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跨学科主题学习1——美化环境,从我做起 教学设计
课题 美化环境,从我做起 单元 跨学科主题学习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美化校园,从我做起。本节课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包括①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②植物在校园的分布规划与美化,③展示美化效果:植物导赏三个流程。教材通过任务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来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2022新课标要求 【跨学科主题学习】1.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 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师生共同发展,以物化 的学习产品(如各种文本、模型、设计图等)为基本学习成果。2.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聚焦真 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体现鲜活的实践特征。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包 括制订学习目标、选取学习主题和内容、选择学习形式、选定学习场所、开展学 习评价等环节,设计时要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联系,突出整体效果。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运用所学地图知识,了解校园,确定校园绿地和植被的分布,并能合理规划和美化环境。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运用所学地图知识,了解校园,确定校园绿地和植被的分布。2.综合思维:运用地理、数学、科学(生物)、美术等学科知识,熟悉校园用地的结构和功能布局。3.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当前校园绿化方面存在的不足。4.人地协调观按照校园实际情况和师生需求,设计美观、可行性强的校园美化方案并绘制校园地图。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识读地图、运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的能力;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已经掌握不同形状面积计算的方法;在科学课中,对植被类型有所了解。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港湾。刚入初中校园的七年级学生们对学校还不是非常熟悉和了解,带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本节课以校园绿化作为切入点,通过跨学科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多门学科知识认识校园的绿化,并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加深对学校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环境的情感。
重点 1.调查校园绿化区分布及面积,根据现状发现问题;2.掌握地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和技巧并设计校园美化方案。
难点 分析总结调查结论并能提出解决措施。
材料准备 教材、教材解析、教辅资料、互联网材料、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考评价体系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美丽校园规划视频 学生观看后讨论并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校园绿化学习
讲授新课 任务一: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我国植被自北向南大体依次分布着:思考:不同植被表现出不同的植被特征,我们将如何辨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任务一:校园环境调查全班分为6组,每组6人。任务分工:每各组根据要求完成本组任务,最后在全班分享。1.查找资料,学习辨认植物的方法。(1—2组) 能归纳出2种以上的辨认植物的方法2.调查校园植物,说出校园植物的种类。(3—4组)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完成下表。3.了解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5—6组)这些植物具有什么特征,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完成下表:任务二:植物在校园的分布规划与美化任务二 如何美化校园全班分为6组,每组6人。任务分工:每各组根据要求完成本组任务,最后在全班分享。 1.查找资料,结合学校规划,确定适合布局在校园的植物。(1—2组) 按要求完成下表: 2.绘制校园绿地图,设计美化校园的方案。(3—4组)提示:绘图时要注意方位、距离,添加图例。3.制作校园植物名牌,设计导赏词。(5—6组)任务三:展示美化效果:植物导赏任务三 完善方案并进行评价全班分为6组,每组6人。任务分工:每各组根据要求完成本组任务,最后在全班分享。1.小组交流研讨,完善美化校园的方案。(1—2组)我认为绿化设计不足的地方:绿化设计改进方案:2.邀请师生代表,体验校园植物导赏活动。(3—4组)3.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师生对美化校园方案的评价。(5—6组) 学生总结:地球上不同植被的分布基本上取决于气候条件。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地势高低不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样,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对植被的分布产生了很大影响。学生总结: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学生总结:可以从叶片质地、叶形、叶尖等方面进行辨认。学生总结:叶片宽大,呈纸质,秋冬落叶,春夏长叶。学生总结:叶片呈革质、单叶、小型和中型叶为主的常绿大高位芽植物构成的阔叶林。这些森林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林相整齐,树冠浑圆。由于树叶表面光泽,被蜡层。学生总结:出茎花、滴水叶尖、板根学生总结完成:学生总结完成:学生总结完成:学生总结:绿地图是指将生活环境里与绿色概念有关的点(如草地、自行车步道等)串联成的地图,不论是地图的制作者还是使用者,都可以通过绿地图对生活环境有更多的了解。学生完成:例1:例2:学生动手制作:学生总结:①主干道两旁种植落叶乔木;②绿地分布不均匀;③花坛中可以种植不同花期的花,提高观赏性……学生总结:①在校园西门附近增设盆栽景观;②教学楼之间适当增设小花坛;③落叶乔木如银杏可以种植在校园东北角;④适当种植花期互补的植物,提高校园绿地的观赏性……学生自主设计路线方案:设计校园内体验路线,每到绿化处要进行介绍:学生总结: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带着问题进入讨论让学生了解我国植被自北向南大体依次分布让学生知道如何查辨认植物、让学生学习辨认植物的方法让学生说出校园植物的种类让学生了解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结合学校规划,确定适合布局在校园的植物。让学生设计美化校园的方案让学生制作校园植物名牌,设计导赏词让学生完善美化校园的方案让学生了解人口问题产生的成因让学生邀请师生代表,体验校园植物导赏活动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师生对美化校园方案的评价
课堂小结
板书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木棉花木棉花(kapok)是南方的特产,是广州市、高雄市以及攀枝花市的市花。花掉落后,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地道别尘世。木棉花为什么叫"英雄花" 因为它开得红艳但又不媚俗,它的壮硕的躯干,顶天立地的姿态,英雄般的壮观,花瓣的颜色红得犹如壮士的风骨,色彩就像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树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回答问题积极,知识点掌握好,材料分析到位,思维得到了训练,课堂上有积极而良好的互助合作学习气氛,整体上达成了学习目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知识性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通过地图和材料分析,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 通过地图和材料分析,了解植物在校园的分布规划与美化。
3 通过地图和材料分析,了解展示美化效果:植物导赏。
探究能力 1.通过调查,了解校园环境调查。
2.通过实践,如何美化校园。
3.通过实践完善方案并进行评价。
科学态度 培养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第一节 跨学科主题学习1——美化环境,从我做起(第1课时)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 指标 权重 评 价 因 素 评价等级 简要评价
优 良 中 一般
教学 目标 (1) 10 1、根据课标、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具体的教学目标。 2、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结构 (2) 15 1、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环节,具有自己的特色。 2、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抓住重点关键,突破难点。 3、过程层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馈及时。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扎实,体现学法指导。 5、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对学生智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 方法 (3) 20 1、注重优化教学过程,讲究教学实效。 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精当,富有诱导性。 3、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注意教与学的调节,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教学 手段 (4) 10 1、根据教学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如电教,提高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常规教具和学具的操作。
教学时间 (5) 10 1、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节。 2、各环节耗时合理,讲练时间协调. 3、作业适度,负担合理。准时下课,不拖堂。
教学氛围 (6) 20 重视教学情况的创设,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师生感情融洽。
教学 效果 (7) 20 1、教学措施落实,学生各方面表现出色。 2、教得实、学得活,即时效果好。 3、教学任务完成,课业负担减轻,教学效率提高。
注:优95%,良85%,好75% 一般60%
评教人:(共41张PPT)
跨学科主题学习
七年级
地 理
上
第一节 美化校园,从我做起
【2024新教材】
目录
01
单元学习内容
05
新知讲解
02
课标解读
06
课堂总结
03
学习目标
07
作业布置
04
新知导入
08
知识拓展
01
单元学习内容
单元学习内容
02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1.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 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师生共同发展,以物化 的学习产品(如各种文本、模型、设计图等)为基本学习成果。
2.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聚焦真 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体现鲜活的实践特征。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包 括制订学习目标、选取学习主题和内容、选择学习形式、选定学习场所、开展学 习评价等环节,设计时要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联系,突出整体效果。
03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2.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04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05
新知讲解
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任务一
地球上不同植被的分布基本上取决于气候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地势高低不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样,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对植被的分布产生了很大影响。
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任务一
我国植被自北向南大体依次分布着: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任务一
思考:不同植被表现出不同的植被特征,我们将如何辨认?
可以从叶片质地、叶形、叶尖等方面进行辨认。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叶片宽大,呈纸质,秋冬落叶,春夏长叶。
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任务一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叶片呈革质、单叶、小型和中型叶为主的常绿大高位芽植物构成的阔叶林。这些森林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林相整齐,树冠浑圆。由于树叶表面光泽,被蜡层。
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任务一
热带季雨林:
出茎花、滴水叶尖、板根
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任务一
任务一:校园环境调查
1.查找资料,学习辨认植物的方法。(1—2组)
2.调查校园植物,说出校园植物的种类。(3—4组)
3.了解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5—6组)
全班分为6组,每组6人。任务分工:每各组根据要求完成本组任务,最后在全班分享。
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任务一
任务一:校园环境调查
1.查找资料,学习辨认植物的方法。(1—2组)
能归纳出2种以上的辨认植物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
项目 名称 如何辨认
方法一
方法二
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快识别、微信)
根据植物照片和图像特征进行快速定位和识别,提供非常准确的植物种类信息。
观察植物的特征
通过观察植物的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植物的种类。
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任务一
任务一:校园环境调查
2.调查校园植物,说出校园植物的种类。(3—4组)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完成下表。
植物名称 植物种类(乔木、灌木、草本) 花期 数量或面积 分布
例:桂花树 灌木 9-10月 36棵 校园西部道路两旁
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任务一
任务一:校园环境调查
3.了解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5—6组)
这些植物具有什么特征,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完成下表:
草本植物
乔 木
灌木
往往树体高大 , 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具有提供绿荫 、防止眩光 、调节气候等功能 。常见的落叶乔木有银杏 、栾树等 ;常见的常绿乔木有桂花 、樱花 、果树等 。
没有明显的主干 、呈丛生状态比较矮小的树木 , 一般可分为观花 、观果 、观枝干等,是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常见的有月季 、牡丹 、紫藤等 。
茎多汁,较柔软 , 多数矮小 。常见的有牵牛花 、麦冬 、三色堇 、三叶草等 。
植物在校园的分布规划与美化
任务二
绿地图是指将生活环境里与绿色概念有关的点(如草地、自行车步道等)串联成的地图,不论是地图的制作者还是使用者,都可以通过绿地图对生活环境有更多的了解。
植物在校园的分布规划与美化
任务二
任务二 如何美化校园
1.查找资料,结合学校规划,确定适合布局在校园的植物。(1—2组)
2.绘制校园绿地图,设计美化校园的方案。(3—4组)
3.制作校园植物名牌,设计导赏词。(5—6组)
全班分为6组,每组6人。任务分工:每各组根据要求完成本组任务,最后在全班分享。
植物在校园的分布规划与美化
任务二
任务二 如何美化校园
1.查找资料,结合学校规划,确定适合布局在校园的植物。(1—2组)
按要求完成下表:
观赏性植物 名称 功 能
翠菊
太阳花
百日草
梅
白玉兰
百日草是我国常用的观赏花卉之一,花朵大而艳,开花时花型饱满,花色鲜艳,适合种植在学校、小区等地的花坛中。
翠菊的生命力旺盛,花期长,花型美观,花色鲜艳丰富,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太阳花适应能力强,分布广泛,花朵虽小但生长密集,花量繁多,花色亮丽,观赏价值高。
梅树有着很好的寓意,适合在校园的小园林里种植。它可以供人观赏,代表着坚韧的品质,可以鼓励学生向梅花一样坚韧不拔。
白玉兰是很有名的观赏树种,适合种植在校园。它可以给人一种开心的感觉,可以在学习之余带来快乐。
植物在校园的分布规划与美化
任务二
任务二 如何美化校园
1.查找资料,结合学校规划,确定适合布局在校园的植物。(1—2组)
按要求完成下表:
环保与功能性植物 名称 功 能
向日葵
向日葵以其明亮色彩和高大的花朵而闻名,能够在日照充足的地方生长,并为校园增添活力。
龙舌兰
龙舌兰具有净化空气、防尘、调节湿度的功能,适合在多功能教室中种植。21世纪教育网
多肉植物同样具有净化空气、防尘、调节湿度的功能,适合在多功能教室中种植。
多肉植物
植物在校园的分布规划与美化
任务二
任务二 如何美化校园
1.查找资料,结合学校规划,确定适合布局在校园的植物。(1—2组)
按要求完成下表:
教育意义植物 名称 功 能
向日葵
向日葵的向阳性可以象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合在校园中种植以激励学生。
白玉兰
白玉兰的高洁形象可以象征纯洁和高尚的品格,适合在校园中种植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梅树的坚韧品质可以象征不屈不挠的精神,适合在校园中种植以鼓励学生面对困难。
梅
植物在校园的分布规划与美化
任务二
任务二 如何美化校园
2.绘制校园绿地图,设计美化校园的方案。(3—4组)
提示:绘图时要注意方位、距离,添加图例。
植物在校园的分布规划与美化
任务二
例1:
植物在校园的分布规划与美化
任务二
例2:
植物在校园的分布规划与美化
任务二
任务二 如何美化校园
3.制作校园植物名牌,设计导赏词。(5—6组)
学生动手制作:
展示美化效果:植物导赏
任务三
进行植物导赏,首先需选择一种植物,然后从植物名称(别名)、特点、与该植物有关的诗句等不同角度进行植物名牌和导赏词的设计。
美丽异木棉导赏词
大家看到广场前的树了吗?它就是木棉树的亲戚,名叫美丽异木棉。它得此美名是因为冬季盛花期满树姹紫,秀色照人。美丽异木棉是落叶乔木,高10~15米,树干直挺,上面还有突刺。它的果实成熟后,厚厚的外皮自然脱落,一团白色的絮状物洁白炫目,像成熟开裂的棉桃。这些絮状物非常柔软,可以用来填充枕头。
展示美化效果:植物导赏
任务三
全班分为6组,每组6人。任务分工:每各组根据要求完成本组任务,最后在全班分享。
任务三 完善方案并进行评价
1.小组交流研讨,完善美化校园的方案。(1—2组)
2.邀请师生代表,体验校园植物导赏活动。(3—4组)
3.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师生对美化校园方案的评价。(5—6组)
展示美化效果:植物导赏
任务三
任务三 完善方案并进行评价
1.小组交流研讨,完善美化校园的方案。(1—2组)
我认为绿化设计不足的地方:
绿化设计改进方案:21世纪教育网
①主干道两旁种植落叶乔木;②绿地分布不均匀;③花坛中可以种植不同花期的花,提高观赏性……
①在校园西门附近增设盆栽景观;②教学楼之间适当增设小花坛;③落叶乔木如银杏可以种植在校园东北角;④适当种植花期互补的植物,提高校园绿地的观赏性……
展示美化效果:植物导赏
任务三
任务三 完善方案并进行评价
2.邀请师生代表,体验校园植物导赏活动。(3—4组)
设计校园内体验路线,每到绿化处要进行介绍:
展示美化效果:植物导赏
任务三
任务三 完善方案并进行评价
3.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师生对美化校园方案的评价。(5—6组)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自评 他评 师评
建议
科学性(20分) 设计的校园功能分区合理,体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
准确性(20分) 数据详实,计算准确,方向、比 例尺、图例和注记表达准确清楚 可行性(20分) 设计的校园美化方案可操作性强 美观性(20分) 设计的方案图文并茂,色彩搭配 美观和谐,符合美学理念 创新性(20分) 方案设计中运用多学科视角,有 独特的见解或创意 阐述介绍(10分) 表达清晰,逻辑通顺,形式多样, 亮点突出 展示美化效果:植物导赏
任务三
行动起来吧!
06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节
知识拓展
木棉花(kapok)是南方的特产,是广州市、高雄市以及攀枝花市的市花。花掉落后,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地道别尘世。木棉花为什么叫"英雄花" 因为它开得红艳但又不媚俗,它的壮硕的躯干,顶天立地的姿态,英雄般的壮观,花瓣的颜色红得犹如壮士的风骨,色彩就像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树梢。
Thanks!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量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