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五单元 课内精彩语段阅读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级上册
桥(节选)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 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1.给文中的空白处加标点。
2.“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把 比作 ,既表现出老汉的 和 ,与人们在山洪爆发时形成鲜明的 ,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 。
3.“冲、揪、吼”这是对老汉的 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老汉 的高贵品质。
4.读完选段,在你的心中老汉是个 的人。
(《穷人》节选)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6.从桑娜的内心独白,我们可以体会到她 的心理,因为她既想 ,又担心 。
7.读完选文,我知道了桑娜是一个 的人。
8.你有过“忐忑不安”的时候吗,是因为什么事情而忐忑不安 想一想,用几句话写出当时复杂的心理。
①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②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9.给两段文字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① ②
10.对“她的心跳得很厉害”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抱回两个孩子,活动剧烈,所以心跳厉害
B.看见了死人很害怕,惊魂未定,所以心跳厉害
C.没经商量擅自抱回两个孩子,怕丈夫回来责怪
D.把人家的孩子抱走了,怕西蒙的鬼魂来找麻烦
11.用“——”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
12.“忐忑不安”的意思是 ,有一条歇后语同这个词语的意思很相近,请把它写下来。
13.找出文段中的一个反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
14.这两段文字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了细致入微而又真实的刻画,从中你能够感受到人物怎样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请用一些词语把人物复杂的心情指出来。
15.把人物心理描写中最能够突出体现人物美好品质的两句话摘抄在下面。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1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 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 “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2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 “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3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
“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儿啊!”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 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 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4
16.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你认为老班长说的哪些话是真的?(多选题)( )
A.第1句 B.第2句 C.第3句 D.第4句
17.下列对老班长的语言描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班长做好饭先自己吃,然后再专心专意地照顾伤员吃。
B.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他自己却忍饥挨饿。
C.老班长要求“我”配合他继续瞒着两位小战士,是为了稳定两个小战士的情绪,鼓舞他们走出草地。
D.老班长在伤病严重、路途遥远、粮食缺乏等艰苦的条件下,仍尽职尽责地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处处为他人着想。
18.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这是“我”发现老班长 时候说的话。“万根钢针”表现了“我” 的心情,后面的省略号省去了 。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 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我们的精神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过节似的。但是过了好久,还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四面寻找,最后在一个水塘旁边找到了他,他已经昏迷不醒了。我们都慌了。过雪山的时候有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支持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要挽救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我们立即分了工,我去钓鱼,剩下的一个人照料老班长,一个人生火。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可是,等了好久,还不见鱼上钩。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芦秆动了一下,赶紧扯起钓竿,还是空的……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还有很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无力地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失声地叫着。但是老班长,还是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19.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0.老班长没有受伤,为什么会昏迷不醒呢?
21.找出老班长生命垂危之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并说明这是为什么?
22.从选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的人?
①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②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③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④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23.把本文的中心句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4.文中写了万物在夏天的生长,请你找一找例子写下来。
25.文中提到的农作物有什么?
26.“不热不长,不长不大”是什么意思?
盼
吃过晩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27.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把 比作 。
28.选文中说“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这句话说明“我” 。
29.“我”在担心什么?请你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30.第2自然段中哪句话是“我”的想象?请你写下来。
参考答案:
1.,,:“?!”。 2. 老汉 一座山 沉着 坚定 对比 依靠 3. 动作 不徇私情 4.先人后己、不徇私情、舍己为人、临危不乱
1.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
句中的一般停顿用逗号,应用别人的话用冒号、引号,表示疑问用问号,表示强烈感情用感叹号,陈述句结尾用句号。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2.本题考查了句子意思的理解。
联系课文内容可知,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老汉比作一座山,即表现了老汉的沉着、坚定,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慌乱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依靠。
3.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掌握。
由“冲、揪、吼”等动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极其生动地表现了老汉不徇私情的高贵品质。
4.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文中“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看出他是一个先人后己、不徇私情、舍己为人、临危不乱的人。
5. 形容桑娜把孩子抱回来,内心极为不安。 桑娜认为自己做了不应该做的事,如果挨丈夫揍,自己愿意承受。 6. 忐忑不安,左右为难 帮助别人 丈夫不同意 7.朴素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帮助他人 8.老师拿着卷子走进教室。我不敢抬头看老师的眼睛。因为这次我考得不好。我也不敢看其他同学的表情,我怕他们笑话我。这个时候我多希望老师不在班级里公布我们的考试成绩呀!早知道这样平时我一定要认真学习。
5.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结合语段中“她忐忑不安地想”可知,“忐忑不安”在文中指桑娜心情一上一下的,非常的不安定;忐忑:心神不定。“忐忑不安”的意思:形容心神非常不安。在文中指桑娜把孩子抱回来,内心极为不安。
结合语段中“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可知,“自作自受”在文中形容桑娜为自己做的事自己来承担后果。自:自己;受:承受;“自作自受”的意思:自己做下的坏事,自己承受恶果。形容咎由自取。在文中形容自己把孩子们抱回来后给丈夫增添了负担,如果丈夫要揍她,也要承担这种后果。
6.本题考查语段的赏析。
结合语段可知,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语段真实地展现了桑娜这种既想帮助别人的忐忑不安和左右为难的心理。
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语段中“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可知,桑娜是一位心地善良,宁可看书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人。
8.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描写自己在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而忐忑不安的心理,答案不唯一。
如:我脸色发白,忐忑不安的想:“母亲会怎样看我呢?这是一件小事吗?她平时最看重的就是品德了……是她过来了?……不,她没有!……为什么要偷偷拿钱并花掉啊?……她会说我的!那也是应当的,是我自作自受,让她失望……嗯,说我一顿也好,让我长长记性!”
9. 抱回两个孩子 内心忐忑不安 10.C 11.①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②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12. 形容心神不安定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3.这不是闹着玩儿的。 14.忧虑 害怕 担心 恐惧 自责 15.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②嗯,揍我一顿也好!
9.本题考查拟定小标题。
结合选段①句子“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可知桑娜抱回了两个孩子,可以拟定小标题为:桑娜抱回两个孩子;
结合选段②句子“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可知桑娜内心忐忑不安,可以拟定小标题为:桑娜忐忑不安。
10.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联系选段①句子“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和下文选段②句子“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可知桑娜心跳得厉害是因为没经商量擅自抱回两个孩子,怕丈夫回来责怪,故选C。
1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结合第①自然段句子“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结合句子中的动词“裹”“抱”可知描写了桑娜的动作;
结合第①自然段句子“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结合句子中的动词“放”“拉”可知描写了桑娜的动作。
12.本题考查词语意思。
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可知桑娜的内心极为不平静。因此忐忑不安的意思为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可以想到歇后语: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3.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这是闹着玩的吗?”可知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把语气词吗去掉,加上不,改为:这不是闹着玩的。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可知桑娜充满了忧虑,忧虑丈夫丈夫知道后会说些什么;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可知桑娜的担心和自责,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还把邻居的两个孩子抱过来,增加了家庭的负担,还有些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恐惧。
15.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
结合第①自然段句子“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可知桑娜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然想到要帮助邻居家的两个孩子,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本能,体现了桑娜的美好品质;
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嗯,揍我一顿也好!”可以看出桑娜为了帮助别人宁愿自己吃苦,体现了桑娜的美好品质。
16.CD 17.A 18. 吃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 悲痛、难受 我没说出口的话
16.此题考查学生文本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我们要通读全文,再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答案。
从全文理解,“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这两句是老班长为了让小战士多吃点而撒谎。
3和4句是真的。
17.此题考查学生语言描写的理解。解答时,要联系全文分析。
本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
文中多次对老班长的语言进行描写,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稳定小战士的情绪,鼓舞他们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
所以A错误。
18.此题考查学生文本的理解能力。
做此题可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可知这是“我”“看见老班长吃草根鱼骨头”时候说的话。“万根钢针”说明心里难受,结合我的话“老班长,你怎么……”看出省略号省去了我要说的话。
19.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20.这是因为老班长日夜操劳、忍饥挨饿所造成的结果。 21.“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因为他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念念不忘党的委托。 22.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鞠躬尽瘁、舍己为人的人。
19.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概括。
选文主要写了我们走到草地边缘,准备去寻找食物,老班长却倒下昏迷不醒了。于是我们立即分了工,我去钓鱼,剩下的一个人照料老班长,一个人生火。等我钓到鱼,煮好鱼汤,老班长却把鱼汤让给我们吃,老班长牺牲了,临走前还念叨自己没有完成任务。
20.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由“我们都慌了。过雪山的时候有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支持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要挽救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可知老班长日夜操劳、忍饥挨饿,身体早就支撑不住了,仅仅靠着惊人的毅力支持着自己的生命,所以虽然没受伤,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
2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由“还有很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可知老班长在生命垂危之际,还一直念叨着: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由“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可知老班长在生命垂危之际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念念不忘党的委托。没有把大家伙照顾好,所以他希望大家伙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22.本题考查人物分析。
老班长日夜操劳、忍饥挨饿带领着同志们走到了草原的边缘;在生命垂危之际,将鱼汤留给了同志们;在牺牲前还念叨着自己没有完成人物,没有完成党的委托,可以看出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鞠躬尽瘁、舍己为人的人。
23.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4.草长树木长、水长瀑布长、铁轨也长、人长知识长、动物也长。 25.高粱,稻子,甘蔗,谷子。 26.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温度的增加,世间万物都在生长。天气越热,农作物生长的越快,生长的更加旺盛。
23.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结合文章内容,文章描写了夏天里万物迅速生长的特点,因此中心句是: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围绕中心句,从“植物、动物”“山、河、铁轨、柏油路等”“中小学生”三方面具体描写了万物在夏天生长迅速的特点。
24.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可知描写了生物的生长,如: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可知描写了万物的生长,如“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可知写了农作物高粱;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可知写了农作物稻子、甘蔗;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可知写了农作物谷子。
26.本题考查俗语意思。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可知“不热不长,不热不大。”的意思是夏天一旦到了,庄稼在一定的气温下,温度高的话,会长得很快,气温不够的话,就成熟较慢。
27. 大雨冲刷过的马路 明晃晃的玻璃 28.急切地想穿着雨衣出去玩 29.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30.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27.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结合“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可知,句子是把“大雨冲刷过的马路”比作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写出了大雨把马路冲洗得非常干净。
2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结合“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蔽着鼓点逗引我出去。”中的“蔽着鼓点逗引我出去”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出雨对“我”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从而说明了“我”急切想穿着雨衣出去玩的心情。
29.本题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筛选。
根据题干可知,是画出我担心的句子。结合“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可知,我担心的内容。
3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题干可知,是摘抄第二自然段中描写“我”想象的内容。结合“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中的“要是”一词可知,此句是描写作者想象的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