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自治州2015年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件(20张ppt)+教案+说课稿+学案+视频及动画素材共10份(汪清一中于艳霞)(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延边自治州2015年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件(20张ppt)+教案+说课稿+学案+视频及动画素材共10份(汪清一中于艳霞)(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3-21 21:43:06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生物八年级下
八单元 第一章

汪清一中 生物组
于艳霞 第二节 免疫和计划免疫(一) 学习目标 1.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以及抗原、
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3.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人体三道防线消化道的粘膜分泌物:胃酸、消化酶等
呼吸道的粘膜粘膜有纤毛 有杀菌作用

膜呼吸道粘膜纤毛的清扫第一道防线的功能:1、阻挡病原体的入侵2、分泌物有杀菌作用3、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一道防线的组成:皮肤和黏膜生活链接 1. 夏天到了,同学们穿得都比较少,在
一些活动中难免会不小心摔破或者碰破一
些地方,如果我们不注意清洁皮肤消毒伤口,则很容易使伤口发炎、化脓。 2.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狗、牛受伤
后,用舌头舔伤口,这是为什么呢?溶菌酶病菌第二道防线的组成: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第二道防线的功能:溶解、吞噬病原体 阅读P77-P78,讨论交流:2.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
请以天花病毒为例,把抗原、抗体和吞噬细胞
的关系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出来。3.得过天花的病人一般不再
患天花病,为什么?1.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指的是什么?
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免疫器官:
淋巴结脾脏胸腺
胸腺脾脏位置:腹腔的左上部,呈卵圆形。位置: 在淋巴管行程上的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小体,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最多。淋巴细胞免疫细胞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
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
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抗原:如:病原体、寄生虫、异体组织等异物。第三道防线的功能: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抵抗抗原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特点1.人人生来就有2.对多种病原体
起作用特点1.出生以后才产生2.对某一特定的病
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吧(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展示台]
一、选择题
1.溶菌酶有杀菌的作用,是因为它能够(??? )
 A.阻止多种病菌的呼吸 B.阻止多种病菌的消化
 C.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D.吞噬多种病菌
2.免疫细胞主要是(? )
 A.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 C.红细胞 D.腺细胞
3.抗体是人体产生的能抵抗病原体的特殊的(? ) A.白细胞?? B.无机盐 C.维生素????D.蛋白质 4.器官移植的困难是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这是因为
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 A.?病原体?? ?? B.抗原
C.?抗体?? ??D.受损伤的组织 CADB
5.以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得过天花的人不再得天花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溶菌酶杀菌
6.下列为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接种卡介苗和牛痘 B.半岁内婴儿不易患天花
C.泪液、唾液的杀菌作用 D.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c
B二、连线题
(1)免疫器官 a.它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2)吞噬细胞 b.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 c.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4)抗原 d.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
(5)皮肤 e.出生后产生的,只能对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三、讨论题:如何提高免疫力?温馨提示为减少您(花粉过敏患者)的痛苦,请借鉴同学们,你们想提高免疫力吗?请看温馨提示关注健康
珍爱生命
免疫和计划免疫学案
★阅读P77最后一段-P78第一段,讨论交流:
1.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指的是什么?
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
请以天花病毒为例,把抗原、抗体和吞噬细胞
的关系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出来。
3.得过天花的病人一般不再患天花病,为什么?
教 案
科目
生物
课题
免疫与计划免疫
学校
汪清一中
课型
州优质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师
于艳霞
年级
八年级
时间
2012年5月25日
三维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3.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4.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情感目标:
1.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
重点
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其区别。
难点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
延边州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提供的优秀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运用生活实际,以提问的方式导课。
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
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
①组成
皮肤、黏膜
②功能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提出问题:人体的哪些结构使我们获得免疫力?导出人体的三道防线
教师利用展示FLASH动画,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并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展示图片,组织学生分析消化道粘膜的作用,再利用动画分析呼吸道粘膜上纤毛的作用,提出问题:纤毛将病菌扫地出门,以什么形式排出?
学生利用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观看FLASH动画“人体皮肤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积极进行自主式讨论、总结,
学生观看图片、动画,并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不可以随地吐痰?
真正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更好的完成后面的学习
利用图片和动画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时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2.第二道防线
②组成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②功能
溶解、吞噬病原体
运用生活连接和视频并引导学生回顾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功能,引导学生说出吞噬细胞的作用。
分析现象:狗会经常用舌舔伤口,这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的作用,怎么解释?
结合生活实例“发炎”进行问题讨论。观看视频后说出吞噬细胞的作用
看屏幕中的动画“溶菌酶的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动感资料辅助学生思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3.第三道防线:
①组成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②功能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③抗体和抗原的概念
二、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阅读提纲,指导学生阅读P77最后一段—P78第一段,讨论交流
教师展示免疫器官形状和位置以及免疫细胞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运用视频、比喻、举例和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使“抗原”“抗体”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启发学生自己举例
阅读教材P77第三段-P78第二段讨论,教师补充讲解。
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积极思考。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明确免疫器官形状和位置,知道免疫细胞指的是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根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的生活入手举例。
阅读后小组讨论: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出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用形象的图形讲解,学生易于理解。
适时地呈现概念,并加以应用,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非常想搞清楚、弄明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板书
设计
免疫与计划免疫
防线
组 成
功 能
免疫类型

皮肤、粘膜
阻挡、杀菌、清扫
非特异性免疫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
抵抗抗原
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说课稿
汪清一中 于艳霞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讲的是免疫的基础知识。学习免疫知识,对于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增进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本节内容概念多,名词多,而且比较抽象,因而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传染病的基础上进行探究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免疫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这节课的学习又为下一章《用药和急救》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初步理解抗原、抗体的概念,以及抗原、 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3.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情感目标:
1.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其区别。
教学难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其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4.教学准备?
教师:充分利用延边州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提供的优秀教学资源,并进行了二次加工,制作了本节课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调查增强免疫力的资料?.
三、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通过一些直观手段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2.说学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观察图片和分析资料相结合。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内容的教学,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就为顺利地进入本节内容打下了基础。
附:你生过病、打过针吗?是经常生病和打针吗? 导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皮肤的保护作用”的FLASH动画和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组织学生分析生活实例,再出示吞噬细胞作用的视频和溶菌酶作用的FLASH动画,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出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3.讲述第三道防线,解决本节难点:抗原、抗体和吞噬细胞的关系。
课件展示阅读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7最后一段—P78第一段内容,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成员归纳出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教师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第三道防线组成。利用“抗原抗体的结合”视频和图解帮助学生理解第三道防线的功能,同时突破难点。
4.免疫的类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7第三段-P78第二段,阅读后小组讨论: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教师补充。
(三)归纳小结:以粘贴知识点的形式完成。?
(四)能力展示台:比一比,谁的课堂效率高。
利用讨论题的讨论结果和视频进一步向学生渗透积极预防疾病的意识。
五、说教学反思
本节“免疫和计划免疫”内容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力求上课时语言生动、风趣、活泼,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本节内容我采用有趣漫画和视频资料吸引学生,并通过动画变抽象为具体化,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重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加深了对人体三道防线的理解。
在备课中充分利用延边州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提供的优秀教学资源,并进行多次选择和修改,形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