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强化练习题--第一节 人口分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强化练习题--第一节 人口分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20 14:1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
  (2023江苏南通期中改编)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下列有关其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处于中高纬度  B.多濒临海洋
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山地、丘陵
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干热  B.⑥—高冷
C.⑦—冷湿  D.⑧—湿热
3.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  )
A.内陆比沿海多  
B.欧洲比亚洲多
C.东半球比西半球多  
D.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下表是部分大洲及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所占比例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面积所占 比例(%) 人口所占 比例(%)
欧洲 48.7 54.9
亚洲 26.9 47.3
非洲 19.4 45.1
北美洲 38.5 51.3
南美洲 26.8 62.8
大洋洲 44.2 94.3
世界 30.1 50.3
4.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5.大洋洲人口分布特点反映该大洲(  )
A.岛屿面积小   B.四周海域辽阔
C.以山地地形为主  D.海水温度较低
题组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024四川成都外国语月考)下图为人口分布比重随海拔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海拔2 000米以上地区人口分布很少,主要原因有(  )
①气温低   ②降水少
③土壤贫瘠  ④光照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除自然方面的原因外,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因素主要有(  )
①经济状况  ②家庭规模
③历史文化  ④市场物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4安徽A10联盟期中)芬兰(下图)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560多万。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关于芬兰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比较均匀
B.主要分布在较低纬度
C.南部较少,北部较多
D.平原较少,丘陵较多
9.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人口较集中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宗教  B.政治  
C.经济  D.科技
题组三 我国的人口分布
  (2024吉林长春二实验中学期中)“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图示意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人口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高海拔地区人口多   B.东部沿海人口多
C.高纬度地区人口多   D.西部内陆人口多
11.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最基本的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矿产
C.政策和交通  D.家庭和婚姻
  (2024河南豫东名校月考)人口分布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空间过程,其发展演变受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东北三省人口密度增长速度大大减缓,年均增长量以负值为主。下图为2014年经济区域概念下的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南部人口多、北部人口少
B.人口密度差异东西方向大于南北方向
C.人口密度随纬度升高而递减
D.人口密度高值区数量多、面积广
13.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根本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自然条件
C.政策因素  D.历史因素
能力提升练
题组 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024河南濮阳期末)卢旺达是一个位于东非高原上的内陆国家,境内多火山,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东部地势较为平缓。卢旺达国土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 409万人(其中约70%的人口分布在乡村),人口密度约535人/平方千米,是非洲大陆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如图示意卢旺达的位置及人口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影响卢旺达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矿产
2.推测卢旺达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全境地势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气候适宜   ④经济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安徽合肥期中,P178定点1)下图为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该流域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
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千米范围内
D.距河2千米范围内人口稠密
4.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水能资源分布  
②矿产资源分布
③地形地势状况  
④取水便利程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3河南漯河模拟)分析下表有关资料,回答下面两题。
国家 日本 巴基斯坦 蒙古 澳大利亚
面积(万平 方千米) 37.8 79.6 156.7 768.8
人口(万人) 12 339 24 000 350 2 682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326 301 2.2 3.5
5.根据表中各国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6.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开发历史的长短
C.政治经济因素 D.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
  (2023江西九江十校联考)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下表为我国某年人口垂直分布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1 000 1 000~2 000 2 000~4 000
人口比重(%) 64.9 17.1 7.7 8.9 1.4
人口密度 (人/km2) 508 200 53 42 5
7.表中年份,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的特点是(  )
A.海拔越高,人口数量越少
B.随海拔增高,人口密度减小
C.寒温带高海拔地区人口密集
D.热带高海拔地区人口稀疏
8.高海拔地区人口分布的制约因素有(  )
①山坡陡峻,土层浅薄
②地形闭塞,交通不便
③气候寒冷,天气多变
④降水稀少,干旱缺水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24河北沧州月考)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上,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读泰国人口分布简图,完成下面两题。
9.影响泰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宗教
10.和曼谷相比,清迈人口分布的优势条件是(  )
A.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B.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C.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D.历史悠久,高度文明
  (2023山西多校联考)河南省位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大别山等山脉沿省级界呈半环形分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常住人口9 936.6万人,位居全国第三。河南省人口分布不均。下图为河南省各市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是省会郑州市,说明郑州市(  )
A.历史悠久,产业结构完整
B.黄河流经,淡水资源丰富
C.位于交通要道,人流量大
D.经济规模大,就业岗位多
12.河南省人口密度西南部小于东北部,其主要原因是西南部(  )
A.气候炎热,降水稀少
B.耕地有限,农业落后
C.多山地,开发难度大
D.林地广,交通线路少
13.(2024福建永安三中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堪察加半岛地处亚洲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半岛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数百座火山,是世界上地震与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其中最高峰克柳切夫火山海拔4 750米,也是整个亚欧大陆上最高大的活火山,而且喷发非常活跃。半岛上地热资源以及矿产资源丰富,各类资源的开发难度很大。当地人烟稀少,总人口只有30多万,其中半数以上人口集中在堪察加地方的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下图为堪察加半岛地形示意图。
(1)堪察加半岛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试分析其原因。(6分)
(2)堪察加半岛上火山众多,简述火山对人口分布的有利影响。(4分)
(3)简述堪察加半岛人口多集中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原因。(6分)
14.(2024江苏连云港灌云杨集高中阶段检测,P178定点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下图为2015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示意图。
(1)简述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人口密度特点,并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5分)
(2)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否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3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基础过关练
1.B ①②③④四地主要位于中低纬度地区,A错误;①②③④四地都位于沿海地区,B正确;③④两地经济发达,但①②两地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并非高度发达,C错误;①②③④四地多为平原地形,D错误。
2.A ⑤地位于撒哈拉沙漠,气候干热,A正确;⑥地位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B错误;⑦地位于南极洲,气候冷干,C错误;⑧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D错误。
3.C 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沿海多于内陆、亚洲多于欧洲、低纬度多于高纬度;东半球为20°W向东到160°E,人口多于西半球,故C正确。
4.B 亚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所占比例为47.3%,而亚洲人口总数超过40亿,是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虽然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所占比例高于亚洲,但总人口较亚洲少,故B正确。
5.B 图解如下:
澳大利亚山地地形较少,C错误;大洋洲主要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海水温度较高,D错误。
6.C 大气对流层内,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会降低,海拔2 000米以上的地区热量条件较差,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影响人口分布;海拔较高,影响通行的便利性和居住的舒适程度,也会影响人口分布,①符合题意。海拔2 000米以上不一定降水少,在有些山地的迎风坡,地形雨主要形成于海拔较高处,②不符合题意。海拔高的地区,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强,加之水热条件差,不利于土壤发育,因此土层薄且土壤贫瘠,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影响人口分布,③符合题意。海拔较高处,大气密度相对较小,且受地形阻挡较少,往往光照较强,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
7.A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可供养人口数量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经济状况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①符合题意;家庭规模只对家庭生活有影响,对人口分布状况无明显影响,②不符合题意;历史文化会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养育观,通过影响人口的增长而影响人口分布,③符合题意;市场物价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小,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
8.B 读图可知,芬兰90%人口分布北界位于其国土的中部偏南,据此可推知芬兰人口分布不均,南部较多,北部较少,A、C错误;图中显示,芬兰北部多丘陵,南部平原较多,故人口分布平原较多,丘陵较少,D错误;芬兰主要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其南部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分布较多,故B正确。
9.A 由材料“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可知,赫尔辛基是芬兰首都,是其政治中心,且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所以,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人口较集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科技,与宗教无关,A符合题意。
10.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胡焕庸线”东侧,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全部位于“胡焕庸线”东侧,因而人口分布多,B正确;西北内陆大部分地区和海拔较高的地势第一级、第二级阶梯大部分地区位于“胡焕庸线”西侧,人口分布少,A、D错误;我国陆地最高纬度为53°N,无高纬度地区,C错误。
11.A 图中信息显示,“胡焕庸线”东南侧主要为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且处在中低纬度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比较适合人类居住,因而人口稠密;其西北侧气候高寒或较干旱,多高原、山地,不适合人类定居,因而人口少,所以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最基本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A正确。我国西北地区矿产分布较多,但人口分布较少,B错误。政策、交通、家庭和婚姻等属于人文因素,不是自然因素,C、D错误。
12.A 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南部人口密度大、北部人口密度小,故其人口分布具有南部人口多、北部人口少的特点,A正确;读图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差异整体东西方向小于南北方向,B错误;东北地区中南部存在几个人口密度高值中心,因此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并非完全随纬度升高而递减,C错误;图中显示,人口密度高值区数量少、面积小,D错误。
13.B 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东北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适宜人类居住,有利于发展经济,因而人口和城市比较密集,B正确;自然条件是经济发展及开发历史形成的基础,经济因素和历史因素不是根本因素,A、D错误;政策在一个地区是相对一致的,不会有太大差异,C错误。
能力提升练
1.A 读图可知,图中地势相对低平地区的河湖沿岸人口密度较大,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地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故可推断,影响卢旺达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水源,A正确;该国位于东非高原,气候整体一致,且该国植被和矿产的分布情况不明,无法推断二者与人口分布的关系,B、C、D错误。
2.B 读图并结合材料“卢旺达是一个位于东非高原上的内陆国家,境内多火山”可知,卢旺达并非全境地势平坦,①错误;卢旺达境内多火山,而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十分肥沃,利于农业发展,故该国人口分布多,人口密度较大,②正确;卢旺达位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地处热带,但气候并不酷热,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密度较大,③正确;卢旺达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④错误。综上,②③正确,故选B。
易错分析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比较密集,但人口密集的地区经济不一定发达,如南亚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但人口密集。
3.D 图解如下:
4.B 水能资源分布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小,①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流域人口主要分布在距离河流较近的河谷低地附近,该处并不一定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说明矿产资源并非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②错误;海拔较低处较温暖且低地建设比较便利,这说明地形是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③正确;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表明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沿河地区取水方便,④正确。故选B。
知识拓展 并非所有的平原地区都适合人类居住
热带多雨的平原地区较为湿热,人口较少,而凉爽的高原和山区,则是当地人口稠密区,如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非洲的东非高原等。
5.D 由表格信息可看出,蒙古人口数量少,经济并不发达,A错误;日本人口密度大,经济较发达,B错误;巴基斯坦人口密度大,经济并不发达,C错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受其地理位置、历史状况、资源状况(包括人口)、发展方式、国家政策等许多因素综合影响,人口数量和密度并不是其决定性因素,D正确。
规律总结 人口密度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例如,人口密度大,劳动力充足且价格较低,会促进经济发展,但二者并无绝对的对应关系。
6.A 人口分布的格局建立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受开发历史、政治经济、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等人文因素的制约,因此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故选A。
7.B 由表格分析可知,海拔1 000~2 000米的人口数量较500~1 000米多,A错误;随海拔增高,人口密度减小,B正确;表格信息只显示人口分布随海拔的变化情况,并未提供纬度信息,C、D错误。
规律总结 人口密度既能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也能从数量上反映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8.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海拔地区山坡陡峻,土壤因侵蚀严重而浅薄贫瘠,①正确;多崇山峻岭阻挡,地形闭塞,对外交通不便,②正确;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天气多变,③正确;高海拔地区降水不一定稀少,也不一定干旱缺水,④错误。故①②③导致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活舒适度低,是该地区人口分布的制约因素,选C。
9.A 结合所学知识和图文信息可知,曼谷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形平坦,有利于人类活动的开展,人口密度较大;而泰国北部地势高且起伏较大,与南部三角洲地区相比,北部人口较为稀少,因此影响该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正确;泰国纬度较低,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该国范围内气候差异相对较小,B错误;图中显示,泰国北部河流沿岸很多地区人口密度很小,故水源不是影响其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C错误;泰国人口以信奉佛教为主,地区差异小,且宗教信仰对人口分布影响不大,D错误。
10.C 与曼谷相比,清迈的纬度较高,且从图中可以看出,清迈位于河流上游,故其地势应较高,气候较为凉爽,C正确;曼谷位于河流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曼谷为首都,经济发达,交通便利,A、B错误;两城市都是该国的重要城市,历史都较为悠久,D错误。
11.D 省会城市一般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岗位多,人口稠密,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是该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D正确;相比河南省的开封市、洛阳市等城市,郑州市的历史并不悠久,A错误;黄河在河南省并不只流经郑州市,所以淡水资源并不是其主要优势条件,B错误;位于交通要道,方便人们出行,人流量大,但是不一定人口密度大,C错误。
12.C 材料“北、西、南三面太行山、大别山等山脉沿省级界呈半环形分布”说明,河南省西南部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所以气候并不炎热,但开发难度大,人口密度小,A错误、C正确;山区耕地有限,但这不是其人口密度小的主要原因,城市耕地面积更小,但人口密度大,B错误;交通线路少是人口密度小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D错误。
13.答案 (1)纬度较高,冬季气候严寒;半岛上多火山活动及地震,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对外吸引力不强;资源开发难度大;地理位置过于偏远。(答出三点即可)
(2)火山多,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火山土肥力较高,利于农业生产;等。
(3)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位于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距离最高的火山相对较远,受火山的影响较小;地方首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等。(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资源仅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说明该地有限制人口分布的其他因素。读图可知,该半岛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气候严寒,且该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多发,生存条件恶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半岛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开发难度较大,故堪察加半岛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2)注意该题要求分析的是有利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山众多,说明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火山喷发会带来大量火山灰,火山灰等物质可转化为火山土,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发展,从而吸引人口聚集。(3)读图可知,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南部沿海,纬度较低,且其北部山地可阻挡冬季冷空气,气候相对温暖;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城市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较为低平,利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图中显示,该城市与最高的火山相距较远,受火山影响较小;据材料“当地人烟稀少,总人口只有30多万,其中半数以上人口集中在堪察加地方的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可知,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地方首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
方法技巧 影响人口分布因素的分析思路
思考方向 分析方向
自 然 环 境 地 形 平原地区人口分布集中,高原、山地地区人口分布稀疏(热带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高原地区)
气 候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生存、居住
水资源 人口分布往往与水资源分布相一致
土壤 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土壤贫瘠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矿产 矿产开发会吸引人口聚集
社会经济 城镇化水平高、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的地区人口密集
政治、文化 人口大规模的迁移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14.答案 (1)特点:人口密度最小。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利,对外联系不便。
(2)不是。理由: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分布不均衡并不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
解析 (1)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主体为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利,对外联系不便,人口密度最小。(2)首先表明态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给出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胡焕庸线”东南侧,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交通发达,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流动量大,使得大量“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区人口涌入,人口多。“胡焕庸线”西北侧,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人口少。两侧人口分布不均衡,但人口分布状况都是合理的。因此人口分布不均衡并不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