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9 09:1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欢迎走进历史课堂


单 元 导 言 篇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单元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单 元 导 言 篇


单元内容概述: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
208年
280年
317年
439年
赤壁之战
西晋统一全国
东晋建立
南朝开始
420年
北魏统一北方
部编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
1
2
3
立足史料实证,能够说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将人物、现象置于正确的时间和空间中,提升运用表格整理、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通过自主学习、表格归纳,对比官渡、赤壁二战,立足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知道两次战役曹操弱而胜、强而败的原因,领悟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通过归纳、总结感受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官渡之战
壹·官渡之战
1、背景:
材料一:《晋书·地理志》曾记载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人口约在5600万左右,而到了汉献帝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人口锐减至约1572万左右。短短的五十年间,人口减少了4000万之巨。
——数据引自《东汉初年和末年人口数量》
材料二:铠甲生虮(jǐ)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āo]里行》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民
不聊生、社会经济萧条
结合材料,说说东汉末年的社会景象是怎样的?
壹·官渡之战
2、官渡之战的双方:
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有军队数十万, 兵精粮足,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准备南攻曹操,进取中原,实现他讨平天下的愿望。
曹操率大军攻取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河内"南拒虎牢之险,北倚在行之固"是黄河北岸一战略要地。
袁绍
曹操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壹·官渡之战
3、概况: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内容,简述官渡之战的概况。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经过
结果
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曹操;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官渡
声东击西、各个击破、
火烧乌巢
壹·官渡之战
知识拓展:
官渡之战中实力尚弱的曹操为何能战胜强大的袁绍呢?
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自为司空,总揽朝政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战时为兵,不战为民,自立更生,保障军队所需供给,解决长途遥远所带来的物资供给问题。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谋略得当。
③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②经济上:重视经济(开荒屯田,发展生产)。
壹·官渡之战
知识拓展:
官渡之战中实力尚弱的曹操为何能战胜强大的袁绍呢?
袁绍刚愎自用、不善用人
材料一: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三国志 袁绍传》
材料二: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资治通鉴》。
曹操善于用人、多谋善断
官渡之战形势图

赤壁之战
贰·赤壁之战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径渤海边时,留下豪情诗句
《龟虽寿》
曹操
已经52岁的曹操,他的“壮心”是什么?
贰·赤壁之战
1、背景: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据说是孙武的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刘备
(161年-223年)
孙权
(182年-252年)
贰·赤壁之战
3、概况:
贰·赤壁之战
3、概况:
战役 赤壁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经过 结果 特点 影响 公元208年
赤壁
孙刘联军
黄盖诈降、火烧赤壁
曹操兵败北撤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
贰·赤壁之战
知识拓展: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材料一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及岸上营落。
——《三国志·周瑜传》
材料二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①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瘟疫横行。
②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③曹操骄傲轻敌。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资治通鉴》

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叁·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1、背景:
曹操退守北方,经营关中和西北地区,完成北方统一。
刘备向西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抢夺湖北和湖南。
赤壁之战后各政治力量分布示意图
2、三国鼎立的形成:

洛阳

成都

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
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叁·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3、三国经济的发展:
(1)曹魏:220年,洛阳,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三国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垦田面积最广,实力最强。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翻车
屯田
叁·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3、三国经济的发展:
吴国船只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吴国船只
叁·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3、三国经济的发展:
(3)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诸葛亮治理国家时,赏罚分明、宽严并用。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保持尊重,教会他们谋生的技术,帮助他们改进生活。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蜀锦行销三国
叁·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根据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图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图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局面 ,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是历史的进步。
叁·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官渡之战
时间:200年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赤壁之战
时间:208年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形成
三国鼎立
吴国:229年,孙权,建业(三国局面形成)
发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孙吴发展海外贸易、
蜀汉改善民族关系
影响:为以后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魏国:220年,曹丕,洛阳(东汉灭亡)
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三国鼎立
影响: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1.卜正民在《分裂的帝国:南北朝》中指出:“这次战役首次显示,北方军队想要占领南方会面临怎样的困难——首先面对的就是需要进行长途跋涉,而且要适应水上而非陆上作战。曹操向北方撤退使其尽快统一中国的希望落空”这次战役指的是(  )
A.长平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魏国马钧在前人创造用来吸水洒路的翻车的基础上,设法加以改进,制造了既轻巧又便于操作的翻车。这印证了(  )
A.三国重视农业发展 B.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C.三国农业技术欠缺 D.重农抑商政策实行
D
A
课堂训练
3.东汉末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东汉政府实行州牧制度,客观上导致了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形成。由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下列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