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9 19: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设计说明
第二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课文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可以加深读者对亲情的感受与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实践课堂上,应关注朗读教学与情感教育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通过分析细节描写、结合上下文语境等方式来了解不同文章的抒情特点,进而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在深层次解读文章情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继续训练朗读技巧,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及节奏特点,使学生的朗读更加声情并茂。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朗读技巧,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2.分析文中运用了细节描写的句段,感受和理解各篇文章所体现的情感。
3.结合上下文语境,揣摩词语含义,提升揣摩、品味文学语言的能力。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设计朗读脚本,提升朗读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含义及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深层次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情境导入
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课文《秋天的怀念》《散文诗二首》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散步》表现了家人间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世说新语>二则》让人感受到魏晋世族家庭的文化修养和情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阅读实践课堂,深入分析文本,读懂其中蕴含的情味。
学习任务一 训练朗读技能
(一)掌握朗读知识。
参考教材中的链接材料,进一步掌握语气、节奏等基本朗读训练方法。
 【点拨】语气,是朗读时运气发声的微妙技巧,是语句中内在的思想感情在语音上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语调。语调可以用“ ”或“ ”来标示。
节奏,是朗读全篇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所构成的整体感。节奏要与全篇的逻辑思路、感情基调相统一。
感情基调,是一篇文章整体的、基本的感彩和声音语调。每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一个整体,是各个部分、层次、段落、语句的具体感情的综合表露。朗读时,内心要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提升,才能准确而充分地表达出恰如其分的情感。
学习任务一 设计朗读脚本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 ,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爱吃那儿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杨树花 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1.朗读所给文段,标示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和节奏。
2.整体把握此文段的感情基调。
《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是深沉而忧伤的,叙述的语气应平静而内敛。
所给这段内容写母亲央求“我”去看菊花,母亲因“我”的回答而喜出望外,语气略有点儿轻松愉快。
3.把握语气、语调和节奏变化。
①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语气迟滞,语调低沉,节奏低缓,表现出“我”对生活的绝望。
②“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语气轻快跳跃,语调上扬,节奏时而舒缓、时而轻快,表现出母亲的高兴,以及回忆过去时的幸福与满足。
③“什么时候 ”
“好吧,就明天。”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语气急躁,语调上扬,节奏急促,表达出“我”的不耐烦与不感兴趣。
4.把握朗读时的重音和停连。
重音:
(1)通过重读表示频率的词“又”和表示范围的词“独自”,来表现“我”的孤僻,以及内心的伤痛。
(2)通过强调表示动作的词“挡”,表现出母亲不想让“我”看到窗外的风景而触景生情。
(3)通过强调“憔悴”“央求”,突出母亲的疲惫与想让“我”走出阴霾的迫切。
(4)重读“高兴”“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表达出母亲的高兴;重读“最爱吃”“偏说”“踩”,突出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天真、活泼、可爱。
(5)重读“烦不烦”,突出表现“我”的不耐烦。
停顿:
①“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突出母亲“挡”的动作;“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通过停顿,使读者关注到母亲的状态与表情。
②“一脚踩扁一个∧(急停)……”。
通过急促的停顿,突出母亲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表现出母亲的小心翼翼。
连接:
你小时爱吃那儿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
杨树花毛虫。
通过连接,读出轻快的语气,突出情境的轻松美好,以及母亲分享时的迫切。
(一)回归语境,反复品读句子,揣摩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
1.“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用“可恨”来形容瘫痪的双腿,表达了“我”当时因为双腿瘫痪而对生活极度绝望、痛苦的心情。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字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的意思,“严冬”指极冷的冬天。母亲能够从寒冷的冬天挺过来,是很不容易的,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感到庆幸的心情。
·
·
·
·
·
3.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作者运用景物描写,对初春景色进行描绘,绿色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随意”一词是亮点,从侧面反映出作者闲适恬淡的心情。
4.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分歧”指(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这里把“走大路”还是“走小路”说成是“分歧”,大词小用,使文章大有深意。“意思”在此处指比较有趣味。
·
·
·
·
·
·
(二)分析细节描写的句子,并展开朗读活动。
1.此单元的亲情故事意蕴丰富,情味深长,试举一例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句子进行分析。
示例: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运用了细节描写。母亲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表现了母亲对孙子的疼爱,一个年迈体弱却十分善解人意的慈祥老人形象跃然纸上。“走大路”“走小路”的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体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散步中互敬互爱的融洽气氛。
阅读实践课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分享家庭故事为课堂活动内容。在朗读训练方面,学习语气、语调、节奏变化等朗读技巧;在理解文本方面,通过体会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及分析细节描写的妙用来深入文本,更贴切、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情感,唤醒丰富的亲情体验,并读出其中蕴含的情味。
深入理解课堂上分享的家庭生活故事,写一写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