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实用类类文本阅读-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 实用类类文本阅读-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9 15:25: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23年】
(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
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
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
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根据《杜登德语辞典》,“语言”是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如此看来,只有我们人类可以说话,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树木是否也会自我表达,这不是很有趣吗 那么树木会如何“说话”呢 我们当然不可能听得见,因为它们肯定是静悄悄的,那些强风刮过时枝丫摇摆的嘎嘎声,以及轻风拂面时叶片婆娑的簌簌声,都是被动发出的。不过它们确实以另一种方式沟通:通过气味。在非洲大陆的莽原上,金合欢树是长颈鹿的珍馐,为了摆脱这种草食性的庞然大物,金合欢树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在叶子里散布毒素。长颈鹿便会转移到其他树木那里。是旁边的树吗 不。它们会避开邻近的树木,然后在大约100米开外的金合欢树那里重新开始大快朵颐。因为被啃食的金合欢树会施放一种警示气体,向邻近的同伴传递不速之客来袭的信息。所有得到警讯的树木会立即分泌毒素来回应。长颈鹿因为知道金合欢树的这个把戏,所以会走远一些,以寻找那些尚未知情的树木。又或者它们会逆风而行,因为气味信息是顺着风向其他树木传送的。
这样的防卫行为自然需要时间,所以早期预警阶段的工作如何协调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此,树木当然不能只依赖空气,它也通过根部来传送信息。一棵树的根可以蔓延得很广,其距离大过树冠宽度的两倍,因此在地底下会与周遭树木的根交错而产生联系。但也有偶然情形,因为森林里也有独行侠,一点也不想与别人有任何瓜葛。所以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家伙的不合群,而导致警示信息被阻断呢 幸好不会。树木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多数情况下都会以真菌为媒介,其作用就像网络光纤那样,纤细的菌丝密布在土壤中,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密度交织成网络,借助其网络,真菌可以把从某棵树得到的信号继续传递下去,帮助它们交换害虫、干旱或其他危险消息。在共同的生存空间里,可能森林里所有的植物都会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但我们若踏入田野,就会发现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很沉默。这是因为人工栽培的植物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大多已经失去这种在地面或地下进行沟通的能力。它们几乎是又聋又哑,因此特别容易成为昆虫的猎物。而这自然也是现代农业必须使用这么多农药的原因之一,或许今后育种专家应该要多多少少再从森林里“剽窃”一点野性基因,例如把“多嘴”这个属性加入谷物及马铃薯的品种里。
虽然我一开始时说过树木是静悄悄的,但这点从最新的发现来看却值得质疑。一些研究人员想测试地底下是不是可以听到什么声音,不过要想把树木带进实验室里有点不切实际,因此他们观察的对象是谷物幼苗。果不其然!仪器很快就记录到了由根部发出的轻响,频率约220赫兹。而且有趣的是没有参与实验的幼苗对它也会起反应——在播放着频率约220 赫兹声响的环境里,这些幼苗的顶端总会往声源方向生长,这意味着禾本科草类可以察觉到,或是干脆直接说“听到”这个频率。所以,植物可以通过声波来交换信息 我还没想过这可能代表着什么,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不过下次当你漫步在森林里,那些林间传来的塞牢细响,说不定不只是因为风……
(摘编自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钟宝珍译)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片婆娑的簌簌声以及谷物幼苗根部发出的轻响,都属于植物被动发出的声音,而并非是它们在通过声波交换信息。
B.当金合欢树被长颈鹿啃食时,它既会分泌出毒素进行自我防卫,也能够通过施放气体向邻近的其他树木发出警告。
C.树木凭借流动的空气可以做到早期的预警,但是这种预警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气味“语言”一般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D.森林中的独行侠由于失去了与其他植物进行沟通的能力,无法意识到步步逼近的灾难,因而终将沦为昆虫的大餐。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杜登德语辞典》将“语言”定义为“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并不全面,其实树木也可以通过特定的语言进行沟通。
B.下面的发现可以作为证明第一段中心观点的材料:当昆虫啃噬橡树时,橡树为了自救会把苦涩且具有毒性的单宁酸导入树皮与叶子中。
C.第二段中的“多嘴”以及第三段中的“听到”,这两处使用的引号有表示特殊含义的作用,这种用法与第段中的“语言”具有明显的不同。
D.作者在介绍禾本科草类的科学实验和地下真菌网络时,都使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使本文的内容更准确、更科学,也更具说服力。
6.与野生植物不同,人工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浓药,这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6分)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晴朗无云的夜晚,你仰头望天,可以看到数万亿英里外的星星发出的光芒,小行星在月球表面撞击出的陨石坑也清晰可见。而低下头,你看到的只有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仅仅下到距地面十码,我就觉得已远离人世间,这里,最初在古海洋大陆架上形成的石灰岩层闪闪发光,我看得入了迷。
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才追踪到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这些真菌将单独的树木连成了彼此联通的森林,这一活动已经持续了数亿年。2013年,在中国重庆发现了一个拥有独立天气系统的洞穴网络:大团的水汽在巨大的中央洞穴中聚集,冰冷的尘雾如云层般在远处阳光的洞室中飘荡,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着绳寂滑到了一个空旷的圆形石室,满地都是黑色的沙堆,地下河从中横贯而过。踩在沙堆上,就像穿行在漆黑星球上的无风沙漠中。
为什么要往地下去?这样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违背理性的意愿,恐怕也少有人会心生向往。特意把一件东西埋入地下,大都出于某种隐蔽的目的,而从地下取回一件东西,无一例外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对于人类栖居的这个具有深度的世界,“水平视野”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目前处于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本应一真被埋藏的东西自行露出了地面,让我们无法再忽视,那种强烈的侵入感令人显然。在东西伯利亚的森林里,一个巨型坑洞在不断软化的土地上张开了血盆大口,它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袒露出已有二十万年历史的地层,当地的雅库特人称它为“地下世界入口”。在英国,近年来的酷暑使得古代建筑遗迹纷纷闯进人们的视野——罗马时期的观测塔、新石器时代的围墙……陆续被揭开面纱,就像大地上的麦田怪圈,从空中俯瞰即可辨认。格陵兰岛西北部,冷战时期的一个导弹基地在五十年前被封在冰盖下,如今它即将重见天日,里面储存着数十万加仑的化学污染物。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写道:“问题不在于地层中埋藏着那些东西,而在于它们非常持久,比我们的寿命更久,而且有朝一日会豪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它们就像是“沉睡的巨人”,从“深时的睡眠中被唤醒。”
“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就是地球那令人眩晕的漫长历史——时间从当下向前向后无尽延展。深时的计量方式让人类显得微不足道,它的计量单位是“世”和“宙”,而不是“分”和“年”。它的载体是岩石,冰川、钟乳石、海床沉积物和漂移的地壳板块。深时通向过去也通往未来,五十亿年后,随着太阳能量的耗尽,地球也会落入黑暗,我们正踮着脚站在边缘处。
我们要警惕那种逆来顺受的思维,实际上恰恰相反,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至活世留下什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言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
(摘编自罗伯特·麦克法伦《深时之旅》,王如菲译)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伯特·麦克法伦认为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世界,而乔治·佩雷克不此观点,他认为应该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
B.东西伯利亚森林中点梨筑洞“张开了血盆大口”“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当面对这种环境异变时,人们会感到惊愕与恐惧。
C.冰盖下冷战时期的导弹基地等,可能有朝一日会带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给人类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D.“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念,深时之旅是对地下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我们脚下的世界,不只隐匿着黑暗和死亡,也珍藏着人类漫长的文明。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仰头可以看到星星的光芒,而低下头只能看见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作者借此阐释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
B.为了说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第二段列举了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重庆的洞穴网络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地下石室三个例证。
C.下面的说法体现了第三段的中心论点,说起地下世界,恐惧和厌恶是人们的惯常反应,它总是与恐怖、黑暗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D.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的言论,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实。
6.以深时的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哪两种不同的行为 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6分)
【2022年】
一、(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利用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之一,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发现和利用,使不少两性花植物,如高粱、向日葵、甜菜等作物的杂种优势能广泛应用于生产。近年来,我国的杂交水稻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摘编自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
材料二:
遗传育种学界对水稻这一严格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现象普遍持否定或怀疑态度,袁隆平根据自己对水稻的长期观察,经过与玉米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现象的比较后,对水稻无杂种优势的观念提出了质疑。袁隆平于1964年正式开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两年后终于发现水稻具有杂种优势。根据高粱、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经验,他将这种杂交思路用于水稻物种上,由此提出了“三系法”籼稻杂交路线。所谓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育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从“三系法”的操作程序上讲,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不育系材料。在认真总结多年来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袁隆平终于认识到,后代不育性状的不理想是亲本的亲缘关系太近造成的。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与亲本的亲缘关系呈正相关,即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育性状就越明显。于是一切都变得清晰了:下一步的工作即是寻找地理远缘或遗传远缘的稻株,而在这些稻株中,野生稻或野生稻中的不育株作为亲本则是最为理想的,它极有可能突破此前不育系选育的难关。“远缘杂交”技术路线的确立,是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迈向成功的关键性一步。随着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在海南的发现,“远缘杂交”的技术路线得到证明,它不仅正确而且完全可以实现。
(摘编自雷毅《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以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为例》)
材料三:
由于杂交水稻不同熟期组合的出现,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与杂交水稻种植相配套的新型种植模式。湖南、浙江、广东、广西、江苏、湖北等省区以种植杂交水稻为主,发展麦类与一季杂交稻、双季杂交稻、玉米与杂交稻等多种模式。这些新型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促进了粮食、食用油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经营发展,而且培育了地力,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推广杂交水稻,还促使中低产稻田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改变了农民对中低产稻田的种植评估观念。杂交水稻分蘖力强,根系发达,吸收力好,秆粗叶茂,株型好,光能转化效率高,这使中低产稻田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与高产稻田产量的差距大大缩小。
(摘编自李晏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在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实践时,并没有盲从学界的权威理论,而是将杂交水稻作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
B.不育系材料的选育是三系配套育种技术能否实现的关键,理清这一研究思路后,袁隆平开始了寻找地理远缘或遗传远缘稻株的工作。
C.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近,后代的不育性状就越不理想,这是袁隆平在认真总结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才认识到的。
D.杂交水稻的推广正好与全国各地涌现出的新型种植模式相配套,这些新型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复种指数,还培育了地力。
6.杂交水稻培育的成功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二、(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什么人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呢?是中国人。西汉人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这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可是在其后的古文献中,却没有人去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
(摘编自杨振宁《对称与物理》)
材料二:
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显微镜发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欢迎的观察对象。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 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中,展现了他借助显微镜画出的雪花图片,并对雪花晶体结构进行了阐述,这被看作是人类首次具体记录雪花的形态。
(摘编自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
材料三:
雪晶会根据其形成的云层中的温度和过饱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形状,在一些温度范围内雪晶呈柱状,在另一些温度范围内则呈板状。随着过饱和度的升高,雪晶变得越来越大,形状也越来越复杂。雪晶的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在-2℃左右时呈板状,在-5℃左右时呈柱状,在-15℃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25℃时呈柱状或板状。雪晶的结构更多地取决于过饱和度,即取决于生成速度: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5℃)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15℃)。

实心板状 实心棱柱状 薄板状 针状 枝蔓状
雪晶形态图
(摘编自肯尼思 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
4.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这一事实,《韩诗外传》中“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
B.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因此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
C.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但是受到当时的知识限制,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
D.雪晶的具体形状是受到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过饱和度则会影响雪晶结构的复杂性。
6.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三、(2022·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676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 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四、(2022·新高考2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
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
(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材料三:
从当下国际学界关于两百年《红楼梦》翻译史及诸种译本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观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杨译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翻译立场,这也是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杨译本,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摘编自杨乃乔《(红楼梦)与The Story of the 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现有汉学书目的统计表明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这与我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
B.中国翻译界应该増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这样才能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
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而主要集中在其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问题上。
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分析了杨译本的长处和不足,指出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
B.材料二使用“临摹”的概念,意在强调杨译本对于《红楼梦》的绝对忠实,这与霍译本的间或背信弃“意”形成了对比。
C.材料三认为只有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转换生成的翻译者,才有可能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
D.材料一提纲挈领,从总体述说中国典籍“谁来译”的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分而论之,三则材料呈现出总分的结构。
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
5.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2021年】
一、(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
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完全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
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
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滴。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
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
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下次当你路过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注意观察一下岸边的泥,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但是注意,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上吸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时候,土壤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
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种——气压。低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30厘米左右,设想你正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城,这时你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任何时候看到的都要高,这或许会让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因为在第一滴雨尚未降落时,所有溪流和河流中因毛细作用而被吸附在岸上的水将会被释放出来。
(摘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许丹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排斥力。
B. 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
C. 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
D. 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
C. 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
D. 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6. 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二、(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材料二:
山东省临朐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地的山区农业大县。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用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苇笠也能盖一块地。”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朐 立足山区实际 科学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材料三:
近几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过去,江下村因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耕、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去年11月,江下村216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现在村里的耕地质量普遍提升两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
(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4日)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2010年开始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B. 2017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C. 2003~2015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D. 从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水平,这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这些曾经是制约临朐县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
B. 在提升粮食产能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力解决地块零散的问题,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貌。
C. “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这是临朐县山区地形和耕地的特点,安义县江下村“斗笠田”的地形地貌也呈现出这种特点。
D. 村干部主动作为,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利用新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这是推动江下村农民持续增收、稳步脱贫的有效举措。
6. 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
【2020年】
一、(2020·新课标Ⅰ)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际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职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
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中央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
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4.0”过渡的基础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4.0”》,《参考消息》2020年6月6日)
4. 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基建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是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
B. 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C. 新基建意味着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凸显的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
D. 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B.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C. 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今年所以采取审慎的经济措施,不再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是因为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D. 2020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6. 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2020·新课标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摘自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共同责任,随着对贫困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反贫困实践的有效推进,贫困概念和反贫困的理论不断发展。精准扶贫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赋权提能、参与合作的反贫困思想,并将该思想具体化、可操作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摘编自王介勇等《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材料三:
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大早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景优美,少数民族居多,这里保留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周边删去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摘编自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江口的考察》,《光明日报》2019年5月8日)
材料四: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1200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成片的古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困扰茶农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
(摘编自《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光明日报》2020年2月21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争取拔除“贫根”,实现脱贫致富。
B. 贵州省江口县把产品研发、标准认证等工作交给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种做法推进了产业规模化,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
C. 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
D. 云南省古茶园区域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这两种资源可以设计出更为精准的扶贫方案。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作用和价值,据此可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B. 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C. 材料四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云南省各级财政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
D. 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云南古茶园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茶旅”互动的文章,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6. 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三、(2020·新课标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夜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烟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年5月13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 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 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
D. 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 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过论。
C. 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 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6. 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四、(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入“网”者众,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这应该说是一种阅读的革命。
(摘编自铁凝《阅读的重量》)
材料二:
与文字阅读不同的是,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既不需要在“既有的轨道”中理解文本的意义,也不需要遵守传统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与排中律。久而久之,人类便形成了一种“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事实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线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当人们在阅读文字时,习惯于将视线聚焦到每一个字词上,然后按照从左到右或由上至下的顺序移动视线,在字与字、句与句的联结中获取信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逐字逐句地读”。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倘若说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那么图像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相乘”。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的形象力、创新力。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促进了读者的灵感闪现和意义顿悟。
(摘编自刘晓荷、董小玉《读图时代的阅读嬗变与出版调适》)
材料三: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另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的契机。显然,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摘编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
7. 下列对材料中“文字阅读”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字阅读习惯于将视线聚焦于文字,按照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移动视线。
B. 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从字词与字词、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中获取信息。
C.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可引人深思,文字阅读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和反思的可能。
D. 文字阅读是单向的,需要遵循传统逻辑、安安静静地体验、细嚼慢咽、掩卷沉思。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输入”代替书写,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
B. 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他写了一首著名短诗,“生活——网”,明确告诉我们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生活已然网络化。
C. 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送进人间,不断颠覆和碾轧印刷媒介;印刷媒介长期积累起来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正在逐步被网络媒介所消解。
D. 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而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
9. 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
(1)材料二:________ (2)材料三:________
五、(2020·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 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 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 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 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城的扩大。
D.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 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 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 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 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六、(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在阅读方面,人类与动物并不是全无关联。动物能否看懂环境,往往决定着它能否安全地生存下去。人既要阅读作为客观世界的环境,也要阅读以符号为中介的书籍。
当人越来越多地阅读书籍的时候,人对客观自然环境或环境的阅读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说,人在“看”自然、“看”其他存在物、“看”其他人时,已经带着自身有价值取向的意义和理解结构是“看”客观世界了。阅读就是一个通过编码符号进行的意义再生或过程。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几千年之前的老子、孔子的思想世界联系起来,也可以与远在欧美的哈贝马斯、罗尔斯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有了这两个维度的精神联系,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以丰富起来。
(取材于韩震《阅读的本质》)
材料二
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中,11.1%的国民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此外还有7.6%的国民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
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见下表:
(取材于刘彬《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
材料三
千百年来,书籍都是人类文化的标志,是发达文明的象征。然而,互联网的出现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纸质书的未来正愈发显得不那么确定。还有什么能阻止书籍的数字化进程?是人类的情感,还是书籍超越文本载体的价值所在?
上世纪后期,唐·麦肯齐提出的“文本社会学”理论认为,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书)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许多当代学者不再只是关心书页上的文字,而开始关注书籍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包括封面、字体、配图等书籍的各个要素。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将同一文本的不同版本的封面进行排列,我们就会发现,公众对文本及作者的文化取向和态度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印刷字体和封面一样,能够代表书籍所处的时代。不断翻新的技术使在书内大批量印刷图像成为可能,同时也为书籍打上时代的烙印。
机械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同一版本的书与书之间几乎没有区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读者或收藏家会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从那些标记、批注或藏书票中,我们可以分析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私密关系,也可以了解一本书可能产生的时代影响。一篇文稿从编辑到付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差错以及随之而来的修正,都可能带来网一版本书籍的个体多样性。从中,我们成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改变,或可以窥见时局的风向特变。纸质书的装帧过程也给后人留下了意想不到的遗产。在一本1630年左右的书籍装帧中,人们发现了17世纪平期一位书商的记录,其中提到莎士比亚的另一出剧作《爱的功劳》。早有学者提出过莎翁曾写过对应《爱的徒劳》的另一剧本,这个发现显然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证据。
“书籍成为历史”的说法是悲观的,但“历史”的含义同样也是积极的,它让人们认识到书籍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拥有值得保护和诠释的丰富意义。
(取材于陆纡文《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解读快质书的价值》)
4.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阅读”。
B. 无论阅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是一个意义再生成的过程。
C. 无论纸质书还是电子书,2019年成年国民中至少有7.6%的人阅读量不少于10本。
D. 无论纸质书还是报纸、期刊,其2019年人均阅读量都比电子书大。
5.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项是( )
A. 纸质书和电子书分别从两个维度呈现不同的精神世界,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B. 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所以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
C. 电子书无法承载“文本社会学”信息,直接影响了成年读者对各类读物的选择。
D. 因为物质形式本身和印刷装帧流传所产生的意义,纸质书难以被电子书彻底取代。
6.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社会学”理论的一项是( )
A. 学校环保社团利用废旧书刊的书页制作成折纸工艺品,进行公益售卖。
B. 宋代雕版书多用歇、颜字体,特色鲜明,墨色清润,刻写精良,为后世所重。
C. 书籍会因为阅读者留下的签名、批注等独特个人印记而增加收藏价值。
D. 同一书籍因传抄、印刷、装订而产生的版本差异,给书籍打上鲜明的时代格印。
【2019年】
一、【2019·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湿度(%) 寿命倍数 温度(℃) 一年平均湿度(%)
70 50 30 10
35 25 15 0.14 0.74 2.74 0.19 1.00 5.81 0.30 1.56 9.05 0.68 3.57 20.70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 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
二、【2019·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续,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利时包工的。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承包的,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前。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面貌。三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大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航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设计。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于这座目前世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如今,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的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
(摘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技术,创造具有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扩展、延伸工程建设者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形成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使工程建设更为安全。智能建造平台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及应用层组成。感知层是基础,借助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采集各类数据信息,类似人的眼睛等感官;网络层利用光纤通信网等技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类似人体神经系统;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最终在应用层形成各种智能控制系统,辅助工程建设者进行决策。
(摘编自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的社论沉雄庄重,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二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据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
B.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虽然有苏联专家援助,但在建桥伊始就计划全部工程使用我国自己的材料和人力,从而培养锻炼新中国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
C.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对接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大型桥梁工程摆脱了以往的落后面貌,数十年来的中国桥梁建设史,也反映了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6.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2019·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取业技能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オ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措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23年】
(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
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
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
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B 2.C 3.B
4.“敲诈”“斗智”“拷问”在本文中的特殊含义是调查研究的错误的立场、态度和方式,为了论证调查者搞社会调查不能与被调查者敌对,不能欺骗,不能居高临下,应该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从反面论证调查者应该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应尊重对方,目的是解答疑惑。
这三个词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调查者错误的调查目的、方式和态度,使论证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5.①实现调查研究“客观”的目的,必须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②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③调查研究要实现“客观”的目的,就要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要与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
④观察社会现象时,要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才能获得相对客观的信息和结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材料一引用毛泽东了解农民的情况针对的是“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材料二提到要了解农民针对的是“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
C.“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错误。结合“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分析可知,社会科学只是没有“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能说不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
D.“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错误。结合材料二“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分析可知,这只是论证调查者不能欺骗被调查者;结合“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分析可知,要想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还有其他方面要做,比如解决“立场”、明确“目的”等,不仅靠“不欺骗”。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
C.“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错误。结合“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分析可知,被调查者“防备”是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因此“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消除不了他们的防备心理。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结合“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分析可知,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首先了解这三个词的本义:“敲诈”意思是指用暴力、恐吓等手段,或滥用法律、借助官方职权等,向他人索取不合理或不合法的财物的犯罪行为;“斗智”指较量智力;“拷问”意思是拷打审问。然后再分析在文中的含义。
结合“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等内容分析可知,这三个词在本文有特殊含义,这三个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调查者的错误调查方式和调查态度,即:欺骗,对立,居高临下。从反面论证了调查者的立场应该是对方的利益,目的是平等解疑,态度是尊重。
这三个词的使用,让论证说理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论证语言也要具有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特点。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材料一中的调查研究中的“客观”:
结合“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分析可知,调查研究中要达到“客观”的目的,必须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结合“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分析可知,调查研究要“客观”就应该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材料二中的调查研究中的“客观”:
结合“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分析可知,调查研究要实现“客观”的目的,就要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要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结合“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分析可知,调查研究时,观察社会现象时,要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才能获得相对客观的信息和结论。
(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根据《杜登德语辞典》,“语言”是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如此看来,只有我们人类可以说话,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树木是否也会自我表达,这不是很有趣吗 那么树木会如何“说话”呢 我们当然不可能听得见,因为它们肯定是静悄悄的,那些强风刮过时枝丫摇摆的嘎嘎声,以及轻风拂面时叶片婆娑的簌簌声,都是被动发出的。不过它们确实以另一种方式沟通:通过气味。在非洲大陆的莽原上,金合欢树是长颈鹿的珍馐,为了摆脱这种草食性的庞然大物,金合欢树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在叶子里散布毒素。长颈鹿便会转移到其他树木那里。是旁边的树吗 不。它们会避开邻近的树木,然后在大约100米开外的金合欢树那里重新开始大快朵颐。因为被啃食的金合欢树会施放一种警示气体,向邻近的同伴传递不速之客来袭的信息。所有得到警讯的树木会立即分泌毒素来回应。长颈鹿因为知道金合欢树的这个把戏,所以会走远一些,以寻找那些尚未知情的树木。又或者它们会逆风而行,因为气味信息是顺着风向其他树木传送的。
这样的防卫行为自然需要时间,所以早期预警阶段的工作如何协调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此,树木当然不能只依赖空气,它也通过根部来传送信息。一棵树的根可以蔓延得很广,其距离大过树冠宽度的两倍,因此在地底下会与周遭树木的根交错而产生联系。但也有偶然情形,因为森林里也有独行侠,一点也不想与别人有任何瓜葛。所以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家伙的不合群,而导致警示信息被阻断呢 幸好不会。树木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多数情况下都会以真菌为媒介,其作用就像网络光纤那样,纤细的菌丝密布在土壤中,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密度交织成网络,借助其网络,真菌可以把从某棵树得到的信号继续传递下去,帮助它们交换害虫、干旱或其他危险消息。在共同的生存空间里,可能森林里所有的植物都会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但我们若踏入田野,就会发现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很沉默。这是因为人工栽培的植物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大多已经失去这种在地面或地下进行沟通的能力。它们几乎是又聋又哑,因此特别容易成为昆虫的猎物。而这自然也是现代农业必须使用这么多农药的原因之一,或许今后育种专家应该要多多少少再从森林里“剽窃”一点野性基因,例如把“多嘴”这个属性加入谷物及马铃薯的品种里。
虽然我一开始时说过树木是静悄悄的,但这点从最新的发现来看却值得质疑。一些研究人员想测试地底下是不是可以听到什么声音,不过要想把树木带进实验室里有点不切实际,因此他们观察的对象是谷物幼苗。果不其然!仪器很快就记录到了由根部发出的轻响,频率约220赫兹。而且有趣的是没有参与实验的幼苗对它也会起反应——在播放着频率约220 赫兹声响的环境里,这些幼苗的顶端总会往声源方向生长,这意味着禾本科草类可以察觉到,或是干脆直接说“听到”这个频率。所以,植物可以通过声波来交换信息 我还没想过这可能代表着什么,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不过下次当你漫步在森林里,那些林间传来的塞牢细响,说不定不只是因为风……
(摘编自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钟宝珍译)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片婆娑的簌簌声以及谷物幼苗根部发出的轻响,都属于植物被动发出的声音,而并非是它们在通过声波交换信息。
B.当金合欢树被长颈鹿啃食时,它既会分泌出毒素进行自我防卫,也能够通过施放气体向邻近的其他树木发出警告。
C.树木凭借流动的空气可以做到早期的预警,但是这种预警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气味“语言”一般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D.森林中的独行侠由于失去了与其他植物进行沟通的能力,无法意识到步步逼近的灾难,因而终将沦为昆虫的大餐。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杜登德语辞典》将“语言”定义为“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并不全面,其实树木也可以通过特定的语言进行沟通。
B.下面的发现可以作为证明第一段中心观点的材料:当昆虫啃噬橡树时,橡树为了自救会把苦涩且具有毒性的单宁酸导入树皮与叶子中。
C.第二段中的“多嘴”以及第三段中的“听到”,这两处使用的引号有表示特殊含义的作用,这种用法与第段中的“语言”具有明显的不同。
D.作者在介绍禾本科草类的科学实验和地下真菌网络时,都使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使本文的内容更准确、更科学,也更具说服力。
6.与野生植物不同,人工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浓药,这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6分)
【答案】
4. B
5, C
6. ①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恢复人工栽培植物在地面或地下的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②育种专家可借鉴自然野生植物的野性基因,如把利用气味传递信息等属性加入人工栽培植物的属性中去。
【解析】
4. 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谷物幼苗根部发出的轻响,都属于植物被动发出的声音”错。原文第三段“一些研究人员想测试地底下是不是可以听到什么声音,不过要想把树木带进实验室里有点不切实际,因此他们观察的对象是谷物幼苗。果不其然!仪器很快就记录到了由根部发出的轻响,频率约220赫兹”,据此看出,谷物幼苗根部发出的轻响是主动发出的声音。C.“因此气味‘语言’一般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错。原文第二段“这样的防卫行为自然需要时间,所以早期预警阶段的工作如何协调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此,树木当然不能只依赖空气,它也通过根部来传送信息”,据此看出原文是强调有两种方式,并未说气味“语言”是辅助手段。D.“森林中的独行侠由于失去了与其他植物进行沟通的能力,……因而终将沦为昆虫的大餐”错。原文第二段“森林里也有独行侠,一点也不想与别人有任何瓜葛。所以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家伙的不合群,而导致警示信息被阻断呢?幸好不会。树木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多数情况下都会以真菌为媒介,其作用就像网络光纤那样,纤细的菌丝密布在土壤中,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密度交织成网络,借助其网络,真菌可以把从某棵树得到的信号继续传递下去,帮助它们交换害虫、干旱或其他危险消息”,据此看出,森林中的独行侠是“不想与别人有任何瓜葛”,不是“失去了与其他植物进行沟通的能力”;原文说警示信息不会被阻断,所以最终也不会沦为昆虫的大餐。故选B。
5.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杜登德语辞典》将‘语言’定义为‘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并不全面”错。原文第一段“根据《杜登德语辞典》,‘语言’是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如此看来,只有我们人类可以说话,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树木是否也会自我表达,这不是很有趣吗?那么树木会如何‘说话’呢”,据此看出原文提到《杜登德语辞典》对“语言”的定义是为了引出树木也会自我表达,不是为了说明《杜登德语辞典》对“语言”的定义不全面。B.“下面发现可以作为证明第一段中心观点的材料”错。原文第一段“那么树木会如何‘说话’呢?我们当然不可能听得见,因为它们肯定是静悄悄的,那些强风刮过时枝丫摇摆的嘎嘎声,以及轻风拂面时叶片婆娑的簌簌声,都是被动发出的。不过它们确实以另一种方式沟通:通过气味”,据此看出第一段中心观点是树木通过气味进行沟通“说话”,选项内容是说橡树为避开昆虫啃噬会把单宁酸导入树皮与叶子中,并不能体现此观点。C. 正确。“多嘴”“听到”使用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语言”使用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明显不同。D.“都使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错。原文第二段 “树木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多数情况下都会以真菌为媒介,其作用就像网络光纤那样,纤细的菌丝密布在土壤中,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密度交织成网络,……干旱或其他危险消息”,介绍地下真菌网络时使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第三段“因此他们观察的对象是谷物幼苗。果不其然!仪器很快就记录到了由根部发出的轻响,频率约220赫兹。……这些幼苗的顶端总会往声源方向生长,这意味着禾本科草类可以察觉到,或是干脆直接说‘听到’这个频率”,据此看出介绍禾本科草类使用了举例子的方法。据此看出并不是都是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故选C。
6.【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第二段“但我们若踏入田野,就会发现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很沉默。这是因为人工栽培的植物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大多已经失去这种在地面或地下进行沟通的能力。它们几乎是又聋又哑,因此特别容易成为昆虫的猎物,而这自然也是现代农业必须使用这么多农药的原因之一”,可看出人工栽培的植物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大多已失去地面或地下的沟通能力,特别容易成为昆虫的猎物,所以要经常喷洒浓药。由此看来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恢复人工栽培的植物在地面或地下的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根据第二段“或许今后育种专家应该要多多少少再从森林里‘剽窃’一点野性基因,例如把“多嘴’这个属性加入谷物及马铃薯的品种里”,可看出育种专家可借鉴自然野生植物的野性基因,如把利用气味传递信息的属性加入人工栽培植物的属性。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晴朗无云的夜晚,你仰头望天,可以看到数万亿英里外的星星发出的光芒,小行星在月球表面撞击出的陨石坑也清晰可见。而低下头,你看到的只有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仅仅下到距地面十码,我就觉得已远离人世间,这里,最初在古海洋大陆架上形成的石灰岩层闪闪发光,我看得入了迷。
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才追踪到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这些真菌将单独的树木连成了彼此联通的森林,这一活动已经持续了数亿年。2013年,在中国重庆发现了一个拥有独立天气系统的洞穴网络:大团的水汽在巨大的中央洞穴中聚集,冰冷的尘雾如云层般在远处阳光的洞室中飘荡,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着绳寂滑到了一个空旷的圆形石室,满地都是黑色的沙堆,地下河从中横贯而过。踩在沙堆上,就像穿行在漆黑星球上的无风沙漠中。
为什么要往地下去?这样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违背理性的意愿,恐怕也少有人会心生向往。特意把一件东西埋入地下,大都出于某种隐蔽的目的,而从地下取回一件东西,无一例外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对于人类栖居的这个具有深度的世界,“水平视野”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目前处于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本应一真被埋藏的东西自行露出了地面,让我们无法再忽视,那种强烈的侵入感令人显然。在东西伯利亚的森林里,一个巨型坑洞在不断软化的土地上张开了血盆大口,它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袒露出已有二十万年历史的地层,当地的雅库特人称它为“地下世界入口”。在英国,近年来的酷暑使得古代建筑遗迹纷纷闯进人们的视野——罗马时期的观测塔、新石器时代的围墙……陆续被揭开面纱,就像大地上的麦田怪圈,从空中俯瞰即可辨认。格陵兰岛西北部,冷战时期的一个导弹基地在五十年前被封在冰盖下,如今它即将重见天日,里面储存着数十万加仑的化学污染物。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写道:“问题不在于地层中埋藏着那些东西,而在于它们非常持久,比我们的寿命更久,而且有朝一日会豪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它们就像是“沉睡的巨人”,从“深时的睡眠中被唤醒。”
“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就是地球那令人眩晕的漫长历史——时间从当下向前向后无尽延展。深时的计量方式让人类显得微不足道,它的计量单位是“世”和“宙”,而不是“分”和“年”。它的载体是岩石,冰川、钟乳石、海床沉积物和漂移的地壳板块。深时通向过去也通往未来,五十亿年后,随着太阳能量的耗尽,地球也会落入黑暗,我们正踮着脚站在边缘处。
我们要警惕那种逆来顺受的思维,实际上恰恰相反,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至活世留下什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言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
(摘编自罗伯特·麦克法伦《深时之旅》,王如菲译)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伯特·麦克法伦认为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世界,而乔治·佩雷克不此观点,他认为应该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
B.东西伯利亚森林中点梨筑洞“张开了血盆大口”“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当面对这种环境异变时,人们会感到惊愕与恐惧。
C.冰盖下冷战时期的导弹基地等,可能有朝一日会带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给人类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D.“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念,深时之旅是对地下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我们脚下的世界,不只隐匿着黑暗和死亡,也珍藏着人类漫长的文明。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仰头可以看到星星的光芒,而低下头只能看见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作者借此阐释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
B.为了说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第二段列举了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重庆的洞穴网络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地下石室三个例证。
C.下面的说法体现了第三段的中心论点,说起地下世界,恐惧和厌恶是人们的惯常反应,它总是与恐怖、黑暗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D.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的言论,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实。
6.以深时的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哪两种不同的行为 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6分)
【答案】
4、A
5. A
①一种行为是任凭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②另一种行为是反思我们和地球、万物的关系,思考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些什么,从而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动。
【解析】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而乔治·佩雷克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应该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错。原文“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其中“我”就是本文的作者罗伯特·麦克法伦。由此可见,是罗伯特·麦克法伦不认同乔治·佩雷克“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的观点,认为应该用“更深层视野”来观察世界。故选A。
5. 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为了说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错,原文“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才追踪到……”“2013年,在中国重庆发现了一个……”“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着绳索滑到了……”,这三个例子是为了证明人类发现了地下世界的秘密;C.“体现了第三段的中心论点”错,第三段中心论点是“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D.“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实”错,原文“问题不在于地层中埋藏着那些东西,而在于它们非常持久,比我们的寿命更久,而且有朝一日会裹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它们就像是‘沉睡的巨人’,从‘深时’的睡眠中被唤醒”,说明地下世界潜藏着可能会改变这个世界的巨大力量,我们需要了解地下世界。故选A。
6.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深时的计量方式让人类显得微不足道……五十亿年后,随着太阳能量的耗尽,地球也会落入黑暗,我们正踮着脚尖站在边缘处。我们要警惕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可知,一种行为是任凭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由“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至后世留下什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可知,另一种行为是反思我们和地球、万物的关系,思考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些什么,从而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动。
【2022年】
一、(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利用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之一,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发现和利用,使不少两性花植物,如高粱、向日葵、甜菜等作物的杂种优势能广泛应用于生产。近年来,我国的杂交水稻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摘编自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
材料二:
遗传育种学界对水稻这一严格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现象普遍持否定或怀疑态度,袁隆平根据自己对水稻的长期观察,经过与玉米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现象的比较后,对水稻无杂种优势的观念提出了质疑。袁隆平于1964年正式开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两年后终于发现水稻具有杂种优势。根据高粱、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经验,他将这种杂交思路用于水稻物种上,由此提出了“三系法”籼稻杂交路线。所谓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育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从“三系法”的操作程序上讲,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不育系材料。在认真总结多年来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袁隆平终于认识到,后代不育性状的不理想是亲本的亲缘关系太近造成的。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与亲本的亲缘关系呈正相关,即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育性状就越明显。于是一切都变得清晰了:下一步的工作即是寻找地理远缘或遗传远缘的稻株,而在这些稻株中,野生稻或野生稻中的不育株作为亲本则是最为理想的,它极有可能突破此前不育系选育的难关。“远缘杂交”技术路线的确立,是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迈向成功的关键性一步。随着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在海南的发现,“远缘杂交”的技术路线得到证明,它不仅正确而且完全可以实现。
(摘编自雷毅《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以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为例》)
材料三:
由于杂交水稻不同熟期组合的出现,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与杂交水稻种植相配套的新型种植模式。湖南、浙江、广东、广西、江苏、湖北等省区以种植杂交水稻为主,发展麦类与一季杂交稻、双季杂交稻、玉米与杂交稻等多种模式。这些新型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促进了粮食、食用油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经营发展,而且培育了地力,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推广杂交水稻,还促使中低产稻田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改变了农民对中低产稻田的种植评估观念。杂交水稻分蘖力强,根系发达,吸收力好,秆粗叶茂,株型好,光能转化效率高,这使中低产稻田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与高产稻田产量的差距大大缩小。
(摘编自李晏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在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实践时,并没有盲从学界的权威理论,而是将杂交水稻作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
B.不育系材料的选育是三系配套育种技术能否实现的关键,理清这一研究思路后,袁隆平开始了寻找地理远缘或遗传远缘稻株的工作。
C.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近,后代的不育性状就越不理想,这是袁隆平在认真总结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才认识到的。
D.杂交水稻的推广正好与全国各地涌现出的新型种植模式相配套,这些新型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复种指数,还培育了地力。
6.杂交水稻培育的成功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答案】
4.C
5.D
6.①促进了粮食增产,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②提供了杂交水稻的技术范式,推动了遗传育种学的学科发展;③推广了新型的种植模式,改变了农民对中低产稻田的种植评估观念。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突破”“亲本亲缘关系过远的难关”错。材料二说的是“袁隆平终于认识到,后代不育性状的不理想是亲本的亲缘关系太近造成的”,可见“野败的发现”突破的是亲本的亲缘关系过近的难关。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杂交水稻的推广正好与全国各地涌现出的新型种植模式相配套”错,材料三第一句是“由于杂交水稻不同熟期组合的出现,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与杂交水稻种植相配套的新型种植模式”,可见“全国各地涌现出的新型种植模式相配套”是在“杂交水稻的推广”之后出现的,是杂交水稻不同熟期组合出现引起的结果。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事件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三“这些新型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促进了粮食、食用油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经营发展,而且培育了地力,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可概括出:促进了粮食增产,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结合材料一“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发现和利用,使不少两性花植物,如高粱、向日葵、甜菜等作物的杂种优势能广泛应用于生产”材料二“随着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在海南的发现,‘远缘杂交’的技术路线得到证明,它不仅正确而且完全可以实现”,可概括出:提供了杂交水稻的技术范式,推动了遗传育种学的学科发展;
结合材料三“由于杂交水稻不同熟期组合的出现,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与杂交水稻种植相配套的新型种植模式”“推广杂交水稻,还促使中低产稻田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改变了农民对中低产稻田的种植评估观念”“……这使中低产稻田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与高产稻田产量的差距大大缩小”,可概括出:推广了新型的种植模式,改变了农民对中低产稻田的种植评估观念。
二、(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什么人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呢?是中国人。西汉人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这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可是在其后的古文献中,却没有人去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
(摘编自杨振宁《对称与物理》)
材料二:
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显微镜发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欢迎的观察对象。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 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中,展现了他借助显微镜画出的雪花图片,并对雪花晶体结构进行了阐述,这被看作是人类首次具体记录雪花的形态。
(摘编自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
材料三:
雪晶会根据其形成的云层中的温度和过饱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形状,在一些温度范围内雪晶呈柱状,在另一些温度范围内则呈板状。随着过饱和度的升高,雪晶变得越来越大,形状也越来越复杂。雪晶的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在-2℃左右时呈板状,在-5℃左右时呈柱状,在-15℃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25℃时呈柱状或板状。雪晶的结构更多地取决于过饱和度,即取决于生成速度: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5℃)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15℃)。

实心板状 实心棱柱状 薄板状 针状 枝蔓状
雪晶形态图
(摘编自肯尼思 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
4.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这一事实,《韩诗外传》中“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
B.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因此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
C.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但是受到当时的知识限制,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
D.雪晶的具体形状是受到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过饱和度则会影响雪晶结构的复杂性。
6.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答案】4.B
5.D
6.①意义:开启了后人对雪花晶体的研究;②启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养成良好的科学观察习惯,运用科学思维探讨现象背后的本质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材料三相关表述是“在-2℃左右时呈板状,在-5℃左右时呈柱状,在-15℃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25℃时呈柱状或板状”“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5℃)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15℃)”。
雪晶的形状“在-15℃左右时……呈板状”;过饱和度湿度高时,“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而AD项六角形板状晶体在上 ,星状的枝蔓晶体在下,正好相反,可排除AD;
雪晶的形状“在-2℃左右时呈板状”;过饱和度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C项是由实心板状晶体变成的针状晶体,可排除C。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错,原文是“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错,原文是“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
B.“因此”强加因果。原文是“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可见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不是因为他的研究“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而是因为“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
C.“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与文本不符。原文“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
“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错,原文是“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可见开普勒对机制作出了猜想。
另外,题干中的“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与原文“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表述不符,或然和必然混淆。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主要观点和倾向及凭借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
第一问:
材料一说“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表明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打开了人们研究雪花的一扇窗口,开启了后人对雪花晶体的研究。
第二问:
材料二说“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养成良好的科学观察习惯,运用科学思维探讨现象背后的本质。
三、(2022·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676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 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D
2.B
3.C
4.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在关注自身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人,体现了理性思辨换位思考的古代哲学大智慧。②“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体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民族性更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体现了特殊到普遍的发展规律。
5.①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固本健体才可以消化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②与时俱进。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③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外为中用。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优点是……但其弊病是……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只是比较二者的优缺点,并没有说哪一个更有生命力。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错误,过于绝对,材料二第二段说的是“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可见借鉴西方有价值,但不能“单靠移植西方”。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材料一说的是要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
A.说的是“师古圣贤人”,意思是“应当学习古代圣贤”,没有体现与时俱进博采众长。
B.主张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纲常为根本,注重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政体不变,只学习西方技术,且不是“文化”方面。
C.说的是既要吸取世界的优秀文化,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与材料一观点一致。
D.说到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盛衰兴替这一现象,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内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这两句话体现了换位思考的古代哲学大智慧。
然后结合材料一分析“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的意义。
这两句话之所以能成为国际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装进准则,是因为这两句话中蕴含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就是说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我们除了要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
结合材料一第一段“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可知,《论语》中的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国人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且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所以在今天依然有它的价值。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可知,《论语》中的法则推行到国际社会,这是用中国的实践经验来解决国际的问题,体现了特殊到普遍的发展规律。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材料二第二段和第三段“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 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可知,要想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传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找到立身之基。
由第二段“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可知,需要与时俱进,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
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可知,可以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四、(2022·新高考2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
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
(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材料三:
从当下国际学界关于两百年《红楼梦》翻译史及诸种译本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观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杨译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翻译立场,这也是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杨译本,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摘编自杨乃乔《(红楼梦)与The Story of the 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现有汉学书目的统计表明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这与我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
B.中国翻译界应该増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这样才能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
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而主要集中在其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问题上。
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分析了杨译本的长处和不足,指出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
B.材料二使用“临摹”的概念,意在强调杨译本对于《红楼梦》的绝对忠实,这与霍译本的间或背信弃“意”形成了对比。
C.材料三认为只有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转换生成的翻译者,才有可能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
D.材料一提纲挈领,从总体述说中国典籍“谁来译”的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分而论之,三则材料呈现出总分的结构。
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
5.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答案】1.A
2.A
3.B
4.①杨宪益主张“临摹”式翻译,将忠实原作作为其全部艺术追求。②霍克思主张大多时候忠于原著,但出于译本艺术性考量,可以进行文字的删减。
5.①译本能否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②译本能否清晰地展现译者的翻译思想。③译本能否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迎合读者”错,材料二是说“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
C.“杨宪益译本”“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得到意合性等特点”错误,材料一“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是说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特点,不是杨宪益译本的特点。选项张冠李戴。
D.“增强译作的思想深度”错误,由材料二“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和材料三“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可知,霍克思译本追求艺术性和探求两种异质文化观念,没有谈及思想深度。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中国翻译界应该増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于文无据。材料一是说“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错,材料三“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是说“我”感兴趣的,而是“学界”。
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强加因果。材料一是说“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A.“分析了杨译本的长处和不足”错误。原文是“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
C.“只有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转换生成的翻译者,才有可能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前后顺序有误。原文是说“他使用西方本士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D.“三则材料呈现出总分的结构”错误,三则材料相对独立,无总分关系。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可知,霍克思主张大多时候忠于原著,但出于译本艺术性考量,可以进行文字的删减。
由“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墓’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墓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可知,杨宪益主张“临摹”式翻译,将忠实原作作为其全部艺术追求。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由“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可概括为:译本能否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
由“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可概括为:译本能否清晰地展现译者的翻译思想。
由“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可概括为:译本能否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2021年】
一、(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
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完全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
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
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滴。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
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
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下次当你路过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注意观察一下岸边的泥,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但是注意,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上吸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时候,土壤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
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种——气压。低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30厘米左右,设想你正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城,这时你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任何时候看到的都要高,这或许会让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因为在第一滴雨尚未降落时,所有溪流和河流中因毛细作用而被吸附在岸上的水将会被释放出来。
(摘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许丹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排斥力。
B. 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
C. 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
D. 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
C. 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
D. 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6. 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4. A 5. A 6. ①水的纯度因素;②泥土颗粒间的气孔因素;③气压因素。
【4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错误,原文“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可见,“弯月面”是“水”与其他物质接触受吸引形成的现象,而“凸月面”则是液体金属水银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受排斥形成的现象。故选A。
【5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材料内容的能力。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错误,原文“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可见,作者举例是为了说明“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错误,根据“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可见,该现象体现的是水内部的黏性或张力,而毛细作用是指水会吸附物体往上拉。D.“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错误,作者只是从人们熟悉的身边举例,让人们能认识到这些现象,再列举自然界各种现象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也同样存在这些现象,但并不是说“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因为在自然界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是室内无法完全观察到的。故选A。
【6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据后文“河水何以泛滥”的论述,“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即可概括出三点因素:水的纯度、颗粒间的气孔大小和气压。
二、(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材料二:
山东省临朐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地的山区农业大县。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用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苇笠也能盖一块地。”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朐 立足山区实际 科学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材料三:
近几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过去,江下村因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耕、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去年11月,江下村216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现在村里的耕地质量普遍提升两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
(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4日)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2010年开始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B. 2017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C. 2003~2015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D. 从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水平,这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这些曾经是制约临朐县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
B. 在提升粮食产能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力解决地块零散的问题,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貌。
C. “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这是临朐县山区地形和耕地的特点,安义县江下村“斗笠田”的地形地貌也呈现出这种特点。
D. 村干部主动作为,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利用新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这是推动江下村农民持续增收、稳步脱贫的有效举措。
6. 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
【答案】4. B 5. D
6. (1)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
(2)立足本地实际,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
【4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明显高于”说法不当,根据材料一图表2的数据,玉米的产量刚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说法不当,虽然我国主要粮食产量有所提升,但人均粮食数量并不多,因此“显著提升”的说法不当。且“可见”意味着因果推理,前后句没有非常明显的因果关系。故选B。
【5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这些曾是……主要因素”错,原文是“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可见并没有强调这些是“主要因素”,也没有提到“产业发展路径缺失”的问题;
B.“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貌”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达是“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这才是江下村提升粮食产能的做法,改变村容村貌只是改善影响粮食增产的基础设施的做法;
C.“安义县江下村‘斗笠田’的地形地貌也呈现出这种特点”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可见江下村的田地主要是产量低,没有说与临朐县的地形地貌特点一样。故选D。
【6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临朐县和江下村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有哪些相同的经验。
材料二是临朐县的做法,材料三是江下村的做法,学生可从这两则材料中筛选他们做法中相同的方面。
材料二临朐县的特点是“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他们的做法是,“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土地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可见他们针对交通极其不便、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增产措施;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
材料三中江下村的特点是“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种植作物比较单一,“斗笠田”产量低。他们的做法是“全村六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耕、种、管、收实施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可见他们也是针对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增产措施;同样注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样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
【2020年】
一、(2020·新课标Ⅰ)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际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职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
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中央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
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4.0”过渡的基础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4.0”》,《参考消息》2020年6月6日)
4. 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基建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是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
B. 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C. 新基建意味着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凸显的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
D. 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B.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C. 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今年所以采取审慎的经济措施,不再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是因为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D. 2020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6. 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A
6. 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②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③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B项,“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错,原文“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可知并未提及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选项无中生有。故选B。
5.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A项,“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错,原文“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