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难忘的泼水节》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汉字
dǎi jīng xiān huáng qiāo kā
( )族 已( ) ( ) 艳 凤( )沟 ( )鼓 ( ) 啡
答案:傣 经 鲜 凰 敲 咖
解析:
分析:“傣、经、鲜、敲”是左右结构;“凰”是半包围结构;“ 咖”是左中右结构;分别组词为:傣族、已经、鲜艳、凤凰山、敲鼓、咖啡。
点评:“凰”字比较难写,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敲”字是左右结构,右边是“攴”不是“支”。
2、多音字组词
kōng( ) yuè( )
空 乐
kòng( ) lè( )
答案:天空 空出 音乐 快乐
解析:
分析:空: [kōng] 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kòng] 1. 使空,腾出来:~一个格。~出一间房来。:乐:[lè] 1. 欢喜,快活;快~。~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yuè] 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多音字的理解,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如:空:kōng(空洞、天空) kòng(空地、填空);乐:lè(快乐) yuè(音乐、乐曲),平时读课文或说话时要注意区别。
3、我是拼音小能手
dǎi zǔ yī jīng xiānyàn fèng huáng shān qiāogǔ kāfēi chángshòu
( ) ( ) ( ) ( ) ( ) ( ) ( )
答案:傣族 已经 鲜艳 凤凰山 敲鼓 咖啡 长寿
解析:
分析: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鲜艳:指颜色鲜明,亮眼,靓丽,有色彩,而美丽。凤凰山:凤凰山属长白山脉。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与可可、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要注意“已经”的“已”与“自己”的“己”区别,“凤凰山”的“凤”与“风”的区别。
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下册 第三组第11课《难忘的泼水节》
4、写出近义词
欢乐—( ) 祝福— ( )
敬爱—( ) 幸福 —( )
答案:开心 祝贺 爱戴 美满
解析:
分析:欢乐:形容内心十分开心,高兴。祝福:美好的祝愿,说好话给别人听。敬爱:尊敬热爱。幸福: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如:“欢乐”理解为“内心十分开心,高兴”那么,它的近义词既可以是“开心”又可以是“高兴”。
5、写出反义词
欢迎—( ) 欢乐—( ) 祝福—( ) 敬爱—( ) 幸福 —( )
答案:欢送 伤心 诅咒 鄙视 悲伤
解析:
分析:欢迎:高兴地迎接;欢乐:形容内心十分开心,高兴。祝福:美好的祝愿,说好话给别人听。敬爱:尊敬热爱。幸福: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如:“欢乐”理解为“内心十分开心,高兴”那么,它的反义词既可以是“伤心”又可以是“悲伤”。
6、形近字组词
风( ) 恩( ) 敲( ) 端( )
凤( ) 思( ) 鼓( ) 瑞( )
答案:大风 凤凰沟 感恩 思考 敲鼓 打鼓 开端 瑞雪
解析:
分析:“风(fēn)、凤(fèn)”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内部不同;组成词:大风、凤凰沟;“恩(ēn)、思(sī)”都是上下结构,但上部不同, 组成词:感恩、思考;“敲(qiāo)、鼓(gǔ)”都是左右结构,但旁部不同, 组成词:敲鼓、打鼓;“端(duān)、瑞(ruì)”都是左右结构,但偏部不同, 组成词:敲鼓、打鼓;开端 瑞雪。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形三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用形近字组成词如:“风(fēn)、凤(fèn)”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内部不同;组成词:大风、凤凰沟。
7、填入恰当的词
难忘的( ) 敬爱的( ) 鲜红的( ) 欢乐的( ) 火红的( )
答案:泼水节 周总理 地毯 鼓点 地毯
解析:
分析: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的+名词”括号里应填名词。难忘的(泼水节)、敬爱的(周总理)、鲜红的(地毯)、欢乐的(鼓点)、火红的(地毯)。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这道题就是“形容词+的+名词”,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学生还应对这类词进行积累,增加词汇量。如:茂密的(树林)、流动的(液体)、绿色的(叶子)、美丽的(花朵)、成串的(葡萄)、香甜的(杏子)。
8、造句。
(1)四面八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笑容满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早晨,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背着书包来到学校。(2)下课了,老师笑容满面地来到我们身边检查作业。
解析:
分析:四面八方: 泛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四面指东南西北,八方指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笑容满面: 满脸洋溢着喜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欣喜、满脸和悦的神态。
点评:造句题,首先应该理解词语的意思,在理解了词义的基础上再造句,如:“四面八方”理解为“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理解了词义再造句“早晨,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背着书包来到学校。”
9、填量词。
一( )花炮 一( )龙船
一( )花瓣 一( )象脚鼓
答案:串 条 篮 只
分析: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串)花炮、一(条)龙船、一(篮)花瓣、一(只)象脚鼓。
点评:知道什么是量词,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如:一(颗)松果、 一(辆)小车、一(束)花草、一(件)东西、一(朵)小花、一(把)小伞、一(片)水草、一(只)蚂蚁、一(个)花坛、一(声)雷声、一(条)蛇、一(条)尾巴、一(只)燕子。
10、选择正确的字意,把序号写在()里。
令人难忘( )
A.命令。B.使,使得。
C.美好,善。D.时令。
祝福( )
A.祝愿,良好愿望。B.姓。
驶过( )
A.开动。B.(车马)飞快地跑。
答案:B A B
解析:
分析:令人难忘:令:使,使得。使人很难忘记的事情。祝福:祝:祝愿,良好愿望。美好的祝愿,说好话给别人听。驶过:驶:(车马)飞快地跑。(车马)飞快地跑过。
点评:单独一个字会有几个不同的意思,如:A.命令。B.使,使得。C.美好,善。D.时令。但把这个字放在词语中,他的意思就固定了。如:“令人难忘”中的“令”就是“(车马)飞快地跑”。所以做题时要注意区别。
11、判断正误,对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 )
(2)周总理1961年来到了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答案:.(1)(×)(2)(√)
解析:
分析:(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这句话不对,应把“广西、改为“云南”应该是(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云南的广大地区。(2)是对的。
点评:(1)题是常识性错误。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的云南,而不是广西,是省份弄错了。(2)依据课文内容知道周总理1961年来到了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是正确的。
12、将下面的独体字组成3个合体字
女 包 火 子 羊 鱼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炮 好 鲜
解析:
分析: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炮、好、鲜
点评:理解合体字的概念,然后用给出的独体字组成合体字,尽量组成我们学过的字。如:“包、火”组成“炮”。
13、选词填空。
茂盛 茂密
(1)森林里到处可以看见( )的枝叶。
(2)夏天到了,森林里的树木长得( ),鲜花到处可见。
答案:茂盛 茂密
解析:
分析:茂盛:植物茂密旺盛:树木茂盛。茂密:茂盛而繁密。前者凸显生长多而茁壮(泛指植物)后者凸显繁密(单位面积的数量多):特指草木,一般不形容花朵。
点评:先了解词义,区别近义词,让后把词语放到句子中,看搭配是否得当,语句是否通顺,最后在确定选向。
14、仿写词语
一条条龙船 一串串花炮 一座座山峰
一条条( ) 一串串( ) 一座座( )
答案:公路 葡萄 高楼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让填名词,名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名称的词,如:一条条(公路)、一串串(葡萄)、一座座(高楼 )。
点评:知道什么是名词,掌握名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如:一条条(小鱼)、一串串(羊肉串 )、一座座(青山 )。
15、画出句中错别字,改在括号里。
(1)上课的时后,老师表杨了陈红。( )
(2)小明很努力,他以经学会骑自行车了,我要像他学习。( )
(3)电影要开演了,我赶紧走近电影院。( )
答案:(1)扬 (2)已 (3)进
解析:
分析:(1)是同音字弄错应将“杨”改成“扬”组词:杨树、杨柳、白杨,表扬、飘扬、杨帆。(2)也是同音字弄错应将“以”改成“已”组词:以后、所以、以前,已经、由来已久(3)还是同音字弄错应将“近”改成“进”组词:接近、接近、最近,进入、进行、进度。
点评:(1)、(2)、(3)都是同音词弄错,所以平时要多加注意,虽音同,但词形、词义都不同 ,组成的词语也不同,如:(1)中 “杨”和“扬”组词:杨树、杨柳、白杨,表扬、飘扬、杨帆。
16、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不慌张 ( )
(2)忧伤,愁闷 ( )
(3)不平等的看待,看不起( )
(4)保持长久 ( )
答案:(1)镇定 (2)忧郁 (3)歧视 (4)持久
解析:
分析:镇定:不慌张。忧郁:忧伤,愁闷。 歧视:不平等的看待,看不起。持久:保持长久
点评:这道题是词语理解题,按给出的意思写出词语,主要是靠平时对知识的的积累和理解。
17、扩句
(1)、小英走上了讲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英缓慢地走上了讲台
(2)土地上长出了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土地上悄悄地长出了小草
(3)(3)他注视着年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深切地注视着年轻人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写句子的掌握,(1)在“走上”的前面加上了“缓慢地”(2)在“长出”的前面加上了“悄悄地”(3)在“注视”的前面加上了“深切地”这样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18、缩句
(1)春风轻柔地吹拂着她的头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春风吹拂着头发。
(2)鸭嘴兽是世界上著名的珍稀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鸭嘴兽是动物。
(3)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奶奶打水。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掌握。(1)去掉“轻柔地” 和“她的”(2)去掉“世界上著名的珍稀”(3)去掉“在水井边用水桶”。这样一改,意思没变,但更简单了。
19、修改病句
(1)小青今天没来上学,我肯定他大概是生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去掉“我肯定”或“大概”
(2)她穿了一件大衣,一条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条”前加“戴了”
(3)他热烈地握住我的手说:“欢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热烈”改为“热情”
解析:
分析:(1)肯定和大概表意不清,删掉一个(2)红领巾不能说穿了红领巾(3)用词不当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了解病句的类型,找出语病并改正。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中能准确应用。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不耕耘怎么有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耕耘就不会有收获。
(2)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3)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解析:
分析: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2、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式的转换,(1)把“怎么”换成“就不会”把“?”换成“。”(2)去掉“不”和“吗”把“?”换成“。”(3)把“怎么”换成“不”去掉 “呢”把“?”换成“。”
21、按课文内容填空。
周总理身穿( )( ),头上包着一条( ),( )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 ),敲着欢乐的( ),踩着( )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 )。
答案:对襟白褂 咖啡色长裤 水红色头巾 笑容满面 象脚鼓 鼓点 凤凰花 跳舞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襟”不要写成“衿”,“裤”不要写成“库”。
点评:主要考擦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但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22、快来猜字谜
(1)树叶打开,山川还在。( )
(2)人藏草木中 ( )
答案:顺 茶
解析:
分析:猜字的方法:借字法: 即借用其他字交待谜底。这是字谜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写义法: 用叙述或同义词代替的方法揭示谜底或组成谜底的字笔划;交待法: 抓住谜底的笔划特点交待谜底。
点评:掌握猜字的方法,做题容易。(1)树叶打开,山川还在。是“顺”字(2)人藏草木中 。 谜底: “茶”。
23、改为“被”字句
(1)他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个小铅锤被他分给三个学生。
(2)他把鱼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鱼被他吃了。
解析:
分析:把字句改为被字句的方法:两个主语换一下位置,然后把“把”改成“被”。
点评:掌握把字句改为被字句的方法:(1)把“他”和“三个小铅锤” 换一下位置, 然后把“把”改成“被”。(2)“他”和“鱼”换一下位置, 然后把“把”改成“被”。
24、读一读,想一想,回答问题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角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这段话共_____句。
答案:两
(2)用“_____”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答案:白 咖啡色 水红色
(3)这段话写的是( ) ①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答案:②
解析:
分析:(1)这段话共两句。第一句是写周总理的外貌:“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第二句是写周总理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他接过一只象角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2)表示颜色的词语有:白 咖啡色 水红色(3)这段话写的是: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点评:做每一个小题,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读懂后,才能做题。
25、课外阅读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骤然___( ) 持久___( )
答案:突然 长久
(2)联系课文分析,我们想通过掌声对英子说些什么?
在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时,我们热烈地掌声是想告诉英子:_____________
在英子镇定地讲完了故事,我们热烈地掌声是对英子说:______________
答案:英子,别紧张,我们相信你;英子,你讲的很好。
解析:
分析:(1)骤然___(突然) 持久___(长久)骤然:来的很突然,没有任何的征兆,一下子就发生了,没给任何准备。持久:指维持长久;历久不变。(2)“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说明他很紧张,所以“我们热烈地掌声”是对英子说:“英子,别紧张,我们相信你”;“在英子镇定地讲完了故事”说明他讲的很好,“我们热烈地掌声”是对英子说:“英子,你讲的很好。”
点评:做好每一道题,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做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