千米 C.0.3千米 D.30000米
6.关于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C点的海拔为750米 B.BC段比BD段坡度陡
C.C点所在的地形部位为陡崖 D.取直线路AB段为东西走向
(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我国北方东部沿海地区某中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西山进行研学旅行。下图为西山及其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和研学的记录卡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记录卡片】 时间:4:30 位置:山峰乙的西北 海拔:660米 说明:太阳在东北方位上刚刚升起
7.根据图中研学记录卡片判断,记录地点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8.有关此次研学,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清凉河自东向西流淌
B.在丙处见到攀岩训练基地
C.甲、乙两山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5千米
D.正值秋高气爽,同学们感受到研学的快乐
(2024·福建·中考真题)暑期,我国南方某校的地理小组开展乡土研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线路a~b段经过的地形部位是( )
A.山峰 B.山脊 C.陡崖 D.山谷
10.c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
A.130米 B.150米 C.170米 D.200米
11.与c~d坡比,a~b坡喜湿的藤本植物长势更好,原因是a~b坡位于( )
A.东南季风迎风坡 B.东北季风背风坡
C.西北季风迎风坡 D.西南季风背风坡
(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此季节,该地已进入雨季。如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④处为露营的备选地点)。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地河流大致( )
A.自西向东流 B.自西北向东南流 C.自东向西流 D.自东南向西北流
1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琴图里佩小镇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人形小镇”之称。左图为空中拍摄的琴图里佩小镇景观图,右图为琴图里佩小镇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小镇最高处的海拔可能为( )
A.700米 B.730米 C.750米 D.780米
15.小镇主要坐落在( )
A.高原 B.盆地 C.山脊 D.山谷
二、解答题
16.(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地理实践融五育1934年12月初,中央红军翻越长征第一座大山——老山界。它在地图上叫越城岭,归属南岭,地处湘桂交界处。这里悬崖峭壁,翻越艰险。某中学拟开展“重走长征路”研学活动,分三路翻越老山界。读图,回答问题。
(1)越城岭为 走向,给红军西行设置了一道天然屏障。
(2)图中①②③研学路线中,行进较轻松的是 路线。
(3)登山需克服坠入山崖、蚊虫叮咬、寒冷失温、高寒缺氧等障碍。此季节,红军翻越越城岭时有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哪些
17.(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开展研学活动,下图是研学目的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山峰B、C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应为 千米;山峰C与D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图中甲乙河段大致流向是 。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登上山峰C进行考察,预计从M和N两条路线登山, 路线更省力。
(5)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兴趣小组同学想为当地政府献策修建水库,水库的坝址应选择在图中 (甲/乙)处较合理。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
2.3 地形图(分层练)
填图一 等高线地形图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B、 C、 D、 E、
(2)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 并用箭头在图中标出。
(3)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 方向。
(5)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答案】1.(1)鞍部 陡崖 山顶 山脊 山谷
(2)由西北流向东南
(3)约4.5千米
(4)东北
(5)58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运用等相关知识,完成本题,需要判断河流的流向、需要识记比例尺、识别等高线的五种基本类型、海拔、相对高度等相关知识,等高线的五种基本类型和运用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重点识记。
(1)读图可知:A的等高线特征是两个山峰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是鞍部;B的等高线特征是等高线重叠,是陡崖;C 的等高线的特征是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是山顶;D的等高线特征是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弯曲是山脊,山脊也叫分水岭;E的等高线特征是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山谷是集水线,容易形成河流。
(2)读图可知:该图没有指向标,也没用经纬网,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通常是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河流的流向是由海拔高的地方向海拔低的地方,故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由西北流向东南(图略)。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读图可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150000,即相图上1cm相当于实际距离1.5km,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cm,故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是实际距离约为1.5kmx3=4.5km。
(4)读图可知:该图没有指向标,也没用经纬网,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通常是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故山顶甲在山顶乙的东北方向。
(5)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读图可知:甲山顶的海拔是678米,乙山顶的海拔是620米,故甲山顶(678米)和乙山顶(620米)的相对高度是678米-620米=58米。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名称:C: D:
(2)虚线A、F中,表示山脊的是 可能有河流的是 。
(3)由图中①处或②处登上山顶D,哪处更省力? _。
(4)G地的海拔高度为 米,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5)请根据图推测图中D的海拔高度在 米~ 米之间。
【答案】2.(1)C: 悬崖 (陡崖) D: 山峰
(2)A F
(3)②
(4)200 100
(5)400米~450米之间。
【解析】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1)读图可得:;C是陡崖;D是山顶;
(2)虚线A是山脊,虚线F是山谷,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里;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爬坡更省力些,因此从②处登山更省力;
(4)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是50米,则G地的海拔高度为200米.若H地海拔为300米,则H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100米.
(5) 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是50米,据图推断D点的海拔在400米--450米之间。
一、单选题
“深圳八景”是指:大鹏所城、莲山春早、侨城锦绣、深南溢彩、梧桐烟云梅沙踏浪、一街两制和羊台叠翠,其中梧桐烟云是指深圳最高山梧桐山,主峰海拔约944米,羊台叠翠是指羊台山,主峰海拔约580米,完成下面小题。
1.梧桐山和羊台山的相对高度为( )
A.1522米 B.364米 C.-366米 D.-1522米
2.假设要在梧桐山开发溯溪(沿河游玩)景区,需要在以下哪种地形类型开发相对比较合适( )
A. B.
C. D.
【答案】1.B 2.B
【解析】1.读题干可知,梧桐山海拔约为944米,羊台山主峰海拔约580米,两山相对高度为944米-580米=364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读题干可知,如果要在梧桐山开发溯溪(沿河游玩)景区,山谷处易形成河流,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B正确;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峰,A为山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C为山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D为盆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宁夏某地质公园开发了“凌空吊桥”“溯溪探秘”等深度体验游项目。为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在不同地方设置了安全提示语。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凌空吊桥可能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4.甲地最需要设置的安全提示语是( )
A.前方山崖,注意落石 B.溪流危险,小心落水
C.山高坡陡,小心路滑 D.此处悬崖,当心跌落
【答案】3.C 4.B
【解析】3.读图可知,凌空吊桥的两侧应该是山谷或河谷。①位于山坡、②位于山脊、③位于山谷顶部,④位于山的两侧,故适合建凌空吊桥的可能位于图中③,故选C。
4.读图可知,甲地附近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为山谷,发育河流,有山洪发生的可能,最需要设置的安全提示语是溪流危险,小心落水,B正确。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甲地距离陡崖较远,AD错误。甲地地势较低,等高线稀疏,地势较平坦,C错误。故选B。
北京冬奥会河北崇礼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依山而建,其顶部与地面落差达130多米,大跳台赛道长168米。左图示意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右图为“雪如意”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雪如意”最可能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图中L线为一滑雪赛道,其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山脊 C.山坡 D.鞍部
【答案】5.B 6.A
【解析】5.由材料“顶部与地面落差达130多米,大跳台赛道长168米”可知,赛道较短且落差大,说明赛道坡度较陡,接近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分布应较为密集,乙地符合。故选B。
6.图中L线滑雪赛道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故该处位于山谷,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某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从甲村出发的a、b、c三条考察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路线主要沿山谷前进,可以攀登山峰 B.b路线主要沿山脊前进,可以观赏瀑布
C.b路线沿线可以看到大片的苹果树 D.体力欠佳的同学可以选择c路线,体验民俗文化
8.根据图中信息,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正确的判断出( )
A.图中河流干流大体自西南向东北流
B.①处山顶的海拔在300--400米
C.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为3.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3.4千米
D.与图幅相同的1∶5000地图相比,本图的内容更详细
【答案】7.D 8.C
【解析】7.读图可知,a路线主要沿山脊前进,A错误;b路线主要沿山谷前进,有河流和陡崖,可以观赏瀑布,B错误;该地区为南方地区,苹果为温带作物,C错误;C路线经过地区地形平坦,到达民俗村,体力欠佳的同学可以选择c路线,体验民俗文化,D正确。故选D。
8.图中河流干流大体自东北向西南流;A错误;图中等高距为50米,①处山顶的海拔在350-400米,B错误;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实际距离代表1000米,所以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为3.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3.4千米,C正确。与图幅相同的1∶5000地图相比,本图的比例尺更小,内容更粗略,D错误。故选C。
某中学利用暑假开展研学活动,司机利用高德地图搜索导航路线顺利到达目的地。下图是本次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小题。
9.点击导航地图中“+”后,地图中的事物变得更详细,范围变得更小。地图比例尺的变化是(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10.带队老师要求同学们找出清水河水上漂流活动最惊险刺激的河段,该河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同学们登临观景亭,不可能体验到的是( )
A.仰望飞瀑 B.远眺湖景
C.游人戏水 D.俯瞰奇峰
【答案】9.B 10.B 11.D
【解析】9.根据所学可知,图幅不变,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所以,地图的信息将更加详细,地图的比例尺将变大。B正确,BCD错误,故选B。
10.等高线疏密程度可以表示坡度大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河流流经陡坡时速度较快,该处漂流比较惊险刺激,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河流流经缓坡时速度较慢,该处漂流比较安全,结合等高线形态与数值判断,②段等高线比较密集,表示坡度较陡,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故该处开展漂流运动更惊险刺激,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读图根据所学可知,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河流流经陡崖部位会形成瀑布,读图可知,观景亭位于陡崖下方,可以体验到仰望瀑布的景观,A不符合题意;观景亭与东湖之间为开阔的谷地,视线不会受到遮挡,可以体验到远眺东湖的景观,B不符合题意。观景亭海拔较高,且靠近河流,水汽充足,易形成云雾景观,可以体验到近观云雾的景观,C不符合题意;观景亭没有位于山顶,故不能体验到俯瞰山峰的景观,D符合题意;故选D。
四川省眉山市玉屏山是我国最美的山地自行车赛道之一,下图是玉屏山国际自行车赛某运动员利用定位系统在某赛段每隔30秒记录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在该段赛道中,运动员最耗费体力的路段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13.下列对图中②~⑤段赛道剖面绘制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12.D 13.D
【解析】12.读图可知,在该段赛道中,运动员最耗费体力的路段是⑤,因为路段⑤30秒记录点最密集,说明坡度最陡,赛车的运动员最耗费体力,D正确,图中路段①、路段②和路段的④30秒记录点没有路段⑤密集,没有路段⑤陡,说明它们不是运动员最耗费体力的路段,ABC错误。故选D
13.根据上题中的分析,路段①③⑤是上坡,30秒记录点较密集;路段②④是下坡,30秒记录点较稀疏;符合该情况的只有CD图,AB错误。从图中来看,虽然两个地点30秒记录点都很密集,但是③的30秒记录点较少,坡长比⑤短,C错误,D正确。综上,ABC 错误,D正确。故选D。
陆地地形主要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读五种陆地地形简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A、B、C、D分别对应的地形类型可能是( )
A.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B.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C.山地、丘陵、盆地、高原 D.山地、平原、高原、盆地、
15.地形剖面是转绘而来的,它的转绘基础图是( )
A.政区图 B.导游图 C.平面图 D.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14.C 15.D
【解析】14.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部较为平坦,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盆地四周高中部低;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图中A、B、C、D分别对应的地形类型可能是山地、丘陵、盆地、高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D正确,故选D。
二、解答题
16.下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与A点海拔相同的是 地(填数码)。
(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3)图中从山脚到丙山顶的两条线路L1、L2坡度较缓的是 。
(4)图中a-b、c-d两条弧线中,最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
(5)请你根据等高线上数值,推测⑤山峰的海拔高度最有可能的是____。
A.375米 B.463米 C.589米 D.722米
(6)若测出图中张村和李村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 。
(7)当地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要选择在甲、乙、丙中的某处开发攀岩项目,你认为比较合适的位置是 处。
【答案】16.(1)①
(2)自北向南
(3)L1
(4)c-d
(5)C
(6)2.5
(7)甲
【解析】16.本大题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七道小题,涉及山体部位的特征及判断、相对高度计算、等高线的特点、比例尺计算、方向的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地海拔相同,图中与A点海拔相同的是①,海拔都是300米。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图中左下角有指向标,可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可以看出,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图中L1、L2两条线路中,L1坡度较缓。
(4)图中a-b、c-d两条弧线中,最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c-d,此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而a-b等高线凸向低处,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
(5)由图可知,图中区域的等高距是100米,可以看出,⑤山峰的海拔高度范畴在500米以上、600米以下,故选C。
(6)由图可知,图中比例尺是1:10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千米,若测出图中张村和李村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是2.5千米。
(7)当地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要选择在甲、乙、丙中的某处开发攀岩项目,你认为比较合适的位置是甲处,这里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乙是鞍部、丙是山峰,都不适合攀岩。
17.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十堰市郧阳区旅游开发公司要在武当山开发一个新景点,请武当山中学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参与设计,读图新景点山的等高线地形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该旅游开发公司计划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开发景点:
景点1:新景点的栈道:要求沿溪而建,学生们建议建在 处沿线;(填字母)
景点2:过山溜索:要求从一个山顶直接溜到另一个山顶,你建议架在 处上空;(填字母)
景点3:攀岩运动场:要求坡度陡峻,参与学生建议设在的 (填字母)处;
(2)该等高线地形图中,图中海拔最高处最高不超过 米,图中河流大致是向 (方向)流。
(3)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是 千米。
(4)旅游公司组织武当山附件的长寿村的老人登山,选择坡度缓和的路,①②两条路线长度一样,你会建议选路线 (填序号)。
【答案】17.(1)D A B
(2)300 东南/偏东
(3)4
(4)②
【解析】17.本题以新景点山的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考查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地形部位的判读,地图的阅读。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1)新景点的栈道——要求沿溪流而建,建议建在D处沿线,D处等高线凸高为谷,容易发育河流。过山溜索——要求从一个山顶直接溜到另一个山顶,建议架在A处上空,等高线闭合,且往里数值增大的山顶,A位于两个山顶之间。攀岩运动场——要求坡度陡峻,建议设在B陡崖处,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
(2)读图可知,相邻两条等高线之差是等高距,等高距是5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最高250~300米之间,故图中海拔最高处最高不超过300米。读图左上角指向标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东南流。
(3)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2×2千米=4千米。
(4)①②两条路线长度一样,你会建议选路线②,线路②等高线稀疏,地势较平缓,比较省力、安全。
一、单选题
(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长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下图为某段长城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学生小红从关城开始攀登长城,终点是敌楼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红攀登的长城段修建在山地的(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北坡
2.小红从起点攀登长城到终点,海拔大约升高了( )
A.200米 B.280米 C.300米 D.860米
【答案】1.C 2.B
【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小红从关城开始攀登长城,终点是敌楼甲,此段长城修建的地方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可知,关城海拔在600-650米之间,敌楼甲海拔在850-90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在200-300米之间,因此小红从起点攀登长城到终点,海拔大约升高了28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4·宁夏·中考真题)宁夏某地质公园开发了“凌空吊桥”“溯溪探秘”等深度体验游项目。为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在不同地方设置了安全提示语。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凌空吊桥可能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4.甲地最需要设置的安全提示语是( )
A.前方山崖,注意落石 B.溪流危险,小心落水
C.山高坡陡,小心路滑 D.此处悬崖,当心跌落
【答案】3.C 4.B
【解析】3.读图可知,凌空吊桥的两侧应该是山谷或河谷。①位于山坡、②位于山脊、③位于山谷顶部,④位于山的两侧,故适合建凌空吊桥的可能位于图中③,故选C。
4.读图可知,甲地附近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为山谷,发育河流,有山洪发生的可能,最需要设置的安全提示语是溪流危险,小心落水,B正确。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甲地距离陡崖较远,AD错误。甲地地势较低,等高线稀疏,地势较平坦,C错误。故选B。
(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地形往往影响交通线的分布,随着桥梁和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很多呈“灯泡”形迁回的普通铁路线实现了“裁弯取直”(如图),发展了高速铁路。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与铁路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AB两点图上直线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点的实地直线距离约为( )
A.30米 B.3千米 C.0.3千米 D.30000米
6.关于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C点的海拔为750米 B.BC段比BD段坡度陡
C.C点所在的地形部位为陡崖 D.取直线路AB段为东西走向
【答案】5.B 6.B
【解析】5.图中比例尺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AB两点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际距离为3千米,B正确,排除ACD。故选B。
6.读图可知,C点在海拔为740米的等高线上,故C点的海拔为740米,A错误;BC段经过的等高线密集,故BC段比BD段坡度陡,B正确;陡崖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C点所在的地形部位不是陡崖,C错误;图中没有指向标,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别方向,取直线路AB段为西北—东南走向,D错误。故选B。
(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我国北方东部沿海地区某中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西山进行研学旅行。下图为西山及其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和研学的记录卡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记录卡片】 时间:4:30 位置:山峰乙的西北 海拔:660米 说明:太阳在东北方位上刚刚升起
7.根据图中研学记录卡片判断,记录地点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8.有关此次研学,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清凉河自东向西流淌
B.在丙处见到攀岩训练基地
C.甲、乙两山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5千米
D.正值秋高气爽,同学们感受到研学的快乐
【答案】7.B 8.B
【解析】7.读图可知,该图没有指向标,默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记录点位于山峰乙的西北,且海拔为660米。③、④处位于山峰乙的东南方向,不符合;①、②处位于山峰乙的西北方向,而①处海拔在500米~600米之间,不符合题意;②处海拔在600米~700米之间,符合题意。 ACD错误,故选B
8.读图可知,清凉河自西向东流淌;丙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可见到攀岩训练基地;图中比例尺为1:50000,甲、乙两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1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约为0.5千米;可知太阳在记录点的东北方位,且四点三十分日出,该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不属于秋季。 ACD错误,故选B。
(2024·福建·中考真题)暑期,我国南方某校的地理小组开展乡土研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线路a~b段经过的地形部位是( )
A.山峰 B.山脊 C.陡崖 D.山谷
10.c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
A.130米 B.150米 C.170米 D.200米
11.与c~d坡比,a~b坡喜湿的藤本植物长势更好,原因是a~b坡位于( )
A.东南季风迎风坡 B.东北季风背风坡
C.西北季风迎风坡 D.西南季风背风坡
【答案】9.D 10.C 11.A
【解析】9.根据所学可知,等高线发生弯曲且由低值指向高值,所以线路a~b段经过的地形部位是山谷,D正确。综上,ABC错误,故选D。
10.读图可知,图中的C点位于150米到200米的两条等高线之间,因此海拔高度可能为170米,C正确。综上,ABD错误,故选C。
11.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a~b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处于背风坡的c~d坡,因此更适合喜湿的藤本植物的生长,A正确。综上,BCD错误,故选A。
(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此季节,该地已进入雨季。如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④处为露营的备选地点)。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地河流大致( )
A.自西向东流 B.自西北向东南流 C.自东向西流 D.自东南向西北流
1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2.A 13.B
【解析】12.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判读方向,根据图中指向标,结合水往低处流的生活常识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5月我国东南部已经进入雨季,降水较多。①靠河流太近,地势低洼,一旦河水上涨可能淹没,A错误。②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定的坡度,距河有些距离,比较适宜露营,B正确。③处于陡崖下面,有落石之虑,C错误。④地位于山顶附近,气温较低,地势较陡,D错误。故选B。
(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琴图里佩小镇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人形小镇”之称。左图为空中拍摄的琴图里佩小镇景观图,右图为琴图里佩小镇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小镇最高处的海拔可能为( )
A.700米 B.730米 C.750米 D.780米
15.小镇主要坐落在( )
A.高原 B.盆地 C.山脊 D.山谷
【答案】14.B 15.C
【解析】14.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叫做等高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不变。读图可知,此图等高距为50米,山峰海拔范围应在最里面等高线的海拔之上,但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图中中间部位为山峰,该山峰最里面等高线海拔为700米,故山峰海拔在700~750米之间,即小镇最高处在700~750米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左图中颜色明亮部分表示该小镇的建筑面积,俯瞰像一个平躺着的人,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人形小镇的“四肢”和“头”,等高线均凸向低处,表示山脊,即小镇坐落于山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二、解答题
16.(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地理实践融五育1934年12月初,中央红军翻越长征第一座大山——老山界。它在地图上叫越城岭,归属南岭,地处湘桂交界处。这里悬崖峭壁,翻越艰险。某中学拟开展“重走长征路”研学活动,分三路翻越老山界。读图,回答问题。
(1)越城岭为 走向,给红军西行设置了一道天然屏障。
(2)图中①②③研学路线中,行进较轻松的是 路线。
(3)登山需克服坠入山崖、蚊虫叮咬、寒冷失温、高寒缺氧等障碍。此季节,红军翻越越城岭时有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哪些
【答案】16.(1)东北一西南(或“南北”)
(2)②
(3)坠入山崖;寒冷失温
【解析】16.本题以越岭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图中的方向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相关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
(1)读图可知,图中无指向标,所以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所以越城岭为南北走向。
(2)读图可知,①穿越山峰,地势起伏大,行进较困难;②穿过的地势相对平坦,行进较轻松;③穿过山峰,且穿过的等高线数量多,行进较困难,所以①②③中轻松的是②。
(3)由题意可得,中央红军翻越越城岭的时间为12月初,此时为冬季,不会出现蚊虫叮咬现象;越城岭最高海拔在2000—2100米,还没有出现高寒缺氧的现象。越城岭悬崖峭壁,翻越艰难,易坠入山崖,同时冬季气温相对较低,而且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所以山顶上较为寒冷,易出现寒冷失温现象。
17.(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开展研学活动,下图是研学目的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山峰B、C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应为 千米;山峰C与D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图中甲乙河段大致流向是 。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登上山峰C进行考察,预计从M和N两条路线登山, 路线更省力。
(5)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兴趣小组同学想为当地政府献策修建水库,水库的坝址应选择在图中 (甲/乙)处较合理。
【答案】17.(1)陡崖
(2)2 451
(3)西北流向东南
(4)M
(5)乙
【解析】17.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比例尺和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方向的判定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A处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为陡崖。
(2)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若量得山峰B到,C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则实地水平距离是2×100000=2千米。山峰C的海拔为1051米,D的海拔为600米,故C与D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451米。
(3)该图有指向标,指向北方,可知,图中甲乙河段大致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登上山峰C进行考察,预计从M和N两条路线登山,M路线更省力,因为M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5)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兴趣小组同学想为当地政府献策修建水库,水库的坝址应选择在图中乙处较合理,因为乙处为峡谷,工程量小,且上游为盆地利于蓄水。(共67张PPT)
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节 地形图
第二章 地球和地图
新课标·新教材
CONTENTS
目 录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01
海拔和相对高度
02
陆地地形
03
等高线地形图
04
分层设色地形图
05
随堂检测
06
CONTENTS
目 录
课标解读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地形图
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
结合地形观察,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
结合地形观察,说出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
情境导入
五岳独尊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们从诗句中感受到了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_____。
A地的海拔是_______
海拔
B地的海拔是_______
1200米
400米
海拔和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_________。
相对高度
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
1200-400=800米
海拔和相对高度
读图活动:P37页
在图B中,A点的海拔是_______米,B点的海拔是_______米,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
8240
3708
4532
海拔和相对高度
读图活动
珠穆朗玛峰海拔_________米,查亚峰海拔_________米,两座山峰峰顶A、B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
8848.86
5029
8848.86-5029=3819.86
海拔和相对高度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86米
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 动脑计算: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最低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新疆的艾丁湖海拔-154.31米
8848.86-(-154.31)=9003.17
陆地地形
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叫_______。陆地地形千姿百态,但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种。
地形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陆地地形
陆地地形
陆地地形
山地
山地:具有耸立的_____、陡峭的_______和低缓的______,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海拔在_____米以上,大多呈____状分布。
山顶
山坡
山麓
500

陆地地形
山地
喜马拉雅山
陆地地形
丘陵
丘陵:海拔一般在______米以下,地势起伏______,坡度______、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_米。
500
不大
和缓
200
陆地地形
丘陵
东南丘陵
陆地地形
高原
高原:海拔一般在______米以上,范围______、面积较___,外围较___,顶面起伏较为______。
500
宽广


和缓
陆地地形
高原
青藏高原
陆地地形
高原
云贵高原
陆地地形
平原
平原:宽广______,起伏很_______,海拔一般在______米以下。
平坦

200
陆地地形
平原
东北平原
陆地地形
盆地
盆地:周围_______,中间_______,周围是山地或高原,中间是平原或丘陵。


陆地地形
盆地
四川盆地
陆地地形
小结
陆地地形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海拔 地面起伏
平原 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起伏小,平坦广阔
高原 较高(500米以上) 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面积较大
山地 较高(500米以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 较低(500米以下)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较小,不超过200米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小结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我们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00
100
100
等高距=50米
特征:
(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即同图等距。
(1)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即同线等高。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00
100
100
等高线地形图
将多条等高线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投影到平面上,就可以绘制出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①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海拔数值越_______,地势越_______;数值越_______,地势越_______。








等高线地形图
②判断坡度陡缓
缓坡
陡坡
缓坡,等高线 。
陡坡,等高线 。
稀疏
稠密
特征:
(1)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3)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坡度越缓。
等高线地形图
特征:
(1)坡度相同的地方,等高线间距相等;
(2)坡度陡,在短距离内高度变化很大,等高线密集;
(3)坡度缓,水平距离上的高度变化不大,等高线稀疏。
②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地形图
③判断地形部位
山峰(山顶)
特征:
(1) 表示山峰;
(2)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3)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地形图
③判断地形部位
山脊


250米
200米
200米



特征:
(1)关注等高线的形态(闭合情况、重合情况、凸向情况);
(2)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3)地势中间高,两侧低;
(4)雨水分流,形成分水岭。
等高线地形图
③判断地形部位
山谷
山谷
250米
300米
300米



特征:
(1)关注等高线的形态(闭合情况、重合情况、凸向情况);
(2)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3)地势中间低,两侧高;
(4)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地形图
③判断地形部位
鞍部
特征:
(1)关注等高线的形态(闭合情况);
(2)因其形如马鞍而得名;
(3)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相对比较平缓的部分。
等高线地形图
③判断地形部位
陡崖
特征:
(1)关注等高线的形态(闭合情况);
(2)近于垂直的山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地方。
等高线地形图
③判断地形部位
陡崖
攀岩
瀑布
蹦极
100
400
300
200

陡崖的特点及适合的运动和可能出现的景观:
(1)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2)陡崖最适合的运动包括:攀岩、蹦极,可以观察到瀑布。
等高线地形图
③判断地形部位
盆地

250
200
特征:
(1)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增高;
(2)中间低,四周高。
等高线地形图
小结
名称 表示方法 地形特征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中间___,四周___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______处凸出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的高耸部分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______处凸出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




等高线地形图
小结
名称 表示方法 地形特征 示意图 等高线图
鞍部 相邻两个_________________ 呈马鞍形
陡崖 多条等高线__________ 近于垂直的山坡
盆地 等高线呈闭合圈状,等高线的数值中心_____,四周_____。 中间低,四周高
山峰之间的低地
重叠


等高线地形图
实践活动:判断图F中哪幅图表示的是山谷,哪幅图表示的是山脊
山谷
山脊
记忆口诀:
高谷低脊(高估、低级)
等高线地形图
在第37页的“探索”栏目中,绘制了用硬币搭成的“山”的等高线地形图。试改变硬币的摆放,并在图G中完成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然后判断图中哪里代表实际地形中的陡崖,哪里代表缓坡。
陡崖
缓坡
等高线地形图
把代表各种地形的字母填写到图H适当的位置:A代表山峰,B代表山脊,C代表山谷,D代表陡坡,E代表缓坡,F代表鞍部,G代表陡崖。
A
A
B
C
D
E
F
G
等高线地形图
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 读图活动,判读山体部位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鞍部
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活动,判读山体部位
山顶
鞍部
山谷
陡崖
山脊
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
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制作步骤 ①



用胶泥制作“等高线图”




准备刀和一块胶泥
将胶泥切成三片
在纸上勾绘出每片的轮廓
一幅等高线图制作完成
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活动,判读山体部位
结合等高线的特征写出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 ________、
D._________、E.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
山谷
鞍部
山脊
山峰
陡崖
盆地或洼地
等高线地形图
拓展
位于等高线上的点海拔为等高线的数值,即h。(如:h丙=______米,h丁=______米)
山顶海拔:假设数值最大的那条等高线海拔为M,等高距为d,则M<山顶海拔300
300
400
等高线地形图
拓展
陡崖崖顶的海拔 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海拔 H小-d<H底≤H小 陡崖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n-1)d≤ΔH<(n+1)d 注: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叠等高线中数值最高的,H小为重叠等高线中数值最低的。右图陡崖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米 陡崖高度的计算
≤ΔH≤
200
400
等高线地形图
拓展
登山 沿坡度较缓,即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攀登更省力
河流位置及流向 河流位于山谷。河流从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也可以以此判读地势
选建水库、坝址 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坝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口袋形”洼地处(最窄处),以便库容量达到最大,同时可以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瀑布、蹦极、攀岩等活动 位于陡崖处
疗养院 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向阳的一侧)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
等高线地形图
拓展
修路 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陡坡,也可以降低成本和施工难度
农业布局 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适宜发展林业、高原易发展畜牧业,沿海地区或河湖密布地区易发展渔业
聚落分布 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一般选在地形平坦开阔、有河流经过的地方
修水渠或 引水管 由于水渠是敞口,所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修水渠的线路必须始终保持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以保证水始终由高处流向低处,且不会溢出水渠。由于引水管是密闭的,所以引水管只要保证出水口低于进水口即可。无论是修水渠还是修引水管,都要尽可能使工程量最小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的起伏,这样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能够直观的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
分层设色地形图
绿色表示 蓝色表示 黄色表示 褐色表示 白色表示 设色原则
平原
海洋
高原、山地、丘陵
高山
雪山、冰川
分层设色地形图
如何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
先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着色
分层设色地形图
来源 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转绘而成 定义 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_______剖面。 优点 地形剖面图可以更加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垂直
小结
陆地地形
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海拔和相对高度
山 地
丘 陵
高 原
平 原
盆 地
随堂检测
下图是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
A.600m B.800m C.1200m D.1800m
2.B处所示地形是( )
A.盆地 B.山地 C.平原 D.高原
3.土地平坦开阔易开发,最有可能形成大规模经济发达地区的是( )
A.E地 B.A地 C.B地 D.C地
A
D
A
随堂检测
某中学的地理小组到图示地区进行地理考察,计划沿图中路线登山,据此完成下题。
4.行进路线主要穿过的山体部位是( )
A.山峰 B.山脊 C.陡崖 D.山谷
5.大致匀速行进途中,体能消耗最快的可能是海拔( )
A.200米到300米之间 B.300米到400米之间
C.400米到500米之间 D.500米到600米之间
D
C
随堂检测
图为沂蒙山区某河流上游水源保护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区域地形( )
A.以丘陵、平原为主 B.以平原、盆地为主
C.以高原、平原为主 D.以高原、山地为主
7.图中A点地处( )
A.山脊 B.鞍部 C.山谷 D.陡崖
A
A
随堂检测
三月三假期。广西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就近开展了乡土地理研学活动。读图“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8.研学线路上丙地与丁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88米 B.265米 C.300米 D.473米
9.研学线路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
A.陡崖 B.山峰 C.山脊 D.山谷
10.甲附近河段流向大致为(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北向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B
D
A
随堂检测
下图为某科考队野外考察过程中绘制的“世界某山区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①地位于②地( )
A.正西 B.正北 C.西北 D.西南
12.①地海拔最可能是( )
A.759米 B.859米 C.959米 D.1059米
13.科考队选择的最安全宿营地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D
B
C
随堂检测
读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1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大洲颜色大部分是( )
A.蓝色 B.黄色 C.褐色 D.绿色
B
D
随堂检测
图为沿32°N绘制的中国地势起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上图在“地图家族”中的名字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地形平面图 D.地形鸟瞰图
17.下列颜色中,通常用来表示图中A处的地形类型的是( )
A.绿色 B.蓝色 C.白色 D.褐色
B
A
随堂检测
2022年2月7日和2月18日,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夺得女子大跳台冠军和女子U型场地技巧赛冠军,引得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也点燃了全国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作为滑雪初学者应尽量选择坡度较缓的滑雪道练习。图中所示四条滑雪道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 )
A.L1滑雪道 B.L2滑雪道 C.L3滑雪道 D.L4滑雪道
19.四位同学绘制的MN段地形剖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B
C
随堂检测
20.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两处可能发育有河流的是 处。
(2)该地区规划中有一条高铁线路经过MON,MO段可能采用 NO段可能采用 (填“架桥”或“隧道”)方式建设。
(3)陡崖C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米(4)该地区计划在甲、乙、两三处选一处修建滑雪场,你认为滑雪场应建在 处,理由是 。
 ① 
 架桥 
 隧道 
  200 
  400 
 甲、乙、丙任选一处 
甲处:坡度较缓;乙处:坡度陡,惊险而富有挑战;丙处:气温较低,滑雪场经营成本低,且上部坡度稍陡,底部坡度和缓,能满足不同水平的滑雪爱好者。 
随堂检测
21.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地形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形部位名称:A ,B 。
(2)①、②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图中小青河流向大致是 。
(4)沿甲、乙两条线路登山,比较容易攀登的是 线路,理由是 。
 陡崖 
 鞍部 
 500 
 自西向东 
 甲 
 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平缓 
本课完结,下课
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图版)
新课标·新教材
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