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强化练习题--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强化练习题--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20 14:1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被称为“漂浮在水上的城市”,众多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轮渡系统是斯德哥尔摩富具特色的水上交通系统,近年来当地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将其纳入公交系统,进行统一线路编号。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斯德哥尔摩积极开发水上交通系统,是为了(  )
A.提高城市等级  B.减轻交通污染
C.加强岛屿联系  D.均衡人口分布
2.影响斯德哥尔摩水上交通系统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
①景点分布  ②用地开发
③轮渡数量  ④海水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斯德哥尔摩将轮渡系统纳入公交系统的好处主要是(  )
A.降低运输成本  B.提高运行频次
C.增加线路密度  D.方便统一管理
  我国某快递公司为探索“铁路+地铁+航空”的联运新模式,与深圳地铁合作,在地铁11号线沿线的福田铁路枢纽站—碧海湾地铁站段采用“客货混载”模式(下图),利用地铁运营非高峰时期集中运输货物。完成下面两题。
4.利用地铁运营非高峰段运送快递(  )
A.明显改善大气质量  B.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C.需要增加地铁班次  D.需要增加快递人员
5.下列最适合建设货物中转站的站点是(  )
A.碧海湾  B.前海湾  
C.红树湾南  D.福田
  成贵高铁起于四川省成都市,终于贵阳市,全线桥隧比达到78.6%,占线路总长的29.69%。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局部高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的原因可能是(  )
①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
②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市受益更广泛
③助推沿线地区脱贫攻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④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高铁开通后,该区域部分地段依然保留了绿皮慢火车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C.维护列车低运营成本  D.为沿线居民提供便利
  2023年11月28日,川青铁路四川境内的青白江东到镇江关段开通运营。该段铁路海拔相差2 000多米,其中高原段的桥隧比达到99%,历时12年建成。该段铁路与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路线高度重叠,生活在这里的羌族、藏族人民喜迎该段铁路的建成和动车的开通。下图为川青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与原有公路运输相比,川青铁路的运输特点为(  )
A.灵活性强  B.运速较快
C.运量较小  D.舒适度差
9.川青铁路建设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气候复杂多变,寒潮灾害多发
B.生态环境脆弱,终年干旱少雨
C.黄土地貌广布,技术要求较高
D.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
10.川青铁路该段线路的开通对沿线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
①促进优势资源开发  ②丰富沿线自然景观
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④利于长征精神传承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沪宁沿江高铁西起南京南站,东至太仓站,并向东接入上海铁路枢纽。下图为江苏省南部部分铁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1.沪宁沿江高铁与原京沪高铁不完全重合,主要考虑(  )
A.河川布局  B.城市等级
C.经济水平  D.运输需求
12.沪宁沿江高铁多选择以桥代路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地形坡度  B.缩短通行里程
C.保护生态环境  D.节约土地资源
13.建设沪宁沿江高铁可以(  )
A.实现苏南苏北互通  B.缓解长江水运压力
C.加快乡村人口回流  D.促进生产要素流通
  航线开通的数量和飞行的航班数量影响着航空运输的联系广度,21世纪以来,我国航空轴心城市从东南部不断向西延伸,中西部地区涌现出更多联系广度高的城市,如西安、重庆、成都等,它们的中转广度(指经过该城市连接其他城市的概率)排名也明显提升。下图示意航空网络中的城市职能。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4.航空轴心城市不断向西部地区延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航空技术  B.航线数量  C.机票价格  D.航旅需求
15.21世纪以来,西安、成都等西部省会城市的中转广度排名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客源吸引力强  B.域内航空支线增多
C.城市等级较高  D.与东中部联系紧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部分铁路已在运行之中,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
(1)从地形地貌角度分析川藏铁路修建中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
(2)说明川藏铁路的修建对西藏地区的影响。(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厦门海底隧道轨道交通5号线为东向出岛复合功能快线。始于厦门岛两岸金融中心的五通站,终于翔安南部新城的彭厝站。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二者规划区域所夹海域内。在统筹好区域规划与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前提下,跨海段3个方案进行线路比选,最终选择中线方案(下图)。
(1)说明厦门市轨道交通5号线跨海选择海底隧道方式的理由。(4分)
(2)与北线、南线两个方案相比,中线方案有何优势 (5分)
(3)简述厦门市轨道交通5号线跨海隧道的建成对区域发展的意义。(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浙赣运河位于浙江和江西交界处,通过开挖30千米长的人工河道将两省水系连接,建成后将成为一条重要的水运通道。目前浙赣两省都将该运河列为政府重点规划项目。下图为浙赣运河相关区域示意图。
(1)在图中画出浙赣运河的可能位置,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分析浙赣运河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建成运营后可能面临的问题。(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尼泊尔境内交通运输以公路和航空运输为主。截至2012年3月,公路总长为23 454千米,其中沥青路面9 917千米。有各类机场45个,直升机停机坪120个。除首都有一国际机场外,其余均为简易机场。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尼铁路”的建设正在加紧进行中。下图为尼泊尔位置示意图。
(1)据图分析影响尼泊尔公路分布的主要因素。(4分)
(2)分析尼泊尔的交通运输方式以航空运输为主,但机场规模较小的原因。(10分)
答案与解析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1.C 由材料“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被称为‘漂浮在水上的城市’,众多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可知,开发水上交通系统能使这14个岛屿联系起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C正确;交通建设无法提高城市等级,A错误;开发水上交通系统,道路上的交通工具会增加,会加重交通污染,B错误;交通系统不能均衡人口分布,D错误。
2.A 由材料可知,斯德哥尔摩有众多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分布在岛屿上,水上交通线布局能方便游客进入景点,以发展旅游业,所以影响水上交通系统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景点分布,①正确;交通建设能促进当地用地的开发,交通线的建设要考虑这些岛屿的用地开发,②正确;轮渡数量和海水运动均不能影响水上交通系统线路布局,主要影响的是水上交通的便利性,③④错误。故选A。
3.D 由材料“近年来当地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将其纳入公交系统,进行统一线路编号”可知,轮渡纳入公共交通,统一编号方便统一管理,D正确;斯德哥尔摩将轮渡系统纳入公交系统不会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加线路密度,与提高运行频次无关,A、B、C错误。
4.B 利用地铁非高峰段运送快递,有助于改善大气质量,但毕竟快递运输并不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故不能起到明显改善的作用,A错误;由材料可知,利用地铁运送快递是集中运输货物,相比传统的公路运输,地铁速度快,运输量大,集中运输可以降低物流成本,B正确;该模式主要利用地铁运营非高峰段,并不需要增加地铁班次,C错误;原先模式下已经有充足的快递人员,故不需要增加快递人员,D错误。
5.A 由材料可知,该快递公司正在探索“铁路+地铁+航空”的运输模式,地铁运输要与航空运输对接,货物中转站应设置在地铁与航空交接地带,读图可知,碧海湾地铁站靠近机场,便于联运,A正确;前海湾、红树湾南、福田等站点均距离机场较远,不便于推行“铁路+地铁+航空”的联运新模式,B、C、D错误。
6.D 由材料“全线桥隧比达到78.6%,占线路总长的29.69%”可知,成贵高铁沿线地势起伏较大,桥隧比较大,工程量较大,造价高,①错误;图中显示,成贵高铁联系了沿线众多城镇,属于合理布局高铁网,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②正确;西南地区的经济落后,高铁开通有利于提高该地区交通通达度,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③正确;避开了重复路线,减少了重复建设,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
7.D 由材料可知,该铁路沿线地势起伏大,应为山区,交通条件落后,高铁可能无法到达,且经济落后,居民收入水平低。绿皮慢火车停靠站点多,票价低,为沿线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D正确;绿皮火车票价低,财政收入会减少,A错误;仅在部分区域地段保留绿皮火车不是为了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B错误;绿皮车运营就会产生运营成本,C错误。
8.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路运输比铁路运输灵活性更强,A错误;读图可知,该铁路设计时速为200千米,比原有公路运输速度快,B正确;铁路运输比公路运输的运量大,C错误;铁路运输的车厢内设置硬座和卧铺,活动空间更大,比较舒适,D错误。
9.D 该铁路线主要经过四川和青海,四川周围山地环绕,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两省均受寒潮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川青铁路一部分在四川境内,年降水量较丰富,B错误;黄土地貌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C错误;由材料可知,该段铁路海拔相差2 000多米,地势起伏大,多山地,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正确。
10.C 川青铁路建成,提高了沿线地区的交通通达度,铁路运输以货运为主,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优势资源开发,①正确;自然景观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与铁路线路的开通无关,②错误;由材料“生活在这里的羌族、藏族人民喜迎该段铁路的建成和动车的开通”可知,该铁路线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故铁路线的建成、开通利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③正确;由材料“该段铁路与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路线高度重叠”可知,该铁路线的开通利于长征精神的传承,④正确。综上,①③④正确,故选C。
11.D 沪宁沿江高铁与原京沪高铁不完全重合,主要是考虑了原京沪高铁线以外地区城市的运输需求,D正确;图中显示,沪宁沿江高铁并未完全靠近河流分布,A错误;经过的城市中只有南京和上海是等级较高的城市,B错误;沪宁沿江高铁沿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C错误。
12.D 沪宁沿江高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原面积大,是主要的耕地分布区,多选择以桥代路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D正确;降低坡度是地形高差大的地区需要考虑的问题,图示区域地形较为平坦,A错误;缩短通行里程是山区架桥的主要目的,B错误;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需要考虑的问题,C错误。
13.D 建设沪宁沿江高铁可以促进人员、技术、生产要素的流动,D正确;沪宁沿江高铁位于江苏南部地区,实现的是苏南地区的互通,并未联系苏北地区,A错误;高铁以客运为主,水运以货运为主,B错误;不会加快乡村人口的回流,C错误。
14.D 航空轴心城市是指在航空运输网络中处于中心节点的城市,具体表现为连接的城市数量多、飞行航班数量多。结合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可知,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航线和航班需求量大,在全国航空运输网络中,轴心城市也多位于东部地区。而21世纪以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航空运输需求增加,西部地区的航线和航班数量不断增多,在全国航空运输网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导致航空轴心城市不断向西延伸,D正确;从国家整体来看,航空技术一旦掌握,就不分区域,A错误;航线数量和机票价格是航旅需求的间接表现,其数量和价格取决于航旅需求,B、C错误。
15.B 由材料可知,中转广度是指经过该城市连接其他城市的概率。西安、重庆、成都等的中转广度排名上升,表明与这些城市连接的航线数量增多,作为地区省级行政中心,本省(市)区域内其他城市通过省级行政中心向省外的航运需求多,故域内航空支线增多,导致中转广度排名提升,B正确;客源吸引力强通常指对本地客源的吸引,主要针对航线的起点城市,而不是中转城市,A错误;城市等级主要指城市的行政等级,与航线数量和航班数量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这些城市与东中部联系的航线开通最早,属于干线航路,中转广度排名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域内航空支线增多,D错误。
16.答案 (1)以山地、高原为主,修建难度大;(2分)西段海拔高,高寒、缺氧容易影响施工工人身体健康;(2分)地形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原料运输困难。(2分)
(2)促进西藏地区产业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2分)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国家领土主权完整;(2分)提升西藏地区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治理能力。(2分)(从经济、社会、生态方面作答)
解析 (1)读图可知,川藏铁路起点成都位于成都平原,而处在建设中的铁路段终点林芝位于青藏高原,沿途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修建难度大,且因地形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原料运输困难,更加不利于铁路建设。川藏铁路西段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缺氧容易影响施工工人身体健康,青藏高原多冻土、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铁路建设。(2)沿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川藏铁路的修建,可增加川西、藏东南的交通运输方式,利于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治理能力;该铁路线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有助于川藏之间的交流协作,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17.答案 (1)对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小,利于保护生态环境;(2分)对海洋航运影响小。(2分)
(2)中线线路最短,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3分)线路短且顺直,运输效率高。(2分)
(3)加强厦门市主城区和翔安南部新城的地域联系;(2分)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提高运输效率;(2分)推动厦门市城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2分)方便居民出行,缩短居民出行时间。(2分)
解析 (1)由材料“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二者规划区域所夹海域内”可知,选择海底隧道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对海洋环境的干扰,从而保护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海底隧道位于海底,对原有海洋表面的航运影响小,相比架桥,不会限制船只的通航。(2)读图可知,对比三条线路,中线是直线,因此线路最短,工程量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成本;线路短且顺直,节省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运输效率高。(3)由材料“始于厦门岛两岸金融中心的五通站”可知,该海底隧道联系了厦门岛和翔安南部新城,加强了厦门市两地之间的地域联系;将翔安新城融入到厦门城市轨道交通网,合理布局厦门城市交通运输网,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效率;加快了翔安南部新城的开发,扩大了厦门城市的范围,推动厦门市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其经济发展;城市轻轨的主要作用是方便人们出行,相对于城市其他公共交通,轻轨受外界干扰较小,运行速度快、效率高,因此方便了居民出行,缩短了居民出行时间。
18.答案 (1)浙赣运河可能位置如下图所示:(绘图2分)
理由:该处位于浙江和江西交界处,是富春江上游与信江上游最窄连接处。(2分)
(2)有利条件:两条河流距离近,开挖工程量较小;(2分)有浙赣两省政府的政策支持。(2分)
问题:位于河流上游,流量小,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航道水位低,运力不足;(2分)其他运输方式完善,竞争压力大。(2分)
解析 (1)由材料可知,浙赣运河位于浙江和江西交界处,结合图中富春江与信江的位置,可判断该运河连接的是富春江上游与信江上游,考虑修建成本,运河应位于两河相距最近处。(2)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浙赣运河开挖长度为30千米,长度较短,工程量小,并且两省政府都大力支持。由于浙赣运河连接富春江上游和信江上游,因而流量小;所处区域为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大,枯水期降水少、流量小,会对水运造成很大不利影响;同时该区域陆路运输比较完善,水运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19.答案 (1)地形、(2分)城市。(2分)
(2)尼泊尔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陆地交通不便,故交通以航空运输为主。(4分)尼泊尔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机场修建难度大;(2分)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小;(2分)资金和技术缺乏,(2分)故机场规模较小。
解析 (1)图中尼泊尔公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势相对较为低缓的地区,北部高山地区线路少,分布十分不均匀,公路走向主要沿等高线分布。修建公路主要满足居民的出行和经济活动,考虑到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图中公路连接了各个主要城市。故影响尼泊尔公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城市。(2)尼泊尔交通运输方式以航空运输为主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分析:尼泊尔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运条件差;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铁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在地形崎岖的区域,航空运输线路较短,更快捷。尼泊尔机场规模较小的原因可以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尼泊尔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机场修建难度大;人口少,经济落后,资金和技术缺乏,运输需求量较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