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借口:柳条湖事件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3、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A、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B、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C、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D、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影响(意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必考
伪满洲国:1932年,日本扶植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局部抗战
背景: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抗日组织、人物:抗日义勇军、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一)华北危机
1、概况: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二)一二·九运动★★★★★必考
1、时间:1935年12月9日
2、概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口号,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3、结果:遭到反动军警镇压
4、影响: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必考
(一)原因:
A、直接原因:蒋介石坚持内战政策
B、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经过: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3、过程: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共产党的态度: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
(三)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四)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七七事变
(一)时间:1937年7月7日
(二)过程:
1、爆发:日军悍然向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炮轰宛平城,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牺牲将领:佟麟阁、赵登禹
(三)结果:日本调集大批军队,入侵中国。7月底,天津、北平相继失陷
(四)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必考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一)建立
1、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必考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2、改编军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二)影响: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一)爆发: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淞沪会战爆发。
(二)抵抗
1、人物:姚子青、谢晋元
2、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初战告捷。
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四)影响: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必考
(一)背景
1、时间:1937年12月13日
2、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二)罪行
1、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2、日本攻陷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战役 时间 地点 结果 意义
台儿庄战役 (山东) 1938年3月 台儿庄 (李宗仁指挥) 胜利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必考
保卫大武汉 (武汉会战) 1938年6-10月 武汉 (万家岭战役) 先胜利后撤退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 阶段。 ★★★★★必考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 长沙 胜利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1944年初 豫湘桂 失败 结果:国民党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惨败原因(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 平型关大捷
(一)经过
1、时间:1937年9月;地点:山西平型关;
2、指挥者或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 林彪;
(二)结果:1、战绩:将1000多名日军全部歼灭
2、影响: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抗日根据地★★★★★必考
(一)建立
1、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2、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二)发展
1、战术: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打击日军。
2、措施: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三)影响: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必考
(一)背景:日军实行“囚笼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二)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三)概况: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新修订)
(四)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五)意义:这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一)日本对华政策:
1、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2、对中共: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3、对占领区: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二)国民党消极抗战
1、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2、国民党顽固派针对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三)中共积极抗战: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四)全民族抗战
1、正面战场: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2、敌后战场: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3、学生、广大妇女、工人、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4、结果: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二、中共七大 ★★★★★必考
(一)召开 : 1、时间:1945年4月 2、地点:延安
(二)内容:
1、政治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①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②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组织上: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思想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一)战略反攻(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2、1945年8月,美国先后向日本投下原子弹。 3、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 4、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二)日本投降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2、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3、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必考
1、胜利的原因:
①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②前提条件: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③重要保证: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浴血奋战,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④外部因素:国际社会的援助与支持。(熟读)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国内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新修订)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②国际意义: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3 攀枝花)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逼蒋抗日。后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由此可知( )
A.学生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D.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
2.(2023 徐州)如图描绘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3.(2023 西藏)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时间上标注的四个历史事件中,成为中国人民抗日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① B.② C.③ D. ④
4.(2023 广西)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一面旗帜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
A.“实业救国”道路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和平建国方针
5.(2023 牡丹江)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该事变标志着( )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6.(2023 通辽)1938年,在武汉各种抗日组织、抗日团体纷纷建立,抗日救亡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抗日宣传、募捐、劳军等一系列救亡活动空前高涨,“保卫大武汉”成了全体中国人响亮的口号。据此可知,抗日战争(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C.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正面战场取得重大战果
7.(2023 大连)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
B.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C.百团大战振奋了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多次击退敌军
8.(2023 镇江)如图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某战役示意图。依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9.(2023 济宁)艺术创作与时代需要紧密相连。对下图漫画《日本的今昔》(1940年刊载于《抗战漫画》)的创作意图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
A.展示作者对中日版图的想象
B.提醒国人日本即将全面侵华
C.坚定国人夺取抗战胜利信心
D.强调中日两国关系始终亲密
10.(2023 甘孜州)据历史学家刘大年研究,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日军出国作战共伤病战死287.4万人。其中,89万余人死于太平洋战争,多达198.4万人死于中国战场。这表明,中国战场( )
A.始终坚持了积极进攻的作战策略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是日军对外侵略扩张的唯一战场
D.得到盟军援助的大量先进武器装备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1.(2023 武汉)【抗战家书的记忆】
材料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抗日英雄的家书内容或恳切,或温情,或牵挂……以下为他们家书的节选:
赵一曼:宁儿啊!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左权: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程雄: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
胡孟晋:惠,最亲爱的人,请不要依恋,要知道你爱人的走,不是故意的抛弃你,而是为着革命,为着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的啊!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戴安澜: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抗战家书》等整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家书中的抗战精神”,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2.(2023 商河县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1927年 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36年 东北抗日联军建立;长征胜利
1937年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
1947年 挺进大别山
1948﹣1949年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
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影响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逼蒋抗日。后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由此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B项正确;一二 九运动标志着学生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排除A项;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排除C项;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安事变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2.【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史称“九一八事变”。故A正确。
B.一 二八事变是指在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排除B。
C.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排除C。
D.1937年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根据所学可知,九 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 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九 一八事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故A正确。
B.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 九运动”。排除B。
C.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排除C。
D.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实业救国”与创办民族工业相关,排除A。
B.“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排除B。
C.根据材料“一面旗帜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及所学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因此这面旗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C正确。
D.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避免内战的爆发,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了和平谈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建国方针,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七七事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故D符合题意;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排除A;九一八事变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排除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七七事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6.【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武汉会战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抗日战争胜利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与题意不符,排除A。
B.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排除B。
C.据材料“抗日宣传、募捐、劳军等一系列救亡活动空前高涨”“‘保卫大武汉’成了全体中国人响亮的口号”可知,反映了武汉会战期间民众的抗日救国热情高涨,故C正确。
D.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武汉会战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7.【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叙述,什么是历史评价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历史叙述与历史评价的区别的相关史实。
【解答】历史叙述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评价则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表达。题干选项中选项ABD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叙述,排除;选项C是对百团大战的看法,属于历史评价。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叙述,什么是历史评价的相关史实。
8.【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经过等。
【解答】根据材料的图示可以看出这个战役是在华北的广大地区展开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为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好转,由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在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破袭作战(又称晋南游击战),由彭德怀指挥进行了百团大战,材料图示正是这次战役的示意图,C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发生在山西一带,A排除;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B排除;台儿庄战役发生在山东省的台儿庄,D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以百团大战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9.【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全民族抗战的相关内容,准确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漫画中中国版图大,日本版图小,没有对版图进行想象,排除A。
B.此时(1940年)日本已经开始全面侵华,排除B。
C.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过去日本在一点点的蚕食中国,现在雄鸡中国崛起,日本成了毛虫,说明中国此时越来越强大,不再任由日本蚕食,漫画坚定了国人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故C正确。
D.此时为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两国属于敌对状态,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识记全民族抗战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0.【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东方主战场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材料中没有涉及作战策略的相关信息,排除A。
B.根据材料“日军出国作战……198.4万人死于中国战场”可知,二战时期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军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故B正确。
C.根据材料“89万余人死于太平洋战争,多达198.4万人死于中国战场”可知,中国战场不是日军对外侵略扩张的唯一战场,排除C。
D.材料未涉及盟军援助大量先进武器装备的信息,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东方主战场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1.【答案】主题:烽火家书抵万金。抗战家书是时代的见证,是历史的记忆,写的是温情,刻的是大义!1931年9月18日,日寇来袭,烽火连天,国家蒙辱,人民蒙难。“宁儿啊,我最亲爱的孩子”,一声轻唤,是赵一曼烈士对儿子的柔情;“三个人假如在一块,真痛快极了”,一丝期盼,是左权烈士对亲人的思念。谁不愿骨肉团聚,谁不恋家庭的温馨?但没有国,哪有家!家书中“伟大而生,光荣而死”“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铮铮誓言,是英雄们对祖国深深的爱。千千万万勇敢的中国人同仇敌忾,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家书中的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都是那位“匹夫”!青年强,则国强。我们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抗日英雄的家书内容或恳切、或温情,或牵挂……”“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为着革命,为着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的啊!”“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栖姓,以报国家养育!”可以提炼观点:烽火家书抵万金;论述:由材料并结合所学论述如下:抗战家书是时代的见证,是历史的记忆,写的是温情,刻的是大义!1931年9月18日,日寇来袭,烽火连天,国家蒙辱,人民蒙难。“宁儿啊,我最亲爱的孩子”,一声轻唤,是赵一曼烈士对儿子的柔情;“三个人假如在一块,真痛快极了”,一丝期盼,是左权烈士对亲人的思念。谁不愿骨肉团聚,谁不恋家庭的温馨?但没有国,哪有家!家书中“伟大而生,光荣而死”“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铮铮誓言,是英雄们对祖国深深的爱。千千万万勇敢的中国人同仇敌忾,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家书中的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都是那位“匹夫”!青年强,则国强。我们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故答案为:
主题:烽火家书抵万金。抗战家书是时代的见证,是历史的记忆,写的是温情,刻的是大义!1931年9月18日,日寇来袭,烽火连天,国家蒙辱,人民蒙难。“宁儿啊,我最亲爱的孩子”,一声轻唤,是赵一曼烈士对儿子的柔情;“三个人假如在一块,真痛快极了”,一丝期盼,是左权烈士对亲人的思念。谁不愿骨肉团聚,谁不恋家庭的温馨?但没有国,哪有家!家书中“伟大而生,光荣而死”“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铮铮誓言,是英雄们对祖国深深的爱。千千万万勇敢的中国人同仇敌忾,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家书中的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都是那位“匹夫”!青年强,则国强。我们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12.【答案】观点: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保障。
论述:1937年七七事事变后,国共发表合作宣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进一步增强抗日力量。在全民族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
结论:国共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全民族抗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保障。
【分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大事记(部分)”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大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观点必须正确,陈述重要史实,并揭示史实的历史意义。选择事件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百团大战,抗日战争胜利。拟定观点为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保障。结合所选历史事件的意义进行论述即可,如1937年七七事事变后,国共发表合作宣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进一步增强抗日力量。在全民族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结论:国共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全民族抗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保障。
故答案为:
观点: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保障。
论述:1937年七七事事变后,国共发表合作宣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进一步增强抗日力量。在全民族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
结论:国共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全民族抗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保障。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大事,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