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突破】第一单元时、分、秒期末复习 (含答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突破】第一单元时、分、秒期末复习 (含答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19 15:5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时、分、秒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00米赛跑,小江用了17秒,小林用了19秒,小亮用了16秒,( )是冠军。
A.小江 B.小林 C.小亮
2.1秒我们可以做完的事情是( )。
A.跑1千米 B.做10道口算题 C.眨一下眼
3.一列火车本应10:35到达,结果晚点25分钟才到,它( )到站。
A.10:15 B.11:15 C.11:00
4.小亮去跑步,跑60米大约需要13(     )。
A.秒 B.分钟 C.小时
5.1秒钟不可以做到的事情( )。
A.眨一下眼睛 B.开一下开关 C.背一首古诗
6.下列事情中,选项( )的描述比较合理。
A.从一楼走到四楼需要1小时
B.一分钟完成10多道口算
C.一秒钟跳绳25下
二、填空题
7.小明6:50从家出发去学校,7:15到学校,路上用了( )分钟。
8.下面是乐乐下午放学回家后的时间安排情况。(单位:分钟)
5:15—5:50 写作业
6:05—? 吃晚饭
(1)乐乐写作业用了( )分钟。
(2)乐乐吃饭用了25分钟,他是( )时( )分吃完晚饭的。
9.在钟面上,分针指向4,秒针指向7,时针在8和9之间,这时是( )时( )分( )秒。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70厘米( )90毫米 5千米( )4500米
9分( )540秒 1500千克( )2吨
11.北京到漯河的火车应当是10:30到达,结果因天气原因晚点15分钟,这列火车会在( )到达漯河。
12.计量时间的单位有( )、( )和(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 ).
三、判断题
13.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分。( )
14.分针从3走到9,走了6分钟。( )
15.钟面上指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3,走了5秒。 ( )
四、解答题
16.请根据信息在下面右边的钟面上画出列车的到达时间。
17.妈妈每天的上班时间是上午9:00﹣﹣12:00,下午2:00﹣﹣6:00,妈妈每天上班多长时间?
18.上午10时45分 早晨6时55分 下午5时 下午1时30分
19.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他每天早晨要7:00到学校,小明应当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
20.下面是邮局的营业时间表.
上午:8:30~12:00
下午:1:30~6:00
(1)妈妈准备明天到邮局办理教育储蓄,她最早可________赶到,最晚不得超过________午________时.
(2)邮局中午休息多长时间
(3)邮局每天营业多长时间
(4)妈妈从10:40开始办理业务,到11:15结束,办理了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C C A C B
1.C
【分析】将他们用的时间进行大小排序,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是冠军。
【详解】19秒>17秒>16秒,因此小亮是冠军。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时间快慢的比较,应熟练掌握。
2.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详解】1秒我们可以做完的事情是眨一下眼。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3.C
【分析】根据题意,用这列火车本应到站的时间加上晚点的时间,就是它到站的时间;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10时35分+25分
=10时60分
=11时
所以,它11:00到站。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有关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跑60米需要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详解】小亮去跑步,跑60米大约需要13秒。
故答案为:A
5.C
【分析】常见的时间单位有秒、分、时等。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可知,1秒钟可以眨一下眼睛,开一下开关。背一首古诗大约需要2分钟。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秒钟不可以做到的事情是背一首古诗。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秒的认识。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比如拍一下掌是1秒,钟表滴答一下是1秒。
6.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
A.从一楼走到四楼需要3分钟左右,而不需要1小时;
B.一分钟完成10多道口算说法较合理;
C.一秒钟跳绳4下左右,25下太多了不合理;
所以选项B的描述比较合理。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7.25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小时=60分钟
7时15分-6时50分=25分钟
【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注意1小时=60分钟。
8.(1)35
(2) 6 30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用乐乐写作业的结束时刻减开始写作业的时刻即可,依此计算。
(2)用乐乐开始吃晚饭的时刻加吃饭的时间长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1)5:50-5:15=35(分钟),即乐乐写作业用了35分钟。
(2)6:05+25分钟=6:30,即他是6时30分吃完晚饭的。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以及时、分、秒时间的推算。
9. 8 20 35
【分析】钟面上分针每经过一个大格是5分钟,秒针过一个大格是5秒,时针经过一大格为1时,此题中时针在8和9之间,那么此时应该是8时多;然后看分针,分针指向4,则为4×5=20分;秒针指向7,则为7×5=35秒,所以此时的时间为8时20分35秒,据此解答。
【详解】钟面上,分针指向4,秒针指向7,时针在8和9之间,这时是8时20分35秒。
【点睛】此题考查了钟面的认识,掌握钟表的认识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 > = <
【分析】(1)把厘米转化为毫米,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10,然后再比较即可。
(2)把千米转化为米,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1000,然后再比较即可。
(3)把分转化为秒,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60,然后再比较即可。
(4)把千可转化为吨,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进率1000,然后再比较即可。
【详解】(1)70×10=700(毫米)
700毫米=70厘米
70厘米>90毫米
(2)5×1000=5000(米)
5000米=5千米
5千米>4500米
(3)9×60=540(秒)
540秒=9分
9分=540秒
(4)1500÷1000=1.5(吨)
1.5吨=1500千克
1500千克<2吨
11.10:45/10时45分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这列火车计划到站的时刻加晚点的时间长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10:30+15分钟=10:45
这列火车会在10:45到达漯河。
【点睛】熟练掌握时、分、秒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时 分 秒 秒
【解析】略
13.×
【分析】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1小时,此时分针走一圈,即60分,则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为5分钟,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而不是1分钟,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需熟练掌握。
14.×
【分析】分针走1小格,表示1分钟,走1大格,表示5分钟;在钟面上,每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是1大格,含有5小格。
解答此题先用减法计算出分针走了几大格,然后用乘法求出走了几分钟即可。
【详解】9-3=6(大格)
6×5=30(分钟)
即,分针从3走到9,走了30分钟;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解析】略
16.见详解
【分析】读出左面钟表显示的时间是4:55分。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求出列车到达时间。
【详解】4时55分+25分钟=5时20分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关键是熟记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注意1小时=60分钟。
17.7
【详解】试题分析:先分别求出上午和下午各工作了多长时间,再相加即可.
解:上午:12时﹣9时=3小时
下午:6时﹣2时=4小时
3小时+4小时=7小时
答:妈妈一天工作7小时.
【点评】本题是在同一天中,经过的时间直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即可.
18.见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看时间的方法:先看短针,即时针,以确定时数,再看长针,即分针,以确定分数,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进而得解;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上午的时刻,只要去掉“上午、早晨、早上、凌晨”等字,是多少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多少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下午的时刻,只要去掉“下午、黄昏、晚上、深夜”等字,再在原来的时刻上加上12即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解:见下图:
点评:此题考查看图读时间,也考查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按照互化方法互化即可.
19.6:40
【分析】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用到达学校的时刻减去从家到学校走路时间,求出从家出发的时刻。
【详解】7:00-20分=6:40
答:小明应当在6:40从家出发。
20.(1)8:30;下;6
(2)1时30分
(3)8时
(4)35分
【详解】(2)下午1:30分=13时30分,13时30分-12时=1时30分
(3)12时-8时30分=3时30分,6时-1时30分=4时30分;
3时30分+4时30分=8时
(4)11时15分-10时40分=35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