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目录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01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02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03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文官制度
文官,也称公务员,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文官制度:又称公务员制度,就是指由法律或法令规定的有关文官的考试、录用、考核、任用、奖惩、培训、工资、福利和退休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总称。
19世纪中后期,英国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
阅读材料,思考:英国旧有两大选官方式分别是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弊端?
①历史因素:西方传统选官制存在弊端
材料:17世纪中叶以前国家官吏由国王任命,官吏的选用和升迁凭门第出生和对国王的忠诚。(光荣革命后)执政的大地主贵族和大资产阶级也享有恩赐权,这些人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向求职者索取佣金。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之徒充斥官场宦海。到19世纪,英国的两党制日益成熟,内阁开始由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组成。于是哪一个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上台执政,就把各种官职作为胜利果实进行公开分赃,分给他们的支持者。所以每次执政党的更替和内阁的变迁,都要引起政府人员的大换班,使政府工作混乱。
——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恩赐官职制
政党分肥制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带来腐败、低效、周期性政治动荡等弊端
社会特征:封君封臣、王权与教权并立
选官方式: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后期,国王挑选亲信赐予官职。
特点:
①封闭性(统治阶级内部)
②时代性(政教合一)
③随意性(或缺乏制度化)
④私人性(官员只是为国王和显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恩赐官爵制(中古时期)
政党分肥制:把公职当作政党执政后的战利品进行瓜分
在政党制度建立初期,在选举中获胜的执政党都把政府的官职作为战利品酬劳,对该党有功和对选举胜利作出贡献的人,而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工作能力等考虑不多,甚至根本不加考虑,公开的进行“肥缺分赃”。
——古燕《西方政治的稳定器》
弊端:
1.腐败泛滥: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2.官员能力不足;
3.频繁人事变动导致政治混乱,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行政效率。
② 经济因素:工业革命推动
稳定、持续、廉洁、高效
亟须新的职业官僚体系
政党更换频繁
生产力提高
社会分工复杂
政府职能扩大
上层建筑
工业资产阶级提出政治诉求
工业革命
经济基础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及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改革选官制度;
③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教育程度的提高
材料:随着“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日本《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④中国的科举制提供了借鉴
材料:“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向诸位讲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是深感惊讶的。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1983,美国人事署长艾仑 坎贝尔
17世纪80年代末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国王权力受到极大削弱,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随后建立的两党轮流执政的政治体制,出现了“政党分肥制”。随着执政党的不断更替和内阁的频繁变迁,政府行政工作人员不断的大换班,引发政治周期性的震荡和资产阶级的重重矛盾,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这一现实促使资产阶级下决心改革旧的官吏制度,探索新的人事行政制度。
⑤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渐建立与完善
⑥克里米亚战争
石板画: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伤病士兵们在寒冷中挣扎
(根本原因)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总结
①历史因素:西方传统选官制存在弊端
现实原因:
②经济上: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及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改革选官制度(即工业革命的推动);
③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渐建立与完善推动文官制产生。
④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教育程度的提高
⑤外部因素:中国的科举制提供了借鉴
⑥催化剂(英国):克里米亚战争
除大臣外官员不得当选下院议员
设常务次官
设文官委员会
完善考试录用制度
18C初
19C初
1855
1870
1854
建议报告
文官退休等级制度
19C末-20C初
发展情况
初步形成
最终确立
议会开始限制国王任命官员权力。
将政府官员按政务官与事务官进行分类。
颁布法令
再次颁布法令
奠基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通过英国文官制度确立及发展的进程,我们得出什么认识?
1、英国文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2、制度的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性、艰巨性以及连续性,任何一个制度在形成过程中都有继承、都有创新。
政党分肥制:1881年,因分官不均,新任总统加菲尔德被刺杀。
文官制度: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议员彭德尔顿提出的文官制度改革法案(史称《彭德尔顿法》),建立了美国的文官制度。
1946年,法国颁布了统一的公务员法,开始将文官的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1949年,联邦德国制定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对帝国官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50年又颁布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公务员法》,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文官制度
1947年,日本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法》,其主要内容有文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实行功绩制等。
2、文官制度的推广:
1.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材料1:各种录用考试都要以公告通知公开进行,公告必须写明招考的职务、责任、待遇、资格、 考试科目及时间地点,成绩张榜公布,并通知本人;所有公民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而受歧视,主要以“品行”和“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文官的录用主要是按考试成绩,并参考个人资历、学历、品德和健康状况来鉴别优劣 , 择优录用。 — 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
特征一:公开考试和择优录用
材料2:5.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6.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美国文官法》(1883年1月)
特征二: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3:《彭德尔顿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联邦政府官员分成两个集团—职业文官与政治官员集团……划入职业文官行列的行政官员不再是由总统或是部门长官任命,也不再与政治家的选举或任命共进退,而是终身任职。
材料4: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以此鼓励公共服务人员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材料5:文官一经录用,就实行“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的规定。并依法享受较优厚的工资福利和退休金待遇。
特征五:官纪严明
特征三:职务常任
特征四:论功晋升
2.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英国文官制度的绝对专业化素养,使得政府能够在最低的差错和最高的效率的情况下运转自如。这个制度足以让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国家羡慕不已。
—[英]玛格丽特 撒切尔著,李宏强译《唐宁街岁月》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西方文官制度的看法?
积极:
①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
②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③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④为世界其他各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消极: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②文官人数增多,加大国家财政负担;
③官员层次增加,影响政府工作效率。
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国家重视,有严格法律保障
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
中国科举制考试内容 最初为综合性考试,虽着重强调儒家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如法律、教学和政治时事等。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
西方文官制度考试内容 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11门,任选6门。
同
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物
产生于封建专制社会,受国家最高统治者直接干预
受儒家思想影响,考试内容趋于单一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产生于近代民主社会,不受国王、内阁控制
受启蒙思想影响,考试内容综合多样
中
西
异
创新是进步不竭动力
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异同点
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与发展之路带来什么启示?
人才是国家宝贵财富,要重视人才培养,公平公正地选拔高素质人才
切实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考核,打造廉洁高效政府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科举制合理内核)
任何制度构建都不能一劳永逸,必须立足国情、善于学习、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完善
……
(言之有理即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西方的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争夺统治权的胜利
资产阶级吸取了“政党分肥制”的教训,在政治实践中形成
工业革命的推动,顺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及其对西方的影响
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其他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面向各个阶层,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政治中立
官纪严明,职务常任
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容易滋生官僚和僵化现象,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
1、 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故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因而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
A.朴绝专制局面出现 B.确保文官队伍优良素质
C.消除官员腐败现象 D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D
2、英国前首相张伯伦曾对常务次官们说:“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这体现了()
A.政治中立利于政策的连续性 B英国文官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C.文官制度提高了政府的效率 D.责任内阁制下议会制约力强
B
3、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
A.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 B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C.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 D.朴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
A
4、美国打破了英国文官制度中品位分类的筹级观念,重视职位分类标准客观,管理科学,体现责任与职位的统一。与品位分类相比,职位分类()
A.否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理念 B适应了行政工作专业化的趋势
C.杜绝了行政工作的懈怠和懒散 D.极大地提高行政部门的效率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