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强化练习题--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强化练习题--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20 14:1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1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推行限塑令,禁止使用一切不可降解塑料,这对于餐饮行业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受近年来限塑令颁布的影响,部分咖啡店用纸吸管来替代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与可降解塑料吸管相比,咖啡店更愿意使用纸吸管是因为纸吸管(  )
A.更耐用   B.卫生安全
C.成本较低  D.方便携带
2.限塑令的颁布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土地荒漠化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水资源危机  D.全球气候变暖
3.限塑令的颁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如今,波罗的海的海洋生物正面临巨大威胁,海洋中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威胁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藻类还在波罗的海地区创造出了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海洋“死亡地带”,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欧洲渔民日日空手而归。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造成波罗的海出现“死亡地带”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近海城市倾倒的生产、生活垃圾
B.全球变暖使海水温度上升
C.工农业生产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
D.石油及石油制成品入海带来的污染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发展趋势的有(  )
①减少工业、农业污水向海洋中排放
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③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④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农业废弃物梯次利用是指农作物或禽畜粪便已经使用过(如作为粮食或能源),再通过其他方法使其继续使用的过程。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的农业废弃物梯次利用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该地区农业废弃物实现梯次利用的核心环节为(  )
A.废弃物收储运、预处理  
B.沼气池厌氧发酵
C.脱硫、脱硝、脱碳  
D.碳、氮、磷营养回收并还田
7.我国大力提倡该农业废弃物的梯次利用模式,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B.减少碳排放,践行碳中和的理念
C.减轻农村及周边环境污染
D.推进农业农药、化肥的减量增效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及部分主体功能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8.关于图中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农产品主产区,为限制开发区域
B.乙为优化开发区域,开发基础弱
C.丙是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限制开发区域
D.丁为重点开发区域,开发潜力大
9.与上海市相比,湖南和江西两省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下列措施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是(  )
①大力发展长江水产捕捞业
②加强沿岸生产、生活污水处理
③多在长江干流上建水电站
④上、中、下游协作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2022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 951.3亿元,增速高出全省5.4个百分点,依托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成为重要的增长点。下图为舟山群岛新区总体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我国设立舟山群岛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B.提高全民海洋意识
C.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D.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12.推测舟山群岛新区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为(  )
①滨海旅游  ②滨海种植业
③港口物流  ④水产品加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废纸造纸是将各种回收的废纸和纸板进行再生产。我国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简单的蒸煮、疏解、打浆、洗涤后用于生产低档箱纸板等。到20世纪80年代,废纸的回收率已达25%左右,少数厂家亦能生产脱墨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废纸利用得以全面发展。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3.回收废纸常见的使用途径有(  )
①再生纸  ②电器制造 ③棉布加工  ④家具制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4.我国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得以全面发展是由于(  )
A.市场扩大  B.科技进步
C.政策支持  D.交通改善
15.废纸造纸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降低对国外木材的依赖  
B.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C.减少对大气的不利影响  
D.提高造纸企业经济收入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某城市PM2.5的主要来源和季节变化。
注: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主要区别于化石燃料。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主要来自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经大气化学反应转化形成的二次气溶胶。
(1)描述该城市PM2.5的主要来源及季节变化特点。(5分)
(2)简述缓解该城市PM2.5污染的可行性措施。(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我国每年生猪出栏量约7亿头,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粪便等是农村的主要污染物。下图为浙江沿海某地生猪养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该地所在城市迁入人口较多,高素质人才多。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该地政府积极制定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发展。
(1)指出传统生猪养殖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具体过程。(4分)
(2)推测该地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猪养殖业的有利条件。(4分)
(3)简述该地生猪养殖模式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的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的进一步发展。下图示意雄安新区的位置。
(1)简析雄安新区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区位优势。(4分)
(2)说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可以解决的“大城市病”。(4分)
(3)简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市的重要意义。(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江苏省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陆域面积约3.25万平方千米,海岸线较长。
材料二 图1为1984—2016年江苏省海岸线变化示意图,图2为江苏省海岸线长度变化折线图。
(1)描述江苏省海岸线变化特点。(4分)
(2)简述我国东海合理利用海洋空间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3)简要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4分)
答案与解析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1.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降解材料往往制造成本较高,与之相比,咖啡店更愿意使用制造成本低、制作简便的纸吸管,因为这样可以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C正确;纸吸管长时间使用易软化,不耐用,A错误;只要做好病菌消杀工作,纸吸管在卫生安全方面与可降解塑料吸管没有太大差别,B错误;吸管是否方便携带主要与其大小、形状等有关,与其材质关系不大,D错误。
2.B 读材料可知,限塑令是禁止使用一切不可降解塑料,不可降解塑料产生的污染为固体废弃物污染,故限塑令颁布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固体废弃物污染,B正确。限塑令与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全球气候变暖无关,A、C、D错误。
3.D 限塑令的颁布,减少了环境污染,利于将人类排放的废弃物限制在环境的承载力之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D正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中没有发展性原则,C错误;公平性原则侧重资源分配上的“代际”“代内”和“不同生物种群间”的公平,共同性原则侧重跨国界的环境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限塑令的颁布均未体现,故A、B错误。
4.C 读材料可知,波罗的海“死亡地带”是藻类过量繁殖导致的,而藻类过量繁殖的实质是水体的富营养化,主要是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多造成的,故可推测该地工农业生产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C正确;近海城市倾倒的生产、生活垃圾和石油及石油制成品的入海主要造成海洋中的有机物污染,A、D错误;全球变暖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但不是藻类大量繁殖并威胁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的最主要原因,B错误。
5.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波罗的海“死亡地带”的成因是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多,减少工业、农业污水向海洋中排放,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等措施都能减少海洋中氮、磷等物质的含量,进而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的发展,①②④正确;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防治酸雨,无法减少波罗的海中氮、磷等物质的含量,③错误。故选B。
6.B 结合农业废弃物梯次利用的概念并读图可知,该地农业废弃物实现梯次利用的是畜禽粪污、农业秸秆等,先在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然后再通过生产生物天然气和将沼渣、沼液制作成肥料等其他途径继续使用,所以,沼气池厌氧发酵是该模式的核心环节,B正确;废弃物收储运、预处理是沼气池厌氧发酵的前提,A错误;脱硫、脱硝、脱碳是沼气池厌氧发酵的过程,C错误;碳、氮、磷营养回收并还田是沼气池厌氧发酵的结果,D错误。
7.A 结合图片和上题分析可知,该农业废弃物的梯次利用模式,可以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农村及周边环境污染,并能生产绿色有机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使用,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大力推行该模式的主要目的,A正确;该农业废弃物的梯次利用模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读图可知,该模式有两个环节仍会排放CO2,且该模式并无二氧化碳固碳机制,所以该模式并不能减少碳排放,更无法做到碳中和,B错误;该农业废弃物的梯次利用模式,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能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农村及周边环境污染,但这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该农业废弃物的梯次利用模式,并没有减轻病虫害,故不能推进农业农药、化肥的减量增效,D错误。
8.D 结合我国长江流域概况并读图可知,甲位于长江上游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是长江上游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禁止开发区域,A错误;乙位于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限制开发区域,B错误;丙位于长三角地区,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城镇化水平高,应为优化开发区域,C错误;丁位于长沙及其附近地区,为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体系刚形成,开发潜力很大,为重点开发区域,D正确。
9.B 图中显示,湖南和江西分布有钨、铜、锑和铅锌等多种矿产资源,且分布有水电站,说明两省矿产和水能资源丰富,①正确;湖南和江西两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相对上海市来说,两省经济欠发达,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③正确;水陆交通便利和科技力量雄厚均是上海市的优势条件,②④错误。综上,B对,A、C、D错。
10.D 大力发展长江水产捕捞业和多在长江干流上建水电站属于大规模开发,不符合“不搞大开发”的理念,①③错误;加强沿岸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和上、中、下游协作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符合“共抓大保护”的理念,②④正确。综上,D对,A、B、C错。
11.A 由材料“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依托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成为重要的增长点”可知,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较快。据此判断,我国设立舟山群岛新区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A正确;提高全民海洋意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与发展海洋经济的主题不符,并不是我国设立舟山群岛新区的主要目的,B、C、D错误。
12.C 读图可知,舟山群岛新区中设立了普陀国际旅游岛群、嵊泗渔业和旅游岛群,表明滨海旅游是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①符合题意;舟山群岛新区中设立了金塘港航物流岛群和港航物流核心圈,表明港口物流是当地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③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舟山群岛新区附近有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水产养殖业较发达,水产品丰富,因此水产品加工也是当地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④符合题意;舟山群岛新区土地面积狭小,发展种植业的劣势相对明显,因此滨海种植业不是当地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②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正确。
13.D 由材料“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简单的蒸煮、疏解、打浆、洗涤后用于生产低档箱纸板等”可知,回收废纸可以再生纸;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废纸回收利用范围变广泛,除了制造再生纸还可以制作部分家具等,①④正确。棉布的原料是棉花,废纸无法替代,制造电器需要的主要是金属类材料和塑料材料,废纸亦无法替代,②③错误。故选D。
14.B 由材料“到20世纪80年代,废纸的回收率已达25%左右,少数厂家亦能生产脱墨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废纸利用得以全面发展”可知,我国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得以全面发展主要是由于脱墨浆的生产和广泛使用,故科技进步是主要原因,B正确;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并不是市场需求扩大造成的,A错误;材料未显示我国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有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C错误;交通改善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影响小,D错误。
15.C 降低对国外木材的依赖和提高造纸企业经济收入均属于经济发展范畴,不属于对环境的影响,A、D错误;读图可知,废纸造纸可减少能源消耗,但不能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B错误;图中显示,废纸造纸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和碳排放,故可以减少对大气的不利影响,C正确。
16.答案 (1)来源:该城市PM2.5主要来源为燃煤、扬尘、机动车排放及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2分)
季节变化特点:秋冬季节污染较严重;(1分)夏季污染较轻;(1分)扬尘在春季的贡献率较大。(1分)
(2)提倡民众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以气代替煤或者以电代替煤供暖);城市道路勤洒水和清扫,保证道路干净整洁,减少扬尘;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环境保护意识。(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在城市中主要来自交通和产业活动排放的废气,图中显示其具体来源是燃煤、扬尘、机动车排放及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由图可知,该城市PM2.5秋冬季节污染较严重;夏季因降水量较大,污染较轻;春季华北地区多风沙,扬尘在春季的贡献率较大。(2)缓解该城市PM2.5污染的可行性措施应从交通和燃煤等角度进行分析。
17.答案 (1)生猪养殖过程中排放的猪粪、猪尿等被雨水冲走直接污染湖泊水、河流水等地表水;(2分)猪粪、猪尿等随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2分)
(2)当地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充足;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提高循环经济效率;农业技术水平较高,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和专业管理人员较多,劳动力丰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每点1分,任答四点即可)
(3)生态效益:对猪粪、猪尿等进行集中处理,减少了对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2分)
经济效益:废弃物再利用,产生沼气和有机肥,增加了经济收入,提升了经济效益。(2分)
社会效益: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增加了就业机会,社会效益显著。(2分)
解析 (1)由材料可知,传统生猪养殖会产生生活污水和猪粪、猪尿等。结合生活常识可知,猪尿会对水产生污染,猪粪、猪尿等若不做适当处理,被雨水冲走可直接污染地表水,如湖泊水、河流水等;猪粪、猪尿等随雨水下渗,其有毒、有害成分还易进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2)由材料“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该地政府积极制定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发展”可知,该地采用循环经济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大;由材料“浙江沿海某地生猪养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能为生猪养殖业循环经济模式的采用提供充足的资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技术水平较高,利于开展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率和便利程度;该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较多高素质人才迁入,劳动力丰富且高素质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充足,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3)读图可知,该地生猪养殖模式对猪粪、猪尿进行了处理,将猪粪制成有机肥、猪尿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而对猪粪、猪尿处理中产生的气体集中收集净化处理,这些均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猪粪、猪尿等传统的废弃物,经处理后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沼气还能发电,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废弃物再利用,产业链延长,增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对当地的社会效益。
18.答案 (1)距离北京市区较近;有铁路、公路联系北京,交通便捷;区域生态环境优良;土地资源丰富(面积宽广、地形平坦);地价便宜。(每点1分,任答四点得4分)
(2)交通拥堵、(1分)住房紧张、(1分)环境污染、(1分)就业困难。(1分)
(3)分散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2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2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2分)与天津市、河北省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2分)
解析 (1)读图可知,雄安新区距离北京市区较近,可就近接受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扩散;读图例和结合实际可知,两地间有铁路和高速公路联系,交通便捷;雄安新区有白洋淀等自然水域且占地面积较大,区域生态环境优良,土地资源丰富(面积宽广、地形平坦),环境承载力较大;雄安新区主要为县级城市,目前经济发展较落后,地价便宜。以上条件均有利于雄安新区接受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扩散。(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雄安新区可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助于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也有利于减轻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些均属于“大城市病”。(3)由材料“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进一步发展”可知,协同发展对北京市来说可以分散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同时北京市城市部分职能分散后,利于北京优化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北京市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等问题突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分散部分城市职能,使得部分企业和人口外迁,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各有优势,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9.答案 (1)海岸线明显向海洋推进;(1分)海岸线总长度增加;(1分)自然岸线逐渐减少,人工岸线大幅增加;(1分)中部的平直海岸线逐渐缩短,南部、北部的海岸线逐渐变曲折且增长。(1分)
(2)因地制宜利用海洋空间;(2分)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2分)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2分)
(3)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1分)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1分)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1分)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1分)
解析 (1)读江苏省海岸线变化示意图可知,从1984年到2016年,海岸线明显向海洋推进,中部的平直海岸线逐渐缩短,南部、北部的海岸线逐渐变曲折且增长;从江苏省海岸线长度变化折线图中可看出,海岸线总长度增加,自然岸线逐渐减少,人工岸线大幅增加。(2)合理利用海洋空间要结合当地情况,坚持因地制宜;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避免导致资源浪费;适度地进行人类活动,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证国家安全。(3)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可增加海洋空间资源,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维护海洋权益能够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等,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可以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增强公民爱国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