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定时训练(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定时训练(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19 08:06:21

文档简介

1
2025届高三定时训练
地理试题
2024.1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
【答案】1. C2. A
【答案】3. B4. C
5.
【答案】A
【答案】6. B7. C
【答案】8. C9. D
10.
【答案】B
【答案】11. D12. B
【答案】13. D14. A
【答案】15. D16. B
17.
【答案】D
【答案】18. B19. D
【答案】20. A21. C
【答案】22. A23. D
【答案】24. B25. C
二、综合题(共4小题,总分50分)
26.
【答案】(1)特征:日降水量极大值最大位于九州岛西部,北海道最小;总体上自南向北递减;太平洋沿岸高于日本海沿岸。原因: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团自南向北移动。
(2)南、北赤道暖流减弱,堆积到西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暖水团减少,海水温度偏低,气温偏低,西太平洋赤道地区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低纬环流减弱,西太平洋副高减弱,夏季风偏弱;梅雨前线北移速度减慢,位置比平常年份同期偏南(日本梅雨前线带来的日降水量南部更多,北部则更少)。
27.
【答案】(1)小浪底水库运行后,利津3000m /s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利津河段由淤积为主转为冲刷为主; 2003~2010年, 利津3000m /s水位下降快, 利津河段冲刷明显大于淤积; 2011年后,利津 3000m /s水位下降趋于平缓,利津河段冲淤趋于平衡。
(2)小浪底水库运行后,三角洲面积变化不大甚至呈缩小趋势: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可能导致沿海地区盐碱化;小浪底水库调节径流,有利减轻丰水期的洪涝灾害,有利于增加枯水期流量,改善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
28.
【答案】(1)白洋淀给补给周围地下水;干淀原因:工农业快速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白洋淀水量下渗增多上游大批水库截水,入淀河流径流量减少毁林开荒,入淀河流径流量减少。
(2)正是北方农耕时节,农业需水量大;且由于气温回升,蒸发量大;加上夏季的雨季末到,降水量少,导致白洋淀的水位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同时,上游水库在雨季来临前提前泄洪放水,预留库容,以便7~8月份雨季的蓄洪。
(3)春季高水位导致水下光照不足,水温较低,不利于沉水植物萌发和幼苗生长。
29.
【答案】(1)丙区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因而地表河流稀少,地表水缺乏;植被覆盖率低;气候干燥,降水少,植被缺乏,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显著,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在风力作用下,沙漠、戈壁面积不断扩大。
(2)草木茂盛,动物繁多。原因:此季节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为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
(3)此时是夏季,行星风系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当地盛行东南信风为离岸风;增强了沿岸的离岸流,使上升流加剧,增加了海水表层的饵料,吸引更多鱼群。
(4)降雨量大,支流数量多,流域面积较大,干流径流量大;干流ab段为盆地,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沿岸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防洪、抗洪能力差,容易遭受洪灾破坏。
PAGE
第1页2025届高三定时训练
地理试题
2024.1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
2022年7月1日(农历六月初三)20时,天文爱好者小明在安徽省某地拍摄到了位于东方地平线附近的人马座。同年10月1日(农历九月初六)20时,他在同一地点拍摄时发现人马座位于天顶附近(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两次拍摄时均为晴天,但10月1日拍摄的人马座照片更清晰,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接近望日,月球亮度更大 B. 落日余晖影响更大
C. 大气对星光削弱作用更小 D. 城市灯光影响更小
2. 不同日期同一时刻,人马座在天空中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长短差异 B.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 恒星年与回归年的长短差异 D.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图为2023年二分二至日及11月初晨线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表示二分日晨线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下列日期中,其晨线位置与11月初最接近的是( )
A. 10月10日 B. 1月10日 C. 2月10日 D. 3月10日
5. 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OA、OB为日界线,O点为极点,在P点看北极星高度为70°。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 20°N,135°W B. 20°N,45°E C. 20°S,135°W D. 20°S,45°W
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植物的生物量较大、叶面积较大。近年来,青藏高原发生了大规模的木本植物(森林、灌丛)向草地扩张,对生长季的地表昼夜温度产生了一定影响(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下列有关对木本植物扩张对生长季夜间地表温度升高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9月夜间地表升温幅度较小 B. 5~6月夜间地表升温幅度较大
C. 7月夜间地表温度最高 D. 5月夜间地表温度最高
7. 下列有关大规模木本植物扩张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影响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加剧夜间地表温度升高 B. 加剧地表散失热量减少
C. 减缓日均地表温度下降 D. 减缓白天地面辐射增强
横断山区某风速观测实验区东西跨度80千米的范围内,包含四座山峰和四个山谷。观测站位于其中最低的一座山峰上,该山峰与实验区范围内东、西两侧最高山峰的高差均在1000米以上,由此造成了中、小尺度的局地热力环流和大尺度的天气背景风场(受局部地形影响小)共存的局面。图为该观测实验区冬季某时刻大气运动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示时刻最可能的是( )
A. 0:00 B. 6:00 C. 15:00 D. 20:00
9. 各山峰中,观测站所在山峰受日落影响降温最早,其原因和影响是( )
A. 海拔低于东侧山峰,小尺度谷风晚于中尺度谷风
B. 海拔低于东侧山峰,小尺度谷风早于中尺度谷风
C. 海拔低于西侧山峰,小尺度山风晚于中尺度山风
D. 海拔低于西侧山峰,小尺度山风早于中尺度山风
10. 强对流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出现强降水、雷雨、龙卷风、冰雹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大气中有一定的水汽、上干冷下暖湿的垂直结构、上升运动是产生该天气的必要条件。每年3月前后,我国逐渐进入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每年3月前后我国逐渐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的原因有( )
①春季气温回升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②锋面雨带已北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
③台风频繁登陆,提供水汽及上升动力④陆地低压逐渐增强,加剧水汽上升运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索诺拉沙漠位于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冬夏两季降水,年降水量超过300mm,高于北部的莫哈维沙漠。完成下面小题。
11. 索诺拉沙漠夏季降水的主要类型及水汽来源分别是( )
A. 气旋雨太平洋 B. 地形雨太平洋 C. 锋面雨墨西哥湾 D. 对流雨加利福尼亚湾
12. 冬季莫哈维沙漠和索诺拉沙漠相比降水多少及原因分别是( )
A. 多、西北风控制时间长 B. 多、西南风控制的时间长
C. 少、西北风控制的时间短 D. 少、西南风控制的时间短
色林错流域为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由河流和湖泊组成的一个封闭内陆湖泊群。近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色林错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色林错湖泊流域内,入湖径流和湖面降雨在暖季(5月~10月)和全年(月尺度)对湖泊蓄水量变化均有较大影响,湖面蒸发则在冷季(11月~次年4月)与湖泊蓄水量变化密切相关。近40年全球气候变化使该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推测色林错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14. 色林错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列有关湖泊及周边地区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 汇入湖泊的淡水增加,周边地区盐碱化减轻 B. 湖泊周围地区高山冰川融化量增加,入湖水量增加
C. 湖泊周边地区冰川面积缩小,地面辐射增强 D. 湖泊冻结时间推后,消融时间提前
洋面水温变化与大气环流关联密切,正常情况下,印度洋低纬海面水温西侧较东侧低。下图示意1997~2007年间5月份印度洋海面平均水温距平值(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正常情况相比,1997~2007年间5月份印度洋海面平均水温状况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
A. 东侧海域降水明显减少 B. 西侧海域水温略有升高
C. 东侧海域下沉气流增强 D. 东西海域温差有所增大
16. 图中印度洋西侧海域海一气相互作用的特点是( )
A. 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B. 海洋向大气吸收热量
C. 离岸风将热量送往陆地 D. 迎岸风将热量送往海洋
17. 读某区域地质构造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关于该地地质地貌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段岩层整体向上凸起 B. b段构造地貌为向斜谷
C. ④处海拔可能为349m D. 曾受到东西向内力挤压
岩石圈物质循环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由此改变地理环境。下面图1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图2示意某地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形成图2中扇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对应图1中的( )
A. ①③ B. ②⑤ C. ④⑥ D. ⑥⑦
19. 影响图2中扇形地貌形成因素有( )
①河流流出山口水流速度减慢②扇缘地形隆起阻挡③扇中河流展宽分汊④扇中风化碎屑物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长白山区松花江流域的白江河泥炭沼泽地,在距今8000—5000年期间曾经是森林一草甸广布的洼地,5000年以来通过陆地沼泽化过程扩展而成。图示意5000年以来白江河泥炭沼泽的演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20. 白江河泥炭沼泽发育的有利条件为( )
①相对平缓的地势②温凉湿润的气候③疏松肥沃的土壤④高大茂密的植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 原洼地的森林、草甸等发育成泥炭沼泽,主要是由于( )
A. 气候干湿交替 B. 地壳持续抬升 C. 地下水位上升 D. 河流阶地增多
兴安盟草原位于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带(下图)。草原灌丛作为当地原生植被之一,对于气候变化十分敏感,适生区分布格局有进一步发生变化的可能。完成下面小题。
22. 仅考虑短期气候变暖的影响,最有可能转变为灌丛植被适生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 若气候变暖不断加剧,当地灌丛适生区的面积最终会缩小,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土壤 C. 气温 D. 水分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图1),图2示意海滨到尖峰岭主峰山顶的植被类型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4. ①②处的植被类型及形成其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
A. 落叶季雨林、常绿季雨林,热量 B. 落叶季雨林、常绿季雨林,水分
C 常绿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热量 D. 常绿季雨林、落叶季雨林,水分
25. 推测苔藓矮林的生境特征是( )
①风力大②光照足③雾天多④土层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综合题(共4小题,总分50分)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初夏,类似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的推移,日本也存在雨带自南向北移动的现象,被称为梅雨前线。梅雨前线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其周边引导气流的影响,冷暖气团交汇。与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相比,日本梅雨前线降水强度较大。下图示意日本梅雨前线日降水量极大值的空间分布。
(1)描述日本梅雨前线日降水量极大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其成因。
(2)厄尔尼诺年份,南、北赤道暖流减弱,分析其对日本梅雨前线的影响。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9年小浪底冰库投入运行以来,黄河下游(图1)的冲淤发生了显著变化,利津水文站3000m3/s流量水位随之发生了变化(图2),并使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剧烈的改变。
(1)结合图2说明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前后黄河下游利津河段冲淤关系的变化(要求分时间段说明)。
(2)简析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后,对黄河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是一个浅碟状湖泊,平均水深仅2~3。曾经淀区水位下降,干淀频发。20世纪80年代白洋淀开始进行生态补水。淀区水生植被类型丰富,沉水植被(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的大型水生植物)是白洋淀水生植被的主要优势类群之一,研究发现春季补水不利于部分沉水植物生长。下图示意2017年6月白洋淀及其周边地区浅层地下水等值线图。
(1)指出白洋淀与周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据此分析白洋淀干淀的原因。
(2)上游水库对白洋淀生态补水的最佳时段是每年的春季,请分析选择该时段补水的原因。
(3)试推测春季补水对部分沉水植物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
2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月,受强降雨影响,A河水位达60年来最高,引发洪灾,但丁处海域渔民忙碌。同年8月,某中学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变化。下图中甲、丙为研学小组成员拍摄的照片及A河流域水系。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丙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2)判断到达乙地时可能见到的生物景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丁处海域的渔场1月渔获量较大,分析其原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