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9 09:0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13课
材料一: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
材料二: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 谷永传》
①皇帝依靠外戚,大权旁落,朝政腐败
②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
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1.新朝建立
【探究】西汉后期,国家出现了哪些问题?
(1)背景: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得政权,定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王 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称帝后,恢复周代井田制。奴婢改称“私属”;废除五铢钱,发行龟币、贝币等上古货币,致使经济溃乱;征收重税,加重百姓负担,大兴土木,劳役繁重,挥霍无度,大肆发动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残酷镇压农民起义,使得人口锐减75%,史称“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2)建立
材料“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2.东汉建立
西汉
新朝
东汉
公元前202年
公元9年
公元23年
公元25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
刘秀(汉光武帝)
洛阳
王莽
人口锐减,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社会矛盾尖锐
3.光武中兴
“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房舍)丘墟,田畴芜(荒芜)秽(杂草),以致“匹夫僮妇(儿童妇女),咸怀怨怒。”
—《后汉书·桓冯列传》
【探究】材料反映的东汉初年怎样的社会景象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措施 作用
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
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减轻田租
减轻刑罚,赦免囚犯
合并郡县,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各族内迁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缓和阶级矛盾
加强中央集权
缓和民族矛盾
增加劳动力
一、光武中兴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西汉末 近6000万
东汉初 1000多万
57年 2100多万
105年 5300多万
《后汉书》记载,东汉初期,人口和垦田数目有所恢复,出现了“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情景。
东汉集市画像砖
东汉彩绘陶
击鼓说唱俑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结果: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中兴:王朝从衰败到重新振兴】
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
手工业
①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
(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②王景治理黄河
②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出现质量较高的瓷器。
①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作用:提高了冶铁质量。)
东汉青瓷壶
东汉牛耕图像石拓片
4.经济发展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水排
为了巩固统治
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指出统治者政策的共同处?
名称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时期
在位皇帝
措施
目的
影响
比较学习
西汉
汉文帝、汉景帝
以农为本,减免田租
积极赈灾,勤俭治国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
光武帝
释放奴婢,减轻田租,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各族内迁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比较安定
东汉
共同点:
①都为了巩固统治;
②重视农业生产;
③轻徭薄赋;
④减轻刑罚;
⑤都出现盛世局面。
启示:
①统治者要勤政爱民,适时调整政策,重视民生;
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光武帝-刘秀
汉明帝-刘庄
汉章帝-刘炟(dá)
“光武中兴”
“明章之治”
东汉的“高光”时刻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 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 (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1.中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探究】东汉中后期的皇帝都有何特点?
年龄小、在位时间短。
幼主继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皇帝长大
依赖宦官
铲除外戚
宠信宦官
宦官专权
掌控朝政
皇帝早逝
拥立幼主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东汉直臣李固被权臣梁冀害死后暴尸路边,而权奸胡广等却被封侯爵。)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1.中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汉顺帝去世后,外戚梁冀拥立汉冲帝,联合太尉李固等录尚书事。汉冲帝驾崩,拥立汉质帝。涉嫌毒杀汉质帝,另立汉桓帝刘志。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大肆将官爵给予亲族。梁冀把持朝政二十年。
在他掌权期间,立三帝,毒一帝。
影响: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反复出现,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民生困苦,社会混乱。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实质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1.地方:豪强大族势力壮大
(1)表现:
①兼并土地,占有田庄,拥有巨额财富,役使大量农民。
②拥有私人武装,控制地方政权。
③有的豪强长期担任朝廷中的要职,世代为官。
(2)影响:
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面的重要因素。
东汉绿釉陶水亭
天灾人祸一起来,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在哪里跌倒,就要在那里爬起来。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 建宁三年 )河内人妇食夫 ,河南人夫食妇。
三、黄巾起义
自然灾害频发
【思考】东汉末年为什么会爆发农民起义?
时间
领导者
宗教
口号
特点
结果
影响
184年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
太平道
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被镇压(失败)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
借助宗教宣传,发展力量
三、黄巾起义
课堂小结
东汉为何会走向兴盛?
又为何由兴盛到灭亡?
220年曹魏代汉
25年刘秀称帝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统治衰落
黄巾起义
名存实亡
1.统治者要顺应民心,爱护百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2.统治者要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善于调整统治政策,才能使国家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