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秋天的诗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 《秋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
学习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把握散文特征和阅读技巧。
2、明确故都秋日之“清”“静”“悲凉”特点,赏析景物描写,体会情景交融的妙处。
3、把握作品的语言特点及其艺术效果,领悟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知人论世
郁达夫(1895-1945)其人原名_______,,字___浙江富阳人。1913年赴日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_______。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
回国后编《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30年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
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
郁文
创造社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达夫
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
散文: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
《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
《出奔》
创造社
1921年在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
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讲究文学的“全”与“美”,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在创作中,多侧重表现自我,带有浓厚的抒彩,常以直抒胸臆和对病态心理的描写来表现内心的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高峰。同时他们也吸收了大量现代派技巧,缩短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距离。
创造社代表作品有郁达夫的《沉沦》《迟桂花》、郭沫若的《女神》、田汉的戏剧等。
1929年被国民党政府查封,其成员后来大多加入了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李初梨、郭沫若、田汉、茅盾、郁达夫等人。
会上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宣告以“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作为左联的奋斗目标。“左联”加大并推广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传播与运用,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并且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在政治上,受到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搞了不少“左”的政治运动;在组织上,存在着宗派主义、关门主义,把作家团体当成政党组织;文艺理论上,将文学政治化,忽略文学的本体特征;文学创作上,某些作家轻视艺术规律,在创作中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1936年春,根据形势的需要,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指反动统治者大规模逮捕、屠杀革命人民,破坏革命组织,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恐怖行为)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当时中国大地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1934年7月,饱尝人生愁苦和哀痛的他“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散文《故都的秋》。
写作背景
散文的概念
1.散文: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四大文学体裁之一。作者往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感悟,深入地挖掘其中的内涵与哲理。
2.散文的主要特点:
①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②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③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3.散文的分类
写人记事类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 议论说理类散文、 文化游记类散文、
小说与散文区别
散文:用形象的语言传达作者情感并告诉我们人生哲理
1.选材:有完整的情节——形散而神不散
2.人物:虚构——真实
3.主题主旨:反映社会生活——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如何阅读散文?
初读文本
“故都”与“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解题
“故都”:
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指“北平”,但是作者不说北平的秋天,说“故都”,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
“秋”:
是作者全文描写的内容,描写的核心
混混沌沌( ) 潭柘寺( )
槐树( ) 扫帚( )
落蕊( ) 一椽破屋( )
廿四桥( ) 蟋蟀( )
嘶叫( ) 房檩( )
平平仄仄( ) 普陀寺( )
譬如( )颓废( )鲈鱼( )
dùn
zhè
huái
sào zhou
ruǐ
chuán
niàn
xī shuài
sī
lǐn
zè
tuó
pì
tuí
lú
字音
总起(1-2)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忆秋)。
梳理文章脉络
分写(3-12)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写故都秋天不同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总括(13-14)强调南国之秋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恋秋)。
读1、2段,思考: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各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对比
烘托
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文本
精度
速读3~11段,为了体现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郁达夫抓住哪些景物加以描写?如果我们用心去品味,就会发现这些景的背后是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请你给每个画面拟个四字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以“秋”开头)。
秋晨庭院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秋日胜果
秋院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秋晨庭院
描写了哪些景物?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秋晨庭院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静谧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悠闲 宁静
破壁腰
萧条
静对牵牛花的蓝朵
清闲 落寞
疏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萧索
一椽破屋
衰败 沧桑感
渗透于骨髓里的秋的
神韵
每个景物的特点或者给人的感觉是?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作者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方法或技巧?
哪些方法或技巧?
描写手法:(人事物景情理,有各自的表达方式并形成了自己的手法。其中人、景主要靠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对应的手法叫描写手法,其他事靠叙述,物靠说明,理靠论证,情靠抒情)
写景手法
按感官:视觉(注意色彩)、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
按角度: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大小结合、东南西北结合
写人手法
按角度:正面描写(外、动、语、神、心)、侧面描写(对比、烘托)
按着墨程度:工笔细描(细节描写)、粗笔勾勒(白描)
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写作手法?
作者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方法或技巧?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写景手法
按感官:视觉(注意色彩)、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
按角度: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大小结合、东南西北结合
1、运用感官: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观赏景物时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和忧虑之情。
3、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体现了环境的静谧。
2、色彩上写了碧绿的天色、青天、牵牛花的蓝、白,给人清冷之感。
技巧:
秋槐落蕊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作者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方法或技巧?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作者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方法或技巧?它们给人的感觉是?
写景手法
按感官:视觉(注意色彩)、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
按角度: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大小结合、东南西北结合
视觉:花铺满地
听觉:脚踏无声
嗅觉:没有气味
触觉:极微细、极柔
清冷、落寂美感
秋蝉残鸣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秋蝉有什么特点,为何要选取“秋蝉”这一特殊意象?
乡愁:一闻愁意结,再闻乡心起。
伤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高洁: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寂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蝉在不停的鸣叫且声音已经衰弱。几声秋虫的哀鸣,以动衬静,渲染了故都之秋冷落、悲凉的气氛,牵动作者心魂,加“浓”了秋味。
秋雨话凉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具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1、写了灰沉沉的天底、凉风、急雨,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
2、同时,在“秋语图”里加入“都市闲人”, “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他们京腔京调的语言,更突出故都的地方特点。
表达出对这种北平特色悠闲的向往,希望保住这悠闲;反衬时局的危急,更突出悲凉。
秋日盛果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北方果树这么多,作者为何要选取“枣树”?
(清、静、悲凉)
1、因为枣树是北方人家院落中极为常见的树种,可作为北方果树的代表。
2、枣生长颜色的变化,恰好反映了北国之秋的变化, 且“淡绿微黄”这种将熟未熟的青涩给人以悲凉之感。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一致,代表了作者心中故都的秋色。
思考:第13节作者运用什么手法表达对古都秋的热爱的?
比喻、对比、排比的艺术效果
(比喻)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对比)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进行对比,说明了“南国之秋”在色、味方面都差一些。有力地衬托出北国之秋色彩更浓,回味更长。
思考:第14节作者运用什么手法表达对古都秋的热爱的?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含意:我心甘情愿的欲以生命为代价,换得古都的秋的长在,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古都之秋的无比眷恋和挚爱之情,也流露了深沉的忧思。
直 接 抒 情
思考: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
“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念之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贯穿点”是故都之秋的特点即“清、静、悲凉”。
。
。
主旨概括
全文紧扣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故都的秋)与作者的主观感受(个人心情)完美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既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