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27年4月12日 反动派向上海工人纠察队发动袭击,屠杀革命群众。
1927年5月21日 反动军官许克祥大肆残杀革命群众。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集团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逮捕、大屠杀。
中共中央1927年11月统计:我党党员数量从近6万锐减至1万余人,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工会会员仅剩几万人农民协会基本被取缔。
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蒋介石下令查封、解散革命组织和进步团体,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选择的?
武装反抗
走俄国革命道路: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学习目标
1.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时间、地点、结果和意义;
2.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重点)和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
3.理解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南昌起义
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认识到什么问题?
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那么,意识到问题后,共产党是怎么做的?
发动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
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并在城市首先胜利的。
仿效俄国走城市暴动的革命路线
周恩来
朱德
贺龙
叶挺
刘伯承
图中为周恩来在起义前发表讲话。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在起义总指挥部(原江西大旅社)下达了起义命令。
时间:1927年8月1日
地点:江西·南昌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陈毅
意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
1927年8月23日起,起义军撤离南昌
朱德和陈毅率领部分转战湘赣
湘南
瑞金
三河坝
海丰
占领南昌→撤出南昌,南下广东→途中受挫,转战湘南
思考:南昌起义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还要南下广东?结果如何?
材料一: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共认为,广东军事地理上占有优势,工农运动也可称之为核心,加上财政丰裕,交通灵便,可以取广东为革命根据地。
敌人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撒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1、广东曾经是国民革命的发源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进。2、交通便利,利寻找国际援助
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湖北汉口
内容:1、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2、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3、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给组织涣散和思想混乱的共产党员指明了方向
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党在根据地开展的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1927年9月,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到湖南,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组织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湘赣边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分析了敌人在大城市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把队伍拉到农村进行斗争……
城市暴动不符合中国国情
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
秋收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
名称
经过
结果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毛泽东
工农革命军
①秋收起义
②文家市决策
③三湾改编
进攻城市受挫,转向山区进军
文家市决策:秋收起义后,起义部队被迫退守文家市,在这重新制定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史称文家市决策。
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思考
毛泽东为什么选择向井冈山进军?
材料一: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二: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
材料三: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敌人弱——远离中心城市
地势险——易守难攻
历史红——群众基础强
山林好——物产丰富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的部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井冈山会师》(油画)
你认为井冈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心里暖洋洋。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反围剿那个斗志旺。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 ——江西民歌
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艰苦奋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红色历史故事《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要到山下去挑粮。来回有五六十里,不好走。朱德跟战士们一起去挑粮。战士们心疼朱德同志,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革命信念!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
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
无私奉献。
邓小平曾评价毛泽东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其伟大开端就是秋收起义。
井冈山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工农武装割据
转战农村后,中共领导人面临的难题:
材料一 贫农因长期地被摧残及感觉革命胜利无保障,不敢积极行动。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二 1928年4月以后,湘赣边界的割据,正值南方统治势力暂时稳定的时候,湘赣两省派来“进剿”的反动军队,至少有八九个团,多的时候到过十八个团。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三 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艰苦,尤其是红军,因为根据地内的土豪几乎打尽了,现金缺乏,从军长到普通战士,一律吃5分钱的伙食。但就是这每天5分钱的油盐柴菜钱,很快也难以为继了。
——《开创新道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缺乏农民支持
国民党武力威胁
根据地经济困难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中心内容)和游击战争(主要形式),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战略阵地)的局面。
缺乏
农民支持
国民党
武力威胁
根据地
经济困难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
武装斗争
(游击战争)
根据地建设
(经济、军队、政权建设)
古田会议
阅读课文P80,归纳古田会议的概况完成表格内容。
古田会议 时间
地点
会议 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
内容
意义
1929年12月
福建上杭县古田
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为人民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党领导下的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魂”诞生地
根据地的扩大
1928年
1930年
面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
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在各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
时间
地点
会议
内容
1931年冬
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
合作探究
中国由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道路:先城市,后农村;城市包围农村。
国情: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城市,工人阶级人数多,力量大,容易夺取城市获得胜利。
道路:先农村,后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国情: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在城市,工人阶级人数少,力量小,不容易夺取城市获得胜利。而农村人口占中国的绝大多数。
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敢于创新;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革命的道路要符合本国的国情。
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在挫折面前不低头;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武装反抗
转向农村
1.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建军节由来
2.八七会议:指明方向
3.秋收起义:进军农村
武装力量
革命根据地
建立政权
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井冈山会师:壮大革命队伍
根据地的巩固:工农武装割据
古田会议:建党建军原则
根据地的扩大: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课堂小结
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