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赠汪伦》课时练习
1、给带点的字注音。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汪洋 友情 赠送 乘
答案:wāng yáng| yǒu qíng| zèng sòng | chéng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汪洋,形容水势浩大,宽广无边。友情,亲密的朋友之间所存在的感情;赠送,用馈赠送礼的方式为 [某人] 提供某些东西;乘,chéng,搭乘。
点评: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易混字方面出现错误, 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2、在正确的读音下打“√”。
赠(zèng zhèng) 识(sí shí) 问(wèn wèng) 舟(zōu zhōu) 欲(rù yù)
答案:赠(zèng√ zhèng) 识(sí shí√)问(wèn√ wèng)舟(zōu zhōu√ )欲(rù yù√)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赠,赠送。识,相识认识;问,问候,疑问等意思。舟,小船。欲,将要。
点评:考查学生对拼音的熟练程度,对于这些易写错的拼音,应注意辨析,并掌握它们的组词。
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行xíng__________
háng__________
答案:xíng| 行走| háng |银行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行 xíng,走,行走、走动;行走的;出外时用的:行李、行装;流通,传递:风行一时行 háng,行列;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排行二,你排行几?人物排列的次序,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
点评: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多音字方面出现错误, 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4、一字组多词。
赠______ ______汪______ ______ 舟______ ______情______ ______
答案:赠送|赠品|姓汪|汪洋|小舟|龙舟|友情|感情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生词熟悉的情况。赠送,免费送,赠送的东西就是赠品;汪,可以是姓氏;汪洋,形容水势浩大,宽广无边。船:小舟、龙舟、轻舟、一叶扁舟;友情属于感情的一种。
点评:学生应重点学会掌握生字词,并加强反复识记并掌握它们的组词。
5、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门______ ______忄______ ______木______ ______ 氵______ ______
答案:闯|闲|情|怀|材|桃|汪|洋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熟悉程度。偏旁部首是门的有闯、闲,闯,硬冲;闲,没事干。情和怀的部首都是竖心旁,表示心里动作。桃、材的偏旁部首都是木,他们都是与木材有关。汪洋,偏旁部首都一样;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熟悉程度,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字形,才能写出答案。
6、按要求填空。
(1)“及”字共有______笔,笔顺______
(2) “舟”字第五笔是______,一共有______笔;
(3)“闻”字共有______笔,第五画是______
答案:(1)3|撇|横折折撇|捺(2)横|6(3)9|竖
解析:
分析: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学生平时应掌握一些生字的字形。及共3画,它的笔画顺序是撇、横折折撇、捺;舟共6画,分别是撇、撇、横折钩、点、横、点;闻共9画,点、竖、横折钩、横、竖、竖、横、横、横。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学生需要学会查字典。
7、在括号里正确的字上打√:
(1)(忽 突)闻岸上踏歌声
(2)桃花潭水深千(尺 丈)
答案:(1)(忽√ 突)闻岸上踏歌声 (2)桃花潭水深千(尺√ 丈)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根据诗歌内容,忽闻岸上踏歌声,意思是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忽,忽然。桃花潭水深千尺,意思是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尺,不是寸。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应掌握诗歌内容,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8、比一比,组成词语
意______ 桃______ 回______
音______逃______ 面______
答案:意思|桃花|回来|乡音|逃避|面对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意思,引申指代表心意的宴请或礼品。意见,想法迹象,苗头。象征性的表示等。桃花,植物。回来,往回走。乡音,家乡的口音。逃避,逃走避开;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面对,正面对待事物。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只要学生平时注意辨析,就不难写出正确的组词。
9、写近义词。
欲——______ 舟——______ 行——______
答案:要|船|走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从而写出近义词。欲,将要,近义词就是要。舟,船,近义词就是船。行,行走的意思,行就是走。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从而找出近义词,学生应该积累这类字词;
10、填一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将欲: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要|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意思是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其中,将欲的意思是将要;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学生应重点掌握好课文内容,教师也应不断强调,考试常涉及。
1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踏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听到。|用脚步打节拍,边走唱。
解析:
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忽闻岸上踏歌声”的意思是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闻,听见。踏歌,用脚步打节拍,边走唱。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只要熟悉,就不难写出正确答案。
试1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我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千尺深|比不上。|来送别我的情谊。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是: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其中,深千尺:千尺深;不及:比不上。送我情 :来送别我的情谊;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生词的掌握,对于这类题型,学生应掌握。
13、加偏旁,变新字
兆---______ ______ 曾---______ ______
答案:桃|逃|赠|增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字形的情况。桃花,植物。逃走,怕被捉住而迅速离开:逃跑|逃脱|逃命|临阵脱逃。赠,免费送。增,增加的意思。
点评:学生应重点学会辨析形近字,也应学会加偏旁。学生平时应注意辨析并加强反复识记这类词语。
14、加偏旁,变新字并组词
青---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情|感情|清|清晨|请|请客|晴|晴天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字形的情况。感情,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联络感情、他对农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清晨,指刚刚日出的时候,通常指早上5:00-6:30这段时间;请客,宴请客人的意思,在中国这样的礼仪之帮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实国人在乎的不全是宴席中美味,而是亲朋好友在一起的热闹劲,可以说请客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俗。晴天,指天空中没有云或云很少,总云量不到3成。晴朗的天空,晴朗的天气;
点评:学生应重点学会辨析形近字,也应学会加偏旁。学生平时应注意辨析并加强反复识记这类词语。
15、句式训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可以变换为:
_____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_____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啊!
答案:即使|也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句式转换的能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是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可以看出句式是表让步,应该 用“即使,也来连接,也即是: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啊!
点评: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句式转换的能力,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句式转换的技巧。
16、我会填。
______ ______乘______ 将欲行,
忽______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______ ______,
不______汪伦送我______ 。
答案:李白|舟|闻|千尺|及|情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根据课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可填写出空缺的词语;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学生应掌握课文的内容,才能正确填写。
17、你还想到怎么变换句式?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___(感叹句)
(2)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及汪伦送我情____(反问句)
答案:(1)啊!(2)哪| ?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句式转换的能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是思是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将其转换成感叹句,应该加感叹词啊,并加感叹号。将其转换成反问句,应该加反问词“哪”,并加上问号。
点评: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句式转换方面较为薄弱,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掌握句子。
18、填空
《赠汪伦》是__(朝代)诗人____送给他的友人________的诗歌,____,字太白,号_______,世称__________;
答案:唐代|李白|王伦|李白|青莲居士|诗仙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需要平时注意积累。《赠汪伦》是唐朝代诗人李白送给他的友人汪伦的诗歌,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而汪伦,是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出处的掌握,需要平时注意积累。
19、根据解释写出对应词语以及文中诗句
将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乘船将要远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要,就要;| 走,离开;|李白乘舟将欲行
解析:
分析: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将欲:将要,就要;行:走,离开;“李白乘舟将欲行”就是我乘船将要远行
点评:学生应注意重点词语及诗句意思的掌握,才能很容易写出答案。
20、“将欲”与______相照应,写出了诗人出乎意料的______的情态。
答案:忽闻|惊喜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主要根据诗歌的意思去填写。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此处的将欲与忽闻搭配,写出了诗人出乎意料的惊喜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感谢。
点评:学生应注意掌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理解好诗歌的前提。
21、你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李白的《静夜思》吗?
静夜思
李白
床前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______,低头思故乡。
答案:明月光|望明月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的熟悉程度。静夜思是学生学过的一首古诗,根据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填写出空缺的词语。
点评:学生应注意掌握和积累一些学过的诗歌,就不难写出答案。
22、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是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诗句的意思的掌握,学生应掌握诗歌的意思。
23、写出《赠刘景文》的诗意
赠汪伦
李白乘船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这首诗的大意是: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点评:学生应掌握诗歌的大意,才能正确的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
24、按课文内容填空。
《赠汪伦》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_________诗。诗中用“_______________”夸张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________深情厚谊的赞美和感激。
答案:告别|桃花潭水深千尺|汪伦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学生需要掌握课文的内容。《赠汪伦》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诗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夸张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汪伦深情厚谊的赞美和感激。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应该熟练掌握。
25、课外阅读。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 ·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第二、三句连续用“__、____、____、____”四个动词,绘声绘色,细腻传神地渐次再现了与外弟意外相逢的惊喜与激动的情景。
(2) 从全诗内容看,每一联可以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它们依次是 、 、
、 。
答案:(1)问|惊|称|忆(2)喜|见|言|别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第一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在“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句诗中,动词有问、惊、称、忆;诗歌的每一联可以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第一联“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表达了惊喜之情。第二联“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见。“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的语字提示了是言;“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是别,别离。
点评: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找出解答,对学生能力是一种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