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3课《三个儿子》同步练习 赵小娟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3课《三个儿子》同步练习 赵小娟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4 13:3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3课《三个儿子》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汉字
līn zǒu tíng cōng huàng bo
___桶 ___路 ___ 止 ___ 明 ___ 荡 胳___
答案:拎丨走丨停丨聪丨晃丨膊
解析:
分析:从字的结构上分划分,“走”是独体字;“拎、停 聪、膊”是左右结构;“晃”是上下结构。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准确书写汉字,有些容易写错,特别是诸多的“点”,最容易被忽视。如,“拎”字最后一笔(点),“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写好“停”字的关键是写好右边,右边部件多,要写紧凑,口尽量扁,给下边的秃宝盖和“丁”字留出位置。
2、多音字组词
晃 Huǎng _____ Huàng _____ 重 zhòng _____ chóng _____
答案:明晃晃丨晃动丨重量丨重复
解析:
分析:晃:[huǎng] 明亮:明~~。[huàng] 摇动:~荡、~动、~悠。重:[zhòng]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 )。~力、举~、负~。
[chóng] 1. 再:~复。~申。~版。~沓(重复繁冗)。~阳。~逢。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多音字的理解,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如:晃:[huǎng] (明晃晃) ,[huàng] (晃动);重:[zhòng](重量),[chóng] (重复),平时读课文或说话要注意区别。
3、我是拼音小能手
līn tǒng zǒu zou tíng ting cōng míng huàng dàng gē b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拎桶丨走走丨停停丨聪明丨晃荡丨胳膊
解析:
分析:拎桶:拎起水桶。聪明:是用来表达对待某事某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一般是用来赞美的词语。也可以形容某物有着某种与人类智慧共通之处,有着某种灵性,某种生命力。晃荡:指闪烁不定。(方言)指人等无事闲逛,或指不务正业。
点评:理解词义,读准字音,会用这些词语造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要注意“晃荡”的“晃”与“幌子”的“幌”区别,“拎桶”的“拎”与“岭”的区别。
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下册 第六组第23课《三个儿子》
4、写出近义词
晃荡—____ 聪明—____ 特别 —____
答案:晃动丨聪慧丨特殊
解析:
分析:晃荡:指闪烁不定。(方言)指人等无事闲逛,或指不务正业。聪明:是用来表达对待某事某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一般是用来赞美的词语。也可以形容某物有着某种与人类智慧共通之处,有着某种灵性,某种生命力。特别:不一般,与众不同。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比如:“晃荡”理解为“指闪烁不定。(方言)指人等无事闲逛,或指不务正业。”那么,它的近义词是“晃动、晃悠”。
5、写出反义词
晃荡—____ 沉甸甸—____ 聪明 —____
答案:平稳丨轻飘飘丨愚蠢
解析:
分析:晃荡:指闪烁不定。(方言)指人等无事闲逛,或指不务正业。聪明:是用来表达对待某事某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一般是用来赞美的词语。也可以形容某物有着某种与人类智慧共通之处,有着某种灵性,某种生命力。沉甸甸:物因重量过甚而下坠的样子。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如:“沉甸甸”理解为“物因重量过甚而下坠的样子。”那么,它的反义词是“轻飘飘”。平时多积累。
6、形近字组词
岭____ 桶____ 句____
铃____ 涌____ 甸____
答案:山岭丨风铃丨水桶丨涌现丨句子丨沉甸甸
解析:
分析:岭:山,山脉。铃:古代铜制响器和乐器。形体似钟而小,腔内有铜舌,摇之发声。桶: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器具,深度较大,用金属、木材或塑料等制成。涌:水由下向上冒出来:~泉、~流、汹~、泪如泉~。句: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子、~法。甸:古代指郊外的地方。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形三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用形近字组成词如:“岭、铃”都是左右结构,组成词:山岭、风铃。“桶、涌”都是左右结构,组成词:水桶、涌现。
7、我会填。
拎 停 桶 聪 甸 胳 膊 晃 荡 走
独体字_______ 左右结构_______ 上下结构_______ 半包围结构_______
答案:独体字:走;左右结构:拎丨停丨桶丨胳丨膊;上下结构:晃丨荡;半包围结构:甸。
解析:
分析:从字的结构上分划分: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独体结构。“走”是独体字;“拎、停、桶、胳、膊”是左右结构;“晃、荡”是上下结构。“甸”是半包围结构。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准确书写汉字,有些容易写错,特别是诸多的“点”,最容易被忽视。如,“拎”字最后一笔(点),“桶”字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荡”字也是易写错的字,学生往往写成左右结构。写“桶”字时,右上的“横撇、点”不宜大;“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写好“停”字的关键是写好右边,右边部件多,要写紧凑,口尽量扁,给下边的秃宝盖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荡”二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
8、照样子写一写。
例: 校 郊 较 胶
(1)妈:____ ____ ____
(2)迷:____ ____ ____
(3)该:____ ____ ____
答案:(1)妈:吗丨码丨骂(2)迷:咪丨眯丨谜(3)该:刻丨孩丨咳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要求把所给的字换一个偏旁,组成一个新字,如:(1)妈:吗、码、骂(2)迷:咪、眯、谜(3)该:刻、孩、咳。
点评:先看清题的要求,再做题就容易。平时多注意区别 、比较 。又如:(1)膜:摸、模、漠(2)胎:抬、治、冶。
9、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聪名____ 娇傲____ 彩红____ 末来____ 尔且____ 密蜂____ 沟买____ 坏绕____
答案:明丨嫩丨虹丨未丨而丨蜜丨购丨环
解析:
分析:通过组词区别同音字:聪明、名字;娇嫩、傲慢;彩虹、红色; 未来、末日;而且、偶尔;蜜蜂、茂密;购买、河沟;环绕、坏蛋。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字义、结构、字形三方面加以区别,用同音字组成词如:“蜜、密”都是上下结构,组成词:蜜蜂、茂密。
10、选择句子中正确的字。
(1)一位老爷爷(座 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2)另一个孩子(刨 跑)到妈妈跟前,(接 结)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答案:(1)坐(2)跑 接
解析:
分析:座:坐位。入~、茶~、~谈、宝~、在~、~右铭。坐: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待。刨:挖掘:~坑、~土、~根问底。跑:奔,两脚交互向前迅速跃进:~步、奔~、赛~。接:连成一体:~合、~骨、衔~。结:植物长果实:开花~果、~实。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字义、结构、字形三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用同音字组成词如:“接、结”都是左右结构,组成词:接班、结果。
11、用划线的词造句。
(1)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不但爱学习,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2)小学生不但要爱学习,而且还要养成良好的品德。
解析:
分析:例句中给出的词语: “既…又…”、“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指能够表示在意义上进一层关系的,且有一定逻辑的词语。表示递进关系的常用关联词:单用的;例如,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并、甚至、更、以至、何况、况...
配对使用的;例如,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
点评:知道什么是递进关系,掌握表示递进关系的常用关联词,会造句。比如:只在这一瞬间,我就明白了,不仅要知道交通规则,还要落实到行动中。
12、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的歌声 ____的水桶 ____的地方 ____的孩子
答案:清脆丨沉甸甸丨安静丨聪明
解析:
分析: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的+名词”括号里应填形容词。如:(清脆)的歌声、(沉甸甸)的水桶、(安静)的地方、(聪明)的孩子。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这道题就是“形容词+的+名词”,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学生还应对这类词进行积累,增加词汇量。如:光滑的(石头)、高高的(房顶)、最甜的(葡萄)、美丽的(城市)。
13、理解词语的两种意思,分别造句。
特别:(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2)格外。
(1)特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2)小明喜欢看历史名著,特别是《红楼梦》
解析:
分析:特别:(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2)格外。
点评:从这道题的要求看,是用词语造句,首先应理解词义,在此基础上再造句就容易了。比如:真诚:解释真实诚恳,没有一点虚假。造句:老师真诚地希望小王能回到学校好好学习。
14、填上合适的词
一____春雷 一____彩虹 一____窗户 一____网 一____房子
答案:声丨道丨扇丨张丨间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声)春雷、一(道)彩虹、一(扇)窗户、一(张)网、一(间)房子、一(张)网点评: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如:一(个)鸡蛋、一(只)松鼠、一(条)小溪、一(个)盘子。
15、我会读,我会填。
例:(翻)着跟斗
____ 着水桶 ____ 着远处 ____ 着歌
答案:拎丨望丨唱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让填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如“走、笑、有、在、看、写、飞、落、保护、开始、起来、上去”。常用的结构是“动词+名词”如:(拎)着水桶、(望)着远处、(唱)着歌、
点评:掌握动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如:画画、敲门、开窗户、开门、搬桌子。
16、同音字组词
桶____ 停____ 甸____
捅____ 亭____ 电____
答案:汽油桶丨停顿丨沉甸甸丨
捅娄子丨书亭丨电灯
解析:
分析:桶: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器具,深度较大,用金属、木材或塑料等制成:水~、饭~、马~、塑料~。捅:用棍、棒、刀、枪等戳刺:~娄子(引起纠纷,惹祸。亦称“捅漏子”)、~马蜂窝(喻惹祸或招惹不好惹的人而引麻烦)。亭:止住,中止不动:~止。~产。~学。甸:古代指郊外的地方。电: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字义、结构、字形三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用同音字组成词如:“桶、捅”都是左右结构,组成词:桶(汽油桶、塑料桶)停(停靠、停顿)。
17、扩句
(1)麻雀拍打着翅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2)红旗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飘扬。
(3)蝴蝶落在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各色的小蝴蝶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写句子的掌握,(1)在“麻雀”的前面加上了“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在“拍打着翅膀”的前面加上了“无可奈何地”(2)在“红旗”的前面加上了“胜利的”,在“飘扬”的前面加上了“在隆化中学上空”(3)在“蝴蝶”的前面加上了“各色的小”,在“落在”的前面加上了“亲热地”,在“身上”的前面加上了“客人”,这样使句子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18、缩句
(1)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舟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春设计了赵舟桥。
(2)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飞机飞行。
(3)他以非凡的毅力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学习文化知识。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掌握。(1)去掉“石匠、亲自”(2)去掉“茫茫、很快、这座小、”(3)去掉“以非凡的毅力刻苦地”。这样一改,意思没变,但更简单了。
19、修改病句。
(1)我们庆祝李辉评上了“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祝贺李辉评上了“三好学生”。
(2)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3)我们漫步在郊外的航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漫步在郊外的小道上。
解析:
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需要修改的内容囊括句子的所有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除此之外还有句式上的各种问题。修改病句是语文中的一个重要模块。(1)把“庆祝”改为“祝贺”。(2)把“情趣”改为“乐趣”。(3)把“航道”改为“小道”。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1)、(2)、(3)句子中用词不当。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2)天空塌下一大块,怎么不可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天空塌下一大块,怎么不可怕呢?
(3)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解析:
分析:
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2、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式的转换,(1)去掉“呢”,把“哪能”换成“不能”把“?”换成“。”(2)把“怎么不”换成“是…的”,去掉 “呢”,把“?”换成“。”(3)去掉“怎么、呢”,把“会”换成“不会”把“?”换成“。”
读了《三个儿子》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那个能主动帮妈妈提水的儿子非常孝敬妈妈,以后,我也要多体贴、关心父母,帮父母多干些家务活,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解析:
分析:三个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她们看见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一个儿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那个能主动帮妈妈提水的儿子非常孝敬妈妈,以后,我也要多体贴、关心父母,帮父母多干些家务活,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点评:做好每一个小题,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比如: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他们在说自己的儿子。当妈妈们打完水,她们拎着沉甸甸的水桶回家去的时候,在路上看见了自己的儿子。明明有三个儿子,可老爷爷却说只有一个儿子。那是因为为妈妈拎水的孩子懂得体贴、关心父母。
22、按课文内容填空
(1)水直____,妈妈____,____都痛了,腰也酸了。从这句话里,我体会到了____。但力气大的孩子只顾着____,嗓子好的孩子只顾着____,只有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孩子却跑到妈妈跟前,____妈妈手中____的水桶。
(2)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是因为在那三个儿子中,只有一个儿子知道____,能主动帮妈妈提水。在老爷爷看来,一个人的____远比他的____重要的多。
答案:(1)晃荡丨走走停停丨胳膊丨一桶水可重啦丨翻着跟头丨唱歌丨接过丨沉甸甸(2)孝敬长辈丨品质丨本领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特别注意“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
点评:主要考擦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但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比如“接过”不要写成“结过”。
23、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慢____ 重____ 后____
答案:块丨轻丨前
(2)从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3)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动帮妈妈提水,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解析:分析:(1)慢:迟缓,速度小,与“快”相对:~车、~件、~腾腾。重: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后:时间较迟或较晚。(2)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3)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我会主动帮妈妈提水,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点评:做好每一个题,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将课文读懂了,才能进行进一步做题。(1)写出反义词,要先理解词义,再写反义词(2)答案在第2句中(3)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我会主动帮妈妈提水,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24、课外阅读
想走遍全世界的驴子
有一头驴子,立定志向,要走遍全世界。
他把自己的志向告诉了马。马说:“你这个志向很好。可是,怎样实现这个志向呢 你想过吗 比如,要朝什么方向走 用什么方法 ”驴子说:“这还用想吗!我只要不停地走,走……就一定能够走遍全世界。”
第二天,主人把它绑在磨子旁边,用眼罩罩住了它的眼睛,叫它不停地转磨。它走着,走着,不停地走着……到了晚上,它想:“我已经走了一天啦,应该走出几百里了吧 照这个样子一天一天地走下去,不到几年,总会走遍全世界了吧 ”不多一会儿,主人替它除下眼罩,它才大吃一惊:原来自己虽然走了一天,却一步也没有前进,还是站在磨子旁边。
(1)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词
一____驴子 一____屋子 一____窗户 一 ____微风
答案:一头驴子丨一间屋子丨一扇窗户丨一丝微风
(2)驴子的志向是:______________。
它实现目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答案:走遍全世界丨不停地走
(3)驴子能实现它的目标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因为它只有目标,没有方向。
解析:
分析:(1)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头驴子;一间屋子;一扇窗户;一丝微风(2)驴子的志向是走遍全世界,不停地走。驴子不能实现它的目标,因为它只有目标,没有方向。(3)
点评:做好每一个题,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1)填量词,知道什么是量词(2)、(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驴子的志向是走遍全世界,不停地走。驴子不能实现它的目标,因为它只有目标,没有方向。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桌椅的对话
一天早晨,小明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走进教室。还没走到位子上,就听见椅子呜呜(wū)地哭了。桌子赶忙问椅子:“你怎么哭了?”椅子伤心地说:“小明坐在我们身上,摇来摇去,把我们的腿都要摇折(shé)了,骨头也要散(sǎn)架了,我好痛。”听椅子这么一说,桌子也说:“我比你更可怜(lián),小明在我的脸了乱写乱画,还用小刀划来划去,弄得我全身都是伤,他太不爱护我们了。”小明听后脸红了,他向桌椅深深地鞠(jū)了一躬(gōng),说:“对不起,以后我一定改正。”
(1)照样子写词语
高高兴兴: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摇来摇去: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答案: 平平安安丨清清楚楚丨明明白白;走来走去丨跳来跳去丨飞来飞去。
(2)椅子向桌子说了什么,请你找出来。
答案:椅子伤心地说:“小明坐在我们身上,摇来摇去,把我们的腿都要摇折(shé)了,骨头也要散(sǎn)架了,我好痛。”
解析:
分析:(1)给出的词“高高兴兴”,该结构为AABB式: 清清白白 快快乐乐 热热闹闹;给出的词“摇来摇去”,该结构为:ABAC式:翻来覆去、一来二去、春来秋去、好来好去(2)椅子伤心地说:“小明坐在我们身上,摇来摇去,把我们的腿都要摇折(shé)了,骨头也要散(sǎn)架了,我好痛。”
点评:(1)仿写,掌握结构AABB式,ABAC式。(2)通过理解课文找出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