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及红军长征等有关史实;
(2)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地位以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和作。
二、方法与能力:
通过对1927年和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以独立思考、问题探究的方式,分析研究国情,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坚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来的那种不倔不挠的斗志和精神,学习井冈山精神和长征信念,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和意义 遵义会议的内容
2、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遵义会议对长征胜利的作用以及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革命失败后,蒋、汪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成为了反对民主革命的中心人物,国民党也由原来各个接近的联盟变成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的反动政党。面对蒋、汪对革命的叛变和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当中总结经验,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从1927年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和领导了一百多次的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好,我们下面来了解这两场起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二)讲述内容:
1、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残酷的镇压。为了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继续斗争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秋收起义(农村包围城市)
同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提问: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①明显的区别:南昌起义为了团结国民党部分愿意革命的人,继续使用国民革命的旗号;而军秋收起义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不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名称。
②结果:南昌起义在南下广东的时候失败;而秋收起义在夺取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③教训:通过在城市发动暴动来夺取中心城市进而取得革命的胜利不符合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解析帝国主义国家和反动派的势力都集中在城市)
提问: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
必须汲取经验,把革命和农民对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把起义的队伍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
④意义:这是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工农武装割据
①内容 :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政权建设
②作用:调动了广大农民支援革命战争、保卫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
3、红军的长征
(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是"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全面推行的必然结果。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
(2)遵义会议:(1935年,贵州遵义)
①红军长征初期严重损失,表明中国革命已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突破湘江封锁线,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之后,不满情绪达到顶点。毛泽东转兵贵州的意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避免了红军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前提。
提问:毛泽东转兵贵州的意见为什么能够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的肯定?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柏公馆的小楼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议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二是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
②意义: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转折,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进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3)长征胜利: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革命力量;播下革命种子。
(三)讲课小结: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多次武装起义,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斗争中,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对峙的开始;30年代初,国难日益深重,中日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蒋介石集团为维护其统治,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即对日军妥协退让,对红军加紧“围剿”;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国共产党内占统治地位,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辛 亥 革 命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以下基本知识和概念:革命兴起的背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黄花岗等武装起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王朝的覆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结合史实分析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概括和阐释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史论结合的分析中,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探求本质的科学精神,以及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以史为鉴的历史意识。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华民国成立及辛亥革命的意义。
革命者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并成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进步。
教学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孙中山辞职、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否定,体现了资本主义民主宪法的特点。对内容的理解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对孙中山为什么辞去临时大总统,及当时复杂的形式学生分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情境体验分析法、多媒体教学等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活动流程内容 教学策略及手段 详细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中山路思考孙中山先生重大的贡献,以引入本课《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 录相 教师:播放录相,并要求学生搜集录相中的重要信息。学生:观看录相,并在录相中搜集重要的历史信息。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呈现:1.武昌首义 1911.10.102.湖北军政府成立3.十几省宣布独立教师概括,这正是辛亥革命的高潮时期的重大事件。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及革命的酝酿发展 教师语言表达;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以“你认为武昌首义的成功以及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清王朝的土崩瓦解是历史的偶然吗?”这一问题转入到关于清末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及酝酿发展情况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情况,引导学生从清政府的统治、革命党人力量发展、保路运动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概括。用“清政府越来越孤立”来概括背景所呈现的内容,即:1.民族危机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3.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用“革命党人不断斗争”来概括革命酝酿发展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1.组织:(1)兴中会等建立——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2)中国同盟会成立——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2.思想:(1)宗旨:十六字 ( 2)论战,促进宣传 3.实践:各地武装起义 用“导火线”来概括保路运动在这次革命中的作用。 以上分析可以使学生学习了这些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偶然和必然性所在。
辛亥革命的成果1.中华民国成立1912.1.13.帝制结束1912.2.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图片:孙中山头像、五色旗,各地庆祝中华民国成立的场景;课本材料;小组讨论交流 1.以图片简要讲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概况。2.从革命者的理想入手,思考新的政权的性质,以此引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的有关内容。指导学生并简要分析课本正文以及小字文中所反映的《临时约法》体现的基本原则,以认识其性质和意义。3.简要回顾清帝退位,清王朝灭亡,帝制终结。接着以“在1912年,处在孙中山的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把革命党人苦心斗争得来的政权给袁世凯吗?为什么?”引入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袁世凯夺取权力的原因。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应注意①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从客观形势、袁世凯、革命党人以及孙中山自己等方面进行思考。②引导中注意拓展思路,发现学生创新观点,合理的予以充分肯定,不合理的给予引导。③教学生要史论结合。这样处理的意图,通过这个转变合理性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复杂的形势,另一方面也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维护共和,不居功自敖,一切以革命需要出发的伟大精神以及丰富的个性。(不简单地用“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教条来束缚学生的思维。)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学生思考评价 以“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问题进行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探究。 落脚点之一,是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之二是认识评价资产阶级结果的几个标准,并形成评价历史事件一般的方法的认识,注意史论结合。
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教师总结升华; 1.小结:归纳知识结构。可联系前面义和团运动,看到中国各个阶层都在为解救中国的危机进行着革命,与义和团等以前的斗争相比,辛亥革命更能反映时代的潮流,并突破了忠君就是爱国的藩篱,在中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任务非一次革命可以解决,要经过几代人不懈的斗争,最终取得成功的。2.作业:寻找中国还有哪些地方的名称与辛亥革命或孙中山有关。你认为为什么会这样命名?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和失败原因;《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进行自主学习。采用信息压缩法来学习和记忆太平军进军路线。采用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学习北伐、东征和西征,培养学生利用表格归类和比较知识的能力。
提供《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资料,教给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以更好地理解“论从史出”的道理。
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比如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和失败原因,都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几千年来的农业税从此被废除。让中国农民看到了希望,倍感欣慰。如今的农民是幸福的。可在150多年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们的命运就十分悲惨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农民不得不揭竿而起,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发动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新授内容: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背景
设计思想:将太平天国运动置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突出它与以往农民起义的不同点。它是时代的产物,以便学生准确地理解运动爆发的原因包含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剥削两方面的内容。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资料回放》思考:这场震惊中外的农民大起义,它的兴起有哪些原因?
②教师总结归纳,结合历史大背景,深层次挖掘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另一方面,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丝毫不管灾荒连年,借端进行搜刮,加重了农民负担。在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剥削下,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领导农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简单了解洪秀全的身世、创立“拜上帝教”的经过及其思想来源(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②结合[金榜],指出:“拜上帝教”反映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所要求的摆脱封建剥削、压迫的强烈愿望。它吸收了西方基督教的民主、平等、博爱等思想,反映了人们对建立人人平等无私的大同社会的渴望,对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尽管它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但它具有中国农民运动的宗教特点,体现了时代特色。
3.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太平军胜利进军的情况。出示动态《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师生共同归纳太平军进军路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攻占永安(分封诸王,政权初步建立)──占领南京,定都天京。
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天京变乱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初步了解天京变乱的原因和经过。
设疑:为什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会脱离群众、贪图享乐、争权夺利?从而引出天京变乱发生的根本原因:太平天国因袭了封建君主制,出现封建化倾向。这说明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
2.天京陷落: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失败了。但不像其他农民运动那样,它给我们留下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设计思想:这部分内容如按照传统方式进行直接教学,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故而提供第一手的历史资料(感性材料),通过层层设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得出理性的结论。既能解决重难点,教会学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又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引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
──引自《天朝田亩制度》
结合课文和材料,请回答:
(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和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各是什么?
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实行绝对平均分配的政策。
产品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实行圣库制度,实行绝对平均的产品分配制度。
(2)材料一反映了哪些人在土地问题上的什么要求?
反映了贫苦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分土地的愿望。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分析历代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指出:太平天国继承和发展历代农民“均田”斗争思想,第一次鲜明突出地表达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是几千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摸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伟大尝试。这一制度对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进行空前猛烈的扫荡,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3)这项制度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不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小生产者。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这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超越了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只能是一种空想。所以,归纳起来,我们说《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这就是我们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一分为二的辩证法。
2.《资政新篇》
(1)内容: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于1859年冬提出的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
(2)评价: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书中还论述了世界各国的发展概况,说明英、法、美等国正是由于发展资本主义才走向富强的道理。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但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因而它不能满足农民要求,也不可能解决太平天国后期的问题。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太平天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能够实行。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为什么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早期能够不断取得胜利,但到最后却失败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
(1)主观方面(农民阶级局限性)
①农民是小生产者,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革命目标不明确。
②没有彻底战胜封建思想的武器,定都天京后,领导特权思想膨胀,贪图享乐,断送了革命前程。
③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等。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尽管如此,太平天国在历史上的功绩却不可抹杀。
2.历史功绩:
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具有反侵略反封建双重性质;(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和“资料回放”,分析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性);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进步的历史潮流。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
拓展升华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王朝的更替,这些王朝的兴与衰不少都和农民有关,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周期定律”,从本质上看就是由农民问题而引发的。太平天国运动亦是如此。太平天国以一种落后的东西去否定另一种落后的东西;靠农民起家,但又不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从依靠农民到失去农民,最终自身也被农民抛弃。这是太平天国的悲剧所在,也是所有农民政权的悲剧所在。
有人说:读不懂中国农民,就读不懂中国。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国,任何一个政权想要长治久安,就一定要真正地解决和处理好农民问题。从历史的启示看今天的“三农”问题,同学们又有什么认识,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这个问题留待同学们课后思考,分小组写一篇小论文。
例:
材料一: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150万银纸,可以精细花草,开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皆准每两取息3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资政新篇》
②提出问题:
依据材料,比较两个文件的不同点。
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④教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的纲领性文件。它试图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主要分为“用人”和“设法”两个方面。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从本质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只是农民运动的纲领,它否定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违背了历史前进的潮流,带有一定的落后性。《资政新篇》虽然是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文献,但没有能够实现,说明当时中国社会尚不具备这种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
(3)有人认为《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绝对平均的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实不然,《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实行经济平等的愿望。他规定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才能反应绝对平均的思想。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体现在:通过《天朝田亩制度》,将中国几千年来农民的平等和平均的愿望纲领化和法律化。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概念: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通过对五四运动等史实的分析,以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认识和掌握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结论,通过分析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二、方法与能力:
以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和情景再现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共和许多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苦苦追求的结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的背景以及两个阶段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大革命失败的标志
2、教学难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想必大家都是共青团团员了吧?会唱团歌不?在这首团歌里面,有一段歌词是这样写的“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爆发,会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呢?这件发生在86年前的历史事件它是怎么发生的呢?
(二)讲述内容:
1、五四运动:
(1)背景:
①国际形势: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②思想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③政治根源: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北洋军阀分裂,点明当时的国内背景是军阀的混战
④阶级条件:工人阶级的壮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论: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压榨奴役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⑤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的过程:
①5月:北京 学生
②6月:上海 工人
③结果:初步胜利 (结合五四运动的口号讲述)
(3)五四运动的性质和评价:
①性质: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②历史功绩: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诞生的条件: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讲述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南陈北李)
③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使建立统一的政党组织任务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中共的成立(1921-7-23)
①中共一大召开
内容:党的纲领,中心任务
提问:纲领在当时是否合适 否;因为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缺乏正确的认识
意义: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 (1922年7月上海)
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意义: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3、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的原因:敌强我弱(必要性)
(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
①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讲述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民主革命的失败)
②中共的认识
③共产国际的推动
(3)合作的标志:国民党一大
国民党"一大"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1925年掀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同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汪精卫任主席。国民政府将所属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4、北伐战争:
目的: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结果: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最终失败
:
5、失败原因
(1)主观方面:
A、中国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
B、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
C、陈独秀犯“右倾”错误
(2)客观方面:
A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事件:“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讲述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历史事迹和屠杀中国共产党的事件)
B、敌人的力量强大
(三)讲课小结: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蒋、汪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成为了反对民主革命的中心人物,中国国民党也由原来各个接近的联盟变成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的反动政党。面对蒋、汪对革命的叛变和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又怎么去改变这种逆境呢?
四、教学小结:
本课的内容比较多,课程较紧,在讲述的过程应该找到重点来讲,其他的内容点即止即可。
拓展: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A、同:完成反帝反封任务;
B、异:开端(旧:1840年鸦片战争; 新:1919五四运动)
领导(旧:资产阶级或农民阶级; 新:无产阶级)
思想(旧:三民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
前途(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实现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