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散文文本-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5 散文文本-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9 15:25: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散文文本阅读
(2023年)
(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巴 金
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我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很长,天气很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在表面上它们究竟是很平静,很美丽的!
到了潭江,火车停住了。车轮没有动,而外面的景物却开始在慢慢地移动。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渡江的轮船,就停留在那上面,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我下了车,把脚踏在坚实的铁板上。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火车就躺在那上面喘气,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人围在那里谈笑。我一面走,一面看。我走过火车头面前,到了右边。船上有不少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这船上做工的人数目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看见这许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
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
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这机械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要大得多。
一般人以为只有“月夜”“花朝”“青山”“绿水”“爱情”一类的东西才是诗的材料,把诗人当作很rsentimental(感伤的、多愁善感的)的人。其实他们完全不懂得诗。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
我不是诗人,但我却相信真正的诗人一定认识机械的力量,机械工作的灵妙,机械运动的优雅,机械制造的完备。机械是创造的,生产的,完美的,有力的。只有机械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
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机械,一面望那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逼近岸边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
我在上海常常看见一些大厦的建筑。打桩的时候,许多人都围在那里看。那有力的机械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一下,一下,声音和动作都是有规律的。它们继续下去,很快地就把木桩完全打进去了。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土地是平的,木头完全埋在地底下了。这似乎是不可信的奇迹。机械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我每次看见工人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首好诗。
一九三三,六月十日在广州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写南国的风物时,用了“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语言的节奏感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
B.作者认为车过潭江的部分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既在于这里风景的优美,更在于工程体现了机械的诗意。
C.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 “花朝” “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诗,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D.“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是作者对诗的认识,也是他认为机械具有诗意的一个重要前提。
8.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9.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儿子
陈 村
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你能看到村子了。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走下大埂,沿着水渠边的路走。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就是进村了。我曾写过它。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看着你。
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
儿子,你得找和你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他们才记得。
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你跟他们一起笑吧,确实值得笑上一场。
你们谈到黑了,会有人请你吃饭。不必客气,谁先请就跟谁去。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才像客人。天黑了,他们会留你住宿。他们非常好客。
儿子,你去找找那间草屋。它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三面环水。你比着照片,看它还像不像当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
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①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
住上几天,你就熟悉村子了。男人爱理干干净净的发式,两边的头发一刀推净,这样头便显得长了。顶上则是长长的头毛,能披到眼睛,时而这么一甩,甩得很有点味道。
我喜欢见他们光着上身光着脚的样子。皮肤晒成了栗色,黑得发亮发光,连麦芒都刺不透它。他们不是生来这样的。和他们一起下河,你就知道,他们原先比你还白。现在,他们和你的祖先一样黑了。和你父亲当年一样黑。你要是下田,就和你一样黑。
下田去吧,儿子。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挑起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握一握大锹,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
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
②你会爱的。
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③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
当你离开板桥的时候,人们会送你。你是不配的,儿子。你得在晚上告别,半夜就走。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
要是凑巧,你可以带条狗崽子回来。找条有主见的。开始,也许它有点想家。日子长了,你们能处好。你会发觉,为它吃点辛苦是值得的。
也就是这些话了,儿子。你得去,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去。④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
1984.8.5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8.“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九一八”致弟弟书
萧 红
可弟:小战士,你也做了战士了,这是我想不到的。
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
记得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当我离开家的时候,那一天的早晨你还在大门外和一群孩子玩着,那时你才十三四岁,你看着我离开家,向着那白银似的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奔去。你恋着玩,对于我的出走,你连看我也不看。
而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长大了,有时写信给我,因为我的漂流不定,信有时收到,有时收不到。但我读了之后,竟看不见你,不是因为那信不是你写的,而是在那信里边你所说的话,都不像是你说的。比方说一生活在这边,前途是没有希望的……
我看了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但心里边都不表示什么同情,因为我总有一个印象,你晓得什么,你小孩子。所以我回信的时候,总是愿意说一些空话,问一问,家里的樱桃树这几年结樱桃多少?红玫瑰依旧开花否?或者是看门的大白狗怎样了?你的回信,说祖父的坟头上长了一棵小树。在这样的话里,我才体味到这信是弟弟写给我的。但是没有读过你的几封这样的信,我又走了,越走越离得你远了。
可弟,我们都是自幼没有见过海的孩子,海是生疏的,我们怕,但是也就上了海船,飘飘荡荡的,前边没有什么一定的目的,也就往前走了。
不知多久,忽然又有信来,是来自东京的,说你是在那边念书了。恰巧那年我也要到东京去看看,我想这一次可以见到你了。这是多么出奇的一个奇遇。我一到东京就写信给你,约你第三天的下午六点在某某饭馆等我。
那天,我五点钟就等在那里,一直到了六点钟,没有人来,我又多等了一刻钟,我又多等了半点钟,我想或者你有事情会来晚了的。到最后的几分钟,竟想到,大概你来过了,或者已经不认识我。第二天,我想还是到你住的地方看一趟。有一个老婆婆,说你已经在月初走了,离开了东京了。你那帘子里头静悄悄的,好像你在里边睡午觉的,半年之后,我还没有回上海,你又来了信,说你已经到了上海,是到上海找我的。我想这可糟了,又来了一个小吉卜赛。
这流浪的生活,怕你过不惯,也怕你受不住。
但你说:“你可以过得惯,为什么我过不惯?”
等我一回到上海,你每天到我的住处来,我看见了你的黑黑的人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慌乱。我想这些流浪的年轻人,都将流浪到哪里去。常常在街上碰到你们的一伙,你们都是年轻的,都是北方的粗直的青年,内心充满了力量。你们是被逼着来到这人地生疏的地方,你们都怀着万分的勇敢,只有向前,没有回头。但是你们都充满了饥饿,所以每天到处找工作。你们是可怕的一群,在街上落叶似的被秋风卷着,弯着腰,抱着膀,那时你不知我心里的忧郁,你总是早上来笑着,晚上来笑着。进到我屋子来,看到打着寒战。
可吃的就吃,看到书就翻,累了,躺在床上就休息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你那种傻里傻气的样子,我看了,有的时候,觉得讨厌,有的时候也觉得喜欢,虽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虫的夜。
你走了,你的眼睛不大看我,我也没有同你讲什么话。我送你到了台阶上,到了院里,你就走了。那时我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不知道愿意让你走,还是不愿意。只觉得恍恍惚惚的,把过去的许多年的生活都翻了一个新,事事都显得特别真切,又都显得特别模糊,真所谓有如梦寐了。
可弟,你从小就苍白,不健康,而今虽然长得很高了,精神是好的,体力仍旧是坏的。我很怕你走到别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劝你回家,因为你的心里充满了诱惑,你的眼里充满了禁果。
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见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和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虽然我给你的信,你没有收到,我也没能看见你,但我不知为什么竟很放心,就像见到了你一样。因为你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于是我就把你忘了。
但是从那以后,你的音信一点也没有的。而至今已经四年了,你到底没有信来。我本来不常想你,不过现在想起你来了,你为什么不来信。
今天又快到“九一八”了,写了以上这些,以遣胸中的忧闷。
愿你在远方快乐和健康。
1941年9月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中写“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和大海上“飘飘荡荡的”海船,都表达了前途未卜的意思,写出了“我”对流浪生涯的忧惧不安。
B.“我”有一个时期写给弟弟的信中,谈的总是些樱桃树玫瑰花之类的“空话”,这些话题看似亲切,实则回避了弟弟信中流露出的苦闷。
C.弟弟从上海前往西北的分别之夜,两人并无多言,但信中追忆那个夜如同幼年的夜,写出了“我”在漂泊多年后重拾与弟弟的亲密感情。
D.信件的结尾处,点出“又快到‘九一八’了”,照应了信件开头“这十年中”的说法,同时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8.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9.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
(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橘子林去
李广田
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特别好,尤其是关于她特别有兴趣的事情,她总会牢牢地记着,到了适当的机会她就会把过去的事来问你,提醒你。
“爸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
今天,小岫忽然向我这样说,我稍稍迟疑了一会,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你看,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说过领我去看的。”
我这才想起来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情,我曾领她到西郊去。那里满坑满谷都是橘子,但那时橘子还是绿的,她并不觉得好玩,只是说:“这些橘子几时才能熟呢?”
“等着吧,等橘子熟了,等一个晴天的日子,我就领你来看看了。”这地方阴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
我们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石头道上的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煤炭的出了满头大汗,脱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气,而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天空自然是蓝的了,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也许是看一只鸽子,两行小牙齿放着白光,真是好看。小岫自然是更高兴的,别人的高兴就会使她高兴,别人的笑声就会引起她的笑声。可是她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毫没有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衣人,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而那一片山,那红崖,那岩石的纹理,层层叠叠,甚至是方方正正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垒成,没有云,也没有雾,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颜色,真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溅。我看着眼前这些景物,虽然手里还握着一只温嫩的小胖手,我却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而她呢,她也并不扰乱我,我想,她不会关心到眼前这些景物的,她心里大概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
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子。
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忙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的一对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错,他正在给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个蹄子来,先上下四周抚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锐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围修理着。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甲里都藏着一点黑色的东西。
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对眼前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何言语扰乱她,我看她将要看到什么时候为止。
赶马车的人把那一只马蹄子修好了,然后又丁丁地钉着铁掌。钉完了铁掌,便把马蹄子放下了。那匹马把整个的身子抖擞了一下,我说那简直就是说一声谢谢,或者是故意调皮一下。然后,人和马,不,是人跟着马,可不是马跟着人,更不是人牵着马,都悠悠然地走了,走到那破烂的茅屋里去了。那茅屋门口挂一个大木牌,上边写着拙劣的大字:“叙永骡车店”。有店就好了,我想,你们也可以少受一些风尘。
“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
“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拉着我向回路走。
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
“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说着,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
“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我被她拉着,用相当急促的脚步走着。
这时候,太阳已经向西天降落了,红崖的颜色更浓重了些,地上的影子也都扩大了。我们向城里走着,我们都沉默着,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我不再去看橘子了。”她心里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决定带小岫到橘子林去,只是因为不想“随便放过”偶然到来的晴天,与她提醒“我”履行承诺无关。
B.“我”从“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到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这个变化表明“我”的出游兴致变高了。
C.赶大车的人让“我”感到可亲近、可信任,除了他们“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还因为他们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D.返回城里的路上,“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未到达橘子林感到有点失落。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这一句将马人格化,写出了马对车夫的感情,生动而饶有趣味。
B.“我”在判断小岫对去橘子林的态度时,用语从“定”变为后来的“也许”,暗示小岫的心理变得难以琢磨了。
C.小岫让“我”领她去橘子林,实际上全程“我”都是由她拉着走的,由此可见,小岫的言行决定着本文的节奏。
D.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视角,先后描写了街道、山林、骡车店等处的景象,看似散漫,实则突出主题,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8.“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9.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2022·北京卷)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
初到北京,我对这座城市非常生疏。那时内城和外城的城楼和城墙都还完好,有轨电车就在几座城门之间穿行。电车的铃声悦耳而浑厚,从西直门高高的城门洞里穿越而过,一路响过西内大街,响过西四和西单——那时牌楼已没有了,只留下这永恒的名字供人凭吊——直抵天桥。城楼高耸,白云蓝天,北方萧瑟的秋风,凝重而庄严。电车进了城,两旁一例灰色的胡同,胡同里一例苍劲的古槐。一切都说明这城市的悠久。
这城市让我这个生长在温暖而潮湿的东南海滨的人感到了一种神秘。我知道它的历史,我只能遥遥地怀着几分敬意望着它,那时的北京对我来说的确是生疏的。我觉得它离我很远,不仅是离我南国的家乡的距离很远,也不仅是它作为辽金以来的故都与我此际所处的时空相隔绵邈,还有一种心灵和情感的阻隔:那是灵动而飘逸的南方与古朴浑重的北方之间存在着的巨大的反差所造成的心理阻隔。那时的北京,对我来说是遥远的。
我对北京从初来乍到的“生分”,到如今的亲切的认同,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北京接受了我,我也接受了北京。这包括它的语言、它的气候、它的居住、它的饮食、它的情调,都和我的生命密不可分。
以饮食为例,在北京住久了,在国内外也跑了不少地方,比来比去,北京的烤鸭和北京的涮羊肉还是最好,不谦虚地说,也还是天下第一。烤鸭的外焦里嫩,裹着吃的那蒸饼和甜面酱都是很有讲究的——我常感外地做的烤鸭总不对味。至于涮羊肉,羊肉的质量,那薄得纸般透明的羊肉片,还有它的作料,芝麻酱、韭菜花,普天下找不到那种地道的感觉,真的是,一出北京城,味道就变了。
老北京有很多食品是我所怀念的。最怀念天桥街边的卤煮火烧。记得是五十年代吧,去天桥看戏,在街边摊上吃卤煮火烧。昏黄的油灯、冒油的墩板、冒着热气的大海碗,使北京严寒的冬夜也变得充满了人间的温情。那气氛、那情调,现在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让人怀念的当然不只卤煮火烧这一端,还有北京的打卤面、羊杂碎汤,还有三分钱一只的大火烧。这些让人怀想的北京土产,是最本色、最民的廉价食品,现在都找不到了。现今即使在郑重标出“老北京”的哪家食肆里发现它们的痕迹,那多半也是“搽了雪花膏”的,它们早已失去了那种粗放的、不加修饰的平民本色和传统韵味了。
在我的家乡,秀丽的闽江流过我的城市。那江水滋润着两岸的沃野,亚热带的花卉开得茂盛。福建是花乡,又是茶乡,茉莉花、白玉兰花,还有珠兰和含笑,这些都是熏花茶的原料。花多了,就缀满了妇女们的发间和衣襟。记得当年,母亲的发髻最美丽。那时母亲年轻,她每天都要用很多的时间梳理她的头发。梳毕上了头油,她总要用当日买到的新鲜茉莉花串成一个花环,围在她的发髻上。姐姐也是,她不梳发髻,那些花就缀上了她的旗袍的衣襟。这就是南方,南方有它的情调。而北方就不同了,北京带卷舌的儿化音,胡同里悠长的吆喝声,风铃叮当的宫殿下面夏日慵懒的亭午,还有在凛冽的冰雪和漫天的风沙中挺立的松槐和白杨。南方的秀丽和北方的豪放,南方的温情和北方的坚定,南方的委婉和北方的强悍,其间存在着许多难以调和的差异,需要用极大的毅力和恒久的耐心去适应。幸运的是,我适应了并爱上了北京。
北京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我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阅读它,也只是一种似是还非的懵懂。我生得晚,来不及赶上在北大红楼的教室里找一张书桌,也没能赶上用稚弱的声音参加民主广场上的呐喊。但我认定我是属于它的。百年前,巴黎和会所引发的抗议掀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那一场为维护民族尊严而展开的抗议运动,最终触及了对于文学乃至文化的变革,从而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再生写下了壮丽的篇章。这一切气贯长虹的思考和行动,就是生发在我如今处身其中的这座城市的。由此上溯,十九世纪末叶,也是在这座城市里,有了一次要求变革而爆发的维新运动。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惨痛的流血事件,康梁出走,六君子弃市,这一切,我都未曾亲历,却都是我幼小心灵上的一抹壮烈和绮丽。
后来,我从东南海滨风尘仆仆地赶来,在北大燕园的一角找到一片土,我把细小的根须伸向那片土,我吸取它的养分。我不能选择母亲,我却能选择我的精神家园。在半个世纪不长也不短的时间里,我朝夕呼吸着这座城市的气息。北海波光摇曳的湖面,留下了我的影子;东华门那条覆盖着丁香的御河边的林荫道,留下了我的足迹;居庸关险峻的隘口,天坛美轮美奂的穹顶下,都是我曾经流连的地方。北京以它的博大,以它的沉厚,以它的开阔,以它的悠远铸造了我,不,是再造了我!它在我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中渗进了一份粗放、一份激烈、一份坚定。我曾说过,我只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我从遥远的东南海滨被命运的小女孩吹到了这干涸而寒冷的北方。这里濒临沙漠,然而,这里是无尽的原野,这里给了我一片土,给了我柔韧的枝条和伸往地层深处的长长的根须。
(取材于谢冕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例苍劲的古槐 一例:一列
B.相隔绵邈绵邈:遥远
C.夏日慵懒的亭午 亭午:中午,午间
D.似是还非的懵懂懵懂:尚未完全理解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来到北京后并不是很快就适应了北京的生活。
B.作者用“搽了雪花膏”巧妙地传达了怀旧的情绪。
C.作者不止一次使用排比手法表达了对北京的深情。
D.作者因为没能参加“五四”运动而感到非常失落。
18.作者在文章第六段中叙写了家乡的生活,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2022·上海卷)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我和父亲
万 方
①这几天温度上升得很快,今天的最高温度到了十四度。一个用得很多很俗的句子在脑子里浮现而出: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语言是人的创造,所以不管形容什么,我们都会想当然地拟人化,其实春天怎么是走来的呢?春天是风,是气流,是站在万物间的种种诞生。灰褐色的土地上露出星星点点的绿光屏,光秃秃的树木鼓出小小的蕊,空中出现了小飞虫一闪而过的影子……不记得在哪儿看到过四个字:猛如春天,说得真好。现在背阴处水面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但是快得很,迎春花玉兰花梨花桃花海棠花会在眨眼间盛开,在阵风中,互相碰撞,春光如炸弹一般四处爆炸开来,随后又在你不留意的瞬间消逝。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然而生命的春天走了就不再来了。
③北京医院的午饭时间,爸爸趴在桌子上吃饭,我坐在旁边看着他吃,他一边吃一边漏,我抓起纸巾给他擦了擦嘴。他想到了什么,说:“小孩儿也让人累,可是他可爱呀,怎么看怎么可爱。老人就不同了,丑,没有一点点可爱的表演。人老了,就该死了,该走了。” 我爸爸从不忌讳说死,我完全习惯,就对他说,你也可爱呀,他看着我笑了笑,叹口气。
④他平躺在病床上,枕着一个薄薄的枕头,使肚子显得比原本要大,那样子说不出为什么像一个孩子。空间在一点点缩小,但他好奇心仍在,“给我说点什么呀?”他要求道,看着我的脸,我就说了儿子考试得了多少分,表现如何,或者说说朋友间的来往。很多时候他离得很近,看着我的脸,却已经不再听了。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他可以随意出入,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岁月,在衰老的帮助下,他渐渐的抵达了一种自由境界。
⑤我该回家了,如果天气好,陪护小白就用轮椅推着他把我送到医院门口。他很愿意送我。接下来,他就留在医院的大门口看人,偶尔他也跃跃欲试:“咱们去公园看看吧,行吗?”小白略有顾虑,但还是会满足他的请求。
⑥隔着一条小马路,医院对面就是东单公园的后门,我也陪他去过。最高兴的是碰上一场交谊舞会。年龄各异的男男女女跳得一个比一个认真,我爸爸看得津津有味,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我想起来了,那时他还没有住院,夏天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马路上投下高楼长长的影子,晚饭后我陪爸爸出门散步,忽然我发觉他不见了,不在身边了,赶紧回头找,他落在后面,我叫了一声:“爸!”他背对着我,没有反应。我朝他走过去,“你看什么哪!”他依然不回答,顺着他的目光有一对年轻情侣正相拥走远。
⑦他能闻到青春的气味,能闻到各色各样的人的气味。对人的兴趣已深入他的骨髓,用他自己的话说:“人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人又是非常宝贵的,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敢说我把人说清楚了。”
⑧从某种角度看,蘩漪就是他的化身,是那个被层层外壳包裹着的最真实的他,果敢阴鸷。我爸爸,终其一生都有一只鸷鸟在他心中扇动翅膀。他脆弱,胆子小,异常敏感,经常是悲观的,但同时又是凶猛的、热烈的,不达极致不甘休的。
⑨记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第三版《雷雨》,他不能去看,我去了。第二天去医院看他,一见面他张嘴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样?”不可能误解,他问的是演出效果。我告诉他很好,剧场里很安静,静得能听得到一根针掉到地上。我绝不是想说好听的让他高兴,现场气氛的确如此。“你觉得还站得住?”他又问,显然是期待一个肯定的答复。可我偏偏不想顺着他说,反问:“你说呢?”
⑩他没有说话。那一刻在病房里,我忽然觉得他像个孩子,而我就是不愿意轻轻松松地安慰他。沈姐的语文课堂。我劝他不要想了,因为这不是他的事。
⑾“怎么讲?”他问我。
⑿“你写了剧本,尽了你的力以后就由时间去衡量了。”
⒀“那我的戏是不是还算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可爱的老孩子又问,心狠的女儿竟然再次反问:“你说呢?”
⒁他沉默不语,我觉得他是理解我的,爸爸,即使我说了你想听的话,那些话也微不足道,不具有真正的意义。⒂这样想着,不觉已走出一段距离,我回身向父亲招手再见,可他的注意力已经被街上骑自行车的人吸引,不再看我。我一步步走远,忍不住回头看他,一个身穿病号服的老人,无声无息地坐在轮椅里,被高大的水泥门洞衬得那么小,孤零零的。⒃不过我愿意相信那个自信的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还活着。
(选自《你和我》,有删改)
【注】①万方:作家,曹禺的女儿。曹禺23岁时创作《雷雨》。
8.开篇作者认为“猛如春天”说得真好,这表达了她对春天得独特感受,请加以分析。(4分)
9.第⑥段中写父亲“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请赏析该细节描写在刻画父亲形象上的妙处。(3分)
10.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⑧段的作用。(4分)
11.第⑨段、第⒀段中作者明知父亲期待肯定的答复,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请加以分析。(5分)
(2022·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黄河
卓 然
我知道黄河,是父亲和母亲告诉我的。
小时候,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夜间睡觉的时候把耳朵贴在枕头上,静静地听,可以听到黄河的涛声。秋虫唧唧,夜凉如水,我和弟弟妹妹伏在枕头上听黄河。似乎确有一阵又一阵涛声如歌传来,一忽儿澎湃交响,一忽儿宛若丝竹,隐约如春雷,又像冬天的风。
父亲曾不止一次带我们到山头上去看黄河。怕山不够高,父亲就把我们轮流架在肩膀上,说那样就一定能够望到黄河。天色微明,遥远的天地之间真的会有一条黄色或者褐色的带子,一忽儿漪波纹澜,清晰可见,一忽儿又漾漭无际,浑沦不清。这时候,父亲会很自信地指着那条涣漫而神奇的影子对我们说:“看啊,那就是黄河!”
我知道父亲指给我们看的并不是黄河,知道母亲让我们听的也不是黄河的涛声,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只是,我不知道,我远居于太行深处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喜欢黄河、向往黄河?我不知道我们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想引来黄河水,滋润儿女们的心灵,浇灌儿女们的梦?
对于这个问题,我当然要问一问父亲的。父亲听了,憨厚地笑了笑,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厖。”父亲的话似乎只说了半截,他没有清楚地告诉我,他为什么那样喜欢黄河;也没有说清楚,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什么“都是这样的”。
我能够理解了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是生活在我们藿谷洞的男人们和女人们慢慢告诉我的。在金色遍野的秋天,在飞雪点点的冬夜,在嫩寒勾萌的春色里,在简陋的小四合院中,在望得见河汉的草棚里,在老屋的土炕上,在村边的老槐树底,无不有祖祖辈辈用自己灵巧的或者笨拙的双手,以剪纸、面塑、泥塑、石雕、木刻、布艺、瓦器、陶瓷,表现他们心中的黄河。女人会剪一对黄河鲤鱼,剪一朵开在黄河岸上的腊梅花儿,贴在小屋的墙上,贴在暖烘烘的炕头上,贴在匀着春光的窗户上,贴在家里的缸缸罐罐上。看上去都是富贵,感觉到都是安详,都是那么情深深而意重重,都是那么纯真而质朴。那其中的一剪一刀、一弯一铰,无不带着对黄河的向往。
最让人心动的,是回响在黄河两岸的民歌。风尘仆仆的黄河儿女,站在黄土高坡上,顶着西北风,可着嗓子吼: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厖”“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厖”
“桃花你就红来杏花你就白厖?”
“三十三棵荞麦九十九道楞厖”
每一首歌,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命的根。似乎只有这样,我们的祖祖辈辈才活得自信,活得风光,活得滋润,活出精神。
为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我决定去寻找黄河,去体验黄河,去寻找和体验属于我们祖祖辈辈的黄河。
我曾经不止一次站在南太行山头俯瞰黄河。早晨,当初升的太阳把第一缕鲜嫩的光投向黄河的时候,大河熔金,何其壮观啊!当落日将余晖洒在水面上的时候,黄河灿若图绣,又是何其壮美!已而,水月相映,黄河又会化成一片和婉的白银色。溶溶月光,似乎柔化了黄河的桀骜不驯。此时此刻的黄河,多了点儿柔媚,多了点儿婉约与温情,多了点儿幽雅与含蓄。
在我脚下,那是一条波澜雄阔,又婉娈多姿的黄河。
然而,毕竟是站在高处,毕竟是俯视黄河,我忽然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与愧疚。因为从我脚下流过的黄河,有一点瘦弱,有一点卑微。我感觉我轻慢了黄河,亵渎了黄河。于是,我决定走下太行山头,走到黄河边上,去亲近黄河,去拥抱黄河,去拜谒黄河。
时间正是晚秋,我循着曹操走过的羊肠坂徒步下山。几处残痕,几若断肠,被秋风裹在山坡上,被稀疏的荒草半掩半埋,给人一种瑟瑟发冷的感觉。石崖上,“古羊肠坂”四个老字还在,放眼望去,满目沧桑。秋风劲厉,掠过枯黄的衰草,发出尖细的哨鸣,我似乎听得见曹操在沉吟:“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淅淅沥沥的秋雨,把曹孟德口中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打得又湿又冷。羊肠坂逼仄,弯弯曲曲,难道,羊肠坂也在寻寻觅觅,寻找魏武当年的鞭影?
我又在寻找什么呢?
沿着黄河向上走,一边走,一边欣赏那有生命、有思想、有灵魂的黄河之水。漪流回澜,总是能让人陷入回忆之中。
在我记忆中,黄河似乎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苦难的河。灾难总是发生在春夏之交,或者夏秋之间。其时,总会有一群又一群黄泛区的灾民逃上太行山来,拥到村子里挨家挨户乞讨。太行山高,太行自古天下脊,黄河说什么也漫不上去。那些逃上山来的灾民,很少会有人在我们村子里居留不去,大都会在灾后回到黄河边上,再种粟菽,重整桑梓。那里既可以寄托生命,也可以存放心灵。他们选择了黄河,把黄河当作母亲,黄河也把他们当作儿女。母亲用圣洁的黄河水为儿女们洗礼,洗出了一身永远不能够褪去的金黄色。
唯其苦难太多,九十九道弯才弯得那么有力度,那么有刚性,那么有韧性。像一张又一张弓,发出一支又一支岁月无法阻挡的响箭,风雨无法销蚀的飞镝。
浩浩汤汤的大河,在带走泥沙的同时,是不是也带走了苦难,带走了软弱,带走了屈辱和卑怯?
又过去了数十个冬夏春秋,而今,黄河顺流而下,原来清流婉转的地方水更清了,原来浊流横涌的地方水也清了。一个又一个水上公园,柳如绿绦,荷如锦毡,桥影如虹,游人如织,笑声盈盈。这是不是黄河的时代高度呢?这是不是黄河的历史高度呢?
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理解了黄河。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弯弯曲曲,寻寻觅觅,原来黄河在寻找自己的锦绣前程厖
(选自韩小蕙编《2021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
16.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唧(jī)唧 漪(qí)波 憨(hān)厚
B.笨拙(zhuó) 俯瞰(kàn) 桀骜(ào)
C.亵渎(dú) 拜谒(yè) 逼仄(zè)
D.粟菽(shū) 飞镝(zhé) 锦毡(zhān)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时候,母亲让我听黄河,父亲指给我看黄河,像祖辈一样,把黄河根植于儿女心中,这为后文我寻找黄河、体验黄河做了铺垫。
B.藿谷洞的人们用剪纸、泥塑、民歌等艺术形式来表现他们心中的黄河,寄寓祥和之意,反映出他们对当时苦难生活的不满。
C.作者由羊肠坂古道走近黄河畔,也走“进”黄河史。历史上黄河的泛滥带来灾难,但黄河儿女以巨大的刚性与韧性重建家园。
D.文章引用曹操的诗句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出远行的我急切盼望归家的羁旅怀乡之愁,为文章增加了文化韵味和历史厚度。
E.文章以我对黄河的理解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深为线索,在时空的切换中,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深厚的情意和深沉的思索。
18.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已而,水月相映,黄河又会化成一片和婉的白银色。溶溶月光,似乎柔化了黄河的桀骜不驯。此时此刻的黄河,多了点儿柔媚,多了点儿婉约与温情,多了点儿幽雅与含蓄。
19.文章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列举说明。
20.纵观全文,作者通过记写黄河抒发了哪些情感?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王小鹰
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摇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
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刚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
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她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抑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不是幻觉,也不是达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讲解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她的气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
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在普斯科夫,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交谈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格发展,他出身贵族却具有火般的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因此屡遭沙皇迫害。他的思想转变是曲折而复杂的,他曾经写过几首支持沙皇进攻波兰的诗,作品中也一度出现怀疑和悲观,然而如今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普希金的伟大了。普斯科夫的作家说,他们出了普希金的选集三卷本,收集了普希金的最优秀的作品。而我以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让后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
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前我们先去圣山寺院拜谒普希金之墓,他与他的父母葬在一起,竖着一尊简朴的锥形石碑,在小小纪念堂里,鲜花丛中有普希金的石膏面模,是从普希金的遗体上合下来的。四壁挂着巨幅油画,描绘了风雪天他与丹特士决斗的情景以及临终前他不可名状的痛苦。普希金的死因从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仅为爱情而死,亦有人说丹特士其实是沙皇派的杀手。普希金的妻子是莫斯科公认的第一美人,经常出入于上流社交场合。当他收到那些有关他妻子的匿名信时,他感到的不是妒忌,而是人格上的侮辱。几年前沙皇为了让普希金的妻子能出入宫廷舞会,赠给普希金“宫延近待”的职务,他说:“我宁愿做奴隶,却永远不愿做弄臣!”普希金是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而向丹特士挑战的。监视、流放,政治上的迫害都没有像人格受侮辱这样不可忍受,于是他奋起反抗社会的舆论。他并不是去寻找死亡,他是如战士那样视死如归。纪念堂里那幅描绘普希金临终情景的油画下面,写着普希金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样巨大的痛苦显然不仅仅是来自妻子的不贞,还有人格上的、事业上的种种,与其说诗人死于丹特士的子弹,不如说他是被当时沙皇统治下的压抑和黑暗窒息而死的。普希金是被来自社会的巨大痛苦吞噬的,因此他的死也不是属于个人的。
细蒙蒙的雨一直似有似无地飘着,我们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寻觅诗人的踪迹,心里沉淀着怀念、景仰与惆怅。我想起古人有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彩色的落叶铺满的林荫道在雨雾中静悄悄地延伸,就像我遏止不住的思绪……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童年时代的一段记忆开头,既点出了作者与普希金结缘之早,也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访问普希金流放地的期待。
B.当地出版的普希金选集虽然收集了他最优秀的作品,但作者并不满足,认为这无助于人们了解完整、复杂、真正的普希金。
C.满地密叶的林荫道,秀美静谧的庄园,若有若无的细雨,这些环境描写,将寻访者的怀念、景仰与惆怅渲染得更加深切。
D.文章结尾,作者由普希金的痛苦和命运生发开去,将“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这一问题置于读者面前,启人深思。
8.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
9.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
(2021·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放 猖
废 名
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士率领着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察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叉的铁轮是在城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在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
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
(有删改)
文本二: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废 名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
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一个“荷花”的作文题,因为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诗则有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是训练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个题目,心里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
民间有“放猖”“送油”的风俗,莫须有先生小时顶喜欢看“放猖”,看“送油”,现在在乡下住着,这些事情真是“乐与数晨夕”了,颇想记录下来,却是少暇,因之拿来出题给学生作文,看他们能写生否,他们能将“放猖”“送油”写在纸上,国语教育可算成功了。作这两个题目的学生很多,但都不能写得清楚明白,令异乡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可见文字非易事,单是知道写什么也还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欢“放猖”,喜欢“送油”,然而他们写不出,他们的文字等于做手势而已。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已经重来大学执教了,莫须有先生又开始有闲作文章,乃居然写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
(节选自《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
B.猖兵画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面反而不算什么,这个对比表达了“我”对猖兵的羡慕之意。
C.“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个比喻写猖兵的“奇迹”不再,也写“我”因放猖结束而感到失落。
D.文章写了放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构紧凑,不枝不蔓,这表明“我”对放猖这一活动的记忆十分深刻。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须有先生让学生写荷花时,期待他们从荷花说到杂货店,是因为他希望学生作文时能写到生活实际。
B.莫须有先生所说的“写生”,是指文章应该把事物写得清楚明白,让对该事物陌生的人读了也能一目了然。
C.小孩子喜欢“放猖”“送油”,却写不出,这说明作文除了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
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
8.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2021·北京卷)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心灵的呼吸
音乐,在我的童年生活里,是沉重而苍凉的存在。许多真诚而朴实的响器的演奏和歌声,强烈地感染了我,像土地、阳光、露珠、微风那样地真实。我觉得人世间的确有一些美好的声音使你无法忘却,它渗透了你的生命,它沉重如种子落在你的心上,永远留在那里,生了根。
父亲屋里的墙上,挂着一管竹箫,我只听他吹过一次。一个秋天的黄昏,我已近十岁光景,父亲独自到房顶上,背靠着烟囱,手挂着箫。我坐在房顶的一个角落,离父亲好远,我的心灵感到一片空茫,隐隐地感觉出父亲是孤独而哀伤的。天渐渐地暗黑下来,父亲的面孔已经模糊不清。我不是听见,是感觉到了有一种很轻飘的、跟夜雾融成一气的声音,幽幽地,静穆地,一缕一丝地降落到我的心上。吹的什么曲调,我不知道,是从来未听过的声音。那箫声仿佛是从父亲深奥的体腔内部流泄出来的,像黑暗中的小溪流,你不用心去感觉,就什么也听不到。父亲什么时候不吹了,我不知道,我们谁也看不见谁,互相没有说一句话。箫不吹了,但那个由声音显示的情境还在,人和箫声都不愿意分离。我觉得箫声是很神秘的,箫是接通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就像微细的血管与心脏相通那样相依为命的关系。回想起来,我当年学着写诗,就是想找一管接通遥远世界的箫,或与箫相似的让心灵能呼吸的气管。
箫,只属于我父亲个人,他只为自己吹,不要听众。笙和管子,父亲经常吹,不是独自吹,是跟村里的“自乐班”的人一块儿,总是在黄昏以后吹。深秋农闲以后,他们几乎天天在村里的广场上吹奏,全村人都能听到。演奏的声音,如当空月亮,照遍了每个角落。
父亲有两船笙,一船是黄铜的,从我能记事时起,它就摆在父亲的桌上,竖立的竹管如张开的翅膀,我觉得它很好看,知道它能发出奇异的声音,就更对它生出崇敬的感情。我十岁以后,父亲置买了一船白铜的,他特别珍爱这白铜的。父亲用白铜的笙吹,我得到他的允许,怀抱着黄铜的笙坐在一边学着吹。父亲在家里偶然对我说过几句:指头按眼,不能按得太死,声音都憋死了,音调要像呼吸那么自然才好,呼吸是随曲调的命脉而呼吸。我从父亲吹笙前严肃的准备动作和神情,开始向他学习,他瘦削的双手端着笙座,嘴唇跟笙的嘴一旦接触,笙跟他的生命就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没有笙,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就没有笙。
“先得摸透每个笙管的个性”,父亲对我说。他让我一个音一个音地认识笙。黄昏时,我坐在屋顶上学着吹,如果父亲正好在家,他总认真地听我吹,很少指点,最多说一句“用心好好琢磨”。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我吹奏时感到很振奋,整个的生命都感触到了美妙的节奏。可以说,我对节奏的理解,就是从吹笙开始的。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节奏能把内心的各种情感调动起来,凝聚成实实在在的音响世界,任何一个音节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不是孤立的。
父亲跟我一块儿吹,总要检查我的手和脸是否干净。仿佛不只是吹吹笙,是带我一起去一处远远的精神境界,比走亲戚还要郑重几分。父亲和我端端地坐在炕上,面对面地吹,中间隔着一张炕桌。我当时觉得这一切的细节确有必要,它表现了一种虔诚的气氛和心境。
父亲没有让我吹过管子,说我人还小,容易伤了心肺。笙主要起和声作用,是柔性子,它的声音是浑圆的,而管子的声音是峻拔的,像忽上忽下飞翔的鸟,在笙声的云雾中鸣唱。管子是用硬木镂空制作的,握在手里很沉重,还镶着一圈圈的白铜。父亲吹管子时,脸憋得通红,胸间的气似乎聚集起来朝上冲,拼命朝高高的顶峰飞跃。父亲的嘴异常灵活地吹奏着,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每个音节,稍一不慎,松懈一下,就可能从高入云霄的顶峰摔了下来,把乐曲摔得粉身碎骨。
到现在我还有一种看法,吹奏时,曲谱固然重要,但吹奏者的心境与情绪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可分的。黄昏后,村里的“自乐班”在广场上演奏时,那情景,那气氛,表面上很混乱,尘土飞扬,还免不了有孩子们的哭闹声,可是一旦演奏起来,杂乱的一切都融和了。“自乐班”的人大都是从口外回来的,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受够了苦,需要解闷,当他们在一起合奏的时候,似乎忘掉了一切。所有的曲调都是很苍凉的,在苍茫之中,他们的心像雁群一般飞越过寒冷的冬天,飞越过苦难的人生。如果我对音乐有一点素养的话,主要就是从这些充满了热汗味和烟尘气的场合感受来的。
童年时半夜醒来,常听到沉郁的驼铃声在空旷的夜里一声声地响着,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是一种生命的音乐,一种长途跋涉的沉缓而坚毅的节奏。拉骆驼的老汉和一匹匹骆驼需要这苍凉而庄重的乐音伴随着。
我在童年少年时期受到的音乐熏陶,使我形成了对乡土音乐的迷恋,也使我这一辈子都无法背离深入骨髓的乡土气,也影响了我的诗的气质。这也就是所有故乡的性格吧!
(取材于牛汉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深奥的体腔内部 深奥:深邃神秘
B.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 吐诉:吐露、倾诉
C.管子的声音是峻拔的 峻拔:尖而细
D.杂乱的一切都融和了 融和:和谐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父亲摸透了笙管的特点,当他吹笙时,笙就好像与他融为了一体。
B.硬木制作的管子握在手里很沉重,所以吹奏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
C.作者屡屡将音乐的记忆融于黄昏的情境中叙写,有效传达出苍凉的感受。
D.作者用“雁群飞过冬天”形象而生动地喻指了音乐具有超越苦难的力量。
19.作者写出了他对音乐的理解逐渐深入的过程,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过程。
20.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章标题“心灵的呼吸”包含了哪些涵义。
(2021·上海卷)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湖殇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远,使只好以湖的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靠近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派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染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近50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
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1)第①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2)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
(3)本文是抒情散文,第 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
(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
(5)以第 ~ 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02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送一位远征的友人
——给到×北工作的的L
方龄贵
来信说:“……是时候了,我要去了。我来自遥远的北方,还要回北方去。……祖国喂养我二十年,是为她出力的时候了。我决定二次北征。……如果我倒下来,请为我的光荣欢喜,节制你的悲哀,并设法通知我远在松花江边的家,告诉他们我躺在祖国的原野上了……”
寄来这么短短的一章,你就毅然去了。
朋友,眼看你回到北方投身在这神圣的斗争中了,而我还在这边荒的一角,寂寞地活着。我心里有许多话却一时无从叙说。我于是把想象放在一个辽远的地方,你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我屈起手指头,已经不多不少五个年头了,自从我们背起行囊走出那个地方。
当我们跳下车,在北平城里停下我们脚步的时候,发觉这里并不如我们所想象。它太沉闷,太无生气。人们似乎已经遗忘了关山以外的土地,被膏药旗子压得喘不过一口气来。我们的祖国就是这样一个破碎的祖国,苦难的祖国。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们来是为了受苦,为祖国受苦。当整个国家在苦难里挣扎的时节,一切轻蔑,损害,污辱都算不了什么。给家里去信,只说:“这里很好,只是太好玩,恐怕心野了收不回来,将来不想回家了。”故意把话说得那么轻松,想减少文字在老人心中所掷放的分量,自己却不敢再看第二遍。
两年的时光消度过去了,我们到了南京。落日黄昏,山边水崖,你总是惆怅地向远遥望着,怀念烽烟的北国。江南的山水,你一点也不留恋,你只想呼吸离家较近一点的地方的空气。你不能安于这种平静的生活,终于在一个迷雾蒙蒙的早晨,又背起你的小行囊,向北迈开你的步子。回北平不久,信来了,仿佛生活得非常痛快,如心。接着来了“七七”。七月二十八日北平失守,你被困在里面了,情形混乱,敌兵到处搜查,拘捕,风声鹤唳。你呢,家里的接济断了,两个铜板,到街上换一个烧饼,不是为了果腹,只是为了运动嘴唇,慢到不能再慢地咀嚼着。有时连这也得不到,便只有硬呷两口白开水。……读到这个地方,我用尽所有的力量抑止我眼泪的外流也不可能了。我们无愧于我们的祖国,不是为了她,在家里我们并不缺乏温饱。你嘱我不要为你的贫苦伤心,这对你是一种磨练,一种经验。你那故作宽慰的苦心双倍加重我的悲哀。没有比有心地隐藏自己的悲哀更可悲的了。
你已经不能安心读书。祖国在呼唤你,战争呼唤你。你为她的远景所吸引,控制不住自己的热情,随着××训练班去了。彼此都无消息,完全隔绝在两个世界里。你在哪里呢?到底还是你自己,把这个谜底揭开了。一封信从黄河边上飞到我的手里来,原来你到离炮火最近的地方找工作。信上充满了战斗的热情,说从早到晚都可听到炮火和炸弹爆裂的声音,并不惮烦琐地描绘着,描绘着你怎样在炮火和炸弹的空隙处理你的工作。还说,北方,我歌颂她,她有多么美丽,健康!每天有小米饭吃,像回了家。……
然而你不满足,说自己太年青,做事的力量不够,你还想学习。像从天上飞下来一样,在一个春天的下午,我又握到了你的手。
那是一双多么粗糙有力的手!完全失去了以前的光滑和纤弱。你脸上蒙上一层风尘的颜色,似乎有一点苍老。在那狭小的旅店里,对着酒我们尽情地诉说。夜晚来时,望着满天星月,向我叙说北中国的消息,或者忘情地唱起救亡歌。我就像从前听老人讲故事一样地听着。年余没见,你的胸襟更扩大了。
你住下来,你想学一点专门的技能,到敌人后方去工作。你兴奋,你即刻要去长沙,然而问题发生在钱上。那使我一生也忘不了的一天!落着小雨,我们捡点了几件衣服,到街上换钱。那该多么难为情!自己觉得脸上发烧,把慈母的手缀注转让给别人。我们低着头,把衣服的面积折成最小,怕的是遇见熟人。秦琼卖过他的黄骠马,我们现在卖衣服。我们装作买东西,走进店铺里,怯生生地把衣服拿出来,(好像偷来的一样)低声地问他们:“买衣服么?”那声音模糊得几乎连自己也听不清楚。真想一转身,收起衣服跑回去。然而没有,我们忍住了。一家不成,又走一家,为的是多争几毛或几分。那条二里长的小街被我们走到尽头。眼巴巴地瞧着自己的衣服换了主人,像离别一位患难中的朋友,接过手中的几张票子,头也不回我们走出来了。……外面落着小雨,感觉一阵空虚。一转身我看见你偷偷用手巾擦眼泪。……我把头转到另一方向,我瞩望阴沉的天空。天空怎么那样暗呢。
你到了长沙。你学习怎样运用你的“武器”。而现在,你是向北方去了,你所怀念的地方。
我不留恋,也不伤感。我为你欢喜,为你祝福。我们都经历了太多的忧患,感情脆弱得像一支绷紧的弦。这不成:时代不容许我们。你劝我要坚强,现在我自己勉励自己。别以为我们的苦难是偏得的不幸,我们不过是苦难的祖国的一个小小章节,放开眼睛,有多少人失掉乡土,拆散了家,有多少灵魂,为我们的祖国,把血洒在大地上。我们,后死者们,得接替上去,继续把血液输送给祖国的土地,滋养她,肥沃她,使自由在这上面生长。
朋友,你放心去吧,祖国正需要你。我们来自北方,北方有我们祖先的坟墓,有我们的家乡,还有慷慨悲歌的英雄。朋友,你去了,珍重你自己吧,莫忘记时常给我捎几个字来。我祝福你,愿你平安。
(选自1940年2月25、27日《大公报》,有删改)
[注]手缀:此处指母亲亲手做的衣服。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以抗日救国为背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安排内容,记叙了在民族危亡时刻有志青年上下求索的历程。
B.作者谈今忆往,叙写友人多次的人生选择,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流露出浓浓的同乡情、同胞情。
C.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下,文章多处用语隐讳,如“×北”“××训练班”“运用你的‘武器’”等,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D.文章以“我”和友人作对比,用友人在求学、工作、流亡、抗战等经历中表现出的思想境界,反衬出“我”的惭愧心情。
E.文章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现友人行踪,语言华丽工巧,节奏张弛有度,感情含蓄深沉。
19.文章在开头直接引用友人来信有何作用?
20.结合文本说明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21.在作者笔下,友人L是一个怎样的人?
22.李大钊说:“中华自身无所谓运命也,而以青年之运命为运命。”结合文章主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2020年】
(2020·新课标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里的光
蒋子龙
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
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气,呼啸着逼过来。我赶紧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
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着使用镰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图标,让我感到很特别,仿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关联,或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的事情将要发生……
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接受的第一批任务就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长。贾队长有个破旧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线绣的镰刀锤头图案。
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我对这个图案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然拒绝,他说这个挎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没有干粮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三天,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连同图纸资料和测量仪器牢牢地捆在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边的活物充饥……后来一位老首长把这个挎包奖给了他。
贾队长答应在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可以把挎包借给我,但回队时必须带来一挎包当地的土和菜籽、瓜子或粮食种子。原来他每次出海测量都要带一挎包土和各样的种子,有些岛礁最缺的就是泥土。黄海最外边有个黑熊礁,礁上只驻扎着一个雷达兵,一个气象兵,一个潮汐兵,他们就是用贾队长带去的土和种子养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宝贝般地呵护到秋后,果真还结了个小西瓜,三个人却说什么也舍不得吃……
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叫“铁匠”。虽然大锤换成了水压机和蒸汽锤,但往产品上打钢号、印序号,还都要靠人来抡大锤。我很快就喜欢上了打铁,越干越有味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我成了民间所说的“全科人”: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
(有删减)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队长不肯把旧挎包送人,是因为这个挎包关联着他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不仅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B. 尽管“我”的情感体验在各段落中表现不同,但连缀在一起,就将“我”对镰刀锤头图案“说不出的特殊感情”巧妙地“说”了出来。
C. 本文借对火车、挎包、铁锤等寻常事物的记述,有意形成一种朴实无华的文体风格,暗示正是这些寻常事物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
D. 文章寓象征于写实,喷吐着白气、冲破黑暗呼啸而来的火车,既是写实的,也是象征的,它象征着伟大的力量、崭新的时代。
8.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9.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2020·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水记[注](之四)
于 坚
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建水县志》)如果在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楼。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着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斗角、楼台亭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字、旅馆……风尘仆仆者一阵松弛,终于卸载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性,结实、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担子火红欲燃的石榴,笑呵呵地在青石铺成的街中央飘着呢。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
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满大衡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
临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那郑屠、张屠、李屠、赵屠……正在案上忙着呢。如果是七月的话,在某个胡同里走着,忽然会闻见蘑菇之香,环顾却是老墙。墙头上挂着一窝大黄梨。哪来的蘑菇耶 走,找去,必能在某家小馆的厨房里找到,叫做干巴菌,正闪亮亮的,在锅子中间冒油呢。这临安大街两边,巷子一条接一条流水般淌开去。在电子地图上,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巷是大片空白,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只是标出一些大单位的地点和最宽的几条街,抹去了建水城的大量细节,给人的印象,似乎建水城是个荒凉的不毛之地。其实这个城毛细血管密集,据统计,建水城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30多条街巷,550多处已经被列为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性建筑,这是很粗疏的统计。许多普通人家雕梁画栋的宅子、无名无姓的巷道并不在内。在巷子里面,四合院、水井、老树、门神、香炉、杂货铺、红糖、胡椒、土纸、灶房、明堂、照壁、石榴、苹果、桂花、兰草、绵纸窗、凉粉、米线、青头菌、炊烟、祖母、媳妇、婴孩、善男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瘦、虎背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此起彼伏,鳞次栉比。
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们还能够像四百年前的祖先们那样安居乐业,不必操心左邻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绕过曲曲弯弯的小巷,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芽(一种建水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青椒、豆腐、毛豆、肉糜、茭瓜……一路上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搭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到某个装饰着斗拱飞檐门头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窝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安装着铜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门,抬脚跨过门槛。绕过照壁,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天井。从供销社退休已经三十年的祖母正躺在一把支在天井中央的红木躺椅上,借着一棵百年香樟树的荫庇瞌睡呢。
(有删改)
[注]建水:县名。在云南省,旧称临安。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建水县志》的记载,将今日建水与其“原始之城”的风貌关联起来,写的是建水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
B. 文意以“仁者人也”来承接并形容进城的“仪式感”,是借儒家经典语句来观照城的规划与人的活动,凸显建水保有传统的人文气息。
C. 文章引用诗句“深巷明朝卖杏花”是由街头所见引起的诗意联想,意在转向描写建水女子的“结实、健康、天真”。
D. 文章以《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羁。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看哪”开头,确定了全文描写角度,即始终以一个导游者的旁观视角来铺叙建水城,使叙述语调显得既热情又客观。
B. 文章写“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地忽略了建水毛细血管一样密集的卷子,这种表述意在强调建水的巷子丰富生动,只有通过实地游走方可感知。
C. 文章最后一段写归家,提及“曾祖父”“祖母”,并以“香樟树的荫庇”作结,意在说明普通人家一代代的平凡生活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D. 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常常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以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同时也表现了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9. 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七、(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线条之美
梁 衡
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初中学几何时就知道,空间中先有一个点;点一动,它的轨迹就生成了一条线。所谓轨迹者,只是我们的想象,或者是一物划过之后,在我们的脑海里的视觉驻留。原来这线条的美正在似有似无之间,是自带几分幻美的东西。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云影,想象无穷。正是因了它的来无踪,去无影,永不停,却又永无结果,也就让你永不会失望。线条,一种虚幻的、没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
点动生线,线动生面,在大千世界里,这线永处于一种过渡之中。当它静卧于纸面时就含而不露,或如枪戟之威,或如少女之娴;而一旦横空出世,就如羽镝之鸣,星过夜空。这线内藏着无尽的势能与动能。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色,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那线的起落、走势、轻重、弯曲等,居然能分出几十种手法,灵动地捕捉各种美感。叶落霜天,花开早春,大河狂舞,烈马嘶鸣。确实在大自然中,从天边群山的轮廓,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枚花瓣,都是曲线的杰作。无论平面还是立体的艺术,一线便可定格一个美丽的瞬间,同时也吐纳着作者内心的块垒。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的风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你看一痕、一点、一芥、一粒,虽是文字,作者却如画家一般纯熟地运用了点和线的表现手法。
线条既然有这样的魔力,便为所有艺术之不可或缺,或者算是艺术之母了吧。最典型的是书法艺术,洗尽铅华,只剩了白纸上一丝黑线的游走。那飞扬狂舞的草书,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再融入作者的情感,飞墨于纸。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就这样牵着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色线条。
线条魅力的最高体现在于我们的人体。人,除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外,还是世间高贵的审美对象。郭兰英唱:“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心胸多宽广。”奚秀兰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些都是在说他们身上阴柔至美或阳刚至强的线条。于是就专门产生了美术界的人体绘画、摄影、雕塑,舞台上的舞蹈、戏剧、模特,竞技场上的体操、健美、杂技等等。这些都是人对自身形体线条的欣赏、开发与利用。
线的魅力不止于具体的人或物,还常常注入主观精神,可囊括一个时代,代表一个地域,成了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的符号。秦篆、汉隶、魏碑、唐楷,还有春秋的金文、商代的甲骨,这每一种字体的线条,就是贴在那个朝代门楣上的标签。新中国成立之初,林徽因受命参与设计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其时她已重病在身,研究出方案后便让学生去画草图。一周之后交来作业,她只看了一眼,便大声说:“这怎么行?这是康乾线条,你给我到汉唐去找,到霍去病墓上去找。”多年前,当我初读到这段资料时就奇怪,只用铅笔在白纸上勾出的一根细线,就能看出它是康熙、乾隆,还是大汉、盛唐?带着这个疑问,我终于在去年有缘亲到霍去病墓上走了一趟。那著名的《马踏匈奴》,还有石牛、石马等作品,线条拙朴、雄浑、苍凉,虽时隔两千年,仍然传递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开放、不拘一格与国家的强盛。康乾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已是强弩之末,线条繁缛奢华,怎能表现当时新中国的如日初升呢?
美哉!博大精深的线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第一段中“买椟还珠”加引号,语带自嘲,强调了礼物的珍费,突出了朋友所赠之物带给“我”的惊艳感受。
B. 第三段谈到中西方绘画技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散文文本阅读
(2023年)
(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巴 金
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我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很长,天气很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在表面上它们究竟是很平静,很美丽的!
到了潭江,火车停住了。车轮没有动,而外面的景物却开始在慢慢地移动。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渡江的轮船,就停留在那上面,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我下了车,把脚踏在坚实的铁板上。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火车就躺在那上面喘气,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人围在那里谈笑。我一面走,一面看。我走过火车头面前,到了右边。船上有不少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这船上做工的人数目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看见这许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
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
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这机械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要大得多。
一般人以为只有“月夜”“花朝”“青山”“绿水”“爱情”一类的东西才是诗的材料,把诗人当作很rsentimental(感伤的、多愁善感的)的人。其实他们完全不懂得诗。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
我不是诗人,但我却相信真正的诗人一定认识机械的力量,机械工作的灵妙,机械运动的优雅,机械制造的完备。机械是创造的,生产的,完美的,有力的。只有机械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
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机械,一面望那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逼近岸边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
我在上海常常看见一些大厦的建筑。打桩的时候,许多人都围在那里看。那有力的机械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一下,一下,声音和动作都是有规律的。它们继续下去,很快地就把木桩完全打进去了。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土地是平的,木头完全埋在地底下了。这似乎是不可信的奇迹。机械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我每次看见工人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首好诗。
一九三三,六月十日在广州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写南国的风物时,用了“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语言的节奏感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
B.作者认为车过潭江的部分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既在于这里风景的优美,更在于工程体现了机械的诗意。
C.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 “花朝” “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诗,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D.“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是作者对诗的认识,也是他认为机械具有诗意的一个重要前提。
8.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9.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7.C
8.(1)工人是机械的操控者、管理者、指挥者,是机器背后的灵魂。(2)机器的创造,本质上还是人的创造,在人的控制下,机械的力量才是完美的。(3)对机械力量的赞美,实则是对人能力的肯定。
9.(1)这是联想,由轮船上的机器联想到上海的建筑所用的机器,二者都体现机器的力量,具有相似性。(2)拓展文章的广度,丰富其内容。(3)由“我”一个人的喜悦,拓展到“许多人”的喜悦,表明对机器力量的欣赏是普遍存在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 “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错误,由文中“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可知,作者认为诗应该给人创造的喜悦、散布生命,并非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形象的能力。
首先分析二者的关联。结合“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可知,工人操控、管理、指挥这些机械,如果没有工人,这些机械就是一堆废铁,没有了灵魂,没有了价值。
结合“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可知,机器在人的操控管理之下拥有了创造的能力,所以机械的创造实则是人的创造。
最后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文章题为“机械的诗”,赞美了机械的创造的力量,更是肯定了机械背后的管理操控者——工人的能力。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明确最后一段和上文之间的关联。
从文中可知,上文是写作者在轮船上的所见所闻,即轮船上“机械的力量”,而最后一段却写到在上海的生活见闻,即大厦建筑工地机械的力量,“那有力的机械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二者都体现了机械的力量,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具有相似性,属于联想。
接着分析作用。上文写轮船上机械的力量,最后写上海建筑工地机械的力量,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感知认识领域,拓宽了文章的广度,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上文写“我”看到机械力量时“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我感到了一种诗情”“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写“我”一个人的喜悦,而最后写上海大厦工地的机械力量时,“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拓展到许多人的喜悦,体现出对机械力量欣赏的普遍性,深化了文章主旨。
(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儿子
陈 村
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你能看到村子了。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走下大埂,沿着水渠边的路走。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就是进村了。我曾写过它。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看着你。
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
儿子,你得找和你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他们才记得。
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你跟他们一起笑吧,确实值得笑上一场。
你们谈到黑了,会有人请你吃饭。不必客气,谁先请就跟谁去。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才像客人。天黑了,他们会留你住宿。他们非常好客。
儿子,你去找找那间草屋。它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三面环水。你比着照片,看它还像不像当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
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①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
住上几天,你就熟悉村子了。男人爱理干干净净的发式,两边的头发一刀推净,这样头便显得长了。顶上则是长长的头毛,能披到眼睛,时而这么一甩,甩得很有点味道。
我喜欢见他们光着上身光着脚的样子。皮肤晒成了栗色,黑得发亮发光,连麦芒都刺不透它。他们不是生来这样的。和他们一起下河,你就知道,他们原先比你还白。现在,他们和你的祖先一样黑了。和你父亲当年一样黑。你要是下田,就和你一样黑。
下田去吧,儿子。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挑起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握一握大锹,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
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
②你会爱的。
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③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
当你离开板桥的时候,人们会送你。你是不配的,儿子。你得在晚上告别,半夜就走。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
要是凑巧,你可以带条狗崽子回来。找条有主见的。开始,也许它有点想家。日子长了,你们能处好。你会发觉,为它吃点辛苦是值得的。
也就是这些话了,儿子。你得去,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去。④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
1984.8.5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8.“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答案】
6.B 7.C
8.①写出干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能承受生活之重;
②由有些农活可能干不了,体悟到我们的局限,我们并非全能;
③写出了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需要一直传承和延续;
④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
9.甲组答案示例:
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
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
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乙组答案示例:  
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
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
B.“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错误,结合“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分析可知,父亲是想让儿子观察人生百态,告诉儿子他们没有坏意,不是教儿子如何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C.“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错误。结合“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分析可知,此处的“飘”指的是不懂生活的意义而产生不切实际的生活态度,不是“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结合“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分析可知,作者由此写出干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尽力而为,要能承受生活之重;
结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分析可知,作者由此感悟到有些农活我们可能干不了,体悟到我们的局限,我们并非全能,做事要量力而行;
结合“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它们也是扔不了的”分析可知,作者由此写出了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需要一直传承和延续;
结合“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分析可知,作者由此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甲组:围绕“未来·回忆·成长”三个词选取本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评析。
未来:结合“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分析可知,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
回忆:结合“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等内容分析可知,本文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
成长:结合“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分析可知,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本文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用心感悟生活,在其中找到自我。
乙组:围绕“河流”从相关的几个方面,选取本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评析。
结合“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等内容可知,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作者的好多记忆和生活感悟都和河流有关。
结合“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等内容分析可知,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
结合“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等内容分析可知,从主题上看,河流既是人们的得生活环境,也是自然风景,它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对生活生命的思索。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九一八”致弟弟书
萧 红
可弟:小战士,你也做了战士了,这是我想不到的。
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
记得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当我离开家的时候,那一天的早晨你还在大门外和一群孩子玩着,那时你才十三四岁,你看着我离开家,向着那白银似的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奔去。你恋着玩,对于我的出走,你连看我也不看。
而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长大了,有时写信给我,因为我的漂流不定,信有时收到,有时收不到。但我读了之后,竟看不见你,不是因为那信不是你写的,而是在那信里边你所说的话,都不像是你说的。比方说一生活在这边,前途是没有希望的……
我看了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但心里边都不表示什么同情,因为我总有一个印象,你晓得什么,你小孩子。所以我回信的时候,总是愿意说一些空话,问一问,家里的樱桃树这几年结樱桃多少?红玫瑰依旧开花否?或者是看门的大白狗怎样了?你的回信,说祖父的坟头上长了一棵小树。在这样的话里,我才体味到这信是弟弟写给我的。但是没有读过你的几封这样的信,我又走了,越走越离得你远了。
可弟,我们都是自幼没有见过海的孩子,海是生疏的,我们怕,但是也就上了海船,飘飘荡荡的,前边没有什么一定的目的,也就往前走了。
不知多久,忽然又有信来,是来自东京的,说你是在那边念书了。恰巧那年我也要到东京去看看,我想这一次可以见到你了。这是多么出奇的一个奇遇。我一到东京就写信给你,约你第三天的下午六点在某某饭馆等我。
那天,我五点钟就等在那里,一直到了六点钟,没有人来,我又多等了一刻钟,我又多等了半点钟,我想或者你有事情会来晚了的。到最后的几分钟,竟想到,大概你来过了,或者已经不认识我。第二天,我想还是到你住的地方看一趟。有一个老婆婆,说你已经在月初走了,离开了东京了。你那帘子里头静悄悄的,好像你在里边睡午觉的,半年之后,我还没有回上海,你又来了信,说你已经到了上海,是到上海找我的。我想这可糟了,又来了一个小吉卜赛。
这流浪的生活,怕你过不惯,也怕你受不住。
但你说:“你可以过得惯,为什么我过不惯?”
等我一回到上海,你每天到我的住处来,我看见了你的黑黑的人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慌乱。我想这些流浪的年轻人,都将流浪到哪里去。常常在街上碰到你们的一伙,你们都是年轻的,都是北方的粗直的青年,内心充满了力量。你们是被逼着来到这人地生疏的地方,你们都怀着万分的勇敢,只有向前,没有回头。但是你们都充满了饥饿,所以每天到处找工作。你们是可怕的一群,在街上落叶似的被秋风卷着,弯着腰,抱着膀,那时你不知我心里的忧郁,你总是早上来笑着,晚上来笑着。进到我屋子来,看到打着寒战。
可吃的就吃,看到书就翻,累了,躺在床上就休息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你那种傻里傻气的样子,我看了,有的时候,觉得讨厌,有的时候也觉得喜欢,虽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虫的夜。
你走了,你的眼睛不大看我,我也没有同你讲什么话。我送你到了台阶上,到了院里,你就走了。那时我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不知道愿意让你走,还是不愿意。只觉得恍恍惚惚的,把过去的许多年的生活都翻了一个新,事事都显得特别真切,又都显得特别模糊,真所谓有如梦寐了。
可弟,你从小就苍白,不健康,而今虽然长得很高了,精神是好的,体力仍旧是坏的。我很怕你走到别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劝你回家,因为你的心里充满了诱惑,你的眼里充满了禁果。
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见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和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虽然我给你的信,你没有收到,我也没能看见你,但我不知为什么竟很放心,就像见到了你一样。因为你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于是我就把你忘了。
但是从那以后,你的音信一点也没有的。而至今已经四年了,你到底没有信来。我本来不常想你,不过现在想起你来了,你为什么不来信。
今天又快到“九一八”了,写了以上这些,以遣胸中的忧闷。
愿你在远方快乐和健康。
1941年9月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中写“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和大海上“飘飘荡荡的”海船,都表达了前途未卜的意思,写出了“我”对流浪生涯的忧惧不安。
B.“我”有一个时期写给弟弟的信中,谈的总是些樱桃树玫瑰花之类的“空话”,这些话题看似亲切,实则回避了弟弟信中流露出的苦闷。
C.弟弟从上海前往西北的分别之夜,两人并无多言,但信中追忆那个夜如同幼年的夜,写出了“我”在漂泊多年后重拾与弟弟的亲密感情。
D.信件的结尾处,点出“又快到‘九一八’了”,照应了信件开头“这十年中”的说法,同时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8.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9.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
7.A
8.①感慨时光流逝之快,十年中和弟弟相处的时间短促;②对与弟弟相处的回忆感到真切而又模糊,恍如梦境;③牵挂、担心、思念流浪在外的弟弟。
9.①由个体到群体,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代青年的人生遭遇和心路历程。②不同感受:在上海时,“我”对流浪青年生活没有着落、前途未知的状态充满担忧;在山西时,看到年轻群体的革命生活充实、快乐而有朝气,“我”深感欣慰,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都……写出了‘我’对流浪生涯的忧惧不安”错误,原文为“向着那白银似的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奔去”,“奔去”有一种期待和追求梦想的情感在其中,这是作者写自己十年前离开家的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青年时代的萧红对前途的期望和对未来未知世界的美好憧憬。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到写“恍恍惚惚”情感状态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情节分析由来。
由“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记得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当我离开家的时候,……你恋着玩,对于我的出走,你连看我也不看”可知,“我”和弟弟相处时间短暂,而且“我”离开家的时候弟弟年纪还小,所以这“恍恍惚惚”是感慨时光流逝之快。
由“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而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长大了,有时写信给我,……但我读了之后,竟看不见你,不是因为那信不是你写的,而是在那信里边你所说的话,都不像是你说的。比方说一生活在这边,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我看了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但心里边都不表示什么同情,因为我总有一个印象,你晓得什么,你小孩子”“你的回信,说祖父的坟头上长了一棵小树。在这样的话里,我才体味到这信是弟弟写给我的”可知,对与弟弟的相处感到真切而又模糊,对于弟弟表现出的成长状态,“我”又感觉新奇,不相信弟弟已经长大,从当初那个不知离别是什么滋味的孩子成了一个有了自己的思想的青年。
由“我送你到了台阶上,到了院里,你就走了。那时我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不知道愿意让你走,还是不愿意”“可弟,你从小就苍白,不健康,而今虽然长得很高了,精神是好的,体力仍旧是坏的。我很怕你走到别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劝你回家,因为你的心里充满了诱惑,你的眼里充满了禁果”可知,“我”的内心对于弟弟的离开有不舍,有担心,但又不能阻止弟弟参军抗日,内心纠结矛盾,这种矛盾的背后是对弟弟的担忧、不舍和牵挂。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品味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出这两处内容,结合“我”的心理感受以及弟弟和这些青年的生活状态进行分析。
如在上海时,“我看见了你的黑黑的人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慌乱”点明了“我”的心理状态是“慌乱”;结合“我想这些流浪的年轻人,都将流浪到哪里去”可知,“我”对这群青年未来的方向感到迷茫,由此可知,对于此时的流浪青年,“我”的内心是充满担忧的。
如在山西时,“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点明了“我”的心理状态是“开心”;结合“因为我看到不少和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可知,这群年轻人快乐活泼,积极勇敢,他们拿起枪战斗,生活有目标,“我”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这个民族的希望,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从整体来看,文章从弟弟写到青年,从上海的流浪青年写道山西抗战的青年,这是由个体到群体,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青年的人生遭际和心路历程。
(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橘子林去
李广田
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特别好,尤其是关于她特别有兴趣的事情,她总会牢牢地记着,到了适当的机会她就会把过去的事来问你,提醒你。
“爸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
今天,小岫忽然向我这样说,我稍稍迟疑了一会,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你看,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说过领我去看的。”
我这才想起来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情,我曾领她到西郊去。那里满坑满谷都是橘子,但那时橘子还是绿的,她并不觉得好玩,只是说:“这些橘子几时才能熟呢?”
“等着吧,等橘子熟了,等一个晴天的日子,我就领你来看看了。”这地方阴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
我们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石头道上的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煤炭的出了满头大汗,脱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气,而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天空自然是蓝的了,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也许是看一只鸽子,两行小牙齿放着白光,真是好看。小岫自然是更高兴的,别人的高兴就会使她高兴,别人的笑声就会引起她的笑声。可是她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毫没有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衣人,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而那一片山,那红崖,那岩石的纹理,层层叠叠,甚至是方方正正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垒成,没有云,也没有雾,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颜色,真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溅。我看着眼前这些景物,虽然手里还握着一只温嫩的小胖手,我却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而她呢,她也并不扰乱我,我想,她不会关心到眼前这些景物的,她心里大概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
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子。
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忙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的一对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错,他正在给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个蹄子来,先上下四周抚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锐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围修理着。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甲里都藏着一点黑色的东西。
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对眼前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何言语扰乱她,我看她将要看到什么时候为止。
赶马车的人把那一只马蹄子修好了,然后又丁丁地钉着铁掌。钉完了铁掌,便把马蹄子放下了。那匹马把整个的身子抖擞了一下,我说那简直就是说一声谢谢,或者是故意调皮一下。然后,人和马,不,是人跟着马,可不是马跟着人,更不是人牵着马,都悠悠然地走了,走到那破烂的茅屋里去了。那茅屋门口挂一个大木牌,上边写着拙劣的大字:“叙永骡车店”。有店就好了,我想,你们也可以少受一些风尘。
“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
“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拉着我向回路走。
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
“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说着,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
“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我被她拉着,用相当急促的脚步走着。
这时候,太阳已经向西天降落了,红崖的颜色更浓重了些,地上的影子也都扩大了。我们向城里走着,我们都沉默着,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我不再去看橘子了。”她心里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决定带小岫到橘子林去,只是因为不想“随便放过”偶然到来的晴天,与她提醒“我”履行承诺无关。
B.“我”从“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到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这个变化表明“我”的出游兴致变高了。
C.赶大车的人让“我”感到可亲近、可信任,除了他们“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还因为他们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D.返回城里的路上,“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未到达橘子林感到有点失落。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这一句将马人格化,写出了马对车夫的感情,生动而饶有趣味。
B.“我”在判断小岫对去橘子林的态度时,用语从“定”变为后来的“也许”,暗示小岫的心理变得难以琢磨了。
C.小岫让“我”领她去橘子林,实际上全程“我”都是由她拉着走的,由此可见,小岫的言行决定着本文的节奏。
D.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视角,先后描写了街道、山林、骡车店等处的景象,看似散漫,实则突出主题,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8.“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9.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答案】
6.C 7.A
8.①结构上:“到橘子林去”是全文的线索,小岫要去橘子林引出父女二人在路上的所见所感。②感情上:“到橘子林去”的路上,“我”和小岫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最终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
9.①第6段对街道的景物描写,如“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真是好看”语言接近孩童的用语。②第10段修马蹄的场面描写和对马的心理的猜测,是借助儿童的视角展开的,富有想象力。③第10段,小岫看到修马蹄后,“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孩童的纯真想法。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内容的能力。
A.“只是因为不想‘随便放过’偶然到来的晴天,与她提醒‘我’履行承诺无关”错,结合“这地方阴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分析,选项表述绝对,还因为“好兴致”。
B.“出游兴致变高了”错,“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子”“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可见并非出游兴致变高了,而是出游路上的遇见引发我感触良多。
D.“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未到达橘子林感到有点失落”错,没有失落,结合“‘我不再去看橘子了。’她心里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分析,并非失落,而是小孩子的注意力转变,心思不在橘子林了。结合“我心里笑了”分析“我”不仅不失落,反而倍感欣慰,为孩子的成长——“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能力。
B.“暗示小岫的心理变得难以琢磨了”错,无论“一定”还是“大概”“也许”都是“我”作为父亲对孩子心思的猜测而已,并非难以琢磨,从中反而可见“我”是能“读”懂小孩子心理的。
C.“小岫的言行决定着本文的节奏”错,本文以“我”(第一人称)为写作的视角,本文的节奏是由“我”来掌控,写“我”眼见耳听心感。
D.“借助小孩子的视角”错误,全文从“我”的角度叙述、描写,应是“我”的视角。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标题意蕴和结构思路的能力。
结合“爸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我们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可是她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毫没有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衣人,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颜色,真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溅。我看着眼前这些景物”“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子”“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对眼前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何言语扰乱她,我看她将要看到什么时候为止”分析,结构上:“到橘子林去”是全文的线索,小岫要去橘子林引出父女二人在路上的所见所感,先是交待孩子要去橘子林,然后写一路所见的街道上的人,以及自然美景,后来重点写两人看赶车人钉马蹄的事情。
由“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可知,感情上:“到橘子林去”的路上,“我”和小岫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最终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艺术特色并筛选提取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①第6段“石头道上的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煤炭的出了满头大汗,脱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气,而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天空自然是蓝的了,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也许是看一只鸽子,两行小牙齿放着白光,真是好看”对街道的景物描写,如“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真是好看”语言接近孩童的用语。
②第10段“它一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错,他正在给你慢慢地修哩”“他们两个正在忙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的一对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修马蹄的场面描写和对马的心理的猜测,是借助儿童的视角展开的,富有想象力。
③第10段,“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甲里都藏着一点黑色的东西”,小岫看到修马蹄后,“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孩童的纯真想法。
(2022·北京卷)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
初到北京,我对这座城市非常生疏。那时内城和外城的城楼和城墙都还完好,有轨电车就在几座城门之间穿行。电车的铃声悦耳而浑厚,从西直门高高的城门洞里穿越而过,一路响过西内大街,响过西四和西单——那时牌楼已没有了,只留下这永恒的名字供人凭吊——直抵天桥。城楼高耸,白云蓝天,北方萧瑟的秋风,凝重而庄严。电车进了城,两旁一例灰色的胡同,胡同里一例苍劲的古槐。一切都说明这城市的悠久。
这城市让我这个生长在温暖而潮湿的东南海滨的人感到了一种神秘。我知道它的历史,我只能遥遥地怀着几分敬意望着它,那时的北京对我来说的确是生疏的。我觉得它离我很远,不仅是离我南国的家乡的距离很远,也不仅是它作为辽金以来的故都与我此际所处的时空相隔绵邈,还有一种心灵和情感的阻隔:那是灵动而飘逸的南方与古朴浑重的北方之间存在着的巨大的反差所造成的心理阻隔。那时的北京,对我来说是遥远的。
我对北京从初来乍到的“生分”,到如今的亲切的认同,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北京接受了我,我也接受了北京。这包括它的语言、它的气候、它的居住、它的饮食、它的情调,都和我的生命密不可分。
以饮食为例,在北京住久了,在国内外也跑了不少地方,比来比去,北京的烤鸭和北京的涮羊肉还是最好,不谦虚地说,也还是天下第一。烤鸭的外焦里嫩,裹着吃的那蒸饼和甜面酱都是很有讲究的——我常感外地做的烤鸭总不对味。至于涮羊肉,羊肉的质量,那薄得纸般透明的羊肉片,还有它的作料,芝麻酱、韭菜花,普天下找不到那种地道的感觉,真的是,一出北京城,味道就变了。
老北京有很多食品是我所怀念的。最怀念天桥街边的卤煮火烧。记得是五十年代吧,去天桥看戏,在街边摊上吃卤煮火烧。昏黄的油灯、冒油的墩板、冒着热气的大海碗,使北京严寒的冬夜也变得充满了人间的温情。那气氛、那情调,现在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让人怀念的当然不只卤煮火烧这一端,还有北京的打卤面、羊杂碎汤,还有三分钱一只的大火烧。这些让人怀想的北京土产,是最本色、最民的廉价食品,现在都找不到了。现今即使在郑重标出“老北京”的哪家食肆里发现它们的痕迹,那多半也是“搽了雪花膏”的,它们早已失去了那种粗放的、不加修饰的平民本色和传统韵味了。
在我的家乡,秀丽的闽江流过我的城市。那江水滋润着两岸的沃野,亚热带的花卉开得茂盛。福建是花乡,又是茶乡,茉莉花、白玉兰花,还有珠兰和含笑,这些都是熏花茶的原料。花多了,就缀满了妇女们的发间和衣襟。记得当年,母亲的发髻最美丽。那时母亲年轻,她每天都要用很多的时间梳理她的头发。梳毕上了头油,她总要用当日买到的新鲜茉莉花串成一个花环,围在她的发髻上。姐姐也是,她不梳发髻,那些花就缀上了她的旗袍的衣襟。这就是南方,南方有它的情调。而北方就不同了,北京带卷舌的儿化音,胡同里悠长的吆喝声,风铃叮当的宫殿下面夏日慵懒的亭午,还有在凛冽的冰雪和漫天的风沙中挺立的松槐和白杨。南方的秀丽和北方的豪放,南方的温情和北方的坚定,南方的委婉和北方的强悍,其间存在着许多难以调和的差异,需要用极大的毅力和恒久的耐心去适应。幸运的是,我适应了并爱上了北京。
北京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我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阅读它,也只是一种似是还非的懵懂。我生得晚,来不及赶上在北大红楼的教室里找一张书桌,也没能赶上用稚弱的声音参加民主广场上的呐喊。但我认定我是属于它的。百年前,巴黎和会所引发的抗议掀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那一场为维护民族尊严而展开的抗议运动,最终触及了对于文学乃至文化的变革,从而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再生写下了壮丽的篇章。这一切气贯长虹的思考和行动,就是生发在我如今处身其中的这座城市的。由此上溯,十九世纪末叶,也是在这座城市里,有了一次要求变革而爆发的维新运动。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惨痛的流血事件,康梁出走,六君子弃市,这一切,我都未曾亲历,却都是我幼小心灵上的一抹壮烈和绮丽。
后来,我从东南海滨风尘仆仆地赶来,在北大燕园的一角找到一片土,我把细小的根须伸向那片土,我吸取它的养分。我不能选择母亲,我却能选择我的精神家园。在半个世纪不长也不短的时间里,我朝夕呼吸着这座城市的气息。北海波光摇曳的湖面,留下了我的影子;东华门那条覆盖着丁香的御河边的林荫道,留下了我的足迹;居庸关险峻的隘口,天坛美轮美奂的穹顶下,都是我曾经流连的地方。北京以它的博大,以它的沉厚,以它的开阔,以它的悠远铸造了我,不,是再造了我!它在我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中渗进了一份粗放、一份激烈、一份坚定。我曾说过,我只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我从遥远的东南海滨被命运的小女孩吹到了这干涸而寒冷的北方。这里濒临沙漠,然而,这里是无尽的原野,这里给了我一片土,给了我柔韧的枝条和伸往地层深处的长长的根须。
(取材于谢冕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例苍劲的古槐 一例:一列
B.相隔绵邈绵邈:遥远
C.夏日慵懒的亭午 亭午:中午,午间
D.似是还非的懵懂懵懂:尚未完全理解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来到北京后并不是很快就适应了北京的生活。
B.作者用“搽了雪花膏”巧妙地传达了怀旧的情绪。
C.作者不止一次使用排比手法表达了对北京的深情。
D.作者因为没能参加“五四”运动而感到非常失落。
18.作者在文章第六段中叙写了家乡的生活,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答案】
16.A 17.D
18.①这段文字生动而充满温情,也提示了作者“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的来源。
②呈现了南方不同于北方的特点,与前文“心灵和情感的阻隔”形成了呼应。
③这段文字侧重写风物情调,上接饮食生活,下通历史底蕴,是全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文脉的中段。
④很好地烘托了“融入”和“再造”这一主题。
19.内涵:①“无尽的原野”和“地层深处”喻指北京广阔的文化空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②“柔韧的枝条”和“长长的根须”喻指作者在北京得到的成长和发展。
③这组比喻展现出作者融入北京、北京也融入了他生命的过程。
效果:这段话形象生动,意味深长,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格外深沉,提炼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A.“一例”在此句中是“一律、同样”的意思。“一例苍劲的古槐”意思是胡同里全部都是同样的苍劲的古槐。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感到非常失落”错误。结合原文“我生得晚,来不及赶上在北大红楼的教室里找一张书桌,也没能赶上用稚弱的声音参加民主广场上的呐喊。但我认定我是属于它的”“这一切气贯长虹的思考和行动,就是生发在我如今处身其中的这座城市的”可知,表达的是虽然没能亲身参与“五四”运动,但是为这座城市而骄傲,感觉自己是属于北京的。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先看第六段所写内容,描写了闽江滋润下的福建家乡气候温润,鲜花盛开,尤其写了母亲和姐姐戴花的情景,“那时母亲年轻,她每天都要用很多的时间梳理她的头发。梳毕上了头油,她总要用当日买到的新鲜茉莉花串成一个花环,围在她的发髻上。姐姐也是,她不梳发髻,那些花就缀上了她的旗袍的衣襟”,这段文字生动而充满温情;同时照应了最后一段“它在我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中渗进了一份粗放、一份激烈、一份坚定”,提示了作者“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的来源。
第六段描写家乡风物,写“秀丽的闽江流过我的城市。那江水滋润着两岸的沃野,亚热带的花卉开得茂盛”,写“福建是花乡,又是茶乡,茉莉花、白玉兰花,还有珠兰和含笑,这些都是熏花茶的原料”,写“花多了,就缀满了妇女们的发间和衣襟”,呈现了南方不同于北方的特点;同时也照应了前文第二段的“还有一种心灵和情感的阻隔”,与之形成了呼应。
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侧重写福建家乡的风物情调,写闽江、写鲜花、写妇女戴花的习俗;它与上段介绍老北京的卤煮火烧、打卤面、羊杂碎汤、大火烧等饮食生活,以及下段写北京的“五四”运用、戊戌变法等厚重历史相互照应,共同构成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且从饮食到家乡风物到历史文化,呈现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文脉,而写家乡风物的段落就处于这份文脉的中段。
第六段写家乡风物,其实是写自己性格的本源,自己由灵动而飘逸的南方来到古朴浑重的北方,对这座城市从最初的生疏,到最后的认同,“它的语言、它的气候、它的居住、它的饮食、它的情调,都和我的生命密不可分”,乃至于最后“再造”,使得“多汁液”的南方人的性格“渗进了一份粗放、一份激烈、一份坚定”,北京成了“我”的精神家园。第六段对家乡的描写很好地烘托了“融入”和“再造”这一主题。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画线句“这里是无尽的原野,这里给了我一片土,给了我柔韧的枝条和伸往地层深处的长长的根须”。
内涵:
“这里”指的是“北京”这座城市;“无尽的原野”不仅指北方地域辽阔,更指北京“历史悠久”“古朴厚重”,饮食地道而丰富等,指北京广阔的文化空间;而“地层深处”指的是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让它底蕴丰厚;
“给了我柔韧的枝条和伸往地层深处的长长的根须”运用比喻手法,“柔韧的枝条”和“长长的根须”表明作者不仅在北京扎下根,而且还得到了成长和发展。正如前文所说,“北京接受了我,我也接受了北京”,这组比喻展现出作者融入北京、北京也融入了他生命的过程。
效果:
这段话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内容和情感,使之形象生动;很多词句含义深刻,意味深长;作者不是直接抒发自己与北京的深厚情感,而是采用比喻的表达,使得情感表达得格外深沉;作为文章结尾的句子,此句提炼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2022·上海卷)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我和父亲
万 方
①这几天温度上升得很快,今天的最高温度到了十四度。一个用得很多很俗的句子在脑子里浮现而出: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语言是人的创造,所以不管形容什么,我们都会想当然地拟人化,其实春天怎么是走来的呢?春天是风,是气流,是站在万物间的种种诞生。灰褐色的土地上露出星星点点的绿光屏,光秃秃的树木鼓出小小的蕊,空中出现了小飞虫一闪而过的影子……不记得在哪儿看到过四个字:猛如春天,说得真好。现在背阴处水面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但是快得很,迎春花玉兰花梨花桃花海棠花会在眨眼间盛开,在阵风中,互相碰撞,春光如炸弹一般四处爆炸开来,随后又在你不留意的瞬间消逝。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然而生命的春天走了就不再来了。
③北京医院的午饭时间,爸爸趴在桌子上吃饭,我坐在旁边看着他吃,他一边吃一边漏,我抓起纸巾给他擦了擦嘴。他想到了什么,说:“小孩儿也让人累,可是他可爱呀,怎么看怎么可爱。老人就不同了,丑,没有一点点可爱的表演。人老了,就该死了,该走了。” 我爸爸从不忌讳说死,我完全习惯,就对他说,你也可爱呀,他看着我笑了笑,叹口气。
④他平躺在病床上,枕着一个薄薄的枕头,使肚子显得比原本要大,那样子说不出为什么像一个孩子。空间在一点点缩小,但他好奇心仍在,“给我说点什么呀?”他要求道,看着我的脸,我就说了儿子考试得了多少分,表现如何,或者说说朋友间的来往。很多时候他离得很近,看着我的脸,却已经不再听了。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他可以随意出入,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岁月,在衰老的帮助下,他渐渐的抵达了一种自由境界。
⑤我该回家了,如果天气好,陪护小白就用轮椅推着他把我送到医院门口。他很愿意送我。接下来,他就留在医院的大门口看人,偶尔他也跃跃欲试:“咱们去公园看看吧,行吗?”小白略有顾虑,但还是会满足他的请求。
⑥隔着一条小马路,医院对面就是东单公园的后门,我也陪他去过。最高兴的是碰上一场交谊舞会。年龄各异的男男女女跳得一个比一个认真,我爸爸看得津津有味,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我想起来了,那时他还没有住院,夏天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马路上投下高楼长长的影子,晚饭后我陪爸爸出门散步,忽然我发觉他不见了,不在身边了,赶紧回头找,他落在后面,我叫了一声:“爸!”他背对着我,没有反应。我朝他走过去,“你看什么哪!”他依然不回答,顺着他的目光有一对年轻情侣正相拥走远。
⑦他能闻到青春的气味,能闻到各色各样的人的气味。对人的兴趣已深入他的骨髓,用他自己的话说:“人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人又是非常宝贵的,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敢说我把人说清楚了。”
⑧从某种角度看,蘩漪就是他的化身,是那个被层层外壳包裹着的最真实的他,果敢阴鸷。我爸爸,终其一生都有一只鸷鸟在他心中扇动翅膀。他脆弱,胆子小,异常敏感,经常是悲观的,但同时又是凶猛的、热烈的,不达极致不甘休的。
⑨记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第三版《雷雨》,他不能去看,我去了。第二天去医院看他,一见面他张嘴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样?”不可能误解,他问的是演出效果。我告诉他很好,剧场里很安静,静得能听得到一根针掉到地上。我绝不是想说好听的让他高兴,现场气氛的确如此。“你觉得还站得住?”他又问,显然是期待一个肯定的答复。可我偏偏不想顺着他说,反问:“你说呢?”
⑩他没有说话。那一刻在病房里,我忽然觉得他像个孩子,而我就是不愿意轻轻松松地安慰他。沈姐的语文课堂。我劝他不要想了,因为这不是他的事。
⑾“怎么讲?”他问我。
⑿“你写了剧本,尽了你的力以后就由时间去衡量了。”
⒀“那我的戏是不是还算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可爱的老孩子又问,心狠的女儿竟然再次反问:“你说呢?”
⒁他沉默不语,我觉得他是理解我的,爸爸,即使我说了你想听的话,那些话也微不足道,不具有真正的意义。⒂这样想着,不觉已走出一段距离,我回身向父亲招手再见,可他的注意力已经被街上骑自行车的人吸引,不再看我。我一步步走远,忍不住回头看他,一个身穿病号服的老人,无声无息地坐在轮椅里,被高大的水泥门洞衬得那么小,孤零零的。⒃不过我愿意相信那个自信的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还活着。
(选自《你和我》,有删改)
【注】①万方:作家,曹禺的女儿。曹禺23岁时创作《雷雨》。
8.开篇作者认为“猛如春天”说得真好,这表达了她对春天得独特感受,请加以分析。(4分)
9.第⑥段中写父亲“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请赏析该细节描写在刻画父亲形象上的妙处。(3分)
10.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⑧段的作用。(4分)
11.第⑨段、第⒀段中作者明知父亲期待肯定的答复,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请加以分析。(5分)
【答案】
8.作者认为“猛如春天”说得真好,因为它写出作者感到春天来去迅疾,灿烂热烈,表达作者对蓬勃生命力得赞美,暗含作者对生命的春天走了就不再来的感伤。
9. “悄悄”写出父亲的谨慎,对人的尊重;“系着花围巾”等写出父亲观察细致入微,以生活中的典型细节,表现父亲虽然衰老多病,依然保持对“人”的浓厚兴趣,体现他对生活的热爱。
10.第⑧段紧承第⑦段父亲说到文学创作问题,很自然地借《雷雨》中的人物蘩漪,写出父亲果敢阴鸷的个性,既表现出女儿对父亲深刻的理解,也暗含了对父亲创作的肯定;将视角扩大到读者看作者,表现出独特的父女关系;引出下文父女间有关《雷雨》的艺术价值的讨论。
11.作者相信父亲知道答案,她与父亲是默契的;作者已经向父亲描述过《雷雨》的第三版的演出效果,足以证明观众的肯定;时间才是衡量标准,这比作者直接回答更有意义;父亲一次次问作品的价值,在作者眼里是不够自信的表现,这让她很伤感,内心特别希望父亲依旧拥有自信。
(2022·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黄河
卓 然
我知道黄河,是父亲和母亲告诉我的。
小时候,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夜间睡觉的时候把耳朵贴在枕头上,静静地听,可以听到黄河的涛声。秋虫唧唧,夜凉如水,我和弟弟妹妹伏在枕头上听黄河。似乎确有一阵又一阵涛声如歌传来,一忽儿澎湃交响,一忽儿宛若丝竹,隐约如春雷,又像冬天的风。
父亲曾不止一次带我们到山头上去看黄河。怕山不够高,父亲就把我们轮流架在肩膀上,说那样就一定能够望到黄河。天色微明,遥远的天地之间真的会有一条黄色或者褐色的带子,一忽儿漪波纹澜,清晰可见,一忽儿又漾漭无际,浑沦不清。这时候,父亲会很自信地指着那条涣漫而神奇的影子对我们说:“看啊,那就是黄河!”
我知道父亲指给我们看的并不是黄河,知道母亲让我们听的也不是黄河的涛声,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只是,我不知道,我远居于太行深处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喜欢黄河、向往黄河?我不知道我们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想引来黄河水,滋润儿女们的心灵,浇灌儿女们的梦?
对于这个问题,我当然要问一问父亲的。父亲听了,憨厚地笑了笑,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厖。”父亲的话似乎只说了半截,他没有清楚地告诉我,他为什么那样喜欢黄河;也没有说清楚,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什么“都是这样的”。
我能够理解了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是生活在我们藿谷洞的男人们和女人们慢慢告诉我的。在金色遍野的秋天,在飞雪点点的冬夜,在嫩寒勾萌的春色里,在简陋的小四合院中,在望得见河汉的草棚里,在老屋的土炕上,在村边的老槐树底,无不有祖祖辈辈用自己灵巧的或者笨拙的双手,以剪纸、面塑、泥塑、石雕、木刻、布艺、瓦器、陶瓷,表现他们心中的黄河。女人会剪一对黄河鲤鱼,剪一朵开在黄河岸上的腊梅花儿,贴在小屋的墙上,贴在暖烘烘的炕头上,贴在匀着春光的窗户上,贴在家里的缸缸罐罐上。看上去都是富贵,感觉到都是安详,都是那么情深深而意重重,都是那么纯真而质朴。那其中的一剪一刀、一弯一铰,无不带着对黄河的向往。
最让人心动的,是回响在黄河两岸的民歌。风尘仆仆的黄河儿女,站在黄土高坡上,顶着西北风,可着嗓子吼: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厖”“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厖”
“桃花你就红来杏花你就白厖?”
“三十三棵荞麦九十九道楞厖”
每一首歌,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命的根。似乎只有这样,我们的祖祖辈辈才活得自信,活得风光,活得滋润,活出精神。
为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我决定去寻找黄河,去体验黄河,去寻找和体验属于我们祖祖辈辈的黄河。
我曾经不止一次站在南太行山头俯瞰黄河。早晨,当初升的太阳把第一缕鲜嫩的光投向黄河的时候,大河熔金,何其壮观啊!当落日将余晖洒在水面上的时候,黄河灿若图绣,又是何其壮美!已而,水月相映,黄河又会化成一片和婉的白银色。溶溶月光,似乎柔化了黄河的桀骜不驯。此时此刻的黄河,多了点儿柔媚,多了点儿婉约与温情,多了点儿幽雅与含蓄。
在我脚下,那是一条波澜雄阔,又婉娈多姿的黄河。
然而,毕竟是站在高处,毕竟是俯视黄河,我忽然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与愧疚。因为从我脚下流过的黄河,有一点瘦弱,有一点卑微。我感觉我轻慢了黄河,亵渎了黄河。于是,我决定走下太行山头,走到黄河边上,去亲近黄河,去拥抱黄河,去拜谒黄河。
时间正是晚秋,我循着曹操走过的羊肠坂徒步下山。几处残痕,几若断肠,被秋风裹在山坡上,被稀疏的荒草半掩半埋,给人一种瑟瑟发冷的感觉。石崖上,“古羊肠坂”四个老字还在,放眼望去,满目沧桑。秋风劲厉,掠过枯黄的衰草,发出尖细的哨鸣,我似乎听得见曹操在沉吟:“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淅淅沥沥的秋雨,把曹孟德口中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打得又湿又冷。羊肠坂逼仄,弯弯曲曲,难道,羊肠坂也在寻寻觅觅,寻找魏武当年的鞭影?
我又在寻找什么呢?
沿着黄河向上走,一边走,一边欣赏那有生命、有思想、有灵魂的黄河之水。漪流回澜,总是能让人陷入回忆之中。
在我记忆中,黄河似乎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苦难的河。灾难总是发生在春夏之交,或者夏秋之间。其时,总会有一群又一群黄泛区的灾民逃上太行山来,拥到村子里挨家挨户乞讨。太行山高,太行自古天下脊,黄河说什么也漫不上去。那些逃上山来的灾民,很少会有人在我们村子里居留不去,大都会在灾后回到黄河边上,再种粟菽,重整桑梓。那里既可以寄托生命,也可以存放心灵。他们选择了黄河,把黄河当作母亲,黄河也把他们当作儿女。母亲用圣洁的黄河水为儿女们洗礼,洗出了一身永远不能够褪去的金黄色。
唯其苦难太多,九十九道弯才弯得那么有力度,那么有刚性,那么有韧性。像一张又一张弓,发出一支又一支岁月无法阻挡的响箭,风雨无法销蚀的飞镝。
浩浩汤汤的大河,在带走泥沙的同时,是不是也带走了苦难,带走了软弱,带走了屈辱和卑怯?
又过去了数十个冬夏春秋,而今,黄河顺流而下,原来清流婉转的地方水更清了,原来浊流横涌的地方水也清了。一个又一个水上公园,柳如绿绦,荷如锦毡,桥影如虹,游人如织,笑声盈盈。这是不是黄河的时代高度呢?这是不是黄河的历史高度呢?
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理解了黄河。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弯弯曲曲,寻寻觅觅,原来黄河在寻找自己的锦绣前程厖
(选自韩小蕙编《2021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
16.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唧(jī)唧 漪(qí)波 憨(hān)厚
B.笨拙(zhuó) 俯瞰(kàn) 桀骜(ào)
C.亵渎(dú) 拜谒(yè) 逼仄(zè)
D.粟菽(shū) 飞镝(zhé) 锦毡(zhān)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时候,母亲让我听黄河,父亲指给我看黄河,像祖辈一样,把黄河根植于儿女心中,这为后文我寻找黄河、体验黄河做了铺垫。
B.藿谷洞的人们用剪纸、泥塑、民歌等艺术形式来表现他们心中的黄河,寄寓祥和之意,反映出他们对当时苦难生活的不满。
C.作者由羊肠坂古道走近黄河畔,也走“进”黄河史。历史上黄河的泛滥带来灾难,但黄河儿女以巨大的刚性与韧性重建家园。
D.文章引用曹操的诗句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出远行的我急切盼望归家的羁旅怀乡之愁,为文章增加了文化韵味和历史厚度。
E.文章以我对黄河的理解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深为线索,在时空的切换中,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深厚的情意和深沉的思索。
18.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已而,水月相映,黄河又会化成一片和婉的白银色。溶溶月光,似乎柔化了黄河的桀骜不驯。此时此刻的黄河,多了点儿柔媚,多了点儿婉约与温情,多了点儿幽雅与含蓄。
19.文章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列举说明。
20.纵观全文,作者通过记写黄河抒发了哪些情感?
【答案】
16.C 17.BD
18.运用了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月夜黄河的温和柔美,显示出黄河的另一样貌。
19.想象中的黄河和现实中的黄河;俯瞰黄河和近观黄河;黄河的壮阔和黄河的柔美;历史上泛滥肆虐带给人痛苦的黄河和现今清流婉转带给人欢乐的黄河。
20.对黄河的向往与礼赞;对黄河两岸人民以及中华民族的赞颂;对新时代、新高度的讴歌。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漪波”的“漪”应读作“yī”。
B.“笨拙”的“拙”应读作“zhuō”。
D.“飞镝”的“镝”应读作“dí”。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反映出他们对当时苦难生活的不满”错。藿谷洞的人们用剪纸、泥塑、民歌等艺术形式来表现他们心中的黄河,来印证说明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表现了他们对黄河的向往与礼赞。
D.“表现出远行的我急切盼望归家的羁旅怀乡之愁”错。文章引用曹操的诗句表现“我”亲近黄河、拥抱黄河这条母亲河时的复杂感受。
故选BD。
1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作者运用“桀骜不驯”“柔媚”“婉约与温情”“幽雅与含蓄”来描绘月色下的黄河,将黄河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月夜黄河的温和柔美,显示出黄河的另一样貌。
文中“多了点儿柔媚,多了点儿婉约与温情,多了点儿幽雅与含蓄”运用了排比、反复修辞手法,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排比句中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更加起到反复咏叹,此处的黄河与上文“黄河灿若图绣,又是何其壮美”形成对照,共同表达了对波澜雄阔,又婉娈多姿的黄河的强烈的情感。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由原文“天色微明,遥远的天地之间真的会有一条黄色或者褐色的带子,一忽儿漪波纹澜,清晰可见,一忽儿又漾漭无际,浑沦不清”“早晨,当初升的太阳把第一缕鲜嫩的光投向黄河的时候,大河熔金,何其壮观啊!……在我脚下,那是一条波澜雄阔,又婉娈多姿的黄河”可知,文章将想象中的黄河和现实中的黄河做了对比;
由原文“我曾经不止一次站在南太行山头俯瞰黄河。早晨,当初升的太阳把第一缕鲜嫩的光投向黄河的时候,大河熔金,何其壮观啊!当落日将余晖洒在水面上的时候,黄河灿若图绣,又是何其壮美!”“时间正是晚秋,我循着曹操走过的羊肠坂徒步下山。几处残痕,几若断肠,被秋风裹在山坡上,被稀疏的荒草半掩半埋,给人一种瑟瑟发冷的感觉。石崖上,‘古羊肠坂’四个老字还在,放眼望去,满目沧桑”“沿着黄河向上走,一边走,一边欣赏那有生命、有思想、有灵魂的黄河之水”可知,文章将俯瞰黄河和近观黄河做了对比;
由原文“我曾经不止一次站在南太行山头俯瞰黄河。早晨,当初升的太阳把第一缕鲜嫩的光投向黄河的时候,大河熔金,何其壮观啊!当落日将余晖洒在水面上的时候,黄河灿若图绣,又是何其壮美!已而,水月相映,黄河又会化成一片和婉的白银色。溶溶月光,似乎柔化了黄河的桀骜不驯。此时此刻的黄河,多了点儿柔媚,多了点儿婉约与温情,多了点儿幽雅与含蓄”可知,文章将黄河的壮阔和黄河的柔美做了对比;
由原文“在我记忆中,黄河似乎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苦难的河。灾难总是发生在春夏之交,或者夏秋之间”“又过去了数十个冬夏春秋,而今,黄河顺流而下,原来清流婉转的地方水更清了,原来浊流横涌的地方水也清了。一个又一个水上公园,柳如绿绦,荷如锦毡,桥影如虹,游人如织,笑声盈盈”可见,文章将历史上泛滥肆虐带给人痛苦的黄河和现今清流婉转带给人欢乐的黄河做了对比。
2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由原文“那其中的一剪一刀、一弯一铰,无不带着对黄河的向往”“在我脚下,那是一条波澜雄阔,又婉娈多姿的黄河”“我决定走下太行山头,走到黄河边上,去亲近黄河,去拥抱黄河,去拜谒黄河”可知,作者抒发了对黄河的向往与礼赞;
由原文“那里既可以寄托生命,也可以存放心灵。他们选择了黄河,把黄河当作母亲,黄河也把他们当作儿女。母亲用圣洁的黄河水为儿女们洗礼,洗出了一身永远不能够褪去的金黄色”“唯其苦难太多,九十九道弯才弯得那么有力度,那么有刚性,那么有韧性。像一张又一张弓,发出一支又一支岁月无法阻挡的响箭,风雨无法销蚀的飞镝。浩浩汤汤的大河,在带走泥沙的同时,是不是也带走了苦难,带走了软弱,带走了屈辱和卑怯?
”可知,作者抒发了对黄河两岸人民以及中华民族的赞颂;
由原文“而今,黄河顺流而下,原来清流婉转的地方水更清了,原来浊流横涌的地方水也清了。一个又一个水上公园,柳如绿绦,荷如锦毡,桥影如虹,游人如织,笑声盈盈。这是不是黄河的时代高度呢?这是不是黄河的历史高度呢?”可知,作者抒发了对新时代、新高度的讴歌。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王小鹰
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摇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
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刚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
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她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抑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不是幻觉,也不是达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讲解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她的气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
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在普斯科夫,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交谈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格发展,他出身贵族却具有火般的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因此屡遭沙皇迫害。他的思想转变是曲折而复杂的,他曾经写过几首支持沙皇进攻波兰的诗,作品中也一度出现怀疑和悲观,然而如今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普希金的伟大了。普斯科夫的作家说,他们出了普希金的选集三卷本,收集了普希金的最优秀的作品。而我以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让后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
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前我们先去圣山寺院拜谒普希金之墓,他与他的父母葬在一起,竖着一尊简朴的锥形石碑,在小小纪念堂里,鲜花丛中有普希金的石膏面模,是从普希金的遗体上合下来的。四壁挂着巨幅油画,描绘了风雪天他与丹特士决斗的情景以及临终前他不可名状的痛苦。普希金的死因从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仅为爱情而死,亦有人说丹特士其实是沙皇派的杀手。普希金的妻子是莫斯科公认的第一美人,经常出入于上流社交场合。当他收到那些有关他妻子的匿名信时,他感到的不是妒忌,而是人格上的侮辱。几年前沙皇为了让普希金的妻子能出入宫廷舞会,赠给普希金“宫延近待”的职务,他说:“我宁愿做奴隶,却永远不愿做弄臣!”普希金是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而向丹特士挑战的。监视、流放,政治上的迫害都没有像人格受侮辱这样不可忍受,于是他奋起反抗社会的舆论。他并不是去寻找死亡,他是如战士那样视死如归。纪念堂里那幅描绘普希金临终情景的油画下面,写着普希金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样巨大的痛苦显然不仅仅是来自妻子的不贞,还有人格上的、事业上的种种,与其说诗人死于丹特士的子弹,不如说他是被当时沙皇统治下的压抑和黑暗窒息而死的。普希金是被来自社会的巨大痛苦吞噬的,因此他的死也不是属于个人的。
细蒙蒙的雨一直似有似无地飘着,我们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寻觅诗人的踪迹,心里沉淀着怀念、景仰与惆怅。我想起古人有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彩色的落叶铺满的林荫道在雨雾中静悄悄地延伸,就像我遏止不住的思绪……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童年时代的一段记忆开头,既点出了作者与普希金结缘之早,也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访问普希金流放地的期待。
B.当地出版的普希金选集虽然收集了他最优秀的作品,但作者并不满足,认为这无助于人们了解完整、复杂、真正的普希金。
C.满地密叶的林荫道,秀美静谧的庄园,若有若无的细雨,这些环境描写,将寻访者的怀念、景仰与惆怅渲染得更加深切。
D.文章结尾,作者由普希金的痛苦和命运生发开去,将“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这一问题置于读者面前,启人深思。
8.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
9.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
【答案】
7.B
8.①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地点,参观此地,想到这部作品及其主人公是自然的;②达吉雅娜是本文作者最钟爱的女性,她的个性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③达吉雅娜跟本文作者的青春记忆有关,大学读书期间,因为她本文作者还曾与同学争论。
9.①临终遗言是理解普希全人生悲剧的线索,它将普希金个人不幸与时代痛苦联系起来,揭示出他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②临终遗言是统摄全篇的“文眼”,文章的标题由此而来;作者的情感抒发、思想表达也都与遗言有密切关系。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认为这无助于人们了解完整、复杂、真正的普希金”错误,作者只是说“我以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让后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认为出全集能让后人了解完整、复杂、真正的普希金,不代表作者认为收集最优秀的作品便无助于人们了解这样的普希金。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情节段落作用的能力。
根据本段内容“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 奥涅金》的重要章节”“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由此可见,此地是普希金创作《叶甫盖尼 奥涅金》的地点,而达吉雅娜是作品的女主人公,故而作者联想起她很正常。
从情感上来看,“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可见,作者钟爱她,认为她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女主人公也关乎作者的青春回忆,故而引起作者的联想。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及文本主旨的能力。
“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句话说明普希金去世时,是各种痛苦压倒了他对生命和自由的热爱。根据原文“这样巨大的痛苦显然不仅仅是来自妻子的不贞,还有人格上的、事业上的种种,与其说诗人死于丹特士的子弹,不如说他是被当时沙皇统治下的压抑和黑暗窒息而死的。普希金是被来自社会的巨大病苦吞噬的,因此他的死也不是属于个人的”可见,作者认为普希金的巨大痛苦是来自于时代与社会,而不仅仅是个人原因。
从结构上看,这句话与标题“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相呼应。
从主旨来看,本文要表达的主旨情感,就是通过普希金人生悲剧,抒发对痛苦与人生的思考,“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这句话串联起全文的情感与作者的思绪,是统摄全文的“文眼”。
(2021·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放 猖
废 名
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士率领着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察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叉的铁轮是在城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在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
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
(有删改)
文本二: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废 名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
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一个“荷花”的作文题,因为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诗则有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是训练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个题目,心里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
民间有“放猖”“送油”的风俗,莫须有先生小时顶喜欢看“放猖”,看“送油”,现在在乡下住着,这些事情真是“乐与数晨夕”了,颇想记录下来,却是少暇,因之拿来出题给学生作文,看他们能写生否,他们能将“放猖”“送油”写在纸上,国语教育可算成功了。作这两个题目的学生很多,但都不能写得清楚明白,令异乡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可见文字非易事,单是知道写什么也还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欢“放猖”,喜欢“送油”,然而他们写不出,他们的文字等于做手势而已。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已经重来大学执教了,莫须有先生又开始有闲作文章,乃居然写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
(节选自《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
B.猖兵画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面反而不算什么,这个对比表达了“我”对猖兵的羡慕之意。
C.“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个比喻写猖兵的“奇迹”不再,也写“我”因放猖结束而感到失落。
D.文章写了放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构紧凑,不枝不蔓,这表明“我”对放猖这一活动的记忆十分深刻。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须有先生让学生写荷花时,期待他们从荷花说到杂货店,是因为他希望学生作文时能写到生活实际。
B.莫须有先生所说的“写生”,是指文章应该把事物写得清楚明白,让对该事物陌生的人读了也能一目了然。
C.小孩子喜欢“放猖”“送油”,却写不出,这说明作文除了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
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
8.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答案】
6.A 7.D
8.(1)形象的解说了“放猖”的内涵,就是各处乱跑一阵;(2)连用“跑”字渲染了“放猖”民俗热闹的气氛;(2)表现孩子对自由自在奔跑的羡慕之情。
9.鬼神祭祀之事在成年人眼中是郑重、严肃,不可亵渎的,作者却将“放猖”习俗置于童真未泯、稚气天真的孩子的眼底,用儿童一样纯真而敏感的眼睛来观察,用儿童非理性的直觉来体验。(1)觉得“放猖”的猖兵很神奇,内心羡慕;(2)“放猖”的习俗简直就是一场快乐的闹剧;(3)“放猖”后要面对热闹后的寂寞;(4)再见昨日的猖兵时有偶像破灭之感。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A.世俗性的一面”错,由原文“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可知,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就是强调猖神庙的小,“放猖”这一民俗活动具有世俗性。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错,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因“少暇”未写成,是一种遗憾,不是过失,后来写了一篇《放猖》,就算弥补了这一遗憾。“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所以”强加因果,原文“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说的是“好像”。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划线部分文字记叙的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