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第9课《日月潭》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第9课《日月潭》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3 11:5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第9课《日月潭》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汉字
rào shèng jī bì báo báo yǐn yìn
环 ( ) 茂( ) 名胜古 ( ) ( ) 绿 ( ) ( ) 的雾 ( )( ) 约约
答案:绕 盛 迹 碧 薄薄 隐隐
解析:
分析:“绕、隐”是左右结构;“盛、碧、薄”是上下结构;“迹”是半包围结构。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字的结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书写时应注意,“隐约、茂盛、省”中“点”的位置和写法。: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2、多音字组词
chēng( ) méng( )
称 蒙
chèn( ) měng( )
答案:号称 称心 启蒙 内蒙古
解析:
分析:称:[chēng] 量轻重:~量(liáng )。[chèn] 适合:~心。~职。相~。匀~。对~。 [méng] 没有知识,愚昧:启~。发~。~昧。[měng]〔~古族〕①中国少数民族之一。②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多音字的理解,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如:称[chēng] 号称,[chèn] 称心;蒙[méng] 启蒙,[měng] 内蒙古。
3、我是拼音小能手
xǐ shǒu sǎo dì rèn zhēn fù mǔ xiǎodǎo zhǎnxiàn
( ) ( ) ( ) ( ) ( ) ( )
答案:洗手 扫地 认真 父母 小岛 展现
解析:
分析:展现:动词,呈现;展示;明显地表现出【例句】展现在小山坡上的漂亮的房屋。“洗手 扫地 认真 父母 小岛”这几个词语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不难理解。
点评:理解词义,读准字音,会用这些词语造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书写时注意“扫地”不要写成“抄地”,“小岛”的“岛”字是右半包围结构的字,由“乌”字头和“山”组成。
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下册 第三组第9课《日月潭》
4、写出近义词
环绕—( ) 展现—( ) 朦胧 —( ) 隐隐约约—( )
答案:围绕 展示 模糊
解析:
分析:环绕:1沿由路程、行进和旅行所形成的圆圈运动 环绕世界一周 2在四周构成圆环;构成弯曲或圆形边界 林地环绕着村庄。展现:动词,呈现;展示;明显地表现出。造句:展现在小山坡上的漂亮的房屋。朦胧: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月”字部,主要指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朦胧的月色不清楚,不清晰。词典里的解释①:月光不清楚,不太明亮。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造句:我隐隐约约地听见他们俩说话。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比如: “展现”理解为“呈现;展示;明显地表现出。”那么,它的近义词既可以是“展示”又可以是“呈现”。
5、写出反义词
展现—( ) 朦胧 —( ) 隐隐约约—( )
答案:隐蔽 清晰 清清楚楚
解析:
分析:展现:动词 呈现;展示;明显地表现出。造句:展现在小山坡上的漂亮的房屋。朦胧: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月”字部,主要指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朦胧的月色不清楚,不清晰。词典里的解释①:月光不清楚,不太明亮。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造句:我隐隐约约地听见他们俩说话。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如:“隐隐约约”理解为“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那么,它的反义词既可以是“清清楚楚”。平时多积累。
6、形近字组词
愉( ) 场( ) 提( ) 膀( )
榆( ) 扬( ) 题( ) 榜( )
答案:愉快 榆树 场地 飘扬 提起 试题 肩膀 榜样
解析:
分析:每组字偏旁部首不同,读音、词义也不同。愉:简体部首:忄,总笔画:12,[yú] 和悦,快意:~快。~悦。欢~。不~之色。榆:落叶乔木。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场:[cháng]①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院。[chǎng] ②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子。~地。~所。扬:yáng] ①簸动,向上播散:~水。~场(cháng )。~汤止沸。②高举,向上:~手。~帆。趾高气~。~眉吐气。提: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壶。~灯。~篮。~包。~盒。~纲挈领。题:①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目。主~。话~。~材。~旨。②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试~。问答~。膀:[bǎng]①胳膊的上部靠肩的部分:~臂。肩~。~阔腰圆。②鸟类和昆虫的飞行器官:翅~。~儿。榜:简体部首:木,总笔画:14,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帖(官府的公告)。红~。张~。光荣~。~文。发~。~眼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字形、读音、解释三方面加以其别,增加学生区别形近字的兴趣。“提”左右结构,组成词:提包、提灯;“题”都是半包围结构,组成词:问题、题目、试题。
7、填空
( )的阳光 ( )的叶子 ( )的小路 ( )的汽车
( )的天空 ( )的小鸟 ( )的燕子 ( )的战士
答案:灿烂 碧绿 弯弯曲曲 漂亮 蓝蓝 活泼 机灵 勇敢
解析:
分析::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的+名词”括号里应填名词。(灿烂)的阳光、 (碧绿)的叶子 、(弯弯曲曲)的小路 、(漂亮)的汽车、(蓝蓝)的天空、 (活泼)的小鸟、 (机灵 )的燕子 (勇敢)的战士。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这道题就是“形容词+的+名词”,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学生还应对这类词进行积累,增加词汇量。这类词还:鲜红的(地毯)、欢乐的(鼓点)、美丽的(花朵)、成串的(葡萄)。
8、照样子填词语
一位(先生) 一间( ) 一条( ) 一阵( )
一片( ) 一只( ) 一个( ) 一声( )
答案:房子 船 风 水草 蚂蚁 花坛 雷声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让填名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的名称的词,如:一位(先生) 一间(房子) 一条(船) 、一阵(风)、一片(水草 )、 一只(蚂蚁)、 一个(花坛)、 一声(雷声)。
点评:掌握名词的用法。多练习,注意平时积累,多应用,做这道题问题不大。知道什么是量词,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如: 一辆(小车)、一束(花草)、一件(东西)、一朵(小花)、一把(小伞)、一片(水草)、一只(蚂蚁)。
9、你来当一回小老师,读读想想句子说的对不对,用“√”“×”批一下。
(1)“我们真的到野外春游吗?”要用询(xún)问的语气读。( )
(2)“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意思是说天上有很多的珍珠。( )
(3)“嫩”用音序查字典先查字母“n”,在“女”字部首中11画里也能查到。( )
(4)“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了大门。”从“一溜烟”和“奔”可以看出爱迪生是飞快地跑出大门的。 ( )
答案:(1)√(2)×(3)√(4)√
解析:
分析:(1)“我们真的到野外春游吗?”要用询(xún)问的语气读。没错(2)“说天上有很多的珍珠”是错误的,因为是把“满天的星星”比作“无数珍珠”(3)√(4)
点评:仔细分析句子表达的意思看是否符合情理,找出问题的关键,解决问题。(1) “我们真的……吗?”是询(xún)问的语气(2) “星星”像“珍珠”是比喻(4) 从“一溜烟”和“奔”可以看出爱迪生是飞快地跑出大门的。
10、把句子排列通顺  
(1)雨越下越大,窗外的树木、房子都看不清了。
(2)忽然刮起大风,树枝乱摆。
(3)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4)哗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5)雨停了,太阳出来了,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
(6)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7)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叶一动也不动。
答案:7 2 6 4 1 3 5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写作顺序,在认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排序。
11、选词填空。
做 讲 扫 洗 爱 听
( )院子 ( )故事 ( )衣服
( )父母 ( )家务 ( )电话
答案:扫 讲 洗 爱 做 听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让填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如‘走、笑、有、在、看、写、飞、落、保护、开始、起来、上去’。因此(扫)院子、(讲)故事、(洗)衣服、(爱)父母、(做)家务、(听)电话
点评:掌握动词的用法。多练习,注意平时积累,多应用,做这道题问题不大。类试的词语还有很多,(动词加名词的词语)比如:学电脑、擦桌子、打台球、拿书包、养小狗、包饺子、洗衣服、开汽车、坐飞机、打电话。
1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四周许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环绕(2)模模糊糊
解析:
分析:环绕:四周许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模模糊糊:指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点评:这道题是词语解释题,如果理解了词语的意思,问题不大。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环、绕、模都是左右结构,“糊”是左中右结构。
13、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岛( )的雾( )的月亮     
( )的湖水( )的太阳( )的树木 
答案:美丽 蒙蒙 明亮 清澈 温暖 碧绿
解析:
分析: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的+名词”括号里应填形容词。如:(美丽)的小岛、(蒙蒙)的雾、(明亮)的月亮、(清澈)的湖水、(温暖)的太阳、(碧绿)的树木。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这道题就是“形容词+的+名词”,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学生还应对这类词进行积累,增加词汇量。比如:(鲜红)的地毯、(欢乐)的鼓点、(火红)的地毯。
14、开心模仿秀
(1) 点点灯光(AABC)
______ ______ ______
(2) 隐隐约约(AABB)
______ ______ ______
(3) 细雨蒙蒙(ABCC)
______ ______ ______
答案:(1)点点星光、斤斤计较、默默无闻(2)安安静静、匆匆忙忙、多多少少(3)金光闪闪、得意洋洋、喜气洋洋
解析:
分析:由(1)点点灯光(AABC)可知:点点星光、斤斤计较、默默无闻;由(2)隐隐约约(AABB)可知:安安静静、匆匆忙忙、多多少少;由(3)细雨蒙蒙(ABCC)可知:金光闪闪、得意洋洋、喜气洋洋。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学生还应对这类词进行积累,增加词汇量。
15、加偏旁组新字并组词
(1)不:( )( )( )( )
(2)尧:( )( )( )( )
答案:(1)不(还)(还有)(坏)(坏人)(2)尧:(绕)(环绕)(浇)(浇花)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要求把所给的字加一个偏旁,组成一个新字,然后用这个新字组一个词,如:(1)不(还)(还有)(坏)(坏人)(2)尧:(绕)(环绕)(浇)(浇花)
点评:先看清题的要求,再做题就容易。平时多注意区别 、比较 。如:日(明)(明月)(早)(早晨)。
16、造句
  环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环绕:我们的校园绿树环绕,景色优美。建筑:哥哥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建筑公司。清晰:雨过之后,连远处的树叶都清晰可见。展现:一片丰收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解析:
分析:环绕:指沿由路程、行进和旅行所形成的圆圈运动或者是在四周构成圆环;构成弯曲或圆形边界。还指以某一事物为中心点,在它周围又有一些事物。建筑: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清晰:清晰,形容词,指看得很清楚,很逼真。展现:动词 呈现;展示;明显地表现出。
点评:从这道题的要求看,是用词语造句,首先应理解词义,在此基础上再造句就容易了。注意书写时自己要清楚工整。
17、扩句
(1)日月潭吸引了中外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美丽的日月潭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2)树上长出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树上长出嫩绿的叶子
(3)湖面上飘着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写句子的掌握。(1)在“日月潭”的前面加上了“美丽的”在“中外游客”的前面加上了“大批”(2)在“叶子”的前面加上了“嫩绿的”(3)在“雾”的前面加上了“薄薄的”这样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18、缩句
(1)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湖中央有个小岛
(2)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红看着书。
(3)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欢呼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爸爸听到声。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掌握。(1)去掉“美丽的”(2)去掉“可爱的、在认真地、有趣的”(3)去掉“在床上、窗外一阵阵的欢呼”。这样一改,意思没变,但更简单了。
19、修改病句
(1)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一个快乐的班会。
(2)老师忽然渐渐放慢了进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老师忽然渐渐放慢了进度。
(3)他穿了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穿了灰色上衣,戴一顶蓝帽子。
解析:
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需要修改的内容囊括句子的所有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除此之外还有句式上的各种问题。修改病句是语文中的一个重要模块。(1)去掉“愉快、欢乐”。(2)去掉“渐渐”或“忽然”(3)在“一顶蓝帽子”前加上“戴”。
点评:考察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先看句子问题出在哪,然后对症下药。(1)“快乐、愉快、欢乐”三个词重复,去掉“愉快、欢乐”。(2)“忽然”“渐渐”重复,去掉“愉快、欢乐”。(3)“穿上衣,帽子”搭配不当。在“一顶蓝帽子”前加上“戴”。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学习不会有知识。
(2)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是自家人,也该互相关心。
(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解析:
分析: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2、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式的转换,(1)把“怎会”换成“不会”把“?”换成“。”(2)去掉“难道就不”和“吗”,把“?”换成“。”(3)去掉 “怎么、呢”把“?”换成“。”
21、将被字句改把字句
(1)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每天,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2)数学课本被小华拿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华把数学课本拿走了。
解析:
分析: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把"被字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前后调换即成为“把字句”,反之亦然。 如:我被小王打了一下;小王把我打了一下。
点评:掌握被字句改把字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做这道题不难。(1)把“教室” 和“同学们”互换,“被”改成“把”(2)把“数学课本”和“小华”互换,“被”改成“把”。
22、按课文填空
 日月潭很深,( )。湖中央有个( )的小岛,叫光华岛。这个岛把湖水分成( ),北边像( )的( ),叫( );南边像( )的月亮,叫( )。所以人们( )它为( )
答案:湖水碧绿 美丽 两半 圆圆 太阳 日潭 弯弯 月亮 月潭 称 日月潭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根据课文填空,如果学生们对课文读的熟,问题不大,但在填空时,一定要正确工整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点评:对课文中要求背诵的段落,一定要背书。书写时要注意,“日潭”的“潭”是左右结构,右边上是西,下是早;“弯”是上下结构。
2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习题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叶一动也不动。忽然刮起大风,树枝乱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哗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窗外的树木、房子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
(1)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渐渐地”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句:……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雨前、雨中、雨后(2)慢慢地(3)我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妈妈越来越高兴。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1)雨前、雨中、雨后(2)慢慢地(3)我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妈妈越来越高兴。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1)这段话主要写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2)“渐渐地”解释为:逐渐地,一点一点。理解了词义,反义词就知道了慢慢地。
24、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做什么事最快乐
  小青蛙想 做什么事最快乐呢
  他跳到大树下问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说:“捉虫子最快乐。”他跳到田野里问水牛:“爷爷,做什么事最快乐?”水牛说:“耕地最快乐。”他跳到花丛中问蜜蜂:“小妹妹,做什么事最快乐?”蜜蜂说:“采蜜最快乐。”
  小青蛙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妹说的不一样呢?”妈妈笑着说:“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
1.把加点字的不正确读音画去。
快乐(yuèlè) 觉得(jué jiào)
答案:yuè jiào
2.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答案: : “ ?”
3.啄木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牛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蜜蜂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啄木鸟说:“捉虫子最快乐。” 水牛说:“耕地最快乐。” 蜜蜂说:“采蜜最快乐。” 妈妈笑着说:“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1) 快乐(lè) 觉得(jué)是正确的(2) 小青蛙想:“ 做什么事最快乐呢?”(3) 啄木鸟说:“捉虫子最快乐。” 水牛说:“耕地最快乐。” 蜜蜂说:“采蜜最快乐。” 妈妈笑着说:“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1)区别多音字的读音(2)加标点,“冒号: ”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引号“””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问号?”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结尾。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3)按课文填空,注意书写规范。
25、阅读短文
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大湖,它在我国台湾省的中部。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两潭湖水相连,像个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日月潭的四周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日月潭的水很深。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1)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_________,叫“______”,另一边像____________,叫“______”。两潭湖水相连,像个____________,小岛就像____________。
答案:圆圆的太阳 日潭 弯弯的月亮 月潭 碧绿的大玉盘 玉盘中的明珠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的大湖  ______的树林  ______的玉盘  ______的月亮
答案:美丽 茂密 碧绿 弯弯
(3)照样子写句。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1)和(2)是按课文填空,如果学生们对课文读的熟,问题不大,但在填空时,一定要正确工整的书写(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只要学生认真读短文,就能从文中找出开(4)是仿写一个人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1) 、(2) “茂密、碧绿、弯弯”一定要书写规范 (3)是仿写比喻句,知道什么是比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