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义和团的兴起 原名:
地区:
成员:
原因:
口号:义和拳山东、河南、直隶贫苦农民为主“扶清灭洋”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 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进步性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对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反侵略斗争起积极的作用.局限性“扶清”使义和团在斗争中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又表现出义和团盲目排外的一面义和团运动形势图平原1896-1899年秋义和拳主要活动地区朱红灯起义地区背景解析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 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运动兴起清政府承认其合法地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了维护在华利益(根本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直接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请回答:
义和团兴起的原因?
清政府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的目的?
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答案:
1、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 民族危机加深
2、利用义和团达到削弱义和团的目的。
3、根本原因:为了维护在华利益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6月初 英、法、美、俄、
德、意、日、奥(奥匈帝国) 帝国主义国家为实现瓜分
中国的侵略计划,而发动
的一场野蛮的侵略战争。爆发时间:参与国家:战争性质:德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法国匈牙利猜一猜比利时西班牙荷兰西摩尔(1840--1929),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经八国联军及列强驻天津领事授权,西摩尔于1900年6月10日凌晨,率2000兵力自塘沽下舰,兵锋直指北京,对中国不宣而战。 同学们看课本21页图片,思考并回答:这组图片记录了八国联军的哪些罪行?选择其中的一幅叙述。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势力.义和团廊坊大捷图廊坊阻击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1900年8月,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40年前中国的都城还曾被哪些列强侵占过?想一想:结论:中华民族三:《辛丑条约》三、《辛丑条约》的签定1901年9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内容:1、经济: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 税收做担保;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 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12倍) 2、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口炮台,允许帝国主 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 3、外交:在北京东郊民巷划定使馆界,由各国驻 兵防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4、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违者处死) 三、结果:签订《辛丑条约》①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
派兵保护;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
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
路沿线要地;
④惩办反帝官吏,禁止参加反帝
组织;
①巨额的赔款是大规模的勒索,人民更加贫困;
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③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镇压反帝运动;
④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内 容影 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了想一想:《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辛丑条约》划定的使馆界是“国中之国”,而今天的使馆区是在中国政府管辖下的。 条约签定。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同意"两宫仍旧临朝"。慈禧挟光绪皇帝自西安启程,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量中华之国力,结于国之欢心中英香港岛2100万银元中日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白银2亿两
中国与
八国
白银4.5亿两 完成图表并思考:比较三个条约,你发现有什么变化?得出什么结论没有土地要求。 《辛丑条约》影响: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